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探讨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因素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位置之间关系。方法收集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资料完整的763例三...目的通过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探讨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因素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位置之间关系。方法收集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资料完整的76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阴性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49岁,早期患者占84.7%,淋巴结阳性患者复发、转移率均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并随淋巴结数目的增多而增加( P <0.001),对于淋巴结阴性患者,原发灶位于内象限时复发、转移率最高(9.8%和13.7%)( 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手术方式、放疗剂量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因素( 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分期和和手术方式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1)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早期病例所占比例高,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ki67阳性表达率高;(2)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与转移淋巴结数目相关,和原发灶位置无关,对于淋巴结阴性患者,原发灶位于内象限复发、转移率最高;(3)TNBC患者复发率随BMI值的增加而增加,但对于肥胖患者,复发率反而下降;(4)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放疗剂量均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5)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分期和和手术方式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987年~2006年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11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按肾脏病变轻重分为A组(n=34,包括Lee氏分级Ⅰ级、Ⅱ级)...目的:探讨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987年~2006年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11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按肾脏病变轻重分为A组(n=34,包括Lee氏分级Ⅰ级、Ⅱ级)、B组(n=84,Ⅲ、Ⅳ、Ⅴ级),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多因素分析影响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A、B两组高血压分别占11.8% vs 63.1%;肾衰竭分别占15% vs 41.7%;A、B两组尿蛋白≥6g/24h者分别占58.8% vs 32.1%;尿红细胞满视野分别为14.7% vs 50%。A组高血压、肾衰竭、镜下尿红细胞满视野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尿蛋白≥6g/24h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平均动脉压、血肌酐明显低于B组(P〈0.01);而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显著高于B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肾脏病理损害重的危险因素有平均动脉压、尿蛋白〈6g/24h、镜下尿RBC〉5.0×10^7/L(0R值分别为1.048,3.227,6.578;P值分别为0.034,0.047,0.002),血红蛋白是保护性因素(OR=0.723,P=0.035)。随着平均动脉压的升高、血红蛋白的降低、镜下尿红细胞数的增多,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加重(P〈0.01)。结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存在差异,高血压、血红蛋白水平、24h尿蛋白排泄量、镜下尿红细胞程度有助于判断肾脏病理损害轻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探讨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因素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位置之间关系。方法收集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资料完整的76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阴性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49岁,早期患者占84.7%,淋巴结阳性患者复发、转移率均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并随淋巴结数目的增多而增加( P <0.001),对于淋巴结阴性患者,原发灶位于内象限时复发、转移率最高(9.8%和13.7%)( 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手术方式、放疗剂量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因素( 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分期和和手术方式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1)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早期病例所占比例高,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ki67阳性表达率高;(2)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与转移淋巴结数目相关,和原发灶位置无关,对于淋巴结阴性患者,原发灶位于内象限复发、转移率最高;(3)TNBC患者复发率随BMI值的增加而增加,但对于肥胖患者,复发率反而下降;(4)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放疗剂量均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5)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分期和和手术方式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摘目的:探讨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987年~2006年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11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按肾脏病变轻重分为A组(n=34,包括Lee氏分级Ⅰ级、Ⅱ级)、B组(n=84,Ⅲ、Ⅳ、Ⅴ级),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多因素分析影响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A、B两组高血压分别占11.8% vs 63.1%;肾衰竭分别占15% vs 41.7%;A、B两组尿蛋白≥6g/24h者分别占58.8% vs 32.1%;尿红细胞满视野分别为14.7% vs 50%。A组高血压、肾衰竭、镜下尿红细胞满视野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尿蛋白≥6g/24h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平均动脉压、血肌酐明显低于B组(P〈0.01);而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显著高于B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肾脏病理损害重的危险因素有平均动脉压、尿蛋白〈6g/24h、镜下尿RBC〉5.0×10^7/L(0R值分别为1.048,3.227,6.578;P值分别为0.034,0.047,0.002),血红蛋白是保护性因素(OR=0.723,P=0.035)。随着平均动脉压的升高、血红蛋白的降低、镜下尿红细胞数的增多,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加重(P〈0.01)。结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存在差异,高血压、血红蛋白水平、24h尿蛋白排泄量、镜下尿红细胞程度有助于判断肾脏病理损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