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土地利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笑楠 王克林 +2 位作者 张伟 何寻阳 侯娅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50-1254,共5页
通过对桂西北喀斯特峰从洼地坡面不同立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构型的土壤水分特征进行定位观测研究,分析了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及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从洼地坡面土壤水分随土层加深,均值升高,空间异质性(... 通过对桂西北喀斯特峰从洼地坡面不同立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构型的土壤水分特征进行定位观测研究,分析了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及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从洼地坡面土壤水分随土层加深,均值升高,空间异质性(变异系数)却有所减小,土壤水分的均值和空间异质性随着时间(降雨)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具有显著的影响,次生林和灌丛地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经济林地各土层和观测时段土壤含水量都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分析研究区3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结构对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提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峰丛洼地 土地利用 土壤水分
原文传递
喀斯特峰丛洼地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对不同追施氮肥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16
2
作者 肖润林 单武雄 +2 位作者 方宝华 刘小飞 王久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5-739,共5页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对不同氮肥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3个追施氮肥处理株高、分蘖数、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高氮追肥处理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中氮追肥处理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对...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对不同氮肥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3个追施氮肥处理株高、分蘖数、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高氮追肥处理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中氮追肥处理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3个追施氮肥处理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年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追施氮肥有利于促进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高氮追肥处理的年净收入低于对照处理;中氮追肥处理为最佳经济施肥量,其年净收入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施氮肥 桂牧一号 喀斯特地区 峰丛洼地
下载PDF
粤北岩溶区土壤酸化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雨珩 曾发明 +2 位作者 魏兴琥 刘淑娟 黄金国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4-795,共12页
为了解粤北岩溶区土壤酸化的空间分异特征,选择华南酸雨区的岩溶槽谷地貌和峰丛洼地地貌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pH数据进行空间插值预测,采用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分析岩溶槽谷地貌与峰丛洼地地貌中土壤酸化的空间特征及关键驱动力。结果表... 为了解粤北岩溶区土壤酸化的空间分异特征,选择华南酸雨区的岩溶槽谷地貌和峰丛洼地地貌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pH数据进行空间插值预测,采用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分析岩溶槽谷地貌与峰丛洼地地貌中土壤酸化的空间特征及关键驱动力。结果表明:(1)区内土壤pH范围为4.62~8.19,主要以弱酸性(5.5≤pH <6.5)和酸性(4.5≤pH<5.5)为主。在不同地貌类型中,pH<6.5的土壤样品占比顺序为:岩溶槽谷(61.0%)<峰丛洼地(69.2%)<非岩溶区(75.0%);(2)岩溶区小生境复杂多样,在酸雨影响下,成土母质可能是研究区内控制土壤pH的关键因子,而土壤pH空间分异格局可能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3)坡度对土壤pH空间分异的影响仅次于成土母质,表现为土壤pH随坡度的增加而升高,且其与成土母质的交互作用对研究区内土壤pH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最大。区内土壤酸化防治建议:(1)根据成土母质和坡度因子进行分区分类,并在岩溶槽谷和非岩溶区内设定土壤酸化重点监测区,进行精准防治;(2)除了对酸雨的防控外,还应该重视诸如氮肥使用、工业和矿业活动等外源性因素对土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土壤PH 峰丛洼地 岩溶槽谷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典型峰丛洼地旱季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初探 被引量:62
4
