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雾滴密度及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徐德进 顾中言 +2 位作者 徐广春 许小龙 董玉轩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6-674,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条件下,雾滴密度和雾滴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为稻田农药的高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动行走式喷雾塔模拟田间喷液量,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使不同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药液在水稻叶...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条件下,雾滴密度和雾滴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为稻田农药的高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动行走式喷雾塔模拟田间喷液量,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使不同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药液在水稻叶面上有同等润湿展布能力,利用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水敏纸上收集到的雾滴密度。【结果】氯虫苯甲酰胺剂量为2.00 mg.m-2,增加雾滴密度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剂量增加到4.00 mg.m-2,雾滴体积中径VMD 200μm和VMD 75μm的雾滴密度在分别达到26.06和66.96个/cm2后,防治效果即可与高密度处理效果相当。VMD 200μm的雾滴密度为82.09个/cm2时,剂量从4.00 mg.m-2减少至2.00 mg.m-2,防治效果没有显著降低。VMD 75μm的雾滴密度为140.06个/cm2,剂量从4.00 mg.m-2减少至2.50 mg.m-2,防治效果同样没有显著降低。相同喷液量条件下喷施相同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药液,VMD 75μm的喷头增加了雾滴密度,提高了防治效果。【结论】氯虫苯甲酰胺低用量时,雾滴密度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密切相关。雾滴密度超过一定数量,减少氯虫苯甲酰胺剂量仍可保证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低容量喷雾时,可通过减小雾滴粒径,增加雾滴密度提高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稻纵卷叶螟 表面张力 剂量 雾滴密度 雾滴大小
下载PDF
粤北稻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虫源性质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齐国君 王政 +1 位作者 蓝日青 吕利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采用田间系统赶蛾、雌蛾卵巢解剖的方法研究了2010-2011年韶关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动态及各发生世代的虫源性质,并结合1961-1976年、2000-2011年曲江地区稻纵卷叶螟高峰日和高峰日蛾量,分析了不同年份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消长的差异性... 采用田间系统赶蛾、雌蛾卵巢解剖的方法研究了2010-2011年韶关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动态及各发生世代的虫源性质,并结合1961-1976年、2000-2011年曲江地区稻纵卷叶螟高峰日和高峰日蛾量,分析了不同年份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消长的差异性。1)韶关地区稻纵卷叶螟一年可发生6个世代,早稻发蛾高峰期集中在6月上中旬,晚稻发蛾高峰期集中在8月底至9月上旬;2)明确了韶关地区稻纵卷叶螟各发生世代的虫源性质;3)在1961-1976年和2000-2011年两个时间段之间,曲江地区稻纵卷叶螟早稻和晚稻田间蛾量高峰日差异不显著,但2000年以来早稻田间高峰日平均蛾量却显著高于20世纪60-70年代;4)2000-2011年,曲江地区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的最高峰在早稻期间的出现频率高于晚稻,早稻和晚稻的主害代分别为第3代和第6代,但个别年份第2代、第7代稻纵卷叶螟也会暴发成灾。可见,2003年全国稻纵卷叶螟大暴发以来,前期迁入蛾量的成倍增加直接导致了粤北地区早稻稻纵卷叶螟连年大发生,而秋季回迁虫源则受北方稻区的自然环境和人为防治因素的干扰,与前期迁入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稻区 稻纵卷叶螟 发生 虫源性质 高峰日
下载PDF
稻螟赤眼蜂生物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洋 袁秋生 +3 位作者 张玉烛 方宝华 匡炜 朱国奇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78-80,共3页
以稻螟赤眼蜂为材料,通过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试验,考察了不同防治方式对水稻主要虫害、天敌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卵和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率分别为60.3%和57.1%... 以稻螟赤眼蜂为材料,通过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试验,考察了不同防治方式对水稻主要虫害、天敌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卵和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率分别为60.3%和57.1%;释放稻螟赤眼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0.8%和91.9%,其中单独释放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比二化螟高。