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潘小良 宋朝晖 梁巧米 《医院管理论坛》 2012年第8期34-36,共3页
我们将PDCA循环应用于输血管理,在医疗机构输血管理组织的配置和职能、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执行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治疗的知情告知、血液的出入库管理、输血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等方面,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临床输血 PDCA 质量管理
下载PDF
一家三甲医院近7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向明 柏灵灵 +7 位作者 王珏 尹湧华 王旭 宋宁 田力 康凯 练正秋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全面了解该院7年来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可能的相关性因素,为深入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手工查阅2010年以来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记录信息,通过电子病历的输血管理系统查阅2013年来... 目的全面了解该院7年来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可能的相关性因素,为深入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手工查阅2010年以来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记录信息,通过电子病历的输血管理系统查阅2013年来所有悬浮红细胞的有效期和发血日期。结果 2010年以来,从该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总体发生率为2.38±0.86‰(349次/151 605 U),血小板为5.64‰,红细胞为3.17‰,血浆为1.28‰,冷沉淀为0.94‰。在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中RBC占64%(172/212);过敏反应中血浆占38.1%(40/105),血小板占28.6%(30/105)。消化内科和血液内科分别占输血反应总数的32%和21%(110/349和72/349);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中RBC占93%(63/68);肝病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中血浆占71%(17/24);白血病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中血小板占57%(20/35)。储存期为第1、2、3和第4周的悬浮RBC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6‰、4.49‰、3.65‰和4.89‰。结论 RBC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为主,其他血液成分以过敏反应为主;随着悬浮RBC储存时间的延长,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本研究不能完全排除疾病类型和相关血液成分之间发生特定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消化道出血 红细胞 储存损伤 临床输血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指导肝癌患者术后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邵树军 蒙博 +4 位作者 王斯雅 孙萍 刘宗健 郝新建 王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指导肝癌患者术后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将82名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依据凝血4项和血小板计数结果指导临床输血者设为对照组,依据TEG的实验数据指导临床输血者设为实验组,每组各41名患者。...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指导肝癌患者术后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将82名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依据凝血4项和血小板计数结果指导临床输血者设为对照组,依据TEG的实验数据指导临床输血者设为实验组,每组各41名患者。2组患者在输血前及输血后24 h进行检测凝血4项和血小板计数实验,观察2组患者的出血或渗血量及出血或渗血时间、不同血液成分的使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改善状况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CRC、FFP、CRYO、PC的使用量,出血或渗血时间及量分别为(4.35±2.29)U,(350.25±66.67)m L,(14.12±3.84)U,(1.26±0.06)治疗量、(32.49±6.02)h,(302.21±71.25)m L和(3.42±1.87)U,(289.59±57.42)m L,(16.45±4.15)U,(1.31±0.08)治疗量、(25.91±4.03)h,(238.49±43.26)m L。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RC及FFP使用量和出血或渗血量减少、出血或渗血时间缩短(P<0.05)。2组CRYO、PC使用量基本持平(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应用TEG指导输血能显著减少出血或渗血量及出血或渗血时间,降低部分血液制品的使用量,是围术期较为理想的输血指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肝癌患者 临床输血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2021~2022年276例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姗姗 荆亚楠 +4 位作者 侯晓燕 薛亚飞 张媛媛 黄霞 王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分析本院临床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我院提供科学、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输血管理系统统计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进行输血治疗的总人次,收集此时间段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及类别,分析受血者... 目的分析本院临床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我院提供科学、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输血管理系统统计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进行输血治疗的总人次,收集此时间段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及类别,分析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输血史、输注的血液成分、疾病类型等的关系。结果期间接受输血治疗9237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76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30%,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0.70%),其次为新鲜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0.50%和0.31%)。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11%、0.05%和0.004%,过敏反应分别为0.06%(红细胞)、0.64%(血小板)和0.16%(血浆)。悬浮红细胞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0.23%)高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0.04%),过敏反应发生率无差别(0.06%和0.07%);新鲜冰冻血浆(0.50%)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血浆制品;浓缩血小板(1.09%)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采血小板(0.65%)。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内科,其次为肾移植科。不同年龄、有无输血史、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输注的血液成分以及患者本身因素有关,临床输血时应综合多因素,选择合适的血液品种,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医院应完善输血不良反应上报体系,加强医护人员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增强输血不良反应上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下载PDF
