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粒度仪测定环索奈德粒度分布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沈丹丹 曾令高 +1 位作者 许娟 肖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46-952,共7页
目的建立激光粒度仪测定环索奈德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马尔文2000激光粒度仪,以浓配法配制供试品溶液,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1%(W/W)吐温20,分散介质水500mL,遮光度界限为10%~15%,泵转速为2000r/min,超声能量为12.5,超声定时120s... 目的建立激光粒度仪测定环索奈德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马尔文2000激光粒度仪,以浓配法配制供试品溶液,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1%(W/W)吐温20,分散介质水500mL,遮光度界限为10%~15%,泵转速为2000r/min,超声能量为12.5,超声定时120s,样品测量时间10s,样品测量快照10000,背景测量时间10s,背景测量快照10000。结果3批样品中环索奈德粒径分布特征值d0.1、d0.5和d0.9平均值分别为1.215、2.726和5.734μm,平均标准差分别为0.086、0.186和0.251μm,测定结果与显微镜法基本一致。结论本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精密度高,适用于微粉化活性成份环索奈德的粒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 粒度及粒度分布
下载PDF
环索奈德鼻喷剂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疗效与安全的Meta分析
2
作者 张真 杨卓莹 +2 位作者 周佳妮 张大为 陈仁杰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环索奈德鼻喷剂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ClinicalTrials、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 目的系统评价环索奈德鼻喷剂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ClinicalTrials、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收集比较环索奈德(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2年10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严格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5.4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8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环索奈德具有降低瞬时总鼻症状评分[WMD=-0.43,95%CI(-0.63,-0.23),P<0.01]、瞬时鼻腔单项评分[WMD=-0.19,95%CI(-0.23,-0.05),P<0.01]、反映性总鼻症状评分[WMD=-0.66,95%CI(-0.80,-0.52),P<0.01]、反映性鼻腔单项评分[WMD=-0.23,95%CI(-0.26,-0.21),P<0.01]、瞬时眼部单项积分[WMD=-0.19,95%CI(-0.22,-0.15),P<0.01]、瞬时眼部症状总积分[WMD=-0.28,95%CI(-0.56,-0.00),P=0.05]、反映性眼部症状总积分[WMD=-0.27,95%CI(-0.54,-0.00),P=0.05]、反映性眼部单项积分[WMD=-0.17,95%CI(-0.21,-0.14),P<0.01]、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WMD=-0.61,95%CI(-0.76,-0.47),P<0.01]的相关评分的作用。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OR=0.96,95%CI(0.76,1.20),P=0.72]无变化。结论环索奈德鼻喷剂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卓有成效,且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无变化,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具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过敏性鼻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环索奈德气雾剂治疗轻中度哮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林科雄 夏前明 +9 位作者 朱运奎 赵子文 孙圣华 黄奕江 全燕 汪莉 林桦 何桦 李冀 王长征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77-1680,共4页
目的:评价环索奈德(CIC)气雾剂治疗轻中度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阳性药物对照研究方法。将229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国产CIC200μgqd治疗8周,对照组给予国产布地奈德(... 目的:评价环索奈德(CIC)气雾剂治疗轻中度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阳性药物对照研究方法。将229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国产CIC200μgqd治疗8周,对照组给予国产布地奈德(BUD)200μgbid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晨间最大呼气流量(PEF)、夜间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哮喘症状评分及缓解症状药物用量等指标。结果:经8周治疗后,2组晨间PEF、夜间PEF、FEV1、哮喘症状评分及缓解症状药物用量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2组间的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是咽部发痒、疼痛和声音嘶哑,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天200μgCIC治疗轻中度哮喘与每天使用400μgBUD的疗效相当,且患者依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环索奈德 气雾剂 有效性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环索奈德与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杏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比较环索奈德与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iol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维持治疗,200μg/次,bid;观察组患... 目的:比较环索奈德与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iol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维持治疗,200μg/次,bid;观察组患儿给予环索奈德气雾剂维持治疗,150μg/次,qd。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年。随访和记录两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情况,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6个月、1年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呼气高峰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R%),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血皮质醇浓度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iolos基因表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例次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PEFR%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1年后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Aiolos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索奈德较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同时能有效促进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iolos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布地奈德 儿童 支气管哮喘 Aiolos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环索奈德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立琴 戴元荣 《国际呼吸杂志》 2008年第6期348-352,共5页
