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晚唐五代词对正统文化的背离和修补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海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9-67,共9页
文学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的新变,反映着 文化的产生变异。从这个角度来考察晚唐五代词不同于传统诗文的特异风貌, 便可见出它对正统文化的某种程度之背离。这种背离,不仅体现在它的俗文 学、大众文学特性方面... 文学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的新变,反映着 文化的产生变异。从这个角度来考察晚唐五代词不同于传统诗文的特异风貌, 便可见出它对正统文化的某种程度之背离。这种背离,不仅体现在它的俗文 学、大众文学特性方面,尤其在于它的以娱乐文学、佐欢文学自命而向“政教 文化”挑战。由此而来,词就在实际上修补了正统文化禁锢情志、压抑人性和 限制文学独立自主发展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文化 大众文学 晚唐五代词 背离 文学观念 政教 俗文学 禁锢 风貌 新变
原文传递
大历浙东和湖州文人集团的形成和诗歌创作 被引量:12
2
作者 尹占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5-73,共9页
本文考察了唐代宗大历时期分别以浙东和湖州为创作中心的两个文 人集团的形成,认为这与当时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有重要关系,好文的地方官 鲍防、颜真卿起了引纳和组织作用。这两个文人集团追求心境闲适宁静、淡泊平 和;为了娱情而... 本文考察了唐代宗大历时期分别以浙东和湖州为创作中心的两个文 人集团的形成,认为这与当时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有重要关系,好文的地方官 鲍防、颜真卿起了引纳和组织作用。这两个文人集团追求心境闲适宁静、淡泊平 和;为了娱情而创作,从而促进了词体文学的形成和联句与唱和诗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 诗歌创作 唱和诗 词体文学 大历时期 当地 闲适 地方官 兴盛 湖州
原文传递
清代词学中的破体、辨体与推尊词体 被引量:8
3
作者 曹明升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56,共6页
清代前期,在词体教化、言志功能的支撑下,破体论试图通过让词向诗教回归的方式来提升其地位,但面临着使词沦为“句读不葺之诗"的危险。由词体娱乐功能支撑下的辨体论则想通过对词这种音乐文艺样式自身特质的强调来推尊词体,却得不... 清代前期,在词体教化、言志功能的支撑下,破体论试图通过让词向诗教回归的方式来提升其地位,但面临着使词沦为“句读不葺之诗"的危险。由词体娱乐功能支撑下的辨体论则想通过对词这种音乐文艺样式自身特质的强调来推尊词体,却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认可,无法真正实现尊体目的。嘉、道以后,词体娱乐功能褪失,常州词派在使词体诗化的同时保留了词体特有的形式特质,并使其为儒家诗教所用,从而使破体论和辨体论实现了理想的结合。词体至此真正获尊,词文学却因此与近代革命思想、白话文学相脱节,无可挽回地走向衰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体 辨体 尊体 词学 清代
下载PDF
梁启超的词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103,共13页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又是近现代学术史上的著名学者。本文钩稽其一生的词学活动 ,分析其全部的词学著述 ,揭示其词学活动和著述中体现出来的词学思想、研究方法和学术贡献。可以看到 ,词学研究在...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又是近现代学术史上的著名学者。本文钩稽其一生的词学活动 ,分析其全部的词学著述 ,揭示其词学活动和著述中体现出来的词学思想、研究方法和学术贡献。可以看到 ,词学研究在梁启超的学术研究乃至文学研究中虽然是很小的一个分支 ,却在 2 0世纪词学史上占据不可忽视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词学研究 词学思想 研究方法 学术贡献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论词教:晚清词坛的尊体与教化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水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6,共9页
在晚清,"意内言外"是最为流行的词学话语,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谈到自己对它的理解,既把它与传统的"诗教"相联系,也揭示了它在很多方面的独特品性,从而推进了晚清词学对词旨和词法诸问题的讨论,彰显了晚清词学教化... 在晚清,"意内言外"是最为流行的词学话语,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谈到自己对它的理解,既把它与传统的"诗教"相联系,也揭示了它在很多方面的独特品性,从而推进了晚清词学对词旨和词法诸问题的讨论,彰显了晚清词学教化与审美并存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词学 尊体 教化