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飘萍 刘威 +7 位作者 曹磊 李建林 龚剑国 李劲波 向军 熊伟 范时海 乐爱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以实现单病种个体化循证输血评估评价,有效提升患者血液管理和科学安全有效用血水平。方法以三级组织管理和三级临床输血评估评价为基本架构,贯穿于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路径间无缝... 目的通过构建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以实现单病种个体化循证输血评估评价,有效提升患者血液管理和科学安全有效用血水平。方法以三级组织管理和三级临床输血评估评价为基本架构,贯穿于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路径间无缝对接,智能实时控制与信息共享。结果 1)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涵盖了输血前、输血过程中评估与输血多学科诊疗,输血疗效评价及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2)具有全程组织管理、多部门全员参与,评估评价的个体化、系统性、全面性,过程控制的智能路径化与信息实时共享,质量持续改进智能化分析等特点,实现了临床输血评估评价的多部门全员参与、事前主动评价、全程闭环路径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3)应用数据显示,医院输血前评估率、输血后评价率、输血合理率、自体输血率、术中自体输血率、微创手术率等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分别由2013年的93.30%、89.72%、96.01%、20.01%、57.77%、25.45%上升到2015年的98.60%、95.87%、99.43%、27.36%、75.59%、28.97%(P<0.01),医院出院患者输血率、异体输血率分别由2013年的9.13%,7.84%下降到2015年的5.92%,4.77%(P<0.01),出院患者均异体RBC量和均RBC量、手术台均异体RBC量和台均RBC量分别由2013年的0.26 U、0.36 U,0.18 U、0.42 U下降到2015年的0.21 U、0.29 U,0.08 U、0.31 U,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对提升患者血液管理和科学安全有效用血水平,减少患者输血需求,指导单病种个体化循证输血与质量持续改进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评估评价 全程闭环 智能路径 临床输血 患者血液管理
下载PDF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彦 梁若鹄 崔小岑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3期31-33,共3页
目的通过对茂名市中心血站供应血液范围内的2家三甲医院和6家二甲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分段统计8家医院临床用血及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 目的通过对茂名市中心血站供应血液范围内的2家三甲医院和6家二甲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分段统计8家医院临床用血及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见,临床输注滤白血液制品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滤除白细胞产品能有效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不良反应 预防对策
下载PDF
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肖昆 曹磊 +7 位作者 李建林 龚剑国 李劲波 向军 熊伟 范时海 刘威 乐爱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构建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中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实现临床输血全程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要求,采用.NET框架的B/S/S和C/S/S相结合的模式,应用Oracle数据库技术和SOA服务技术... 目的构建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中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实现临床输血全程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要求,采用.NET框架的B/S/S和C/S/S相结合的模式,应用Oracle数据库技术和SOA服务技术对临床输血的设备、人员、材料、环境、法则等全程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采取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实时控制手段构建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结果 1)成功构建的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与血液制剂、血液标本及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等全程闭环智能路径间实现了智能无缝对接与信息共享;2)通过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对质量和安全要素的实时智能信息检索与路径提示的前馈控制、智能路径的现场控制及智能信息共享的反馈控制,本院实现了临床输血全程质量和安全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及质量持续改进;3)该路径具备规范、智能、全程闭环、路径实时控制及质量持续改进等特点,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应用成效明显。结论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满足了医院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全程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的要求,在提高临床用血依从性,推行患者血液管理,减少输血需求,有效提升临床用血水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实时控制 全程闭环 智能路径 质量和安全
下载PDF
