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经典诠释学之我见 被引量:15
1
作者 蔡方鹿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7,共6页
朱熹以其毕生的精力诠释儒家经典 ,通过释经进行哲学理论的创造 ,同时也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经典诠释学。朱熹的经典诠释学融合经学诠释和哲学诠释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本体论诠释学体系。他认为经典诠释应以经典原文和原义作为经典诠释的依... 朱熹以其毕生的精力诠释儒家经典 ,通过释经进行哲学理论的创造 ,同时也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经典诠释学。朱熹的经典诠释学融合经学诠释和哲学诠释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本体论诠释学体系。他认为经典诠释应以经典原文和原义作为经典诠释的依据 ,以义理为经典诠释的标准 ,并且提出了系统的经典诠释方法论原则。朱熹为中国诠释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出了创发性的贡献 ,达到了中国诠释思想发展的高峰 ,也为当代中国诠释学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经典诠释学 本体论诠释学 经典诠释方法论
下载PDF
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本位”及其实施策略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虹丽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7-40,共4页
返本探源,从汉字的文化本性出发,文言文教学是以文化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文化本位”观既关注文言文承栽内容的文化特性,又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文言文文化本位教学的实现,要求教师具备一种文化自觉意识,自觉运用中国古... 返本探源,从汉字的文化本性出发,文言文教学是以文化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文化本位”观既关注文言文承栽内容的文化特性,又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文言文文化本位教学的实现,要求教师具备一种文化自觉意识,自觉运用中国古典阐释学的基本理念来指导文言文教学实践:运用训诂理念,挖掘文字文化内涵;运用语境理念,感知文本文化内涵;运用体验理念,获得文化、审美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文化本位 古典阐释学 文化阐释策略
下载PDF
中西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班班多杰教授与洪汉鼎先生的对话
3
作者 宗喀·益西丹佛 孙悟湖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共13页
文章系中央民族大学班班多杰教授与著名哲学诠释学家洪汉鼎先生,就中西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为主题的对话与学术探讨。其内容涉及西方哲学诠释学与中国经学诠释学的差异与联系;中西诠释学和佛教中国化的主要契合点与内在关联;哲学诠释学... 文章系中央民族大学班班多杰教授与著名哲学诠释学家洪汉鼎先生,就中西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为主题的对话与学术探讨。其内容涉及西方哲学诠释学与中国经学诠释学的差异与联系;中西诠释学和佛教中国化的主要契合点与内在关联;哲学诠释学经典文本与诠释文本关系之论和中国“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及“解释者比原作者更善巧”义之间的交叉点;哲学诠释学的“前见”“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与中国的“格义”“通经致用”“借古鉴今”之间的异同处;以语言为主线的哲学诠释学本体论转向,透显出汉藏佛经翻译所蕴含的外来佛教中国化的深层旨趣。本次对话,中西比较,相资为用,相得益彰,启人慧思,且涉及领域广、信息量大,对推进佛教中国化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经学诠释学 佛教中国化
下载PDF
关于“Hermeneutics”之中西方命名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康宇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140,共10页
