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8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36
1
作者 王少剑 黄永源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1-1148,共18页
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科夫链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1992-2013年全国283个城市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①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总体均值下降,差异在逐步缩小。②空间自相关M... 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科夫链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1992-2013年全国283个城市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①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总体均值下降,差异在逐步缩小。②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表明城市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且空间集聚性在逐渐增强,但空间集聚水平的变化逐年缩小。③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存在马太效应,低强度与高强度的城市在相邻年份转移过程中呈现维持初始状态的特征。第二,城市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且不同区域背景下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即若与碳排放强度低的城市为邻,该城市的碳强度能够增加向上转移的概率,反之亦然。④面板分位数结果显示:在碳排放强度低的城市,经济增长、技术进步、适当的人口密度起到减排作用;外商投资强度与交通排放是使碳强度增大的主要因素。在碳排放强度高的城市,人口密度是重要的减排因素,技术进步暂时没起减排作用;工业排放、粗放式的资本投资以及城市土地蔓延则是碳强度上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尺度 碳排放强度 空间溢出 空间马尔科夫链 面板分位数回归
原文传递
基于金融企业布局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研究 被引量:94
2
作者 尹俊 甄峰 王春慧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4-759,共6页
近年来,中国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基于各种"流"的联系正在促使一个新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的形成。在回顾国内外研究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相关文献和借鉴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全国主要金融服务业企业布局... 近年来,中国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基于各种"流"的联系正在促使一个新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的形成。在回顾国内外研究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相关文献和借鉴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全国主要金融服务业企业布局对中国城市网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的重要性有关,城市在网络中的连接率随城市的重要性下降而递减;中国城市网络具有区域特性,基本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两小"五个城市区域;北京、上海、深圳是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共同构成了基于金融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金融企业布局 空间格局 城市层级
原文传递
城市尺度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81
3
作者 李华生 徐瑞祥 +1 位作者 高中贵 彭补拙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识。文章对人居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人居环境尺度链中选择城市尺度作为研究层次,采用人居环境质量主客观评价结合模型,构建城市尺度人居环境建设...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识。文章对人居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人居环境尺度链中选择城市尺度作为研究层次,采用人居环境质量主客观评价结合模型,构建城市尺度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以南京市区为例,对人居环境的客观建设水平和居民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尺度链 建设水平 居民满意 南京市区
下载PDF
保障性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50
4
作者 袁奇峰 马晓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30,共7页
以广州市为例,从城市和居住区两个空间层面,实证性地解析了保障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特征:城市层面,市级社会性公共设施之于保障性住区空间不可达;居住区层面,公共设施在配建和移交、供应环节均存在显著的供应易质、供应时滞、供应... 以广州市为例,从城市和居住区两个空间层面,实证性地解析了保障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特征:城市层面,市级社会性公共设施之于保障性住区空间不可达;居住区层面,公共设施在配建和移交、供应环节均存在显著的供应易质、供应时滞、供应不足的问题。建议城市政府在保障性住区建设中要特别关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该以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为原则,体现公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区 公共服务设施供给 城市层面 居住区层面
下载PDF
基于城市能级提升的安徽江淮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韩玉刚 焦化富 李俊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01-1106,1132,共7页
城市能级反映了城市经济的集聚—扩散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通过建立城市能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城市能级评价模型的方法,从提升城市经济能级、潜力能级和支撑能级三方面,分析了安徽江淮城市群从雏形... 城市能级反映了城市经济的集聚—扩散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通过建立城市能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城市能级评价模型的方法,从提升城市经济能级、潜力能级和支撑能级三方面,分析了安徽江淮城市群从雏形期到快速成长期城市能级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城市能级提升的江淮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的培育、空间优化路径及安徽江淮城市群融入长三角区域的"E"型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能级 江淮城市群 空间结构 模式
原文传递
成都市县域土地利用碳收支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王刚 张华兵 +1 位作者 薛菲 甄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0-1182,共13页
