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经》所蕴含的中医肾病证治思路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邹燕勤 王铀生 +5 位作者 朱俊 李强 郭小娟 段茜 王玥 王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3-517,共5页
邹氏肾科医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根据《内经》相关理论结合团队临床实践对常见肾病的中医证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肾气不足为肾病发病之因,肾元衰竭是发病之本。临床中需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强调治病必求于本。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分别... 邹氏肾科医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根据《内经》相关理论结合团队临床实践对常见肾病的中医证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肾气不足为肾病发病之因,肾元衰竭是发病之本。临床中需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强调治病必求于本。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从脾肾、从肝肾、从肺论治肾病,常用治法有健脾温肾、扶正渗利、清肝解毒、养肝滋阴、平肝潜阳、疏肝活络、疏风宣肺、清热宣肺、清热利咽、和法缓治、活血化瘀、疏滞泄浊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肾病 内经 邹氏肾科医术 临床证治
下载PDF
苓甘五味姜辛汤系列方的临床证治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姚鹏宇 张国凯 +1 位作者 刘伟 平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4期155-156,共2页
苓甘五味姜辛汤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亦是治疗寒饮郁肺的重要方剂,以苓甘五味姜辛汤为基本方,随证情变化加减化裁而衍生的苓甘五味姜辛汤系列方剂,在临床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关于苓甘五味姜辛汤的文献,旨... 苓甘五味姜辛汤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亦是治疗寒饮郁肺的重要方剂,以苓甘五味姜辛汤为基本方,随证情变化加减化裁而衍生的苓甘五味姜辛汤系列方剂,在临床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关于苓甘五味姜辛汤的文献,旨在探索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加减变化的临床应用以及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甘五味姜辛汤 衍化方 临床证治 寒饮郁肺
下载PDF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的对策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元和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5期128-130,共3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内科常见病,病情复杂,变化多端,迁延难愈,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几年中医有关肺心病病因、病机和治疗的报道颇多,笔者参阅相关文献,依据多年临床实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从探析肺心病的病因、病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内科常见病,病情复杂,变化多端,迁延难愈,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几年中医有关肺心病病因、病机和治疗的报道颇多,笔者参阅相关文献,依据多年临床实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从探析肺心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入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总结肺心病的中医治疗方案。传统医学对"肺心病"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全面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治疗肺心病的现代临床价值,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病因病机 发病特点 临床证治 中医疗法 对策分析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春巍 周阿高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9期3557-3559,共3页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多、病程长、易反复。该病部分类型属于癌前病变,其治疗一直为临床所重视。中医治疗该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各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该病的病因病机,并开展了在辨病或辨证的方法指...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多、病程长、易反复。该病部分类型属于癌前病变,其治疗一直为临床所重视。中医治疗该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各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该病的病因病机,并开展了在辨病或辨证的方法指导下运用针药结合治疗该病的研究。结果表明,针药结合较单纯的中药或者针灸治疗慢性胃炎有更好的疗效。临床实践中应该发挥中医药治疗手段多的优势,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针药结合 病因病机 临床证治
下载PDF
从伏邪致痹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复发及临床证治 被引量:15
5
作者 考希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7-1160,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从临床表现来说属于中医药"历节病"、"历节风"、"痹证"的范畴,历代文献中关于痹证和伏邪的相关论述非常丰富。文章详细探讨了伏邪理论,提出了伏邪致痹观点,初步概括了伏邪致痹的证候特点,从... 类风湿关节炎从临床表现来说属于中医药"历节病"、"历节风"、"痹证"的范畴,历代文献中关于痹证和伏邪的相关论述非常丰富。文章详细探讨了伏邪理论,提出了伏邪致痹观点,初步概括了伏邪致痹的证候特点,从伏邪角度对类风湿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机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临床对伏邪致痹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致痹 类风湿关节炎 复发机制 临床证治
原文传递