"Hermeneutics"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方法与思想特质,故"命名"理应存在差异。西方的"Hermeneutics"发源于解经学,但自施莱尔马赫起诠释与经典却发生了"脱离",并逐渐成... "Hermeneutics"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方法与思想特质,故"命名"理应存在差异。西方的"Hermeneutics"发源于解经学,但自施莱尔马赫起诠释与经典却发生了"脱离",并逐渐成为一门聚焦于"理解"的哲学。中国的"Hermeneutics"生长于经学,天生与经典不可分割,且此种关系一直延续至现当代。通过朱熹与马丁·路德、徐复观与伽达默尔两组典型个案的比较,不难发现经典是中国"Hermeneutics"的核心,失去了经典学科即不复存在;西方"Hermeneutics"的重心却在"思辨",经典只是一个"符号"。在进一步比较中西方"Hermeneutics"的先天遗传基因、后天成长环境以至当前的现存境域后,可得出结论:"Hermeneutics"于西方应命名为"诠释学",于中国称"经典诠释学"更为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meneutics 诠释学 经典诠释学 中西比较
原文传递
从“文本阐释”到“自我阐释”——王阳明经典阐释学思想的实践性品格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春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9,共12页
在儒学经典阐释学的历史上,"汉学"与"宋学"分别代表两种阐释模式。前者坚持"章句训诂"之路,称为传注或注疏之学,以"我注六经"为己任;后者则坚持"发明本心"门径,名曰心性之学,以"... 在儒学经典阐释学的历史上,"汉学"与"宋学"分别代表两种阐释模式。前者坚持"章句训诂"之路,称为传注或注疏之学,以"我注六经"为己任;后者则坚持"发明本心"门径,名曰心性之学,以"学作圣人"为鹄的。在"宋学"系统中又有两种不同的阐释方式:一者以程朱为代表,主张从文本阐释而达于自我阐释,所谓"格物致知";一者以陆王为代表,主张以自我阐释统摄文本阐释,所谓"致良知"。王阳明关于"自我阐释"有系统阐述,在突破传统儒学思维方式、张扬个体主体精神方面起到了划时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经典阐释学 文本阐释 自我阐释 阐释的实践性
下载PDF
从“无言”到“言说”——关于中国古代阐释的发生学考察
6
作者 郑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104,共10页
中国古代阐释有一个从“无言”到“言说”的发生逻辑。古代思想家相信大道至简的道理,也甘愿处在无言的位置,但迫于现实的需要不得不担负起言说的职责。结果就是把“道”从一个实践范畴转换为言说的对象,同时也表明了古代阐释的公共性... 中国古代阐释有一个从“无言”到“言说”的发生逻辑。古代思想家相信大道至简的道理,也甘愿处在无言的位置,但迫于现实的需要不得不担负起言说的职责。结果就是把“道”从一个实践范畴转换为言说的对象,同时也表明了古代阐释的公共性及其话语实践品格。从“无言”到先秦子学的“谈辨”,再到汉以来经典解释学的形成,言说方式的调整伴随着士人与君权之间的力量消长,而阐释行为就发生在为了说服天下人之心从而不断地追加言说、证成己说的过程中,毋宁说就是古代知识阶层通过话语建构的方式引领社会政治文化方向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言 言说 阐释 真理 谈辨 经典解释学
下载PDF
论朱熹理学的诠释学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耿芳朝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9,共10页
朱熹以"天理"为形上架构,构筑"太极、理、气、阴阳"宇宙系统、深化完善"理本体论"思想,视其为万物生化的本根和伦理价值的本源,使之获得诠释本体的地位。在诠释方法上,贯彻理一分殊的"以理演申法&qu... 朱熹以"天理"为形上架构,构筑"太极、理、气、阴阳"宇宙系统、深化完善"理本体论"思想,视其为万物生化的本根和伦理价值的本源,使之获得诠释本体的地位。在诠释方法上,贯彻理一分殊的"以理演申法"和兼治汉宋的"训诂解义法":前者确保诠释原则及意义的整体性,开显儒学的思辨内涵和形上意蕴;后者融贯汉唐训诂释辞、以文解意释义法,延续传统经学。理学诠释学立足儒家经典,坚持哲学诠释和文本释义双重路向;承继了传统训诂释义的经学宗旨、赋予儒学哲理化,将儒学提高至新高度。理学的兴发,汉、宋之学的互动及经典诠释的与时偕行,皆与理学诠释学致思路向密不可分。其本体与方法相即互融的特点,可资助益于当前西方诠释学之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汉学 宋学 经典诠释 理学诠释学
下载PDF
一个诠释学经典范例:伽达默尔对柏拉图的解释 被引量:1
8
作者 洪汉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4,共7页
经典诠释学是对经典诠释的第二序研究。本文试图以哲学诠释学的创立者伽达默尔对柏拉图《斐多篇》的解释为例,探讨诠释学的一些根本问题。柏拉图《斐多篇》中的"第二最佳航行",即"遁入逻各斯",本是西方科学文明的... 经典诠释学是对经典诠释的第二序研究。本文试图以哲学诠释学的创立者伽达默尔对柏拉图《斐多篇》的解释为例,探讨诠释学的一些根本问题。柏拉图《斐多篇》中的"第二最佳航行",即"遁入逻各斯",本是西方科学文明的重大转折,但在今天应作何种解释呢?在柏拉图那里,摹本原是原型的影子,是次要性的东西,但在伽达默尔的诠释里,摹本成了最重要的东西,原型唯有通过摹本才得到"存在的扩充"。传统的继承并不是通过所谓抽象继承,而是通过诠释,只有通过源源不绝的新诠释,传统才保有其取之不竭的活力和力道。诠释学不是独断论,有限性意识与尊重他者是诠释学最重要的特征。诠释学是古典哲学研究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经典诠释学 “遁入逻各斯” 伽达默尔 柏拉图
下载PDF
汉宋之争与经典解释——以阮元、李翱的“性命”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崔发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52,共7页