环索奈德(ciclesonide,CIC)是新一代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其本身无药物活性,通过在靶器官肺内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去异丁酰基环索奈德(desisobutyryl—ciclesonide,des—CIC)而发挥作用。其具有肺... 环索奈德(ciclesonide,CIC)是新一代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其本身无药物活性,通过在靶器官肺内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去异丁酰基环索奈德(desisobutyryl—ciclesonide,des—CIC)而发挥作用。其具有肺部沉积率高、肺部滞留时间长、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口腔沉积率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血浆清除快等特点。临床试验证实其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原文传递
环索奈德气雾剂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颖 何桦 赵子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813-2816,共4页
目的:评价环索奈德气雾剂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单盲、平行、阳性药(布地奈德)对照试验,治疗12周,以晨间PEF值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辅以夜间PEF值、FEV1值、ACQ评分、... 目的:评价环索奈德气雾剂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单盲、平行、阳性药(布地奈德)对照试验,治疗12周,以晨间PEF值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辅以夜间PEF值、FEV1值、ACQ评分、哮喘症状评分、缓解症状所需的万托林剂量等评价环索奈德的有效性;通过心电图、口咽部检查、实验室检查及不良事件数据评价环索奈德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晨间PEF值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夜间PEF、FEV1和ACQ数据有明显改善,所需万托林的剂量显著减少,哮喘症状评分明显好转,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13.8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环索奈德气雾剂1次/d,2喷/次(200μg)治疗成人哮喘有效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环索奈德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Ciclesonide Use in COVID-19: Not All Steroids Are the Same
7
作者 Michel Tagliati Marianna Leopoulou +4 位作者 Jo Ann LeQuang Charles E. Wollmuth Joseph V. Pergolizzi Kailyn Mitchell Peter Magnusson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21年第1期10-24,共15页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trong>Introduction:</strong></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trong>Introduction:</strong></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e inflammatory mechanisms of COVID-19 suggest that corticosteroids may be beneficial, but their benefits must outweigh their potential risks. The RECOVERY trial results suggest that dexamethasone 6 mg/da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ut not other steroids) may confer mortality benefits on ventilated COVID-19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atients.</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ethods:</span></b></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is is a nar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use of ciclesonide and dexamethasone for COVID-19 patients. Literature is being created rapidly and this review is offered as a state-of-the-science narratio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sults:</span></b></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e SARS-CoV-2 virus is an RNA virus whose RNA is transcribed via open reading frames, making its elimination difficult. Coronaviruses have evolved multiple strategies for proteolytic activation of the spike;viral replication occurs entirely in the cytoplasm. In this connection, the RNA-cleaving endoribonuclease (NSP-15 also known as EndoU) may play a key role by facilitating viral double-stranded RNA recognition by the host’s macrophage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urthermore, the virus is able to undergo RNA recombination rapidl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enabling it to evade host immunity and develop drug resistance. Cicle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lesonide CORONAVIRUS COVID-19 DEXAMETHASONE SARS-CoV-2
下载PDF
环索奈德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小意 石雷 +1 位作者 周婷婷 潘佩瑶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目的建立环索奈德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药物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高速冷冻离心的方法分离环索奈德纳米粒胶体溶液,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液中环索奈德的含量,计算包封率。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μ... 目的建立环索奈德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药物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高速冷冻离心的方法分离环索奈德纳米粒胶体溶液,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液中环索奈德的含量,计算包封率。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2∶8),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3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辅料对药物检测无干扰,环索奈德质量浓度在10~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3%,RSD=0.64%。包封率测定的两种方法所测药物包封率均在85%以上。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能用于环索奈德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固体脂质纳米粒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 高速冷冻离心 包封率
下载PDF
