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3篇文章
< 1 2 2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 被引量:499
1
作者 吴新民 叶铁虎 +3 位作者 岳云 许幸 易杰 田芳玲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名受试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静脉芬太尼(2.5μkg诱导,0.03μg·kg-1·min-1维持)复合吸入66%氧化亚氮麻醉,试验组使...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名受试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静脉芬太尼(2.5μkg诱导,0.03μg·kg-1·min-1维持)复合吸入66%氧化亚氮麻醉,试验组使用静脉瑞芬太尼(2μg/kg诱导,0.2μ·kg-1·min-1维持)复合吸入66%氧化亚氮麻醉。药物有效性的观察指标有:手术刺激时的应激反应,如血压、心率、流泪、麻醉质量。安全性的观察指标有:血压和心率、麻黄碱、阿托品、纳洛酮、乌拉地尔的使用量、手术失血量、心电图变化、术前和术后48 h内血中ALT、AST、肌酐、尿素氮、停止麻醉到可以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前的PETCO2或PaCO2、停止麻醉(关闭氧化亚氮)后呼唤名字可以睁眼时间、术后送往麻醉恢复室或ICU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结果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本试验剂量下,药效作用相似,但镇痛作用瑞芬太尼强于芬太尼,停止输注后其作用消退快于芬太尼。结论 国产瑞芬太尼用于全麻可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且具有与芬太尼相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瑞芬太尼 阿片类麻醉药 安全性 有效性 芬太尼 比较
原文传递
CONSORT 2010说明与详述:报告平行对照随机临床试验指南的更新 被引量:348
2
作者 David Moher Sally Hopewell +9 位作者 Kenneth F Schulz Victor Montori Peter C Gφtzsche P J Devereaux Diana Elbourne Matthias Egger Douglas G Altman 周庆辉 卞兆祥 刘建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701-741,共41页
大量证据显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报告质量不理想。报告不透明,则读者既不能评判试验结果是否真实可靠,也不能从中提取可用于系统综述的信息。最近的方法学分析表明,报告不充分和设计不合理与对治疗效... 大量证据显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报告质量不理想。报告不透明,则读者既不能评判试验结果是否真实可靠,也不能从中提取可用于系统综述的信息。最近的方法学分析表明,报告不充分和设计不合理与对治疗效果产生评价偏倚有关。这种系统误差对RCT损害严重,而RCT正是以其能减少或避免偏倚而被视为评价干预措施的金标准。为了提高RCT的报告质量,一个由专家和编辑组成的工作组制定了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声明。CONSORT声明于1996年首次发表,并于2001年更新。声明由对照检查清单和流程图组成,供作者在报告RCT时使用。许多核心医学期刊和主要国际性编辑组织都已认可CONSORT声明。该声明促进了对RCT的严格评价和解释。2001年,在对CONSORT进行修订时,人们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解释和说明制定CONSORT声明的原理,有助于研究人员等撰写或评价临床试验报告。一篇CONSORT说明与详述文章于2001年同2001版CONSORT声明一起发表。2007年1月的专家会议之后,对CONSORT声明作了进一步修订并已发表,即"CONSORT2010声明"。这次更新对原版对照检查清单作了文字上的修改,使其更为明晰,并收入了与一些新近才认识到的主题相关的建议,如选择性报告结局产生的偏倚。说明与详述文件旨在加强人们对CONSORT声明的理解、应用和传播,这次也作了大量修订,对每一项新增或更新的清单条目的含义和增改理由进行了解释,提供了优秀的报告实例,还尽可能地提供了相关的经验性研究的参考文献。文中收入了若干流程图实例。"CONSORT2010声明"、其说明与详述文件,以及相关网站(www.consort-statement.org),对于改进随机临床试验报告必将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指南 CONSORT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02
3
作者 江元森 陈幼明 +5 位作者 姚集鲁 李学俊 曾彩虹 邓友 邓练贤 陆玮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 ,研究其机制及评价疗效。方法 设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5 1例重型肝炎 (重肝 )患者 ,急性、亚急性重肝 17例 ,慢性重肝 30例 ,酒精性重肝 2例 ,钩体病黄疸型重...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 ,研究其机制及评价疗效。方法 设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5 1例重型肝炎 (重肝 )患者 ,急性、亚急性重肝 17例 ,慢性重肝 30例 ,酒精性重肝 2例 ,钩体病黄疸型重肝 1例 ,肝豆状核病肝衰竭 1例。在综合护肝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ALSS治疗。对照组 39例重肝患者 ,急性、亚急性重肝 8例 ,慢性重肝 31例 ,仅给予综合护肝治疗。结果 治疗组急性、亚急性重肝治愈好转率为 70 6 % ,对照组为 2 5 0 % ;治疗组慢性重肝治愈好转率为 43 3% ,对照组为 6 5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ALSS降低了重型肝炎的病死率。治疗组中 5例进行肝移植 ,4例存活 ;其中 1例反复肝性脑病患者经 2 0次ALSS治疗后 ,成功地进行了肝移植并存活。结论 ALSS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段 ,也为肝移植的开展提供了条件。ALSS对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早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人工肝 支持系统 肝性脑病