李翱尝试取法佛老,以期在形上的方向上完善思孟的心性论,并由此成为宋学的远源。于是,在汉宋之争中,援佛入儒的李翱受到了阮元的批驳。李翱、阮元虽有共同的话语平台,但由于各自对思孟之心性论的定位不同,以致在解读儒家的性命观时,李翱... 李翱尝试取法佛老,以期在形上的方向上完善思孟的心性论,并由此成为宋学的远源。于是,在汉宋之争中,援佛入儒的李翱受到了阮元的批驳。李翱、阮元虽有共同的话语平台,但由于各自对思孟之心性论的定位不同,以致在解读儒家的性命观时,李翱以"心通"解经而发明"复性"说,阮元则认为应以"事解"注经而申明"节性"说。二人的不同解读,引发了一些关于经典解释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宋之争 经典解释 性命 心通 事解
下载PDF
作为政治的解释学与当代解释学之争
10
作者 高山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05-111,共7页
"作者死了"和"抬头阅读"等的提出标志着当代解释学对读者至上观念的强调已经达到极致。从城邦与哲学永恒冲突的观念出发,施特劳斯提出了"隶属性"的贴近阅读原则,试图达到像古典哲人理解自己那样去理解他... "作者死了"和"抬头阅读"等的提出标志着当代解释学对读者至上观念的强调已经达到极致。从城邦与哲学永恒冲突的观念出发,施特劳斯提出了"隶属性"的贴近阅读原则,试图达到像古典哲人理解自己那样去理解他们,这有力对抗了当代解释学对读者"生产性"功能的过度强调,使"如何理解过去的文本"再度成为一个问题。在施特劳斯看来,文本并非如当代解释学所认为的只有一种意义,而是同时包含字面意义和隐微寓意两种意义。为了保护哲人免遭迫害、为了保护政治责任和道德基础不被颠覆,过往的伟大哲人往往采取隐微的写作技艺,即向多数俗众传播无害的正统说辞,向少数智慧读者教诲无畏的真理言辞。因此,一部外传作品在施特劳斯那里绝非独立的审美对象,而是一种社会交往方式。研究施特劳斯的隐微写作和双重教诲学说,对勘施特劳斯与当代解释学诸家的理论歧见,对于推进解释学基本问题的深度思考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解释学 “显白—隐微”写作技艺 哲学解释学 读者反映理论 解构主义
下载PDF
朱熹揆以常情的解经方法
11
作者 曹海东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经典的理解与解释上,朱熹一向主张采用"揆以常情"的方法,以求理解与解释的最终结果合情合理,能最大限度地具有普遍意义和客观有效性。就其经典解释实践看,朱熹在理解和解释经典文本的各种意义时,也总是自觉地把相关问题置... 在经典的理解与解释上,朱熹一向主张采用"揆以常情"的方法,以求理解与解释的最终结果合情合理,能最大限度地具有普遍意义和客观有效性。就其经典解释实践看,朱熹在理解和解释经典文本的各种意义时,也总是自觉地把相关问题置于普遍人性的层面上予以考量,把对相关问题的反思、理解与对人之常情的揆度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经典解释学 揆以常情 解经方法
下载PDF
思想史与哲学张力中的经典解释学——陈少明先生访谈录
12
作者 陈少明 《文化发展论丛》 2018年第1期3-17,共15页
晚清民初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文化进展间的张力关系一直是思想史、学术史的重要课题。一方面,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乃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孕的丰富的因时而变的活力因素,亦是当下文化发展不可或... 晚清民初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文化进展间的张力关系一直是思想史、学术史的重要课题。一方面,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乃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孕的丰富的因时而变的活力因素,亦是当下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内源性动力。以经学为例,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外来学问的冲击,传统经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基本终结,但它依然是我们庞大的思想遗产。现代人文学科中的文史哲虽然从不同方向或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吸收部分的思想资料,但远没穷尽其可能的意义。从思想史的高度,以新的经典解释学的方法阐明这一点,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明先生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名家,成果丰硕,卓有创见,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研究”(15ZDBOO5)。陈先生独特的问学路径既有思想史的深层叩问,亦有方法论方面的执着开新。《文化发展论丛》编辑部有幸约请陈少明先生就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发表真知灼见,辑以访谈形式,经陈少明先生审阅,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书”学 中国思想传统 经典解释学 哲学史方法论
下载PDF
从语境学走出经学危机——施莱尔马赫释经学方法的启示
13
作者 王晨光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16-20,共5页