下载PDF
李清照《词论》写作年代辨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崇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137,共7页
李清照《词论》,词学界普遍认为作于北宋。但"北宋说"论据不足,现有论据及论证过程有错误之处。《词论》应作于南渡后,理由是:《词论》力斥"亡国之音",与南渡后的社会背景合拍;"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 李清照《词论》,词学界普遍认为作于北宋。但"北宋说"论据不足,现有论据及论证过程有错误之处。《词论》应作于南渡后,理由是:《词论》力斥"亡国之音",与南渡后的社会背景合拍;"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等语,似为南渡后追记之辞;《词论》所标榜的"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等,在北宋末年才逐渐完善;《词论》出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而不是前集;北宋后期,苏黄是非常敏感的话题,李清照身份特殊,此时不太可能写作针对苏黄的《词论》;《词论》可能是针对南宋词坛的现实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词学研究
下载PDF
论词的铺叙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海鸥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4-39,共6页
铺叙就是把事、情、景等被言说的内容铺展开来进行充分周到的叙说。词的铺叙很难从头到尾地叙事,因而侧重于铺叙心情意绪,而把与此相关的事件作为背景隐含在文本之外。词也能铺叙一些故事片断或场景,但更多的还是铺叙心情,其内容不止于... 铺叙就是把事、情、景等被言说的内容铺展开来进行充分周到的叙说。词的铺叙很难从头到尾地叙事,因而侧重于铺叙心情意绪,而把与此相关的事件作为背景隐含在文本之外。词也能铺叙一些故事片断或场景,但更多的还是铺叙心情,其内容不止于事或景的层面,更深入到心理活动。词的铺叙需要长度,短词能叙说但难以铺叙,篇幅越长越有助于铺叙。铺叙需要"次第",但未必讲究次序。铺叙需要维度,即不同的层次和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叙 篇幅 次第 维度
下载PDF
从1903到1907:王国维的哲学研究与文学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4
8
作者 彭玉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26,159,共13页
王国维拟撰的《文学通论》一书未最终撰成,所以完成于1908年的《人间词话》成为其文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但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在1903至1907这五年间哲学、美学、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沉淀而成。王国维从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处以及... 王国维拟撰的《文学通论》一书未最终撰成,所以完成于1908年的《人间词话》成为其文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但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在1903至1907这五年间哲学、美学、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沉淀而成。王国维从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处以及哲学与文学的契合处,提炼出纯文学的观念,强调文学的独立和自身之价值,其核心理论境界说及其相应范畴体系都烙上了哲学的痕迹。在追求人生慰藉的过程中,词在"美术"之中给予的力量最大,故其词学思想最成体系。王国维研究哲学、文学的宗旨在关切当世,其哲学思想与文学观念都充满着强烈的使命感,其现实意义值得充分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哲学 文学 词学 《文学小言》 意境说《人间词乙稿序》
下载PDF
“深婉开少游”辨
9
作者 梁丰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1-46,共6页
冯煦所言欧阳修词“深婉开少游”并不完全符合事实,“深婉”是唐五代确立词体以来的基本特征,少游之“深婉”也非由欧阳修开之。冯煦此论目的性较强,意欲抬高欧阳修的词史地位,并迂回褒扬家翁冯延巳。且就实际创作看,欧、秦词“深婉”... 冯煦所言欧阳修词“深婉开少游”并不完全符合事实,“深婉”是唐五代确立词体以来的基本特征,少游之“深婉”也非由欧阳修开之。冯煦此论目的性较强,意欲抬高欧阳修的词史地位,并迂回褒扬家翁冯延巳。且就实际创作看,欧、秦词“深婉”之内蕴大不相同,故今人不应将古人语奉为“金科玉律”,应理性全面地看待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煦 欧阳修 秦观 深婉
下载PDF
邓廷桢的词学追求及其词的创作特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柏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07,共11页