原文传递
药物临床试验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关联性判定方法研究探讨 被引量:162
4
作者 李博 高蕊 +4 位作者 李睿 陆芳 訾明杰 李庆娜 唐旭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65-1470,共6页
为探讨药物临床试验不良反应(ADR)因果判定关联性,明确当前最佳的ADR因果判定方式,本文检索了国外既往ADR因果关系关联性判断的文件及标准,梳理其源流,并对国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论述总结。在分析当前最佳的国际国... 为探讨药物临床试验不良反应(ADR)因果判定关联性,明确当前最佳的ADR因果判定方式,本文检索了国外既往ADR因果关系关联性判断的文件及标准,梳理其源流,并对国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论述总结。在分析当前最佳的国际国内ADR因果判定方法的同时,并对今后的ADR因果判定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展望。本研究显示国内相关研究部门能够组织专门讨论,以利于ADR关联性判断的更规范化,也有利于临床试验及药物警戒的发展。2012年版《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减少了ADR事件项,建议修改;并开发研究可操作性更强的ADR因果判定综合方法;同时根据各期的临床试验特征,以制定不同的ADR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 因果关系 关联性判断
原文传递
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征求意见稿) 被引量:125
5
作者 吴泰相 李幼平 +5 位作者 卞兆祥 李廷谦 李静 Simon Dagenais David Moher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601-605,共5页
1 制订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CONSORT for TCM)的必要性中医对疾病及其治疗的认识有别于西医,尤其中医“辨证论治”和“临证察机”的治疗原则比西医分型分类更加复杂,其临床研究因而有不同于西医的特点。但无论多么复杂,... 1 制订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CONSORT for TCM)的必要性中医对疾病及其治疗的认识有别于西医,尤其中医“辨证论治”和“临证察机”的治疗原则比西医分型分类更加复杂,其临床研究因而有不同于西医的特点。但无论多么复杂,随机对照试验(RCT)仍是目前公认的中医药防治性研究偏倚可能性最小的设计方案。由于中医药临床试验采用RCT方案仅约30年,试验设计还需要深人探索,试验结果报告还不规范。2005年,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对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主要研究者进行电话采访,调查随机方法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报告规范 临床试验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关键环节的思考 被引量:105
6
作者 赖世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45-250,共6页
为探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提出正确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环节是建立中医药干预措施有效性的科学假说和应用科学方法检验假说;强调中医药有效性科学假说的建立必须以包括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在内的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治疗基... 为探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提出正确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环节是建立中医药干预措施有效性的科学假说和应用科学方法检验假说;强调中医药有效性科学假说的建立必须以包括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在内的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治疗基本特点为前提,而检验假说又必须应用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在内的现代临床研究方法学,其中尤其需要强调随机对照试验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临床 中医治疗学 疗效评价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102
7
作者 赵永强 王庆余 +8 位作者 翟明 徐健 陈协群 刘文励 张梅 宋善俊 王健民 孟凡义 单渊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08-610,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1次/d,疗程14 d。结果 82例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15.5(6.0-24.0)×109/L...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1次/d,疗程14 d。结果 82例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15.5(6.0-24.0)×109/L,给药起(5、7、15)d时分别升至27.5(16.0~47.0)×109/L、35.0(20.5-78.0)×109/L和77.0(41.8-119.5)×109/L,与用药前相比(P值均<0.01)。停药后血小板计数逐渐回落,至给药起第28天,血小板计数中位数降至76.5(35~120.3)×109/L,但仍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近期有效率85.3%,其中显效58.5%(血小板≥100×109/L,无出血症状),良效26.8%(血小板升至50×109/L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以上,无或基本无出血症状)。仅3例出现轻微临床不良反应。16例中1例在给药起21 d和28 d的血清中检测出低滴度抗TPO抗体,但不具有中和活性。结论 rhTPO可一过性升高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治疗 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试验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98