环索奈德体外抑制寨卡病毒复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债文 汪芳 +4 位作者 陈秀秀 郑昌博 杨柳萌 熊思东 郑永唐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11-2917,共7页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新发蚊媒传播病毒,与胎儿严重先天性小脑畸形和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至今尚无批准用于治疗ZIKV感染的药物或预防性疫苗。本文通过噬斑和细胞毒性实验发现环索奈德(ciclesonide)体外具有较好的抗ZIK...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新发蚊媒传播病毒,与胎儿严重先天性小脑畸形和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至今尚无批准用于治疗ZIKV感染的药物或预防性疫苗。本文通过噬斑和细胞毒性实验发现环索奈德(ciclesonide)体外具有较好的抗ZIKV活性,其对ZIKV亚洲株SZ01和非洲株MR766的半数有效浓度(50%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分别为(0.40±0.22)和(1.59±1.08)μmol·L^(-1),对Vero细胞的半数致死浓度(50%cytotoxic concentration,CC50)为(64.70±7.33)μmol·L^(-1);病毒产量降低实验和蛋白印迹实验显示环索奈德能够抑制ZIKV复制。此外,环索奈德还能够抑制A549细胞中ZIKV的复制;分时给药实验结果表明环索奈德主要作用于ZIKV RNA的合成阶段;进一步研究显示环索奈德还可抑制ZIKV的内化。本研究结果表明环索奈德是一种潜在的抗ZIKV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糖皮质激素 寨卡病毒 抑制 活性
原文传递
环索奈德通过靶向HIV-1衣壳蛋白六聚体调节其体外装配
10
作者 张莉 张大为 包小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4,共6页
多肽CAI在HIV-1衣壳蛋白(CA)C末端的结合口袋可用来筛选CA蛋白装配调节剂。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技术(HTRF)筛选399个化合物,发现1个小分子化合物环索奈德(ciclesonide)能够竞争性抑制十二肽CAI与CA蛋白C末端的结合,其半数抑制浓度IC_(... 多肽CAI在HIV-1衣壳蛋白(CA)C末端的结合口袋可用来筛选CA蛋白装配调节剂。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技术(HTRF)筛选399个化合物,发现1个小分子化合物环索奈德(ciclesonide)能够竞争性抑制十二肽CAI与CA蛋白C末端的结合,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6.06μmol/L。生物膜干涉技术(BLI)测量环索奈德与CA蛋白(单体和六聚体)的结合,环索奈德与CA六聚体的亲和力为159 nmol/L,远远大于其与CA单体的亲和力(K_(D)=1.68 mmol/L)。衣壳蛋白体外装配实验表明,环索奈德能促进CA蛋白的装配,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分子模拟分析环索奈德与CA蛋白的结合模式,显示环索奈德与CA六聚体的相互作用发生在六聚体相邻亚基N末端-C末端的界面上,并与H67和L211两个残基形成氢键。研究表明,环索奈德是一种潜在的HIV-1衣壳装配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衣壳装配 C端结构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技术
下载PDF
环索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清中IL-6、TNF-α及痰液中LT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勇前 朱健武 +3 位作者 周波 徐传藩 杨蓉 詹雪君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7期779-780,共2页
目的探讨环索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及痰液中白三烯(LT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以环索奈德治疗... 目的探讨环索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及痰液中白三烯(LT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以环索奈德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服用2周。结果实验组有91%的患者达到临床控制,与对照组的78%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患者血清中IL-6,TNF-α及痰液中LT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环索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痰液中白三烯(LTs)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环索奈德 孟鲁司特钠 白细胞介素-6(IL-6) 白三烯(LTs) 肿瘤坏死因子(TNF-a)
下载PDF
环索奈德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毛细管GC测定
12
作者 韩茹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74-775,共2页
建立了顶空毛细管GC法测定环索奈德中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吡啶和DMF等有机溶剂的残留量。采用HP-5毛细管柱,以DMSO为溶剂,6种有机溶剂的回收率分别为99.4%、99.6%、99.8%、100.1%、99.8%和99.5%,检测限分别为0.12、0.12、0... 建立了顶空毛细管GC法测定环索奈德中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吡啶和DMF等有机溶剂的残留量。采用HP-5毛细管柱,以DMSO为溶剂,6种有机溶剂的回收率分别为99.4%、99.6%、99.8%、100.1%、99.8%和99.5%,检测限分别为0.12、0.12、0.33、0.27、2和8.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有机溶剂残留量 毛细管气相色谱 测定
下载PDF
抗哮喘药Ciclesonide
13
作者 范鸣 张霜玲 《药学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240-240,F003,共2页
关键词 抗哮喘药 ciclesonide 皮质类固醇 化学结构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ciclesonide在美国申请治疗哮喘
14
作者 程娟 《国外药讯》 2004年第4期20-21,共2页
Aventis公司已经在美国对它的第二代皮质激素Alvesco(ciclesonide,环索奈德;由Altana公司转让)提出申请,用于治疗成人、青年及四岁以上儿童各种严重的持续性哮喘。
关键词 ciclesonide 哮喘 Aventis公司 药品市场 药物审批 制药工业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ciclesonide dry powder inhalers and the anti-asthmatic efficacy in guinea pigs
15
作者 刘菲 王桂玲 +7 位作者 张燕 门萤 杜举 居瑞军 张亮 应雪 吕万良 张强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11年第5期473-482,共10页
Ciclesonide is a new corticosteroid currently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by oral inhalation. The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to develop ciclesonide dry powder inhalers (DPIs, 80 μg... Ciclesonide is a new corticosteroid currently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by oral inhalation. The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to develop ciclesonide dry powder inhalers (DPIs, 80 μg) and investigate the anti-asthmatic effect in animals. For preparing a ciclesonide capsule-type DPI, sphere-shaped lactose was used as a diluent carrier, mixed with micronized ciclesonide, and filled into a capsule, and then put into a dry powder inhaler for oral inhalation. The asthmat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guinea pig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ciclesonide was performed on the asthmatic guinea pig mode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ulmonary deposition ratio of ciclesonide DPIs was approximately 26% and their content