作者 张伟 陈洪松 +1 位作者 王克林 张继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4-562,共9页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在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网格(5m×5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洼地典型区域(150m×50m)表层土壤水分(0~5cm和5~10cm)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在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网格(5m×5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洼地典型区域(150m×50m)表层土壤水分(0~5cm和5~10cm)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在采样区内呈比较简单的斑块状分布,相同性质斑块与土被连续分布区和石丛集中分布区范围相当;半变异函数在不同性质斑块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变异特征,在整个采样区内表现出各向异性;旱季洼地表层土壤水分主要受石丛和地形两个不同尺度的环境因素影响;土壤水分具有一定的尺度效应,半变异函数的变程随着最小采样间隔增大而增大;当研究区域存在多重尺度的变异结构时,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精度确定合理的采样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峰丛洼地 土壤水分 旱季 空间变异性 地统计学
下载PDF
木论喀斯特峰丛洼地森林群落空间格局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67
5
作者 宋同清 彭晚霞 +6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覃文更 谭卫宁 刘璐 杜虎 鹿士杨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8-308,共11页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峰丛洼地景观尺度内不同微生境条件和植物群落类型50个样地(20m×20m)的系统取样调查,用二元物种指示方法(TWINSPAN)对样地内胸径(DBH)≥1cm的木本植物进行分类,选择10个土壤环境因子和...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峰丛洼地景观尺度内不同微生境条件和植物群落类型50个样地(20m×20m)的系统取样调查,用二元物种指示方法(TWINSPAN)对样地内胸径(DBH)≥1cm的木本植物进行分类,选择10个土壤环境因子和5个空间因子,利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研究了森林群落分布的土壤环境与空间格局,并给予定量化的合理解释。结果如下:1)TWINSPAN将森林群落划分为11组,在三级水平上分为4类生态群落类型。2)DCCA第一排序轴集中了排序的大部分信息,突出反映了各森林群落所在的坡向和土壤主要养分梯度,沿第一轴从左到右,坡向由阴转阳,岩石裸露率越来越高,土壤主要养分逐渐降低,森林群落分别出现了由原生性和耐阴性强逐步向阳性先锋树种为主的次生林和人工林变化的格局。3)因子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因子对森林群落分布格局的解释能力为39.16%,其中21.02%单纯由土壤环境因子所引起,空间因子的解释能力为31.34%,其中13.16%独立于土壤环境的变化,18.15%是土壤环境和空间因子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不可解释部分达47.66%,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森林群落的物种共存受生态位分化理论和中性理论双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森林群落 木论喀斯特峰丛洼地 空间格局 二元物种指示方法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张继光 陈洪松 +1 位作者 苏以荣 张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58,共5页
以线形取样方式测定了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表层(0~5、5~10、10~15cm)的土壤水分,采用经典统计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结构。结果表明:在坡面特定土地利用结构下(上坡到下坡分布有自然坡地、退耕地和耕地)... 以线形取样方式测定了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表层(0~5、5~10、10~15cm)的土壤水分,采用经典统计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结构。结果表明:在坡面特定土地利用结构下(上坡到下坡分布有自然坡地、退耕地和耕地),表层土壤水分沿上坡向下具有不断减小的变化趋势,坡面纵向和横向土壤水分均呈中等变异,横向上由于特殊的土壤分布和地形地貌特征使得变异程度较纵向强烈,土地利用和坡度因子是造成坡面土壤水分分布和变异的重要因素;半方差分析显示,坡面表层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块金效应和较大的基台值,呈中等或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土壤水分总体上具有较好的变异结构和空间连续性,因此可以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在该地区开展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 喀斯特 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的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48
7
作者 宋同清 彭晚霞 +6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曹洪麟 李先琨 覃文更 谭卫宁 刘璐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5-364,共10页