8
作者 陈东峰 余楠生 +1 位作者 卢伟杰 白波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23-826,共4页
目的比较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使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pneumaticcompression,IPC)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 目的比较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使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pneumaticcompression,IPC)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156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病例,随机分成4组。第1组38例,术前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2组42例,术后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3组36例,术前使用LMWH、术后使用IPC;第4组40例,术后使用LMWH与IPC。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观察出血并发症与记录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第1组,DVT2例(5.26%),出血量(1030.8±282.0)ml;第2组,DVT2例(4.76%),出血量(900.7±246.9)ml;第3组,DVT1例(2.78%),出血量(1040.3±288.5)ml,1例上消化道出血;第4组,DVT9例(22.5%),出血量(852.2±295.4)ml。在DVT发生率上,第1、2、3组明显低于第4组(P﹤0.05);在围手术期出血量上,第2、4组少于第1、3组(P﹤0.05)。结论术后使用LMWH联合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以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静脉血栓形成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间苯三酚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98
9
作者 李健和 易利丹 +2 位作者 彭六保 曹俊华 鲁琼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4-499,共6页
间苯三酚是一种亲肌性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平滑肌,在妇科、泌尿科及胃肠科等领域应用广泛,已成为治疗痉挛性疼痛的首选药物。其解痉效果明显,作用迅速,不具有抗胆碱作用,不良反应少,耐... 间苯三酚是一种亲肌性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平滑肌,在妇科、泌尿科及胃肠科等领域应用广泛,已成为治疗痉挛性疼痛的首选药物。其解痉效果明显,作用迅速,不具有抗胆碱作用,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药理学 临床 药动学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循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研究 被引量:82
10
作者 赖世隆 胡镜清 郭新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8,共8页
介绍了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并系统分析了中医药学临床研究的特点及其与循证医学的内在联系 ,提出循证医学方法在中医药临床研究领域的应用的四个关键环节 :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的系统分析、证候的标准化与客观化、中医药的临床对照... 介绍了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并系统分析了中医药学临床研究的特点及其与循证医学的内在联系 ,提出循证医学方法在中医药临床研究领域的应用的四个关键环节 :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的系统分析、证候的标准化与客观化、中医药的临床对照试验、建立综合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并认为 :应用循征医学方法围绕上述领域开展中医药的临床研究 ,有可能对“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命题作出有价值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中医药 临床研究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程度及疼痛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6
11