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构建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丽云 胡飘萍 +5 位作者 吴承高 李松 杨鹃 邹娟 肖昆 乐爱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构建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探讨其在输血不良反应质量管理与输血安全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总体要求,在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架构基础上,对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施智能路径化... 目的构建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探讨其在输血不良反应质量管理与输血安全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总体要求,在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架构基础上,对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施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2)对智能路径应用以来本院2013年-2015年6月21 284名出院输血患者做输血不良反应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 1)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的构建,优化了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现了临床输血过程监测的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与信息共享,有效提升了工作依从性、规范性,提高了临床用血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2)本组出院输血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2%(132/21 284),其中红细胞、血浆输注的发生率(33.33%、45.45%)明显高于血小板、冷沉淀(18.94%、2.27%)(P<0.05);过敏反应发生率(81.82%)较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高(17.42%)(P<0.05);≥18岁病例的发生率(81.06%)高于<18岁病例(18.94%)(P<0.05),有输血史病例的发生率(62.12%)高于无输血史病例(37.88%)(P<0.05),而有、无妊娠史病例间差异甚小(P>0.05);输血不良反应绝大多数(90.15%)发生在输血过程<1 h,其中以输注30 min-1 h最多见(P<0.05)),占68.18%。结论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的构建与应用实现了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与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路径化,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血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能为临床用血质量持续改进和输血安全预警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智能路径 安全预警 临床输血 质量管理 过敏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下载PDF
血液病致ABO抗原减弱的血型基因定型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庄光艳 闫芳 +1 位作者 侯玉涛 苗天红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定型出现ABO血型抗原减弱的血液病患者的基因分型,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依据。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对320例血液病患者,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鉴定,并对ABO血型抗原减弱的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目的探讨血清学定型出现ABO血型抗原减弱的血液病患者的基因分型,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依据。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对320例血液病患者,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鉴定,并对ABO血型抗原减弱的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53例试管法正反定型相符,可确定ABO血型;210例反定型抗体减弱或异常;57例抗原减弱。57例抗原减弱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各1例。经基因分型,57例患者中A抗原减弱23例,确定A型血,B抗原减弱26例,确定B型血,A、B抗原均减弱8例,确定AB型血。结论 ABO血型抗原减弱最多见于AML和MDS患者,进行血型基因检测可明确ABO血型。ABO抗原减弱时经基因分型确定血型后,输血时可同型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基因分型 ABO血型抗原减弱 临床输血
下载PDF
458份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3
10
作者 范金波 刘久波 彭娟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6期830-832,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过加强对输血病历的管理,促进临床输血的规范化,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防范输血所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为主要依据,每周随机...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过加强对输血病历的管理,促进临床输血的规范化,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防范输血所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为主要依据,每周随机抽查内、外科运行病历各6~10份,对输血病历中的输血相关文书、输血医嘱、输血适应证、护理输血医嘱执行情况、输血不良反应等进行检查,并现场反馈,每个月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提出整改意见。结果:2012-03—2013-02共随机抽查住院患者输血病历为458份,外科265份(57.86%),内科193份(42.14%);其中,存在缺陷病历159份(32.78%),外科123份(77.36%),明显高于内科(36份,22.64%);以患者输血知情同意书和输血病程记录存在缺陷最为常见。结论:部分临床医生对输血病历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通过对输血病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对临床输血病历质量的检查、分析和改进,增强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风险的认识,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合理性,主动防范输血医疗纠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病历质量 结果分析
原文传递
临床医护人员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需求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10
11
作者 滕方 赵富海 +6 位作者 周榆 陈伟 林辉 余泽波 唐海平 文爱清 熊鸿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需求的现况,为开展医护人员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3所三甲医院的临床主要用血科室(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外科、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肝胆外科、血液内科、消化科等年用血...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需求的现况,为开展医护人员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3所三甲医院的临床主要用血科室(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外科、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肝胆外科、血液内科、消化科等年用血量较多的科室)全部1 903名医护人员,对其输血不良反应知识做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本组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是51.31(976/1 903);不同学历者得分(分):专科15.98±3.79、本科16.41±3.95、硕士15.72±4.19、博士16.82±3.98(P<0.01);不同职称者得分(分):初级16.06±3.96、中级16.87±3.95、高级16.99±3.73(P<0.01);不同工作年限者得分(分):<5年15.82±3.93、5-10年16.62±4.04、>10年16.92±3.69(P<0.01);不同培训次数者得分(分):0次16.26±3.72、1-3次16.30±3.79、≥4次16.71±3.65(P<0.01);38.26%(728/1 903)的医护人员认为目前输血不良反应上报认为存在漏报,96.42%(1 835/1 903)的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欠缺,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教育来提高医护人员认识水平,以保证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输血反应 医护人员 问卷调查 继续教育 输血安全