基于2014年成都市县域单元土地利用遥感图像和能源消耗统计数据,论文分析了碳收支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回归模型构建,对碳收支、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市碳汇土地面积占比为56.97%,高于碳源用地,区域碳源/... 基于2014年成都市县域单元土地利用遥感图像和能源消耗统计数据,论文分析了碳收支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回归模型构建,对碳收支、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市碳汇土地面积占比为56.97%,高于碳源用地,区域碳源/碳汇用地空间差异明显。土地利用强度为2.40~3.33,呈现"东高西低、中心最高"的空间分布特征;2)成都市净碳排放2.43×107t,呈现"东高西低、中心最高"分布特征。各县域单元碳补偿率为0.06%~11.58%,碳生态承载系数(ESC)为0.05~8.60,呈现"东低西高、中心最低"的特征;3)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ECC)为0.26~1.45,呈现"中心高、周边低"的特征并且空间差异较小;4)碳排放与GDP极显著正相关(P<0.01)。ESC与土地利用强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ECC与土地利用强度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6。耦合协调度和人均GDP回归关系极显著(P<0.01),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了碳排放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强度的耦合协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县域 碳收支 土地利用 耦合协调度
原文传递
论城市能级水平与现代服务业 被引量:32
7
作者 周振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18,共8页
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竞争力,并往往与国家战略相联系。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能级水平主要取决于对外经济联系的连通性和协同性。这种对外经济联系的连通性和协同性主要是通过现代服务活动实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是... 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竞争力,并往往与国家战略相联系。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能级水平主要取决于对外经济联系的连通性和协同性。这种对外经济联系的连通性和协同性主要是通过现代服务活动实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的重要产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能级 现代服务业
下载PDF
水资源约束下河西走廊的城市竞争能力与扩张幅度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方创琳 步伟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3-521,共9页
基于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7个城市市区的水资源供应状况及其短缺程度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水资源短缺二者的矛盾关系,分析了在水资源约束下河西走廊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扩张的变动幅度等问题。认为河西走廊绝大多数城市"缺水又费水"... 基于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7个城市市区的水资源供应状况及其短缺程度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水资源短缺二者的矛盾关系,分析了在水资源约束下河西走廊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扩张的变动幅度等问题。认为河西走廊绝大多数城市"缺水又费水",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旱生性"。在水资源约束下,城市扩张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以总量扩张为主,"农转非"空间和用地拓展空间大,以高耗低效扩张为主,水土资源投入产出效益普遍低下,城市发展处在主靠资源开发拉动经济增长的低级阶段,扩张质量有待提高。为了确保城市的有序竞争与扩张,建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生命线,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以城市规划为法定依据,先发展后扩张,量水依法优质扩张,突出城市建设特色与个性,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城市扩张幅度 水资源约束 城市化水平 河西走廊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嵌入、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蒋瑛 汪琼 杨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55,共16页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产业高级化与合理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而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产业升级效应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合并数据测算得到全国315个地级市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样本,...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产业高级化与合理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而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产业升级效应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合并数据测算得到全国315个地级市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样本,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我国产业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层面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其中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产业高级化呈倒U型曲线关系,与产业合理化呈正U型曲线关系。扩展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产业升级效应,但存在诸多异质性,特别是内陆非省会城市进口学习的吸收能力不足,盲目发展数字经济反而易形成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应着重把握内源式突破及适度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分阶段、分地区、有秩序地发展数字经济,有效发挥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产业升级效应的积极调节作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最终实现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嵌入 产业升级 数字经济 U型曲线关系 城市层面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的比较 被引量:31
10
作者 高耀 刘志民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5,共8页
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采用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十五"期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高等教育水... 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采用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十五"期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明显增强,从不均衡、差异发展跨入到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之中;协调的程度也由最初的低水平和中低水平协调逐步跨入中高水平甚至高水平协调行列。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一要实现分工与协作,打造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新的"双增长极";二要进行整合与联动,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新的"双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群 高等教育 经济水平 协调度
下载PDF
中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 被引量:26
11
作者 严盛虎 李宇 +2 位作者 董锁成 柳泽 郑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7,共5页