作者 辛蔚妮 曾博 +2 位作者 许青峰 邹波 马辉彬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5期278-283,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根管治疗术后发生疼痛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术前诊断、牙位、充填情况、是否超充、是否存在术前疼痛等。方法按受试者入选的先后顺序随机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口腔门诊部行上、下颌磨牙及前... 目的探讨临床上根管治疗术后发生疼痛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术前诊断、牙位、充填情况、是否超充、是否存在术前疼痛等。方法按受试者入选的先后顺序随机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口腔门诊部行上、下颌磨牙及前磨牙根管治疗的患者140例,其中男63例、女77例,记录其首诊情况。统一采用开髓车针获得入口,根管预备方式统一采用标准技术,完成预备后导入氢氧化钙糊剂消毒根管,并采用玻璃离子暂时封闭开髓口。1周后患者复诊,去除暂封物后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完成根管充填,并拍摄术后根尖X线片。24h后患者复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术后疼痛进行评估,记录数据并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140例,84例(60%)出现根充后不适。其中61例(43.6%)患者报告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患者分别为9例(6.4%)和14例(10%)。无患者出现极重度疼痛。卡方检验显示,术后出现疼痛与性别及牙齿类型无关,但是与诊断即术前牙髓感染状态(χ^2=76.11,P<0.001)及根充效果(χ^2=16.3,P<0.001)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没有症状,术后疼痛也会相应减少(OR=0.179,P=0.048);糊剂没有超出,也会降低疼痛的发生程度(OR=0.039,P=0.005);慢性牙髓炎发生术后疼痛症状相对于根尖周炎会轻(OR=0.034,P<0.001),而牙髓坏死相对于根尖周炎会增加术后疼痛表现(OR=4.08,P=0.038)。与超充相比,恰填(OR<0.001,P<0.001)与欠填距离根尖<2mm(OR<0.001,P<0.001)都会减轻术后疼痛表现。结论临床医生在操作中应尽量避免超充,在根管预备过程对根尖区的保护,以及糊剂量的控制对避免根充后疼痛尤为重要。对于牙髓坏死和根尖周炎的患者应做好术后沟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疗法 疼痛 手术后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喉癌的Ⅰ期临床试验及追踪观察 被引量:60
12
作者 韩德民 黄志刚 +6 位作者 张伟 于振坤 王琪 倪鑫 陈晓红 潘锦华 王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029-2032,共4页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 3腺病毒注射液 (rAd p5 3)对喉癌患者的毒理、药理作用。方法将 12例各期喉癌患者随机平分成 3个剂量组 (1× 10 1 0 VP、1× 10 1 1 VP、1× 10 1 2 VP) ;局部注射rAd p5 3,1次 隔日× 5次× ...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 3腺病毒注射液 (rAd p5 3)对喉癌患者的毒理、药理作用。方法将 12例各期喉癌患者随机平分成 3个剂量组 (1× 10 1 0 VP、1× 10 1 1 VP、1× 10 1 2 VP) ;局部注射rAd p5 3,1次 隔日× 5次× 2个疗程 ,经 3年以上的追踪 ,通过症状、体检 (含喉镜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观察其副作用及临床疗效。结果 在 1× 10 1 2 VP组 1例患者出现自限性发热 ,余 11例无异常。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常规和重要脏器等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rAd p5 3特异性抗体在治疗后 2~ 3周后转阳性 ;rAd p5 3治疗患者肿瘤组织p5 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2例患者治疗后SIL 2R水平异常和T细胞亚群失调指标好转 ;所有患者随访 3年以上示无瘤生存。结论 rAd p5 3局部治疗喉癌安全、有效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喉癌 临床试验 毒理学 药理作用 P53基因 基因疗法
原文传递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一般原则解读和起草情况说明 被引量:64
13
作者 刘炳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2期2075-2081,共7页
本文就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一般原则(简称"指导原则")的起草过程和起草工作分工情况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本指导原则的重点内容和突出特点。指导原则提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目的和定位应该... 本文就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一般原则(简称"指导原则")的起草过程和起草工作分工情况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本指导原则的重点内容和突出特点。指导原则提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目的和定位应该符合临床实际,并能够给患者带来临床受益。而且,指导原则规定中药新药上市需要进行风险/受益评估,强调了充分的探索性临床试验的重要性、临床疗效终点指标设计的科学性、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另外,该指导原则明确提高了心、肝、肾脏安全性研究与评价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安慰剂制备的原则要求。最后,本文对指导原则制定中尚存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药 中药 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一般原则 有效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双环醇片治疗22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58
14
作者 姚光弼 徐道振 +5 位作者 兰培 徐成彬 王晨 罗金 申砚明 李强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1-426,共6页
