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旋转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设计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爱玲 张海峰 王丙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0-32,共3页
为发挥压电陶瓷分辨率高、频响高、功耗低及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进一步简化压电旋转驱动器的结构,提高压电驱动工作效率,设计和研制一种新型压电旋转驱动器。驱动器以压电陶瓷双晶片为原动件,通过联接机构联接定子和转子,选用滚子... 为发挥压电陶瓷分辨率高、频响高、功耗低及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进一步简化压电旋转驱动器的结构,提高压电驱动工作效率,设计和研制一种新型压电旋转驱动器。驱动器以压电陶瓷双晶片为原动件,通过联接机构联接定子和转子,选用滚子结构的超越离合器驱动机构,将双晶片扭转位移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连续旋转运动。驱动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和试验研究表明,驱动器的转速与驱动信号的频率、电压近似呈线性关系,具有良好的输出特性,步进精确,运行平稳可靠,适于在微驱动领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双晶片 旋转驱动器 离合器驱动
下载PDF
一种高效压电旋转驱动器的设计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峰 赵爱玲 李立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994,998,共5页
为解决压电双晶片旋转驱动器能量利用效率低,转动力学性能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压电旋转驱动器。驱动器以压电双晶片组为原动件,通过双离合器机构耦合,将双晶片组正、反两个方向产生的扭转运动全部转化为连续旋转输出,提高了能量利... 为解决压电双晶片旋转驱动器能量利用效率低,转动力学性能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压电旋转驱动器。驱动器以压电双晶片组为原动件,通过双离合器机构耦合,将双晶片组正、反两个方向产生的扭转运动全部转化为连续旋转输出,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通过双晶片组对称结构的设计和安装,改善了驱动器力学性能和刚度。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实际测试,驱动器转速与驱动信号的频率电压基本成线性关系,驱动器承载能力明显提升。驱动器结构紧凑,体积小,普通正弦信号即可驱动,不需要特殊驱动信号或专门时序控制电路,运行稳定可靠,控制简单高效,适用于微驱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双晶片 旋转驱动器 离合器驱动 双离合器耦合 压电电机
下载PDF
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自适应起步控制 被引量:8
3
作者 严忆泉 宋健 李亮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4-737,共4页
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起步过程对其驾驶体验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而车辆起步路况和驾驶员操作极其多样化,因此需要随之调整起步控制策略,来实现起步性能优化。该文基于车辆动力学从车速、等效坡度、路面附着和驾驶员意图4方... 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起步过程对其驾驶体验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而车辆起步路况和驾驶员操作极其多样化,因此需要随之调整起步控制策略,来实现起步性能优化。该文基于车辆动力学从车速、等效坡度、路面附着和驾驶员意图4方面对起步工况进行识别,其中驾驶员意图识别结合了模糊推理模型。在起步工况识别基础上进行起步自适应控制,根据车速和路面附着选择最优的起步挡位,根据等效坡度和驾驶员意图控制双离合器的结合方式和结合速度。应用该识别方法和自适应起步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实车测试,结果表明:车辆能有效识别不同的起步工况并采用适合该工况的起步方式,该控制策略有效提升了DCT的起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 自适应起步 等效坡度 驾驶员意图
原文传递
驾驶员意图识别的P2.5插混构型双离合器起步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勇 韦永恒 +3 位作者 黄欢 肖人杰 任淋 崔环宇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75-1582,共8页
双离合变速器(DCT)在单离合器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片温升明显、滑摩功不均匀,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针对此种情况,基于搭载DCT的P2.5插电式混合动力构型,结合起步动力学分析,考虑驾驶员起步意图,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模糊控制的起步策略。根... 双离合变速器(DCT)在单离合器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片温升明显、滑摩功不均匀,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针对此种情况,基于搭载DCT的P2.5插电式混合动力构型,结合起步动力学分析,考虑驾驶员起步意图,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模糊控制的起步策略。根据加速踏板开度及其变化率识别驾驶员起步意图,结合起步意图推导离合器结合油压,控制传递扭矩,同时根据驾驶员起步意图判断离合器的分离阈值。结果表明:相比单离合器起步,双离合联合起步能有效平衡两个离合器滑摩功的同时,起步时间最高缩短12.6%,冲击度最高降低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P2.5插电式混合动力构型 湿式双离合变速器 多层模糊控制器 驾驶员起步意图识别