同时,释放稻螟赤眼蜂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与化学防治相当,赤眼蜂释放区的产量比对照增加26.5%,蜘蛛等天敌生物显著增多,达400只/百蔸以上,实现了天敌生物对水稻主要害虫的持续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螟赤眼蜂 生物防治 水稻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对不同植物的产卵趋性与取食选择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传明 韩光杰 +4 位作者 杨亚军 祁建杭 刘琴 徐健 吕仲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田间除水稻之外还可取食多种禾本科植物并完成生活史,但在大发生年份该虫几乎只在水稻上发生。本研究旨在明确该虫在水稻及其他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选择及后代取食趋性的机制。【方法】采... 【目的】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田间除水稻之外还可取食多种禾本科植物并完成生活史,但在大发生年份该虫几乎只在水稻上发生。本研究旨在明确该虫在水稻及其他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选择及后代取食趋性的机制。【方法】采用室内笼罩选择实验比较了稻纵卷叶螟在水稻、玉米、稗草、狗尾草上的产卵与取食选择性以及取食经历对产卵、取食选择的影响。【结果】在笼罩条件下稻纵卷叶螟成虫在水稻叶片上的着卵量占总卵量的49.08%,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植物;幼虫取食水稻后发育历期为17.29 d,显著短于取食玉米和狗尾草,同时取食水稻后蛹重最重;幼虫期分别取食水稻和玉米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对四种植物的产卵选择无变化,仍显著偏好选择水稻产卵;低龄幼虫的取食选择性在几种植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低龄期取食水稻的幼虫发育到3龄、4龄后对寄主的取食选择顺序为狗尾草>水稻、稗草>玉米;低龄期取食玉米的幼虫发育到3龄、4龄后对寄主的取食选择为狗尾草>玉米>水稻、稗草。【结论】稻纵卷叶螟成虫显著偏好在水稻上产卵,产卵选择性不受幼虫取食经历影响,产卵选择性与幼虫的取食选择性并不一致。幼虫取食水稻的发育历期最短,蛹重最高。高龄幼虫显著偏好取食狗尾草,同时,低龄期的取食经历改变了高龄幼虫对水稻和玉米的取食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产卵选择性 取食选择性 发育
下载PDF
Effect of Six-fourth Generation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on Rice yield and Control Index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学儒 吴永方 +4 位作者 杨进 秦玉金 丁涛 赵阳 奚本贵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0年第2期19-20,37,共3页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find out effects of six-fourth generation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on rice production in Yangzhou district and its control index. [Method] Through artificial control of i...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find out effects of six-fourth generation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on rice production in Yangzhou district and its control index. [Method] Through artificial control of insects in field, four different insect volume gradients were se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 medinalis amounts on leaf roll rate and yield loss of Wuyunjing No.23 were determined.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in the range of 0-20 head/hill, as the amounts of insect increased, rice yield decreased, leaf roll rate and rice yield loss rate increased. According to 3% economic permit loss rate, the control index of C. medinalis on Wuyunjing No.23 was 173 head/hill. [Conclusion] The study w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ffective controlling of six-fourth generation C. medinalis in Yangzhou distr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 Leaf roll rate Yield loss Control index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ABCG3转运蛋白的分子特性与基因表达谱分析
6
作者 吕柯 何晓婵 +2 位作者 徐红星 吕仲贤 杨亚军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9-987,共9页
【目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ABC转运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各生物体内的一类跨膜蛋白,参与生物体内营养物质及外源毒物的转运。明确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ABCG3的分子特性与表达谱特... 【目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ABC转运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各生物体内的一类跨膜蛋白,参与生物体内营养物质及外源毒物的转运。明确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ABCG3的分子特性与表达谱特征,是开展该基因功能研究的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稻纵卷叶螟ABCG3转运蛋白的分子特性,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其时空表达谱。【结果】稻纵卷叶螟ABCG3含有一个跨膜结构域(TMD)和核酸结合结构域(NBD),属于半转运蛋白,包含1055个氨基酸,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18.95ku和8.78,表达位置位于内质网。