目的:通过Ⅳ期临床试验评估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2~65a的220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接受治疗,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mg,观察连续用药24wk(近期)及停药12wk后(远期)的安全性... 目的:通过Ⅳ期临床试验评估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2~65a的220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接受治疗,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mg,观察连续用药24wk(近期)及停药12wk后(远期)的安全性和疗效,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作为主要疗效评估指标。结果: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87%。意向性分析(ITT)统计显示,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治疗24wk末的ALT复常率分别为60.37%和54.0%,停药12wk后的ALT持续复常率分别为71.88%和65%。结论:双环醇片75mg·d-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安全,对改善肝功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炎 病毒性 丙氨酸转氨酶 临床试验 Ⅳ期 双环醇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制技术规范 被引量:58
15
作者 张明妍 张俊华 +24 位作者 张伯礼 李幼平 杜亮 张永刚 胡镜清 谢雁鸣 高蕊 杨忠奇 唐健元 胡思源 张磊 田金徽 元唯安 申春悌 王保和 黄宇虹 朱明军 郑文科 钟成梁 邢冬梅 李雪梅 杨丰文 王辉 刘春香 张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4-928,共5页
研制核心指标集是解决中医药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指标不一致、不规范、不公认、随意性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为了引导各个专科病种能规范、高效地建立中医临床试验核心结局指标,进一步提升中医临床研究的质量,需要建立中医药临床研究核心指标... 研制核心指标集是解决中医药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指标不一致、不规范、不公认、随意性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为了引导各个专科病种能规范、高效地建立中医临床试验核心结局指标,进一步提升中医临床研究的质量,需要建立中医药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研制规范。本课题组结合中医特点和国际核心指标集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结局指标条目产生方法、指标域确定方法、核心指标条目遴选方法、核心指标一致性认定方法等。该技术规范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审核发布(编号T/CACM 1339—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核心指标集 中医药 临床试验 技术规范 循证医学 结局指标
原文传递
抗肿瘤新药——培美曲塞 被引量:58
16
作者 陈治宇 许立功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培美曲塞是一种作用于叶酸代谢过程中 多种靶点的抗肿瘤新药。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证 实该药对多种实体肿瘤有明确的抗瘤活性,包括肺 癌、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等,特别是对恶性胸膜间 皮瘤的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和... 培美曲塞是一种作用于叶酸代谢过程中 多种靶点的抗肿瘤新药。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证 实该药对多种实体肿瘤有明确的抗瘤活性,包括肺 癌、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等,特别是对恶性胸膜间 皮瘤的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和 皮疹,在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情况下,不良反应 明显减轻,病人耐受性良好。本文就近年来该药的 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临床试验 药物疗法 抗代谢药 抗肿瘤 多靶抗叶酸剂 培美曲塞
下载PDF
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不孕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与临床试验研究探讨 被引量:58
17
作者 孙爱军 唐旭东 +5 位作者 张巧利 朱建平 夏天 周灿权 金哲 尤昭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8-157,共10页
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OR)导致的不孕症业已成为生殖健康领域的难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根本病机为肾精亏虚。中医药治疗不孕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针对DOR不孕症,从肾论治。将中西医治疗思想相结合,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结合,采... 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OR)导致的不孕症业已成为生殖健康领域的难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根本病机为肾精亏虚。中医药治疗不孕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针对DOR不孕症,从肾论治。将中西医治疗思想相结合,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结合,采纳中医专病通治方的理念,确定补肾养血、疏肝健脾的治法治则,组方遣药,通过中药补肾方加减可多系统、多靶点、多环节调节生殖功能,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同时,提出"长(卵)排(卵)并调,数量质量并举"假说,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两阶段疗法,达到增加卵泡数量,改善卵泡质量,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出的效果,有效规范治疗DOR不孕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卵巢储备功能降低 补肾 中西医结合 临床试验 自然妊娠 辅助生殖