不同退化程度石漠化生态重建的关键是恢复植被,提高土地生产力。本文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m×40m)植被的全面调查,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人工林、次生林和原生林3类典型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的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类森林的... 不同退化程度石漠化生态重建的关键是恢复植被,提高土地生产力。本文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m×40m)植被的全面调查,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人工林、次生林和原生林3类典型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的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类森林的物种组成分别为26科52属65种、33科68属100种和43科91属123种,常绿物种分别占41.54%、47.00%和52.85%;科、属、种和生活型组成复杂,优势科或种明显,TWINSPAN分类第3级水平上可分别划分为8、9和8个群落类型。原生林多样性和结构性指标均高于人工林和次生林,人工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冠幅、胸径和树高均高于次生林,而种类、密度和盖度则低于次生林。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特征不同,应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生活型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原文传递
喀斯特峰丛洼地旱季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 被引量:25
8
作者 彭晚霞 宋同清 +5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刘璐 杜虎 鹿士杨 殷庆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787-6797,共11页
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40m)的网格(10 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4类典型生态景观类型旱季表层土壤(0—10cm)水分的空间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沿严重、... 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40m)的网格(10 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4类典型生态景观类型旱季表层土壤(0—10cm)水分的空间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沿严重、重度、中度和轻度的干扰递减梯度,喀斯特峰丛洼地产生了农作物(Ⅰ)→人工林(Ⅱ)→次生林(Ⅲ)→原生林(Ⅳ)的4类典型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土壤水分显著提高,变异系数逐渐增大;4类生态景观类型的土壤水分均具有良好的空间自相关性,正负空间自相关距离反映了性质不同的两大斑块,Ⅰ、Ⅲ和Ⅳ下半部斑块的半径为50 m,拐点在坡地和洼地的分界处,Ⅱ的下半部斑块的半径为75 m,拐点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折点;不同景观类型空间变异特征不同,Ⅰ、Ⅱ、Ⅲ和Ⅳ的半变异函数分别符合指数模型、高斯模型、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基台值(C0+C)升高,变程缩小,系统的空间总变异增强,其中Ⅰ和Ⅳ的[C0/(C0+C)]值分别为48.3%和39.4%,空间相关中等,Ⅱ和Ⅲ的[C0/(C0+C)]值≤25%,空间相关强烈;Kriging等值线图清楚表明Ⅰ和Ⅳ土壤水分呈凸型分布,Ⅱ呈单峰分布,Ⅲ呈凹型分布。主成分分析显示除海拔和坡位始终是影响4类生态景观类型土壤水分的主导因子外,不同景观类型的其他主导因子不同,且同一因子在不同景观类型与土壤水分的正负作用关系和相关程度也不同。因此,应根据4类典型生态景观类型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制定相应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变化 影响因子 景观类型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原生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剖面分布 被引量:23
9
作者 卢凌霄 宋同清 +5 位作者 彭晚霞 曾馥平 王克林 徐云蕾 俞孜 刘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67-1174,共8页
以喀斯特峰丛洼地的伊桐、侧柏和菜豆树3个原生林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的组成、有机碳及其剖面分布.结果表明:3个植物群落的土壤分布均以>2mm大粒径团聚体为主,约占土壤团聚体总量的76%.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介于12.73~68.66... 以喀斯特峰丛洼地的伊桐、侧柏和菜豆树3个原生林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的组成、有机碳及其剖面分布.结果表明:3个植物群落的土壤分布均以>2mm大粒径团聚体为主,约占土壤团聚体总量的76%.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介于12.73~68.66g.kg-1之间,群落类型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1mm小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比>2mm团聚体稍高,但大部分土壤有机碳储存在大粒径团聚体中,>2mm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约70%.2~5和5~8mm团聚体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提高土壤中2~8mm团聚体的含量能有效增强喀斯特地区土壤固碳能力.伊桐群落2~8mm土壤团聚体的含量及其全土有机碳含量分别达46%和37.62g.kg-1,伊桐更适合作为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原生林喀斯特峰丛洼地
原文传递
基于SPOT 5图像的岩溶地貌单元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树文 谢飞 +1 位作者 冯光胜 刘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60,共5页