应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2010年中国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因子既有共同点又有显著差异,其中生态环境建设因子和生活设施建设因子是影响各层级城... 应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2010年中国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因子既有共同点又有显著差异,其中生态环境建设因子和生活设施建设因子是影响各层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的基本因子。东部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地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的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居中。县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各省省内城市间的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差异要远大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市政基础设施 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中国城市能源回弹效应的时空演变与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胡东兰 申颢 刘自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108,共13页
能源回弹效应的时空变迁及其形成机制对政府规制者的能源政策制定与实施效果评估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收集2007-2016年城市层面数据测算了城市层面的能源回弹效应,分析了其时空演变趋势,并探究了技术进步引致能源回弹效应的机制。研... 能源回弹效应的时空变迁及其形成机制对政府规制者的能源政策制定与实施效果评估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收集2007-2016年城市层面数据测算了城市层面的能源回弹效应,分析了其时空演变趋势,并探究了技术进步引致能源回弹效应的机制。研究发现:(1)考虑到能源回弹效应的时空演进及机制研究需要偏误较小且数量较多的有效测算值,基于能源效率与劳动供给内生的方法更适合计算城市层面的能源回弹效应;(2)时间趋势与空间演变上,全国及东、中部城市的能源回弹效应在2008-2015年呈U型的变化趋势,但在2016年又略有下降,且东部城市的能源回弹效应相对较高,中部地区呈现"回火效应"现象的城市逐渐增多;(3)样本城市总体能源回弹效应为0.54,且有64%样本城市呈现出"部分回弹"现象;(4)机制分析发现,技术进步通过能源效率效应来增加能源回弹效应,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来抑制能源回弹效应,但其通过人口集聚效应对能源回弹效应的引致机制不显著。本文为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与政府制定合理节能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回弹效应 城市层面 时空演变 技术进步 形成机制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如何有效降低雾霾污染? 被引量:24
13
作者 禄雪焕 白婷婷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4-182,191,共10页
基于2008-2016年中国228个地市的研究数据,分别采用动态面板空间、动态面板门槛等计量方法,本文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对雾霾影响的理论假说。研究发现,本地和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对于本地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绿色技术... 基于2008-2016年中国228个地市的研究数据,分别采用动态面板空间、动态面板门槛等计量方法,本文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对雾霾影响的理论假说。研究发现,本地和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对于本地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绿色技术创新对雾霾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地区环境规制水平、研发投入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时,绿色技术创新对雾霾污染的抑制作用比较显著。拓展性研究发现,"十八大"以后绿色技术创新治霾效果凸显,重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对雾霾污染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地方政府要结合地区实际和雾霾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构建更加全面高效的雾霾污染治理体制机制,加大绿色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治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雾霾污染 地市层面
下载PDF
论岩溶地下水位对岩溶塌陷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山东枣庄市岩溶地面塌陷区为例 被引量:24
14
作者 袁杰 高宗军 马海会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95-98,共4页
枣庄市是山东省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发育地区之一,岩溶地面塌陷灾害连年发生,给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塌陷现状及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归纳,从中得出... 枣庄市是山东省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发育地区之一,岩溶地面塌陷灾害连年发生,给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塌陷现状及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归纳,从中得出枣庄岩溶地面塌陷容易发生在:在第四系厚度为5~10m的地段,时间为每年4~9月份,地势低洼处。本文从压力差的角度,在简要分析岩溶管道的发育程度、盖层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位在枣庄地面岩溶塌陷的控制作用,并以此为依据简要提出了几个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 岩溶地面塌陷 压力差 控制作用 地下水位
下载PDF
中国入境旅游流的收敛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纪小美 陈金华 付业勤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60,共14页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与验证性空间数据分析探讨了2005年-2013年中国市域入境旅游流增长收敛、溢出效应的时空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入境旅游流分布呈不同层级的"中心-外围"格局,港澳台客流东南向西北递减,外国客流由沿海...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与验证性空间数据分析探讨了2005年-2013年中国市域入境旅游流增长收敛、溢出效应的时空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入境旅游流分布呈不同层级的"中心-外围"格局,港澳台客流东南向西北递减,外国客流由沿海、沿边向中部不断填充;②旅游流增长空间自相关,高增长率地市集中于中西部,供需结构的优化推动中西部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缩小与东部的差距;③旅游流增长率满足绝对与条件收敛假设,中西部初始值低,后续增速较快,东部初始值高,后续增速放缓;④旅游资源、经济外向度、与京沪穗的距离这三大全域型影响因素的作用最显著;⑤空间外溢效应具有距离敏感性与市场差异性,对客流的促进作用大于资金流,对外国人客流的促进作用大于港澳台。本文提出加强与京沪穗及边境国家的合作、完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关注游客偏好动向,延长停留时间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时空格局 收敛 空间溢出 市域
下载PDF
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度评价——以中国25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例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璐璐 虞虎 周彬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201,共7页