原文传递
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的认识和思考 被引量:57
18
作者 杨志敏 耿莹 高晨燕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90,共4页
随着药物研发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我国药物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的临床研究数量呈递增趋势,其中由研究者发起的各类研究已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新药或新治疗策略的... 随着药物研发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我国药物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的临床研究数量呈递增趋势,其中由研究者发起的各类研究已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新药或新治疗策略的检验和发展,与制药企业发起的临床试验并行,互为补充。越来越多的中国临床工作者渴望了解这种医学研究方式,并希望参与其中。本文主要以欧美为例,介绍各国的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的监管模式和思路,力求为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者发起 临床研究 法规 监管
原文传递
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4
19
作者 周爱萍 何志嵩 +7 位作者 于世英 张沂平 杜春霞 孙永昆 石远凯 王金万 那彦群 孙燕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62例。男43例,女19例。中位年龄54(19~86)岁。组织学分型透明细胞癌或透明细胞癌为主55例(88.7%),乳头状细胞2例,集合管癌1例,未分型4例。索拉非尼40...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62例。男43例,女19例。中位年龄54(19~86)岁。组织学分型透明细胞癌或透明细胞癌为主55例(88.7%),乳头状细胞2例,集合管癌1例,未分型4例。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口服,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57例可评价疗效,5例因不良反应未完成2周期治疗。疗效:部分缓解11例,完全缓解1例,稳定36例,按意向治疗人群计算,总缓解率为19.4%(12/62),疾病控制率为77.4%(48/6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9.6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41.9%(26/62),1年生存率73.6%,中位生存时间尚未达到。常见不良反应:脱发41例(66.1%)、腹泻39例(62.9%)、手足皮肤反应36例(58.1%)、食欲不振25例(40.3%)、皮疹23例(37.1%)、疲乏23例(37.1%)、高血压22例(35.5%)、声音嘶哑20例(32.3%)、关节疼痛16例(25.8%)、低磷血症13例(21.0%)、发热12例(19.4%)、恶心12例(19.4%)、总胆红素升高10例(16.1%)、转氨酶升高7例(11.3%)、白细胞减少8例(12.9%)、甲床出血10例(16.1%)、牙龈出血7例(11.3%)。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脑梗死,1例在停药14d后发生心肌梗死。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临床试验 Ⅱ期 索拉非尼
原文传递
阿帕替尼治疗胃癌及其他肿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4
20
作者 赵鹏飞 曹邦伟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6期815-823,共9页
转移性胃癌是一类生存期很短的致死性恶性肿瘤,目前有许多针对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但结果并不理想,仅仅有少数靶向药物可以改善胃癌预后,如曲妥珠单抗和雷莫芦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与... 转移性胃癌是一类生存期很短的致死性恶性肿瘤,目前有许多针对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但结果并不理想,仅仅有少数靶向药物可以改善胃癌预后,如曲妥珠单抗和雷莫芦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晚期胃癌患者中VEGF水平呈高表达,因此靶向VEGF被认为是胃癌治疗的新方向。在与血管生成相关的靶向药物中,阿帕替尼是一种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receptor,VEGFR2)的口服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好并对胃癌有效。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阿帕替尼作为三线方案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生存结局,因此阿帕替尼很可能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的关键药物。本文对阿帕替尼抗肿瘤机制、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关临床试验及最新研究进展简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阿帕替尼 临床试验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