通过对峰林、峰丛和岩溶洼地3者的地理特征和影像特征的研究,基于遥感图像本底值提出了能有效反映目标特征的遥感指数——植被指数、土壤亮度指数、图像主成分变换第1主成分值及地形数据等,并构建了遥感指数的集成计算法,建立了遥感自... 通过对峰林、峰丛和岩溶洼地3者的地理特征和影像特征的研究,基于遥感图像本底值提出了能有效反映目标特征的遥感指数——植被指数、土壤亮度指数、图像主成分变换第1主成分值及地形数据等,并构建了遥感指数的集成计算法,建立了遥感自动提取模型。指数集成运算法能够有效地增大峰丛、峰林与其他地物之间的光谱差异,使这些岩溶地貌单元的灰度值高于其他地物,从而利于岩溶地貌单元提取阈值的自动选取。基于构建的遥感自动提取模型先提取了峰丛、峰林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取了岩溶洼地信息。经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林峰丛 岩溶洼地 遥感图像本底值 自动提取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地利用演变及其土壤侵蚀效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文帙 王世杰 +2 位作者 罗维均 刘秀明 白晓永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5-980,共6页
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土地利用演变是引发土壤侵蚀及其负面生态效应的主要机制,因此研究二者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普定县的石人寨峰丛洼地为主要研究区域,从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尺度"、"源、汇景观&... 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土地利用演变是引发土壤侵蚀及其负面生态效应的主要机制,因此研究二者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普定县的石人寨峰丛洼地为主要研究区域,从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尺度"、"源、汇景观"原理及其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LCI)出发,应用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核素示踪方法,揭示土地利用演变及其土壤侵蚀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二者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该洼地在土壤剖面约100cm处记录到坡地森林遭受砍伐后变为耕地的事件,随后从坡地侵蚀下来的大量土壤沉积于洼地底部;该事件之后进入垦殖期,在洼地中轮种玉米、油菜、大豆等农作物。本研究为优化当地土地利用结构,改善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有机碳同位素 同位素示踪 峰丛洼地 贵州普定
原文传递
广西岩溶峰丛洼地内涝现状分析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欧阳资文 宋同清 +1 位作者 彭晚霞 曾馥平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岩溶内涝灾害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岩溶地区特有的一种与岩溶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灾害类型。广西岩溶区的主要岩溶内涝有峰丛洼地内涝、峰丛(峰林)谷地内涝、岩溶平原内涝、岩溶区与非岩溶区接触过渡带内涝4种类型,其中,峰... 岩溶内涝灾害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岩溶地区特有的一种与岩溶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灾害类型。广西岩溶区的主要岩溶内涝有峰丛洼地内涝、峰丛(峰林)谷地内涝、岩溶平原内涝、岩溶区与非岩溶区接触过渡带内涝4种类型,其中,峰丛洼地内涝的发生率最高、面积最大。水文二维结构、降水、人为干扰是影响岩溶峰丛洼地内涝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因子。峰丛洼地内涝灾害的分类、分布、地质地貌特征、居民点和耕地分布情况、治理工程的投资效益比和内涝形成原因决定了应首先采取预防、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普适性措施,在内涝最严重的低峰丛洼地和高峰丛洼地区域,还要实施针对性的水利工程和生态措施,保障该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 岩溶峰丛洼地 综合治理 广西
原文传递
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主要土壤矿质成分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美荣 彭晚霞 +3 位作者 曾馥平 杜虎 时伟伟 宋同清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8-751,共4页
应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地200 m×40 m尺度下表层(0 cm-20 cm)土壤矿质成分(SiO2、Fe2O3、CaO、MgO、Al2O3、MnO)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6种矿质成分含量的差异较大,SiO2>CaO>Al2O3&g... 应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地200 m×40 m尺度下表层(0 cm-20 cm)土壤矿质成分(SiO2、Fe2O3、CaO、MgO、Al2O3、MnO)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6种矿质成分含量的差异较大,SiO2>CaO>Al2O3>MgO>Fe2O3>MnO,变异系数为37.8%-54.6%。SiO2、Fe2O3、CaO、Al2O3、MnO的半方差函数最佳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MgO的最佳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除MgO呈中等空间自相关外,其他矿质成分空间自相关强烈。CaO和MgO及Fe2O3、Al2O3和MnO的Kriging等值线图相似,SiO2的高值区出现在坡顶和坡中下部。地形、微地貌、降雨、人为干扰特别是植被是土壤矿质成分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增加植物多样性和覆盖度对喀斯特土壤矿质成分的改善、合理利用和生态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矿物质 半方差函数 KRIGING插值 次生林 喀斯特峰丛洼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