原文传递
驾驶员起步意图识别的P2.5插混单离合起步控制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勇 韦永恒 +2 位作者 王佳男 赵爽 崔环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9-47,共9页
为解决起步过程中车辆状态无法有效跟随驾驶员起步需求的问题,提出考虑驾驶员起步意图识别的起步控制策略。基于搭载双离合变速器(DCT)的P2.5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分析系统结构及DCT单离合器起步过程,根据加速踏板开度及其变化率识别驾... 为解决起步过程中车辆状态无法有效跟随驾驶员起步需求的问题,提出考虑驾驶员起步意图识别的起步控制策略。基于搭载双离合变速器(DCT)的P2.5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分析系统结构及DCT单离合器起步过程,根据加速踏板开度及其变化率识别驾驶员操作得到驾驶员起步意图,将起步意图结合离合器状态参数推导离合器结合油压,控制离合器传递扭矩。结果表明:不同驾驶员起步操作下,车辆能有效识别驾驶员的起步意图,冲击度与滑磨功均满足相关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5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湿式双离合变速器 多层模糊控制器 驾驶员起步意图识别
下载PDF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雄喜 高奇峰 李泽松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5年第4期346-351,共6页
针对以往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换挡控制模型未考虑驾驶员意图和DCT结构复杂性的问题,基于DCT结构与原理,建立了发动机与离合器模型,对汽车换挡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并通过模糊控制理论,实现对驾驶员意图的分析与识别。分别从动力性和... 针对以往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换挡控制模型未考虑驾驶员意图和DCT结构复杂性的问题,基于DCT结构与原理,建立了发动机与离合器模型,对汽车换挡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并通过模糊控制理论,实现对驾驶员意图的分析与识别。分别从动力性和经济性出发,制定了基于驾驶员意图的换挡规律、DCT换挡过程中离合器与发动机的控制策略以及换挡综合控制逻辑,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汽车换挡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搭建的换挡仿真模型满足要求,所制定换挡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驾驶员意图 换挡规律 控制策略 动力学分析 模糊控制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插电式混动系统起步控制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勇 隋毅 +3 位作者 申付涛 孙强 邓云霄 韦永恒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65-2777,共13页
针对双离合器插电式混动起步过程中多动力源和双离合器协调控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系统不同起步模式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和起步性能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考虑了SOC、载荷、坡度等因素和驾驶员起步意图提出了系统起步... 针对双离合器插电式混动起步过程中多动力源和双离合器协调控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系统不同起步模式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和起步性能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考虑了SOC、载荷、坡度等因素和驾驶员起步意图提出了系统起步模式决策方法,以最大冲击度为约束制定各起步模式动力源和双离合器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起步模式选择合理,最大冲击度为7.31 m/s3,最大滑摩功为4.94 kJ,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验证了本文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双离合变速器 起步过程控制 道路工况 驾驶员意图
原文传递
基于驾驶员不当操作的DCT模糊修正换挡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治国 王琪 +1 位作者 陈海军 刁威振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针对某装备5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车辆,为解决在传统的二参数换挡规律下,由驾驶员不当操作所引起的频繁换挡及换挡执行机构频繁作动问题,开发了基于驾驶员不当操作的模糊修正换挡策略。通过离线仿真与... 针对某装备5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车辆,为解决在传统的二参数换挡规律下,由驾驶员不当操作所引起的频繁换挡及换挡执行机构频繁作动问题,开发了基于驾驶员不当操作的模糊修正换挡策略。通过离线仿真与硬件在环试验研究验证了模糊修正换挡策略的有效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修正换挡规律能有效解决驾驶员不当操作所引起的频繁换挡和意外换挡现象,减少了DCT离合器与同步器的作动次数,提高了驾驶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驾驶员不当操作 模糊修正换挡 硬件在环仿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