稻纵卷叶螟ABCG3蛋白包含43.51%的α-螺旋、7.01%的β-转角、18.29%的片层和31.18%的无规则卷。通过建立稻纵卷叶螟ABCG3与其他5种鳞翅目昆虫的ABCG亚家族系统发育进化树,发现稻纵卷叶螟ABCG3与黑脉金斑蝶Danaus plexippu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稻纵卷叶螟ABCG3基因在各龄期中及在前肠、中肠、后肠、血淋巴和脂肪体中均有表达,其中在5龄幼虫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龄期,血淋巴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较高。【结论】本研究明确了稻纵卷叶螟ABCG3蛋白的结构特征及时空表达特征。这对于阐明稻纵卷叶螟ABC转运蛋白家族的结构特征和表达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稻纵卷叶螟ABC转运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ABC转运蛋白 蛋白结构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达州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程度预测模型研究
7
作者 曾伟 彭丽年 邓远录 《生物灾害科学》 2013年第1期86-89,共4页
通过对达县2000年以来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程度影响因子的分析,筛选出影响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程度的主导因子,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适合达州地区水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发生为害程度的预测模型。经回测检验,各模型的历史符合率达81.82... 通过对达县2000年以来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程度影响因子的分析,筛选出影响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程度的主导因子,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适合达州地区水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发生为害程度的预测模型。经回测检验,各模型的历史符合率达81.82%~90.91%,且2011—2012年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程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稻田养鸭对稻鸭复合系统中病、虫、草害及蜘蛛的影响 被引量:94
8
作者 杨治平 刘小燕 +4 位作者 黄璜 刘大志 胡立冬 苏伟 谭泗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756-2760,共5页
研究鸭子在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对蜘蛛及病、虫、草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稻田中放入 4 5 0只鸭 / hm2 ,对农田杂草的控制率为 98.8% ;稻鸭共栖小区蜘蛛数量显著高于施药小区。高峰期蜘蛛量 ,稻鸭共栖小区比施药小区高 6 3.6 % ;第 4... 研究鸭子在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对蜘蛛及病、虫、草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稻田中放入 4 5 0只鸭 / hm2 ,对农田杂草的控制率为 98.8% ;稻鸭共栖小区蜘蛛数量显著高于施药小区。高峰期蜘蛛量 ,稻鸭共栖小区比施药小区高 6 3.6 % ;第 4、第 5代稻飞虱虫量稻鸭共栖小区比对照小区分别下降 4 7.6 %、72 .8% ,稻鸭共栖对稻飞虱可以起到稳定、持续的控制作用 ;可减轻二化螟、纹枯病的发生量和发病程度约 5 0 .0 % ,对二化螟和纹枯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稻鸭共栖对纵卷叶螟控制效果较差 ,水稻生长后期需结合采用药剂防治 ;稻鸭共栖可改变农田害虫、天敌的生存环境 ,减少用药次数 ,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栖 蜘蛛 稻飞虱 二化螟 纹枯病 纵卷叶螟 杂草
下载PDF
有机硅助剂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徐广春 徐德进 +3 位作者 徐鹿 王聪博 曹坳程 顾中言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5-292,共8页
为探索有机硅助剂Silwet408对杀虫剂药液理化性能的影响及药液雾滴在稻叶上的行为与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防效的内在关系,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液中添加助剂Silwet408后表面... 为探索有机硅助剂Silwet408对杀虫剂药液理化性能的影响及药液雾滴在稻叶上的行为与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防效的内在关系,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液中添加助剂Silwet408后表面张力、黏度、pH值以及在稻叶上最大持留量的变化,借助OCG法对叶片的表面特性进行表征,围绕叶片倾角分析了单个雾滴在稻叶上的黏附行为,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叶片正、反面表观表面自由能分别为31.48 mJ/m^2和34.19 mJ/m^2;倒二叶和倒三叶的叶角较小,分别为(11.09±2.74)°和(19.98±5.67)°,表明水稻为高倾角叶片形态,不利于雾滴在稻叶上的黏附。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和5000倍稀释液的表面张力分别为(44.64±1.04)mN/m和(46.14±0.62)mN/m,均大于稻叶的表观表面自由能,其药液的单个雾滴在79°和70°的倾角稻叶上均呈滚落状态;添加125 mg/L的Silwet408后,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稻叶的表观表面自由能,单个雾滴能够黏附在倾角稻叶上并润湿,同时药液在稻叶上的最大持留量也呈极显著增加;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000倍稀释液的pH值和黏度在添加Silwet408前后变化不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25 mg/L的Silwet408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000倍稀释液对稻纵卷叶螟药后14 d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均显著提高。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000倍稀释液中添加125 mg/L的Silwet408可使喷雾药液与水稻植株特性相匹配,进而提高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助剂 Silwet408 氯虫苯甲酰胺 稻纵卷叶螟 增效作用 表面张力 表面自由能