施莱尔马赫面对危机是理性主义对经典神圣性的挑战。由于传统解释者预设了经典权威性与教义自足性,因此古典文献无法应对启蒙理性的质疑。对此,施莱尔马赫提出语境学的方法,提倡经典与历史语境的双向观照,借此调和信仰与理性的矛盾并重... 施莱尔马赫面对危机是理性主义对经典神圣性的挑战。由于传统解释者预设了经典权威性与教义自足性,因此古典文献无法应对启蒙理性的质疑。对此,施莱尔马赫提出语境学的方法,提倡经典与历史语境的双向观照,借此调和信仰与理性的矛盾并重塑经典的价值。这对于思考如何纾解中国自晚近以来的经学困境颇具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语境学 启蒙 施莱尔马赫
原文传递
张载气学的经学奠基
14
作者 毛朝晖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2年第3期59-68,169,170,共12页
学界对张载气学的经学奠基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观点认为张载气学是奠基在《易经》和《中庸》的义理之上;第二种观点认为张载气学的经学基础是《礼》学;第三种观点认为张载之学即是“四书学”;第四种观点认为张载气学将六经与《论》《孟... 学界对张载气学的经学奠基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观点认为张载气学是奠基在《易经》和《中庸》的义理之上;第二种观点认为张载气学的经学基础是《礼》学;第三种观点认为张载之学即是“四书学”;第四种观点认为张载气学将六经与《论》《孟》熔为一炉。实则张载气学是以《论语》《孟子》《易传》《中庸》和《三礼》作为其经学奠基。张载气学的宗旨是“学圣人”,他认为《论语》《孟子》是“学圣人”的最基础和最可靠的依据,《易传》《中庸》《三礼》则系统阐述了圣人之道。《易传》《中庸》是对圣人之道的本体论说明;《中庸》与《三礼》是对圣人之道的工夫论说明。《中庸》既是其本体论与工夫论的接榫点,也是其工夫论的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气学 经学 圣人
原文传递
比较诗学视域下的儒家诗学研究——兼谈经学信仰与儒者风范及其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乃乔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101,共10页
比较诗学研究在当下已然成为中国汉语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主流方向。一位比较诗学研究者把西方诠释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学术背景作为思考的视域,从而达向对中国儒家诗学的研究,实际上,这是给出了汇通于中西诗学且又不同于两者的第三种诗... 比较诗学研究在当下已然成为中国汉语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主流方向。一位比较诗学研究者把西方诠释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学术背景作为思考的视域,从而达向对中国儒家诗学的研究,实际上,这是给出了汇通于中西诗学且又不同于两者的第三种诗学立场。刘歆早在《三统历》中即厘定了"经,元,一以统始"的本体论观念,较之于老庄诗学的"道","经"是儒家诗学得以安身立命的隐性本体论范畴。儒家知识分子正是据守于"经"的信仰,从而获取圣人之道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认。1934年,鲁迅撰写《儒术》嘲讽元好问与张德辉恭请元世祖忽必烈为"儒教大宗师";而在21世纪,儒教却以普世主义的信仰走向了全球化。较之于真正的儒者,那些"以经议政"的公羊学家,当代中国学术界最大的遗憾就是介入性公共知识分子的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诗学 儒家诗学 第三种诗学 经学诠释学 公共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经典诠释与修辞:一个西方诠释学争论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鼎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目的,在于从近年来哲学诠释学内部关于"诠释与修辞同出一源"的说法出发,先要检讨这一实际主张的历史渊源及理论立场依据,提出时曾遭受到的诸多批评和反对之声,从中真正了解此一旧说新议的现代意涵,然后再就其可言之成理... 本文目的,在于从近年来哲学诠释学内部关于"诠释与修辞同出一源"的说法出发,先要检讨这一实际主张的历史渊源及理论立场依据,提出时曾遭受到的诸多批评和反对之声,从中真正了解此一旧说新议的现代意涵,然后再就其可言之成理的接受范围与程度内,转回探讨中国哲学语言观与经典诠释之间的相关问题。质言之,笔者会认为当前西方哲学诠释学中倡议的修辞学与诠释学同源同体、合则两利的说法,确实可以替回顾中国经典诠释的传统时提供若干启发,也能够为当前诠释注疏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经典诠释 修辞 西方 人文教育 伽达默尔 艺术 古典论题学 语用学 亚氏逻辑 语言
下载PDF
论儒家经义训解的基本方式
17
作者 景海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192,共11页