下载PDF
电子配血系统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赴平 叶长钦 +2 位作者 吴远军 何子毅 韩忠朝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评估自行开发的电子配血系统临床应用效果,为下一步推广电子配血提供试验数据。方法设计《电子配血调查表》,将自行开发的电子配血系统安装到2家医院,使用前对医院输血科相关人员做电子配血系统的操作培训;在为期1个月的试用期里,... 目的评估自行开发的电子配血系统临床应用效果,为下一步推广电子配血提供试验数据。方法设计《电子配血调查表》,将自行开发的电子配血系统安装到2家医院,使用前对医院输血科相关人员做电子配血系统的操作培训;在为期1个月的试用期里,输血科按照所制定的电子配血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对采用电子配血"出库"的血液,再作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根据血清学试验结果发放血液到临床。结果试用电子配血系统1个月,2家医院共有112名受血者接受了258次电子配血和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2种配血方法结果一致,均未导致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采用电子配血明显降低血液出库时间,C/T率从1.6降低到1.3。结论该自行开发的电子配血系统模拟临床应用效果安全,不仅可以缩短血液出库时间,还可因减少血清学交叉配血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配血 血清学交叉配血 临床输血 输血反应 溶血性 血液安全
下载PDF
一家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评估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小燕 贺小艳 +4 位作者 粟兵 双滟琦 陈龙 肖潇 邓文斌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73-775,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原因,分析其分布特点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本院2015—2017年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记录,统计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49 212人次输血患者中,发...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原因,分析其分布特点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本院2015—2017年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记录,统计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49 212人次输血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39人次,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69%,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过敏不良反应最高,占0. 43%。血液成分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血小板类最高,占2. 75%,红细胞类最低,占0. 86%。其中都以过敏不良反应占比最高。临床科室中以血液内科和消化内科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分别占输血反应总数的41%和13. 67%。其主要疾病为白血病和消化道出血。结论本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导致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成分输血以血小板发生率最高。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和适应症,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临床输血 过敏反应 血液成分
下载PDF
临床输血智能化路径管理下的用血趋势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亚纯 孟庆宝 +3 位作者 邓超干 戴芳 胡锋兰 张印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通过构建临床输血智能化路径管理体系,分析实施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趋势。方法采用输血智能化路径管理系统与三级组织管理构架,实施临床输血全程闭环路径管理体系,实现输血质量数据的实时监控与统计分析。结果 1)成功构建科学、安... 目的通过构建临床输血智能化路径管理体系,分析实施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趋势。方法采用输血智能化路径管理系统与三级组织管理构架,实施临床输血全程闭环路径管理体系,实现输血质量数据的实时监控与统计分析。结果 1)成功构建科学、安全、规范的临床输血路径管理体系,能对输血过程中各节点执行情况进行记录,使临床输血全程质量及安全得到实时控制及质量持续改进。2)应用数据显示,与2012年相比,我院2016年在出院人次及手术人次均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总输血量控制良好;出院人均总用血量、手术人均总用血量、出院患者人均红细胞用量等指标均呈持续下降趋势(P〈0.01)。结论临床输血智能化路径管理下我院用血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临床输血智能化路径管理系统对提升血液质量和科学安全有效用血水平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同时为临床输血规范化管理和输血数据的区域性汇总、分析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智能化 路径管理体系 用血趋势
下载PDF
一家省域中心城市三甲医院临床用血适应证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鹏 杨菁菁 +3 位作者 李晗郡 方华 曾飞艳 马永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了解区域中心医院输血治疗的适应证与不良反应情况,以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收集1家省域中心城市三甲医院2017-2018年的3027例住院输血病历资料,回顾性调查其临床用血情况,包括患者输注各种成分血的比例,以及输血适应证、... 目的了解区域中心医院输血治疗的适应证与不良反应情况,以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收集1家省域中心城市三甲医院2017-2018年的3027例住院输血病历资料,回顾性调查其临床用血情况,包括患者输注各种成分血的比例,以及输血适应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2017-2018年,该三甲医院输血患者共计3027人次,红细胞用量最多的是消化科[26.03%(2188 U/8405.5 U)],血浆用量最多的是肝胆科[33.71%(46900 U/139110 U)],血小板用量最多的是血液科[100%(71 U/71 U)],冷沉淀用量最多的是胸外科[6.56%(176 U/378 U4)。按疾病分类,贫血红细胞用量最多[24.32%(2044 U/8405.5 U),急性炎症血浆用量最多[32.49%(32680 mL/139110 mL),慢性疾病冷沉淀用量最多[46.56%(176 U/378 U)],而血小板用量最多[47.89%(34 U/71 U)则是血小板降低原因待查。本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02%(31/3027),红细胞、血浆、血小板输注均以过敏反应居多,不良反应者中男性占67.74%(21/31),反应者年龄51-80(62.06±15.43)岁。结论该省域中心医院临床用血中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量较大,输血适应症多为贫血,输血不良发生率较低;输血科要强化用血监督力度,降低临床用血不合理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血 输血适应证 不合理输血 输血反应 区域中心医院