下载PDF
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及迁飞轨迹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蒋春先 齐会会 +3 位作者 孙明阳 武俊杰 张云慧 程登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495-6504,共10页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兴安地区位于广西东北部是每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南北往返的必经之路,分析该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动态和迁飞规律,对全国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兴安地区位于广西东北部是每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南北往返的必经之路,分析该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动态和迁飞规律,对全国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采用灯光诱捕、田间系统调查与雌蛾卵巢解剖的方法研究了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动态和世代虫源性质,并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和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对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迁飞高峰期进行了迁飞轨迹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在广西兴安地区随季节变化明显,年发生6代,于4月底迁入,迁飞活动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8月中旬。在双季早稻田、单季中稻田和双季晚稻田均发生3代,且在不同类型田中重叠发生,其在双季早稻田的发生量明显高于单季中稻田和双季晚稻田。(2)明确了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各世代虫源性质。第2、3代主害双季早稻,均为迁入虫源;第4代数量最多,主害双季早稻,属于迁入虫源在本地繁殖世代;7月中下旬连续降雨天气阻碍第四代稻纵卷叶螟从本地迁出,滞留单季中稻为害。第5代主害单季中稻,虫源性质复杂,主要为本地虫源本地繁殖型,既有迁入,又有迁出;第6代前期主害单季中稻,后期主害双季晚稻,第7代为害双季晚稻,虫源性质均为本地虫源大部迁出型。(3)2010年广西兴安5月上旬稻纵卷叶螟迁入虫源地来自广东沿海阳江和湛江稻区,6月中旬大规模迁入虫源地主要来自广东沿海雷州半岛稻区。低空激流为稻纵卷叶螟的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而当时的降雨是迫使稻纵卷叶螟集中降落的主要原因。10月中旬从本地迁出的稻纵卷叶螟,随东北气流南下可到达广西沿海北海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动态 虫源性质 轨迹分析
下载PDF
八种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邱良妙 占志雄 +2 位作者 林仁魁 蔡惠娟 陈元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71-573,共3页
8种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5 %锐劲特SC药后 1 5d保叶效果达88.61 % ,杀虫效果达 80 .77% ,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其它试验药剂 ;48%毒死蜱EC ,90 %杀虫单WP ,2 0 %抑食肼WP保叶效果分别为 78.95 % ,76.95 % ,75 .... 8种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5 %锐劲特SC药后 1 5d保叶效果达88.61 % ,杀虫效果达 80 .77% ,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其它试验药剂 ;48%毒死蜱EC ,90 %杀虫单WP ,2 0 %抑食肼WP保叶效果分别为 78.95 % ,76.95 % ,75 .41 % ,杀虫效果分别为 69.2 3 %、69.2 3 %、65 .3 8% ,防治效果较好。这 4种药剂均可以作为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替代产品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水稻害虫 杀虫剂 药剂防治 药效试验 锐劲特 毒死蜱 杀虫单 抑食肼
下载PDF
甲维盐与毒死蜱复配对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战泓 刘建宇 +1 位作者 戴建平 何明远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63-65,共3页
应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复配制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应用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水乳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应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复配制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应用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水乳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以1∶39比例复配时的共毒系数最高,达179.02,表现为增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水乳剂有效成分用量为150、225、300g/hm2时,药后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依次为68.50%、77.41%、85.03%,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毒死蜱 水稻稻纵卷叶螟 室内活性测定 田间试验
下载PDF
害虫预测建模中的因子综合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汪四水 张孝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5-38,共4页
