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店竹简释字八则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国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5期42-44,共3页
郭店竹简属地下出土的传抄古籍,是用典型的楚系文字书写。由于战国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战国文字的地域差别十分突出。因而对战国文字作分域考释十分必要。郭店楚简所见“逸”、“毕”、“嫁”、“对”、“■”、“赖”、“叛”、“... 郭店竹简属地下出土的传抄古籍,是用典型的楚系文字书写。由于战国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战国文字的地域差别十分突出。因而对战国文字作分域考释十分必要。郭店楚简所见“逸”、“毕”、“嫁”、“对”、“■”、“赖”、“叛”、“蜂”等几字字形都存有一定变化。因此,结合楚系文字的形体演变规律对上述几字作出考释,希望有助于这批重要出土古籍的整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竹简 先秦古籍 楚系文字
下载PDF
喃字分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阮廷贤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0-85,共6页
喃字是中越文化交流的见证和产物,无论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还是对越南语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喃字分类是学术界一直关心的问题,但至今仍有一些可商榷的地方。文章总结了前人的各种分类,指出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喃字重新分类,进... 喃字是中越文化交流的见证和产物,无论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还是对越南语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喃字分类是学术界一直关心的问题,但至今仍有一些可商榷的地方。文章总结了前人的各种分类,指出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喃字重新分类,进而对喃字的每一类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喃字 汉字 声符 形符 借用字 自造字
下载PDF
喃字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阮廷贤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0-83,共4页
越南是中国南边的邻国,历史上与中国有过密切的交往和全面的接触,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受到中国很大的影响。喃字是中越文化交流的见证和产物,无论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还是对越南语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喃字的定义、喃字产生的... 越南是中国南边的邻国,历史上与中国有过密切的交往和全面的接触,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受到中国很大的影响。喃字是中越文化交流的见证和产物,无论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还是对越南语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喃字的定义、喃字产生的动因和条件、喃字产生的时间等问题至今仍没有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喃字 汉字 声符 形符
下载PDF
喃字造字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8-51,共4页
喃字是越南人民借用汉字形体所造的越南文字。根据喃字与汉字的关系可将喃字分为假借字和自造字两大类。每一大类下再依据形与音义的关系分为三种,假借喃字分借形音、借形义、音形义兼借三种。自造喃字分表音、表义、音义兼表三类。每... 喃字是越南人民借用汉字形体所造的越南文字。根据喃字与汉字的关系可将喃字分为假借字和自造字两大类。每一大类下再依据形与音义的关系分为三种,假借喃字分借形音、借形义、音形义兼借三种。自造喃字分表音、表义、音义兼表三类。每一类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喃字 造字法 假借字 自造字
下载PDF
楚人性格略论
5
作者 魏昌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6-19,共4页
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待事物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可以体现在个体,也可以体现在群体。楚人是黄帝之后与苗蛮融合而成的新兴民族,除了具有后来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性格以外,还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气质。这种气质,概括起来,不妨称之为... 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待事物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可以体现在个体,也可以体现在群体。楚人是黄帝之后与苗蛮融合而成的新兴民族,除了具有后来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性格以外,还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气质。这种气质,概括起来,不妨称之为豪气、大气、义气和灵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人 性格
下载PDF
论扬雄《方言》楚地词“赵”与南方民族桃木崇拜
6
作者 谢荣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0,共6页