儒家思想系统根源于六经,从六经生成之始,即伴随着文献整理与文本解释的活动;而这些典籍的经典化过程及其意义的不断拓展,特别是经过长久的连续性诠释之后,才形成了绵延两千余年的经学主流。围绕着这些解经活动,儒家经典注疏的开展,呈... 儒家思想系统根源于六经,从六经生成之始,即伴随着文献整理与文本解释的活动;而这些典籍的经典化过程及其意义的不断拓展,特别是经过长久的连续性诠释之后,才形成了绵延两千余年的经学主流。围绕着这些解经活动,儒家经典注疏的开展,呈现出风格迥异、体式多样的形态,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这需要加以辨析,才能够明了和理解这些经典解释活动中的复杂环节,也才能深入到经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当中。直接面对六经的理解和诠释活动,形成了最初的解释性文本,这便是传、记之著。而后续致力于文字疏解、词义训释和经意阐明的语文学著述,更多地表现为经注的形式。这些对于经本文及早期的意义解释均给予关注、并尝试作进一步疏解的作品,便构成了数量众多、体式各异的第二序的解经著作。在不同的时代,经典注释有着相异的背景,从而形成了复杂的解经样态,在方法学上也各有特点,这些都需要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经学 经与传 义疏学 经解体式 经典诠释
下载PDF
生活儒学与“哲学训诂学”建构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小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1-76,共6页
儒家哲学的现代转型必然蕴含着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但由于儒家经典诠释传统中的相关思想资源被建制化地归入文学、史学等学科中,因而其现代转型并未真正实现。在此背景下,不少学者提出建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然... 儒家哲学的现代转型必然蕴含着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但由于儒家经典诠释传统中的相关思想资源被建制化地归入文学、史学等学科中,因而其现代转型并未真正实现。在此背景下,不少学者提出建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建构并未摆脱西方诠释学的先行规定,导致其本身未能从建构现代中国哲学的实际情形出发来探讨“经典诠释”作为方法论原则的合法性所在。为此,在“生活儒学诠释学”的思想指引下,这里尝试提出“哲学训诂学”的理论构想。所谓“哲学训诂学”并不是要建构一种有助于文本解释的方法论体系,即并非那种为哲学研究与哲学创作提供方法的所谓“训诂哲学”,而是一种存在论性质的研究,即通过揭示“训诂”的存在论意义,进而探讨“训诂”活动如何生成新的意义世界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诠释 经典诠释学 生活论诠释学 哲学训诂学
下载PDF
马一浮的“六艺心统说”与儒家经学的哲学意涵:从“经典诠释”到“本体诠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成中英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4,共6页
马一浮的"六艺心统说"将六艺德性化,六德归之于一心,其学说更具中国文化的回归性。然此说亦存在缺乏对本体的分析的理解,缺乏对孔子的"一贯之道"的疏解等诸多问题。应以马一浮"六艺心统说"为本体诠释之开... 马一浮的"六艺心统说"将六艺德性化,六德归之于一心,其学说更具中国文化的回归性。然此说亦存在缺乏对本体的分析的理解,缺乏对孔子的"一贯之道"的疏解等诸多问题。应以马一浮"六艺心统说"为本体诠释之开端,重新梳理儒家经学的哲学意涵,促进六经的现代转化以重振国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心统说 儒家经学 本体诠释 经典诠释
下载PDF
新进路:司马迁经典诠释学——《史记》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发甦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3期73-82,共10页
对司马迁《史记》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文史学界关注的重点,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文学的角度对《史记》加以研究,其成果也蔚然可观,其研究显然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若对司马迁《史记》进行文学的新研究,得转换研究的视角,方有可... 对司马迁《史记》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文史学界关注的重点,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文学的角度对《史记》加以研究,其成果也蔚然可观,其研究显然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若对司马迁《史记》进行文学的新研究,得转换研究的视角,方有可能获得创新,正如已取得的成绩所遵循的路径一样。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历史学思想是司马迁思想的主要方面,而其时文学的概念不同于今,什么才是司马迁的文学思想而不是研究者自己的文学思想。若能在诠释学理论的观照下对司马迁《史记》再作研究,应该还能取得扎实且可观的成绩;跨学科的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文学研究 学术回顾与前瞻 经典诠释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