根据因子的作用和意义 ,考察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 5个因子的综合效应与江苏省通州市稻纵卷叶螟二代高峰日蛾量间的关系 (1 973~ 1 997) ,结果显示这一综合因子具有 72 %的预报准确率 。
关键词 因子综合 稻纵卷叶螟 害虫预测
下载PDF
几种生物农药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世广 花日茂 +3 位作者 林华峰 操海群 胡娟 胡鹏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3-835,共3页
5种生物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5%藜芦碱WP3000g/hm2、2.5%鱼藤酮EC4500mL/hm2、1.8%阿维菌素EC1200mL/hm2、2000IU/μL苏云金杆菌(B.t.)SC6000mL/hm2、400亿孢子/g白僵菌WP2400g/hm2(均为制剂用量)单独使用,药... 5种生物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5%藜芦碱WP3000g/hm2、2.5%鱼藤酮EC4500mL/hm2、1.8%阿维菌素EC1200mL/hm2、2000IU/μL苏云金杆菌(B.t.)SC6000mL/hm2、400亿孢子/g白僵菌WP2400g/hm2(均为制剂用量)单独使用,药后7d校正防效在90.30%~94.60%之间,药后15d保叶效果在70.45%~84.09%之间,与对照药剂48%毒死蜱EC常规用量(750mL/hm2)防效差异均不显著,但单用速效性较差。而阿维菌素与B.t.之间,藜芦碱、鱼藤酮、阿维菌素、B.t.、白僵菌分别与毒死蜱之间,以单用时常规剂量的一半混用,可明显加快杀虫速度,药后3d防效在84.00%~92.96%之间,药后7d防效及药后15d保叶效果与单用相当或更好。因此,这5种生物农药可以部分替代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来防治稻纵卷叶螟,从而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预测专家系统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立阳 张孝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4-50,共7页
利用江淮稻区3个代表性地点通州、凤阳和歙县的多年历史资料,研制了稻纵卷叶螟预测专家系统。该系统综合了专家经验预测、中期数学模型预测和知识库推理预测的结果,可以提前1~2个月对稻纵卷叶螟不同代次的发生期、发生量作出分析... 利用江淮稻区3个代表性地点通州、凤阳和歙县的多年历史资料,研制了稻纵卷叶螟预测专家系统。该系统综合了专家经验预测、中期数学模型预测和知识库推理预测的结果,可以提前1~2个月对稻纵卷叶螟不同代次的发生期、发生量作出分析推断,并给出简单的决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预测 专家系统
下载PDF
基于大气环流的稻纵卷叶螟气象预测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纯枝 张蕾 +6 位作者 郭安红 李轩 刘维 庄立伟 陆明红 吕厚荃 包云轩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5-576,共12页
基于1980-2016年全国稻纵卷叶螟逐年发生面积、产量损失资料、逐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以及南方15省(区、市)地面气象资料,采用因子膨化处理技术、Pearson遥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对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有显著影响的大气... 基于1980-2016年全国稻纵卷叶螟逐年发生面积、产量损失资料、逐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以及南方15省(区、市)地面气象资料,采用因子膨化处理技术、Pearson遥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对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有显著影响的大气环流因子,构建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的多时相动态大气环流预测模型,探讨大气环流对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可能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6项大气环流因子与稻纵卷叶螟发生关系密切,副热带高压类、极涡类环流因子是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的主导影响因子。建立的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年前、年后3-10月的月动态预测模型历史拟合较好,对2015年、2016年1月初及3-10月各月初外延预报两年平均准确率分别达86.6%,90.5%,91.8%,93.4%,93.4%,94.0%,94.0%,94.3%,95.4%。关键环流特征因子、当年气候年型和稻区5-9月气象条件对中国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程度具有较好的指示效应,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较大的年份主要出现在干暖年和湿暖年;干冷年型常导致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面积率 大气环流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的稻纵卷叶螟为害下的水稻LAI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钰格 包云轩 +2 位作者 唐倩 杨荣明 朱凤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了有效监测稻纵卷叶螟的为害状况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的危害,本研究通过开展连续的定点大田观测实验,对稻纵卷叶螟虫情及其为害状况进行调查,通过观测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叶面积指数(LAI)等,分析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植被指数与LA... 为了有效监测稻纵卷叶螟的为害状况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的危害,本研究通过开展连续的定点大田观测实验,对稻纵卷叶螟虫情及其为害状况进行调查,通过观测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叶面积指数(LAI)等,分析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植被指数与LAI的相关性,筛选出与LAI相关系数高的光谱特征波段和植被指数,构建了多因子LAI估算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模型拟合效果理想,可为我国更好地开展水稻生产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地面高光谱特征 叶面积指数(LAI) 植被指数 估算模型