扬雄《方言》记载楚地表"床杠"义的语词"赵","赵"的语义系统均与床杠义无涉,应属标音字。"床杠"义在文献中用"■"表示,至《广雅》方有记载。"■"与"赵"中古读... 扬雄《方言》记载楚地表"床杠"义的语词"赵","赵"的语义系统均与床杠义无涉,应属标音字。"床杠"义在文献中用"■"表示,至《广雅》方有记载。"■"与"赵"中古读音相同,由于楚地词"赵"只是一标音字,进入汉籍文献后,采用形声造字法产生表"床杠"义的"■"。考察现今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材料,我们发现,在今客话、闽语,湖南江永、道县等地土话及壮侗语族水语中保留此词的用法。这与秦汉以来楚方言区域的变迁及楚方言区域内生活的少数民族情况相吻合。这绝不是巧合现象,而是扬雄时代楚地词在今天南方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中的遗存现象,它见证了楚方言与南方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与影响,透露这些民族语言所在区域源远流长的"桃木崇拜"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方言》 楚地词
原文传递
论魏晋文人对楚辞的接受
7
作者 樊露露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94-97,共4页
魏晋文人对楚辞的接受呈现出颇具时代特色的选择性。楚辞鲜明的艺术精神,如艳逸的才藻、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坎咏怀的抒情方式被继承发展,并由此开创了优秀的文人五言诗传统。但身逢乱世、玄学流行,魏晋文人对屈原人格精神进行了选择... 魏晋文人对楚辞的接受呈现出颇具时代特色的选择性。楚辞鲜明的艺术精神,如艳逸的才藻、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坎咏怀的抒情方式被继承发展,并由此开创了优秀的文人五言诗传统。但身逢乱世、玄学流行,魏晋文人对屈原人格精神进行了选择性吸收,表现为对存君兴国思想的淡化,对露才扬己态度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艺术精神 人格精神 魏晋文人 接受
下载PDF
《楚辞》和《神谱》神话人物的自然和社会角色比较
8
作者 彭家海 华亚颖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06-109,120,共5页
为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传播和传承,通过叙述、对比分析,从自然角色和社会角色两个方面对《楚辞》中的神话人物和《神谱》中的希腊神话人物进行对比研究,归纳出其异同与造成异同的原因。其相似原因在于古中国和古希腊对大自然崇高的敬畏... 为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传播和传承,通过叙述、对比分析,从自然角色和社会角色两个方面对《楚辞》中的神话人物和《神谱》中的希腊神话人物进行对比研究,归纳出其异同与造成异同的原因。其相似原因在于古中国和古希腊对大自然崇高的敬畏;差异的根源在于《楚辞》中的神话人物中反映了东方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精神,而《神谱》反映了西方的个人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神谱 昆仑神话 希腊神话 人物角色 职能
下载PDF
从楚简新出字看《说文》新附字
9
作者 蒋德平 《武夷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南唐徐铉校订许慎《说文》时,将许慎未收而其"注义序例中所载"及经典相承传写、时俗要用的字附益于《说文》之后。许多学者对这些新附字异议纷纷,但也有学者对其逐一进行了考证。作为战国时代的实物文献,出土的楚简文献材料... 南唐徐铉校订许慎《说文》时,将许慎未收而其"注义序例中所载"及经典相承传写、时俗要用的字附益于《说文》之后。许多学者对这些新附字异议纷纷,但也有学者对其逐一进行了考证。作为战国时代的实物文献,出土的楚简文献材料为我们研究《说文》新附字提供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汉字新材料。本文以出土楚简文献中的"芙、、韌、賽、覿、嵩、緅、藏、呀、昂、礪、砧、懌、泯"等14例新出字为例,与对应的《说文》新附字进行字形、字用的比较,并对前人的考证及新附字的价值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新出字 说文 新附字
下载PDF
《河岳英灵集》王昌龄评语疏证
10
作者 刘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66-72,共7页
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对王昌龄推崇备至,文章拟从文本解读出发,结合有关王昌龄评语中的摘句、所选诗歌及相关史料,并兼顾《河岳英灵集》的诗学理念和品评标准,对评语所包含的丰富意蕴进行疏证,以期能对殷璠的品评作出更为细致、恰当的... 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对王昌龄推崇备至,文章拟从文本解读出发,结合有关王昌龄评语中的摘句、所选诗歌及相关史料,并兼顾《河岳英灵集》的诗学理念和品评标准,对评语所包含的丰富意蕴进行疏证,以期能对殷璠的品评作出更为细致、恰当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璠 《河岳英灵集》 王昌龄 储光羲 风骨
下载PDF
战国文字中的盐字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赵平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61,共6页
