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楚服到齐服:战国时代服饰研究的新材料与新认识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方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79-82,共4页
囿于形象材料的匮乏,以往学界对先秦服饰文化的研究大部分依据古代文献资料,难以对这个时代的服饰面貌进行系统梳理、得出全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孙机先生曾根据楚墓出土的服饰形象材料提出"楚服"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囿于形象材料的匮乏,以往学界对先秦服饰文化的研究大部分依据古代文献资料,难以对这个时代的服饰面貌进行系统梳理、得出全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孙机先生曾根据楚墓出土的服饰形象材料提出"楚服"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山东、安徽地区陆续出土的几批服饰材料显示,齐文化分布区应存在另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文化,本文以"齐服"称之,并对这类服饰的特点进行了全面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战国时代整体服饰文化状况的相关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代 服饰 楚服 齐服
下载PDF
楚赋与儒家文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广平 《云梦学刊》 2002年第1期5-9,共5页
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 ,而楚赋的代表作家则是宋玉。从宋玉赋中 ,我们可以看出 ,他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仁学思想 ,他深受儒家音乐教化思想的影响。赞美雅乐 ,斥责郑声。他深受孔门《易》学思想的影响 ,他以儒家的“圣人”自比 ,主张儒家... 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 ,而楚赋的代表作家则是宋玉。从宋玉赋中 ,我们可以看出 ,他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仁学思想 ,他深受儒家音乐教化思想的影响。赞美雅乐 ,斥责郑声。他深受孔门《易》学思想的影响 ,他以儒家的“圣人”自比 ,主张儒家的道德。宋玉这套话语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楚赋 儒家文化
下载PDF
《孔雀东南飞》与中国古代“出妇”婚俗 被引量:3
3
作者 丰建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559-563,共5页
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中国古代出妇婚俗,并从出妇婚俗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进行了解读。出妇礼俗是古代婚姻礼俗制度的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七出之制"即出妻的七种规定,出妇行为遵循特定的礼... 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中国古代出妇婚俗,并从出妇婚俗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进行了解读。出妇礼俗是古代婚姻礼俗制度的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七出之制"即出妻的七种规定,出妇行为遵循特定的礼仪程式进行,出妇享有一定的尊严和财产所有权。《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出妇(妻)诗。兰芝被遣属"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的情形,诗歌叙写了兰芝被遣的过程,反映了她对自己私物拥有处置权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婚俗 出妇 《孔雀东南飞》 出妇诗
下载PDF
良师高徒:魏吉与青年诸福棠之交往 被引量:2
4
作者 谷晓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705-709,共5页
诸福棠是我国现代儿科学奠基人,其早期学术生涯中,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学教授亚历山大·阿什利·魏吉交往颇多。本文利用二人书信及其他史料,研究了魏吉与青年诸福棠之交往,追溯了诸福棠早期的学术成长之路,在丰富我国儿科学史... 诸福棠是我国现代儿科学奠基人,其早期学术生涯中,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学教授亚历山大·阿什利·魏吉交往颇多。本文利用二人书信及其他史料,研究了魏吉与青年诸福棠之交往,追溯了诸福棠早期的学术成长之路,在丰富我国儿科学史研究的同时,希望能为青年学者的学术、职业发展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诸福棠 亚历山大·阿什利·魏吉
下载PDF
昙花一现的联邦制理想——解读沈钧儒的《联省民治谈》和《楼居七日记》
5
作者 陈水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4-39,共6页
清末新政开始的地方自治,在辛亥革命后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民主派的联邦制共和国理想与地方实力派的封建割据私心互相交织在一起,兴起为联省自治运动。风行一时的联省自治运动是如何消解的?该文通过剖析褚辅成、沈钧儒于1927年4月在... 清末新政开始的地方自治,在辛亥革命后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民主派的联邦制共和国理想与地方实力派的封建割据私心互相交织在一起,兴起为联省自治运动。风行一时的联省自治运动是如何消解的?该文通过剖析褚辅成、沈钧儒于1927年4月在国民党蒋介石“清党”中遭囚禁的前因后果,揭示了当时的联省自治运动与蒋介石要建立一党专制独裁体制之间的冲突。褚辅成、沈钧儒追求宪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使他们从这时就与蒋介石的军事独裁分道扬镳,并开始与中共合作,以此为线索,揭示了人民政协制度形成的历史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辅成 沈钧儒 联省民治
下载PDF
刘歆《遂初赋》抒情象征系统的特殊性与时代必然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丽平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2-75,共4页