原文传递
东亚夏季风进退对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包云轩 王明飞 +2 位作者 陈粲 陆明红 刘万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351-9364,共14页
为了探明东亚季风对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稻纵卷叶螟迁飞的影响,为中短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00—2016年中国稻纵卷叶螟赶蛾量数据,结合NECP气象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夏季风进退与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稻纵卷叶螟迁飞的关系,结果表明:... 为了探明东亚季风对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稻纵卷叶螟迁飞的影响,为中短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00—2016年中国稻纵卷叶螟赶蛾量数据,结合NECP气象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夏季风进退与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稻纵卷叶螟迁飞的关系,结果表明:(1)稻纵卷叶螟的初始迁入与东亚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密切相关,除华南稻区稻纵卷叶螟迁入始期提前于东亚夏季风北界经过该区的时间外,在其他稻区两者基本同步;东亚夏季风北边界在不同稻区首次和二次出现的早晚对该稻区稻纵卷叶螟的向北迁入的始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2)各稻区北迁的高峰期一般都发生在东亚夏季风控制范围内,其中6月中旬—8月上旬东亚夏季风活动范围到达30°N以北地区,此时是我国南方稻区稻纵卷叶螟北迁峰次最多、迁入量最集中的时期;东亚夏季风北界在本30°N以北地区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稻纵卷叶螟年发生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3)8月中下旬是东亚冬、夏季风的转换期,也是稻纵卷叶螟种群的“混合迁”发生期,此时,西南稻区和江淮稻区北部迎来初次南迁峰;9月后东亚夏季风开始南撤,东北冬季风快速南下,稻纵卷叶螟种群也随之不断向南迁飞。(4)2007年稻纵卷叶螟在江淮稻区特大爆发的大气背景是:6月末—7月的强西南季风使沿江稻区迁入虫量比常年显著增加,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稻纵卷叶螟大规模向江淮稻区迁入奠定了虫源基础;7月份江南、华南地区的降水异常偏少使喜湿的稻纵卷叶螟种群进一步向沿江和江淮地区聚集;8月份东亚夏季风的回撤偏晚以及9月份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北部的相对偏暖,使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在当地滞留时间偏长、南迁起始期和高峰期异常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东亚夏季风 迁飞 始期 高峰期
下载PDF
物候模型预测稻纵卷叶螟发生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谷丰 孙雪梅 +2 位作者 张志春 杨琼 朱叶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48-153,共6页
针对当前水稻纵卷叶螟发生期预报人为因素影响大、时效性差等缺点,应用物候模型、公共气象信息及网络数据库,结合稻纵卷叶螟的生物学参数组建了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期自动模拟预报系统,经江苏通州2003~2012年的稻纵卷叶螟系统调查数据验... 针对当前水稻纵卷叶螟发生期预报人为因素影响大、时效性差等缺点,应用物候模型、公共气象信息及网络数据库,结合稻纵卷叶螟的生物学参数组建了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期自动模拟预报系统,经江苏通州2003~2012年的稻纵卷叶螟系统调查数据验证比较,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自动模拟预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期,且准确率高,时效性强。模型计算方法以正弦法水平截取的精度最高,在稻纵卷叶螟1个世代时间段内,平均误差仅0.56d,优于用日平均温度计算的有效积温法(平均误差为2.35d)。本预报系统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代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历期法、期距法等发生期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期 物候模型 模拟系统
下载PDF
利用性诱剂监测安顺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天雷 从春蕾 +3 位作者 韦兴芬 吴俊 孙月华 张玉波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26-131,共6页
为明确性诱剂和田间系统调查对安顺稻区稻纵卷叶螟区域性发生规律的监测效果,2016年利用性诱剂和田间系统调查对安顺6个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田间赶蛾蛾量均高于诱捕器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诱集总量,各稻区主害代间诱集总量... 为明确性诱剂和田间系统调查对安顺稻区稻纵卷叶螟区域性发生规律的监测效果,2016年利用性诱剂和田间系统调查对安顺6个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田间赶蛾蛾量均高于诱捕器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诱集总量,各稻区主害代间诱集总量有一定的变化,紫云田间赶蛾量全年最高,性诱剂诱集蛾量镇宁最高,普定两种监测方法的全年蛾量为六个稻区中最低。两种方法高峰日、诱集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田间赶蛾和性诱剂诱集蛾量高峰期发生趋势基本一致,性诱剂诱蛾量与田间赶蛾量存在正相关比例关系,能够反映出田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性诱剂 发生动态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