邓廷桢既是名垂青史的一代民族英雄的代表,也是中国近代词坛不可忽视的要员之一。其自幼嗜学,性耽风雅,尤善填词,以抚臣身份关心时事,本着"我用我法"的个性化创作精神,承变雅之遗,填词重识趣,主寄怀,以东坡词清雅为尚,不涉绮... 邓廷桢既是名垂青史的一代民族英雄的代表,也是中国近代词坛不可忽视的要员之一。其自幼嗜学,性耽风雅,尤善填词,以抚臣身份关心时事,本着"我用我法"的个性化创作精神,承变雅之遗,填词重识趣,主寄怀,以东坡词清雅为尚,不涉绮语,多涉政治、时事,写下大量词史之作,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价值。研读邓廷桢词学,可进一步全面认识他的精神世界,把握近代词史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廷桢 词学 词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下载PDF
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中的词体理论
11
作者 许頔玉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1年第1期504-526,共23页
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是清代自作词话中卷帙最富的一部,其文献价值已获普遍关注和认可,但其词体理论层面尚缺少深入讨论。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一,丁绍仪借"孔子删诗"不删写情之作,认为词体写情来自这一传统,绝... 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是清代自作词话中卷帙最富的一部,其文献价值已获普遍关注和认可,但其词体理论层面尚缺少深入讨论。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一,丁绍仪借"孔子删诗"不删写情之作,认为词体写情来自这一传统,绝非小道;以情语关涉现实的词体与风骚皆属比兴寄托之作。二,一方面进行诗词之辨以维护词体纯洁,一方面区别词体内部的正变之分。以蕴藉委婉、清空骚雅为词体正宗。三,认为性灵、才学、格调三者缺一不可,且词体的声调格律最宜讲究。四,词话中的批评实践主要围绕词体的声调格律、比兴寄托、清醇雅正和真情实意四个方面展开,这是其词体理论的四大要素。五,这一词体理论打破了《听秋声馆词话》"文献资料汇编"、"历史资料笔记"等固有印象。且偏重格律又不废性灵和才学,与后来"清末四大家"声律与体格并重的词体学主张相合,可谓清末主流词体学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绍仪 《听秋声馆词话》 词体 词体理论
原文传递
明代娱乐书刊与词的民间传播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超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8-141,共4页
明代坊刊娱乐书刊具有后世休闲杂志的性质,其书以小说为主,杂糅诗词歌赋、信札辩本等,间出绣像,又载书册广告;其目标人群是市民阶层中的有闲人士。词在其中分量虽不大,但娱乐书刊普及了词学知识,扩大了词的传播面,保存了文献。从负面效... 明代坊刊娱乐书刊具有后世休闲杂志的性质,其书以小说为主,杂糅诗词歌赋、信札辩本等,间出绣像,又载书册广告;其目标人群是市民阶层中的有闲人士。词在其中分量虽不大,但娱乐书刊普及了词学知识,扩大了词的传播面,保存了文献。从负面效果来看,娱乐书刊反映了明词托体不尊的事实,并进一步扩散其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娱乐书刊 词学 坊刊 传播
下载PDF
王国维“直观”说与“托兴”象征的填词新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柏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观"之范畴贯穿于王国维治学的各领域、全过程。其主张艺术以直观为本,然非反理性主义者;其并非反对"比兴",而是以"直观"说改造了"比兴"观,具有了近代西方诗学象征主义的意味。本文以伤春悲秋... "观"之范畴贯穿于王国维治学的各领域、全过程。其主张艺术以直观为本,然非反理性主义者;其并非反对"比兴",而是以"直观"说改造了"比兴"观,具有了近代西方诗学象征主义的意味。本文以伤春悲秋、月色天象为例,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论所体现的直觉认知的象征方式;以美人形象为例,解析"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之论对传统寄托方式的沿革;以疑问、否定及肯定等句式为例,解析"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中"不隔"的关键在于能否直观,及其对超越习惯、定势思维的直觉性语词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直观 比兴 象征
下载PDF
陆游、辛弃疾与开禧北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传志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50-57,共8页