Based on systematically-collected data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 “yan 盐” in the writing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present paper makes the paleographic argument that the character“ ”in the inscriptions of C... Based on systematically-collected data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 “yan 盐” in the writing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present paper makes the paleographic argument that the character“ ”in the inscriptions of Chu State slips from Baoshan is just “盐”. This is a character with associative compounds. It is made up of “lu卤” and “min 皿”, meaning making salt by boiling salty water. The exact identification of this character will much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s for “salt” in other writings of ancient China. The seal “ Xi (Xi) Yan Zhi Xi (徙)盐之玺”, i.e. “Seal of Salt Circulation”, was an official seal used in the course of salt circulation for the purpose to ensure regular salt trade and effective taxation and to avoid the repetition of tax lev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文字 “盐” 包山楚简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从楚汉战争的失败论项羽的性格弱点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光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84,共3页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后,刘邦、项羽为了争夺天下掀起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从战争初期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项羽是当然的赢家,但貌似强大的项羽集团败得很惨,给后人留下许多感慨。千百年来,许多学者一直在探讨项羽失败的原因...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后,刘邦、项羽为了争夺天下掀起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从战争初期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项羽是当然的赢家,但貌似强大的项羽集团败得很惨,给后人留下许多感慨。千百年来,许多学者一直在探讨项羽失败的原因。其实,项羽难以克服的性格弱点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项羽胸有大志,但缺乏坚定的恒心和强烈的进取意志;多疑和轻信这一矛盾的弱点在项羽身上有充分的体现;项羽身上有气量偏狭和过于仁慈相矛盾的弱点;项羽性格上的勇猛强悍与为人恭敬有礼交织在一起;项羽性格内向,交际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汉战争 性格弱点 项羽
下载PDF
楚文字的历史发展与地域文字系统的形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守奎 白显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8-174,共17页
楚文字是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含义。目前可知时代最早的楚文字保留了西周早期文字的特点,结合文献记载推测楚人使用汉字最晚在商末周初。这些楚文字是西周晚期的铜器铭文,已经与西周晚期通行的文字拉开差距,... 楚文字是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含义。目前可知时代最早的楚文字保留了西周早期文字的特点,结合文献记载推测楚人使用汉字最晚在商末周初。这些楚文字是西周晚期的铜器铭文,已经与西周晚期通行的文字拉开差距,形成了一些字体与构形诸方面的特色。春秋楚文字形成颀长整饬与屈曲美化两种字体,随着楚国军事与政治的扩张,风行江汉与江淮流域。经过战国早期的过渡,战国中期楚文字实现了内部的统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汉字系统。随着楚地域的不断扩大,楚文字内部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地方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字的起源 西周楚文字特色 楚文字构形 楚文字地域特征
原文传递
包山二号楚墓遣册研究二则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国胜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72,共7页
The bamboo slips of sacrificial-offering album from Baoshan Tomb No. 2 in Jingmen, Hubei Province were put into distinct tomb chambers separately. The second character of the second division (Nos. 265 and 266) which w... The bamboo slips of sacrificial-offering album from Baoshan Tomb No. 2 in Jingmen, Hubei Province were put into distinct tomb chambers separately. The second character of the second division (Nos. 265 and 266) which was interpreted as Zhao兆 by the staffs of the bamboo slip recovering group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Mao卯.