uniformity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a Pharmacopoeia. The established pathological model exhibited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sthma with a widened pulmonary alveolar interval, narrowed alveolar space and detached bronchial mucosal epithelium with topical necrosis, goblet cell hyperplasia, an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After treating with ciclesonide, the impaired indicators in asthmatic guinea pigs were significantly recovered or alleviated, exhibiting decreased total cells, decreased eosinophils and a decreased IL-5 level while there was an increased IFN-γ level in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This study develops a new pulmonary ciclesonide delivery system for treating asthma, and prove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asthmatic guinea pi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lesonide Dry powder inhalers ASTHMA IL-5 IFN-Γ
原文传递
环索奈德鼻用凝胶剂制备及质量控制
16
作者 陆铮 戴学文 +2 位作者 王姿婧 刘青 房志仲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制备环索奈德鼻用凝胶剂,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经处方筛选,确定了该处方的组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鼻用凝胶剂中环索奈德的含量。色谱柱为TIANHE誖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以甲醇-乙腈... 目的:制备环索奈德鼻用凝胶剂,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经处方筛选,确定了该处方的组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鼻用凝胶剂中环索奈德的含量。色谱柱为TIANHE誖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以甲醇-乙腈-水(70∶25∶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结果:环索奈德的检测浓度在10.20-5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80%、100%、120%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5%、100.06%、100.78%,RSD分别为1.40%、0.59%、0.62%(n=3)。结论:该凝胶剂制备方法简单,基质易得;质控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环索奈德鼻用凝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鼻用凝胶剂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测定法
下载PDF
环索奈德纳米粒制备及其性质
17
作者 石雷 陈长春 +1 位作者 吴小意 周婷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制备环索奈德固体脂质纳米粒胶体溶液,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经方法考察,确定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环索奈德纳米粒胶体溶液。在载体材料种类及用量、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水相用量等单因素考察基础上,对处方组成进行了... 目的:制备环索奈德固体脂质纳米粒胶体溶液,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经方法考察,确定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环索奈德纳米粒胶体溶液。在载体材料种类及用量、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水相用量等单因素考察基础上,对处方组成进行了响应面优化,确定了最佳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用高速冷冻离心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包封率、载药量,激光粒径仪测定了粒径、Zeta电位,扫描电镜观察了纳米粒形态,并考察了药物纳米粒胶体溶液的体外稳定性。结果:乳化-溶剂挥发法适合制备环索奈德纳米粒胶体溶液,载体材料组成、药物与载体材料质量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对其粒径影响较大。最佳处方制备的纳米粒呈圆整球状,平均粒径为(96.6±18.4)nm,Zeta电位为(-12.7±2.2)mV,包封率为(94.3±1.4)%,载药量为(10.72±0.23)%,纳米粒溶液在室温条件下不够稳定。结论:研究中处方及制备工艺适合制备环索奈德纳米粒胶体溶液,相关理化性质检测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纳米粒 乳化-溶剂挥发法 粒径 包封率
原文传递
环索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王忠润 张秀虾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1期148-150,共3页
目的:研究环索奈德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儿童哮喘患者92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环索奈德治疗,试验组采用环索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 目的:研究环索奈德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儿童哮喘患者92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环索奈德治疗,试验组采用环索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呼气流量(PEF)[(1.77±0.11)L、(2.21±0.17)L、(318.41±25.64)ml/s]高于对照组[(1.53±0.15)L、(1.91±0.14)L、(271.54±25.31)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125.18±20.54)ng/L、(548.84±95.38)ng/L、(8.15±1.68)mg/L]低于对照组[(149.31±25.18)ng/L、(789.59±98.56)ng/L、(11.25±1.8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给予环索奈德相比,环索奈德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儿童哮喘更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孟鲁斯特钠 儿童哮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简讯
19
作者 韩喆 《药学进展》 CAS 2005年第9期432-432,F0003,共2页
关键词 MITOXANTRONE ciclesonide 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Serono公司 简讯 Ⅲ期临床实验 FDA批准 肺动脉高压 产品说明书
下载PDF
吸入性环索奈德对比布地奈德治疗轻中度哮喘的安全性评价
20
作者 石鹤坤 林秀丽 陈锦珊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1期7-10,共4页
目的比较吸入性环索奈德与布地奈德治疗轻中度哮喘的安全性。方法采用cot-hrane系统评价方法双人进行资料提取、分析、评价,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并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合计3 094例轻中度哮喘患者... 目的比较吸入性环索奈德与布地奈德治疗轻中度哮喘的安全性。方法采用cot-hrane系统评价方法双人进行资料提取、分析、评价,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并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合计3 094例轻中度哮喘患者。分析结果显示,环索奈德与布地奈德治疗轻中度哮喘的不良事件总发生例数、加重哮喘、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综合征、鼻炎、发声异常、咽炎、头痛、支气管炙、口干、乏力、失眠、关节疼痛、皮肤瘙痒、转氨酶升高、咳嗽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布地奈德 哮喘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