开禧北伐引发陆游、辛弃疾等人的关注。北伐之前,他们态度谨慎:陆游相对急切,畅想宋军收复故国的情景,但毕竟年迈,只能抱持旁观立场;辛弃疾既予以支持和响应,又有所保留。北伐期间,辛弃疾认识到韩侂胄用人不当的问题,赞成对其绝不姑息... 开禧北伐引发陆游、辛弃疾等人的关注。北伐之前,他们态度谨慎:陆游相对急切,畅想宋军收复故国的情景,但毕竟年迈,只能抱持旁观立场;辛弃疾既予以支持和响应,又有所保留。北伐期间,辛弃疾认识到韩侂胄用人不当的问题,赞成对其绝不姑息的处罚态度;陆游感情复杂,在不得不服老又难免眼热的同时,能关注到前线战士和征战造成的民生不幸。北伐失败后,陆游感慨韩侂胄及其亲党的不幸结局,体现出其支持北伐的一贯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辛弃疾 开禧北伐 诗词
下载PDF
明人夏言词版本述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超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夏言词别集版本众多,夏氏诗文别集亦有多个版本系统。通过对其词别集和诗文别集的考述,有助于完善夏言词研究的文本资料,推动明词研究。
关键词 夏言 版本
下载PDF
从《窥词管见》看李渔的词学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颖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38-39,共2页
李渔是我国明清时期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家,他不仅在戏曲理论方面有着杰出卓越的贡献,其在词的创作方面也有自己独到而完备的论述,所著《窥词管见》就是一部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词学著作。
关键词 李渔 词学 窥词管见
下载PDF
鏡裏花間——試論《花間集》的镜書寫
17
作者 李文鈺 《人文中国学报》 2022年第2期259-301,共43页
本文以先秦至唐五代銅鏡發展爲依據,考述《花間集》中鈿鏡、鸞鏡、有柄鏡、菱花鏡,以及鏡匣、鏡奩、鏡臺等週邊器物,對於向來不易確解的詞句提出具實物背景的解讀,從而使詞作脈絡、詞中場景獲得更爲清晰的梳理與呈現。以此爲基礎,透過... 本文以先秦至唐五代銅鏡發展爲依據,考述《花間集》中鈿鏡、鸞鏡、有柄鏡、菱花鏡,以及鏡匣、鏡奩、鏡臺等週邊器物,對於向來不易確解的詞句提出具實物背景的解讀,從而使詞作脈絡、詞中場景獲得更爲清晰的梳理與呈現。以此爲基礎,透過鏡的文化與文學意涵,對照詩歌傳統中的鏡書寫,亦得以凸顯《花間集》中與鏡相關詞作的特殊表現與深層内藴。異於詩人的各言其志與寫實風格,對鏡感傷壯志消磨、紅顔易老,或描寫眼前如鏡晶瑩的水月風光,詞人隱身詞境之外,以如鏡之照影的手法,如“實”映現鏡花水月般未必真實存在的人事物,比如對鏡理妝或掩鏡無語的閨閣女子、虚擬遠隔的樂園與歷史場景等,而於精致如鏡的詞境中藴含深情妙理,在冷落中猶自好修、在困境中夢想飛越,以及樂園的探尋、殷鑑的徒勞、愛與美的救贖等,可謂於幻境中披露真實,於轉瞬消逝的時空中鏤刻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間集 文人詞 唐五代
下载PDF
民国以来传统词学视野中的词情论
18
作者 胡建次 李甜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2,共6页
民国以来传统词学视野中的词情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论说,三是对"情"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探讨。其中,第二个维面主要包括词情表现含蓄蕴藉与真实自... 民国以来传统词学视野中的词情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论说,三是对"情"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探讨。其中,第二个维面主要包括词情表现含蓄蕴藉与真实自然要求之论;第三个维面主要包括词作"情"与"景""意""辞"关系之论。上述几个维面继续多向度地展开了古典词情之论,标示出了传统词情论的有效延伸与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 词情论 创作之本 特征论说 民国以来
下载PDF
明代“词萃吴中”的历史形成与词学新变
19
作者 余意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25-31,共7页
由宋到明,词人呈现出向吴中地区聚集的趋势,形成明代"词萃吴中"的独特景观。并且,吴中地区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文化发展成为一独立系统。文化的独特地域性影响到词学,塑造了明代词学的主体性格:艺术家之词。在此基础上,明代词学... 由宋到明,词人呈现出向吴中地区聚集的趋势,形成明代"词萃吴中"的独特景观。并且,吴中地区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文化发展成为一独立系统。文化的独特地域性影响到词学,塑造了明代词学的主体性格:艺术家之词。在此基础上,明代词学整体上呈现出与宋代不同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词学 “词萃吴中” 新变
下载PDF
《全清词·雍乾卷》单可玉词补遗
20
作者 王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单可玉,生于清乾隆十一年,任过官,更是一位文人。其著作有《容安斋诗草》。《来鸥亭诗余》及附《城阴集》共存其词作122首,未见相关辑佚之作收录,亦为《全清词·雍乾卷》所失收,可补遗。
关键词 单可玉 词作 《全清词·雍乾卷》 补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