“汗为心之液”理论指导慢性心衰汗出证治心得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巧 苏文革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4期354-355,共2页
根据《内经》中"汗为心之液"理论,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汗出的病机及治则,以期该理论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得到更好的继承与运用。分析"汗为心之液"理论是对"心、血—津液—汗"关系链的一种表达。而慢性心衰初... 根据《内经》中"汗为心之液"理论,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汗出的病机及治则,以期该理论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得到更好的继承与运用。分析"汗为心之液"理论是对"心、血—津液—汗"关系链的一种表达。而慢性心衰初期以心气虚心血瘀阻为主,中晚期以心气心阴心阳虚衰、瘀血水停水泛为主。慢性心衰不同汗出的病机,阳气亏虚可见自汗,若气阴两虚可自汗、盗汗并见。其证治,有益气温阳、敛汗养阴生津、养心安神不同的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汗为心之液 汗出 自汗 盗汗 临床证治
下载PDF
基于“小便不利”理论探讨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的治疗 被引量:7
7
作者 蔡斌斌 李丁 +1 位作者 陈豪特 蒋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42-1244,1289,共4页
“小便不利”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中重要的症状和独立病证。本文结合医家对“小便不利”理论的应用和解读,再结合自身临证体会探讨“小便不利”诊疗理论与“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病因病机之间的联系,及这一理论... “小便不利”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中重要的症状和独立病证。本文结合医家对“小便不利”理论的应用和解读,再结合自身临证体会探讨“小便不利”诊疗理论与“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病因病机之间的联系,及这一理论在“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基于“小便不利”诊疗理论,“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肾虚为本、脾虚为变,外邪入里、虚实夹杂,在治疗上益肾健脾以治本,辅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或养阴清热利水以治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下尿路症状 小便不利 临床证治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基于肺主皮毛理论对肺系病易感体质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赵鸿亮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3期220-223,共4页
肺与皮毛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基于肺主皮毛的理论内涵,阐述肺与皮毛的关系,探讨肺主皮毛与肺系疾病、肺病易感体质的内在关联,为肺系疾病从肺主皮毛论治提供新思路,并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肺系疾病 肺主皮毛 易感体质 临床辨治
原文传递
心律失常经方辨治概况 被引量:2
9
作者 费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12-214,共3页
近年来,经方辨治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文章概述了张仲景对心悸病因病机的认识,综述了近年来经方对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展。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经方 临床证治
下载PDF
小儿目劄临床辨治体会
10
作者 庞苗 辛瑞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9期116-117,共2页
目劄多发于小儿,病程长,容易反复。辛老师从事眼科临床20余年,治疗目劄强调祛除诱因,明确病因病机,标本同治、肝脾同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临床颇有疗效。笔者长期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为后期临床诊治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小儿目劄 临床辨治 体会
下载PDF
何羿婷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经验介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晓红 徐侦雄 何羿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40-2042,共3页
文章对何羿婷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辨治经验进行了总结。何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为肾虚寒盛,与脾胃关系密切;治疗上应在补肾祛寒大法的基础上,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固护脾胃之后天之本,并兼顾阴阳平衡,适当... 文章对何羿婷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辨治经验进行了总结。何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为肾虚寒盛,与脾胃关系密切;治疗上应在补肾祛寒大法的基础上,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固护脾胃之后天之本,并兼顾阴阳平衡,适当佐以祛痰化瘀通络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辨证论治经验 何羿婷
原文传递
胃镜下表现结合临床症状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分析
12
作者 沈中卫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9期110-110,共1页
目的:研究根据胃镜下胃黏膜表现,并结合临床症状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疗效.方法:对我院3年来此法治疗BRG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临床分为三型:肝胃郁热型、气虚血瘀型、脾胃虚弱型,总有效率分别为:82.1%;82.6... 目的:研究根据胃镜下胃黏膜表现,并结合临床症状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疗效.方法:对我院3年来此法治疗BRG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临床分为三型:肝胃郁热型、气虚血瘀型、脾胃虚弱型,总有效率分别为:82.1%;82.6%;92.6%,P>0.05.结论:此法治疗BRG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胃黏膜表现 临床症状 辨证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