《遂初赋》情感抒发的精神之旅转而变为写实,与此前的征行、远游类辞赋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以抒情的象征对象具有特殊性,借星宿喻仕途进退,借史抒怀,借景抒情。《遂初赋》所表现出的这些特殊性与西汉末年特殊的学术背景、文学背... 《遂初赋》情感抒发的精神之旅转而变为写实,与此前的征行、远游类辞赋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以抒情的象征对象具有特殊性,借星宿喻仕途进退,借史抒怀,借景抒情。《遂初赋》所表现出的这些特殊性与西汉末年特殊的学术背景、文学背景有密切关系。本文将依次分析阴阳灾异政治话语的盛行,《左传》等古文经的渐渐受重视,对大赋创作价值进行反思的文学背景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歆 《遂初赋》 抒情象征系统
下载PDF
楚辞音乐性文体特征及其相关问题——从阜阳出土楚辞汉简说起 被引量:5
7
作者 戴伟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9,共9页
阜阳楚辞简两残片共十个字,与通行本异文的"猗"是记音的结果,表明歌唱时泛声部位只是摹音,故字有异,这样可进一步确定楚辞是音乐文本。《招魂》的特殊结构反映了古歌舞剧的表演特征,由于表演角色的区别,音乐呈现出丰富性和曲... 阜阳楚辞简两残片共十个字,与通行本异文的"猗"是记音的结果,表明歌唱时泛声部位只是摹音,故字有异,这样可进一步确定楚辞是音乐文本。《招魂》的特殊结构反映了古歌舞剧的表演特征,由于表演角色的区别,音乐呈现出丰富性和曲折多变性;由于"说白"的加入,音乐表达的叙事过渡和主题引导进一步加强;由于在"些"组段落中加入"魂兮归来","招魂曲"的音乐主题旋律得到了不断深化。楚辞中"兮"被统一标志着传唱到写本的固定。以四言为主的《橘颂》与《天问》的表演形式不同,前者是"唱"的艺术,后者是"说"而不唱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阳楚辞简 记音 音乐文本 招魂 天问
下载PDF
《楚望赋》的精心撰作与李峤的早期心迹
8
作者 闫梦涵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4期87-101,共15页
《楚望赋》是初唐著名文臣李峤的早期作品,它逻辑严谨,理论性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登高望远,使人心悲”之幽微曲折的心境。然而该赋中因存在创作地点和抒情主体两方面的“隐”,以及对登望理论的深入阐发之“显”,而与一般的登高抒怀之... 《楚望赋》是初唐著名文臣李峤的早期作品,它逻辑严谨,理论性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登高望远,使人心悲”之幽微曲折的心境。然而该赋中因存在创作地点和抒情主体两方面的“隐”,以及对登望理论的深入阐发之“显”,而与一般的登高抒怀之作不同,独见李峤在行文过程中的精心构思。通过对李峤早期行迹的梳理、考证可知,《楚望赋》创作于李峤仕途迎来重要转折的三原县尉时期,是他在这一时期急于干进却又不敢过分自我彰显之复杂心态的产物,亦反映了武后治下早期文人的普遍追求,是一篇在特定背景下精心构思的“命题作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望赋》 李峤 登高主题 初唐文士
下载PDF
从楚仲姬簠谈春秋时期蔡国的对外联姻及有关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锦前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85-91,共7页
复旦大学博物馆藏楚仲姬簠及同出器物应系春秋晚期楚(式)器,簠铭的“蔡侯”即蔡昭侯申;“楚仲姬”即襄阳蔡坡出土蔡公子缶的“姬安”、当阳曹家岗出土王孙簠的“蔡姬”,与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蔡侯申诸器的“大孟姬”系姊妹;缶系其兄弟蔡... 复旦大学博物馆藏楚仲姬簠及同出器物应系春秋晚期楚(式)器,簠铭的“蔡侯”即蔡昭侯申;“楚仲姬”即襄阳蔡坡出土蔡公子缶的“姬安”、当阳曹家岗出土王孙簠的“蔡姬”,与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蔡侯申诸器的“大孟姬”系姊妹;缶系其兄弟蔡公子(蔡侯申之子)所作媵器,簠系其夫王孙(楚王之孙)所作;缶、簠出自楚国腹地襄阳、当阳一带,体现了蔡楚之间的联姻关系。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蔡侯申诸器的“大孟姬”与“姬安”即“楚仲姬”系姊妹。据出土铜器铭文和传世古书记载,春秋时期,蔡国与南方的楚、吴,中原的许、宋,东方的齐及北方的燕国,皆广结婚姻,反映了春秋时期,处在吴楚等几大强国之间的蔡国,既要“肇佐天子”,又要“佐佑楚王”,同时还要“敬配吴王”,以婚姻为纽带,于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局面。列国间婚姻关系的变迁,从侧面折射了政治上的离合,而蔡国即为其典型和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仲姬簠 蔡公子缶 王孙簠 婚姻 政治
下载PDF
继承与拓展——刘勰之骚赋观管窥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红俊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12,共6页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刘勰在吸取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在其著作《文心雕龙》里对楚辞及赋进行了系统化的论述,并对前人的观点进行了拓展。其关于骚赋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文心雕龙》的《辨骚》篇及《诠赋》篇。本...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刘勰在吸取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在其著作《文心雕龙》里对楚辞及赋进行了系统化的论述,并对前人的观点进行了拓展。其关于骚赋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文心雕龙》的《辨骚》篇及《诠赋》篇。本文主要结合刘勰以前研究者的论述来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关骚赋的论述进行分析,以探究刘勰之骚赋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楚辞
下载PDF
日藏《成化处州府志》所载宋佚序的文献价值
11
作者 吕冠南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年第7期73-75,共3页
曾枣庄主编的《宋代序跋全编》是目前可见的收录宋代序跋作品最完备的文学总集。但由于宋代文化繁盛,著述众多,文学界为不同著述所撰写的序跋作品也极为丰富,因此辑录有宋一代的序跋作品,很难做到毫无挂漏。利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 曾枣庄主编的《宋代序跋全编》是目前可见的收录宋代序跋作品最完备的文学总集。但由于宋代文化繁盛,著述众多,文学界为不同著述所撰写的序跋作品也极为丰富,因此辑录有宋一代的序跋作品,很难做到毫无挂漏。利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成化处州府志》可以对《宋代序跋全编》进行增订,既可以补充已收录作家的佚文,也可以补充未收录的作家的作品,这无论对总集补遗,还是对丰富宋代作家阵营,皆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些佚序对于学界研究宋代处州地区的方志修纂史也颇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序跋全编》 《成化处州府志》 辑佚 域外汉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