下载PDF
2001~2013年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回顾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钟发德 庄立 周建霖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62-864,共3页
目的了解2001~2013年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开展情况,为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宁波市用血管理系统软件自体输血统计报表模块及浙江血液管理系统软件宁波市中心血站出库单位统计报表和各医疗机构临床用... 目的了解2001~2013年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开展情况,为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宁波市用血管理系统软件自体输血统计报表模块及浙江血液管理系统软件宁波市中心血站出库单位统计报表和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月度、年度统计报表。结果 14年来宁波市39家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累计开展自体输血34 330例,回输自体血量18.2吨,自体输血率从0.1%增长至16.5%;自体输血方式以回收式(57.7%)和稀释式(39.4%)为主,贮存式比例较低(2.9%);三级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25 708例,占全市自体输血例数的74.9%,二级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7 867例,占全市自体输血例数的22.9%,三级与二级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占全市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31 468例,占全市自体输血例数的91.7%,专科性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2 862例,占全市自体输血例数的8.3%,综合性与专科性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占全市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率逐年增长,为临床输血安全和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提供了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自体输血 临床输血 临床用血
下载PDF
临床用血全程质控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红 姚健 +5 位作者 林新梅 黎金凤 黄学平 陈萍 石德清 王洪远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4年第1期97-99,共3页
建立输血科标准化管理模式、输血回顾性标准评价模式、临床用血全程双层功能监管标准模式、临床安全合理用血管理标准模式,并整合应用。这些评价管理模式规范了临床输血管理,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患者安全。
关键词 临床用血 全程质控 实践 探讨
下载PDF
临床用血相关记录缺陷分析及管理 被引量:9
18
作者 计宁 雷蕾 +1 位作者 汪为希 刘峰 《中国病案》 2014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相关记录的缺陷,提高临床用血医疗文书的完整性和内涵质量。方法对1252份归档输血病案的病案首页填写、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前检验项目报告单、医嘱、输血病程记录、输血记录单、术中输血麻醉和护理记录进行检...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相关记录的缺陷,提高临床用血医疗文书的完整性和内涵质量。方法对1252份归档输血病案的病案首页填写、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前检验项目报告单、医嘱、输血病程记录、输血记录单、术中输血麻醉和护理记录进行检查,对缺陷次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缺陷率最高的是输血病程记录(43.1%),其次分别是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36.7%)、病案首页(21.8%)、医嘱(28.0%),输血前传染病检验报告单缺陷率为0。主要存在的缺陷问题是病案首页填写内容与实际输血量或输血成分不一致、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中未记录输血成分、输血医嘱中未注明输血成分或不准确、无输血病程记录或记录不完整、输血记录单不全。结论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强输血知识培训和各质控环节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对临床用血医疗文书内涵质量的重视程度,促进临床用血医疗文书书写质量与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相关 记录 病案管理
原文传递
微柱凝胶技术筛检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严根兴 查荣宝 +1 位作者 周建华 沈翠芬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853-854,共2页
目的:对临床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与分析,选择受血者相容的血液成分,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用微柱凝胶技术筛检受血者不规则抗体,对阳性标本用谱细胞进行微柱凝胶法和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 目的:对临床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与分析,选择受血者相容的血液成分,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用微柱凝胶技术筛检受血者不规则抗体,对阳性标本用谱细胞进行微柱凝胶法和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签定。结果:7560例受血者中共检出抗体阳性22例,阳性率为0.29%,其中抗D 2例,抗c 6例,抗E 10例,抗M 3例,抗s 1例。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灵敏、准确,在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输血前检查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不规则抗体 临床输血
原文传递
临床输血过程管理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乃鱼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1年第6期70-73,共4页
结合工作实践,从管理者、医师、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护士的角度出发,就临床输血过程管理措施进行阐述。指出临床输血过程管理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临床输血 过程 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