基于改进TOPSIS法和熵权赋值法,分析了中国25个旅游城市的协调水平、空间格局和差异机制。结果表明:125个案例城市可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占总数的4%、8%、32%、40%、16%,协调水平得分的层次结构具有首位度较高,呈两头少、中间多的"橄... 基于改进TOPSIS法和熵权赋值法,分析了中国25个旅游城市的协调水平、空间格局和差异机制。结果表明:125个案例城市可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占总数的4%、8%、32%、40%、16%,协调水平得分的层次结构具有首位度较高,呈两头少、中间多的"橄榄球状";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呈现中心城市高、外围城市低的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高、其他城市低的特征,东北地区城市之间表现较为一致;3区位条件、城市类型、城市旅游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是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规模、旅游经济收入、城市产业结构、旅游投资收益,使得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水平出现较大差距。鉴于此,不同区域应根据城市性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选择合理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为城市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深化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城市发展 旅游城市协调度 改进TOSIS法 中国
原文传递
皖江区域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测度和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韩玉刚 曹贤忠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916,共8页
随着城市能级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二者间协调发展成为城市发展一致的追求。以皖江区域10个城市作为研究地域单元,构建了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皖江区... 随着城市能级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二者间协调发展成为城市发展一致的追求。以皖江区域10个城市作为研究地域单元,构建了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皖江区域2002~2011年的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过去10a皖江区域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根据测定的协调度数据,建立了协调度自回归预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探究了未来10a皖江区域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皖江区域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发展水平经过拮抗期和基本协调期后不断提高,将于2019年前后趋近高质协调发展阶段,即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两个系统有序互动发展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能级 生态环境 协调度测度 自回归模型预测法 皖江城市带
原文传递
大城市低收入邻里社会贫困的测度差异与成因 被引量:16
18
作者 袁媛 李珊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53-1361,共9页
社会贫困是对居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的享有情况、社会参与和融合等生活状况的测度。利用中国3大典型地域、6个代表城市、3类邻里的1809份个体问卷调查数据,本文选取13个相关指标,判定个体是否处于社会贫困状态,利用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 社会贫困是对居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的享有情况、社会参与和融合等生活状况的测度。利用中国3大典型地域、6个代表城市、3类邻里的1809份个体问卷调查数据,本文选取13个相关指标,判定个体是否处于社会贫困状态,利用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并分析社会贫困现象在不同邻里、不同城市集聚的分异特征。研究发现,6个城市间的社会贫困集聚程度顺序为东部、中部和西部;3大类邻里中,社会贫困在城中村表现最为明显,内城居住区次之,企业配套居住区最低。中国城市居民是否处于社会贫困状态是体制(户口类型)和家庭(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代表体制因素的户口类型对3类城市的社会贫困均起到影响,东中部城市中家庭因素也有一定作用。体制因素对城中村的社会贫困起显著影响,而家庭因素在内城居住区和企业配套居住区中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贫困 影响因素 空间差异 城市层面 邻里层面
原文传递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15个试点城市筹资水平与满足需求情况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文静 张慧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第一批15个试点城市的筹资政策,估算筹资水平及其满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基本医疗护理需求的情况,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不同筹资模式梳理筹资政策,估算可满足需求的个人应筹资额和总筹资额... 目的:分析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第一批15个试点城市的筹资政策,估算筹资水平及其满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基本医疗护理需求的情况,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不同筹资模式梳理筹资政策,估算可满足需求的个人应筹资额和总筹资额。结果:15个试点城市过于依赖医保基金划转,筹资渠道单一;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筹资水平普遍偏低,其筹资水平满足需求情况差距大;选择混合筹资模式的试点城市表现更优。结论:应拓宽筹资渠道,建立适当的筹资鼓励机制;在筹资模式上,优先选择混合筹资模式;未来城镇职工和城乡(镇)居民参保对象均应不断提高筹资水平,缩小两者间筹资水平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试点城市 筹资水平 需求
下载PDF
城市尺度人居环境的主客观综合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丛艳国 夏斌 章家恩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87,共5页
为了帮助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人本主义"回归,利用系统学方法构建了"人居环境满意度"与"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综合分析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主客观耦合的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法求得各指标的权重。文... 为了帮助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人本主义"回归,利用系统学方法构建了"人居环境满意度"与"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综合分析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主客观耦合的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法求得各指标的权重。文中以广州市为例,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客观水平和主观满意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满意度与建设状况呈现趋同与趋异两种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最快,满意度最高;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滞缓,满意度较低。对于"居住、环境卫生、生态维护"等指标,虽然客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但居民对其仍十分不满意。了解民意,不断缩小人居环境供给(建设水平)与需求(满意度)之间的差距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城市尺度 建设水平 满意度 广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