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terms of Damao大卯 should be read as Dapao大庖 is convincing, and the vessels of Dapao referred to the utensils handled by the cooks in the kitchen. According to our regulation of the order of the bamboo slips and proposal of recovering the disconnected pieces, the fourth division (Nos.259 to 264) should be constituted into four slips, and the order of them is Nos. 259, 263/264, 260-1/262 and 261/260-2 (/means that the front and rear portions of the slips that can be constitu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山二号楚墓 遣册 文字考释 简序编排
原文传递
《九店楚简》释文注释校补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波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89,73,共6页
本文借助于最新的红外线照片,对九店楚简中几个字的释读提出了新的认识;同时通过对藏简的重新整理,新发现了为《九店楚简》一书漏收的两枚竹简。
关键词 九店楚简 字形 考释
下载PDF
由戰國楚簡看《説文解字》形義分合的類型
16
作者 楊建忠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2期149-167,235,236,共21页
文章討論了戰國楚簡及古文字中“梪/■/樹、穜/種、御/馭”三組形義關係。由戰國楚簡等出土文獻知,“尌=■=樹”,許慎分“尌”爲動詞、“樹(■)”爲名詞;“穜、種”在出土文獻中爲異體,可同表“種子、種植”義,許慎分“穜”表種植、“... 文章討論了戰國楚簡及古文字中“梪/■/樹、穜/種、御/馭”三組形義關係。由戰國楚簡等出土文獻知,“尌=■=樹”,許慎分“尌”爲動詞、“樹(■)”爲名詞;“穜、種”在出土文獻中爲異體,可同表“種子、種植”義,許慎分“穜”表種植、“種”表種子;“御/馭”在商周時是不同的兩個字,有“使馬”義的是“馭”而非“御”,至戰國二字因聲符相同而相混,致“御”有“使馬”義,許慎以“馭”爲“御”之古文而合二爲一。以上三組例子形成形義分合的三種類型:“尌、樹”屬一字分化型;“穜、種”屬異體分化型;“御、馭”屬音近混同型。文章有助於漢語字詞關係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戰國楚簡 《説文解字》 形義分合 類型
下载PDF
《史记·楚世家》熊渠封三子史料性质小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威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4,共4页
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和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史记.楚世家》所记载的熊渠封三子的史料性质,认为三子之王号最初可能仅是尊称或神号,经过长期的演化和整合,形成了三子皆称王的说法,并被《史记》吸纳和沿用,成为《楚世家》的一部分。
关键词 楚世家 熊渠封三子 史料性质
原文传递
论古代歌舞剧《九歌》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士吉 黄鹤 《大连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54-57,共4页
从屈原《楚辞·九歌》产生的历史渊源、社会背景、特定环境以及后代的流传情况,又从文学角度,即从《九歌》本身提供的东西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九歌》的体裁问题。
关键词 古代 歌舞剧 《九歌》 《楚辞·九歌》 '兮'字 屈原 独唱体诗歌 文学作品
下载PDF
小议“二拍”中的商人
19
作者 秦良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6-20,共5页
“二拍”中描写了近二十个商人 ,时来运转、暴发致富反映了商人的共同愿望 ,依靠灵通的商业信息致富是求财有道的表现。重义轻财、与人为善反映了凌氵蒙初理想中的儒商品格 ,重利轻义而不择手段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热中于高攀权贵是“... “二拍”中描写了近二十个商人 ,时来运转、暴发致富反映了商人的共同愿望 ,依靠灵通的商业信息致富是求财有道的表现。重义轻财、与人为善反映了凌氵蒙初理想中的儒商品格 ,重利轻义而不择手段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热中于高攀权贵是“官本位”社会对商人的必然影响 ,但民间对商人的看法却因“好货”的时代思潮而有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拍" 商人 致富手段 商业品格
下载PDF
两面罕见的西汉铜镜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学勤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3,共6页
郑州未来铜镜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面草叶纹镜,其形制、纹饰接近满城中山靖王墓所出,也属于武帝前期。镜铭两句十六字,系楚歌体诗,有助于七言诗起源的研究。该馆收藏的另一面星云纹镜,从纹饰看属于西汉中期偏早,特点是有同类型镜罕见的铭... 郑州未来铜镜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面草叶纹镜,其形制、纹饰接近满城中山靖王墓所出,也属于武帝前期。镜铭两句十六字,系楚歌体诗,有助于七言诗起源的研究。该馆收藏的另一面星云纹镜,从纹饰看属于西汉中期偏早,特点是有同类型镜罕见的铭文。内容描写思人之梦,更为镜铭中的异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铜镜 楚歌体 七言诗起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