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 in paddy soils cultivated for various years in the subtropical China 被引量:22
1
作者 Liang Ma Renkou Xu Jun Ji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89-695,共7页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 on upland red soil,and paddy soils which were originated from the upland soil and cultivated for 8,15,35 and 85 years,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batch method.The...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 on upland red soil,and paddy soils which were originated from the upland soil and cultivated for 8,15,35 and 85 years,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batch method.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of the soils are important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The 15-Year paddy soil had the highest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Pb(Ⅱ),followed by the 35-Year paddy soil.Both the 35-Year paddy soil and 15-Year paddy soil adsorbed more Cu(Ⅱ) than the upland soil and other paddy soils.The 15-Year paddy soils exhibited the highest desorption percentage for both Cu(Ⅱ) and Pb(Ⅱ).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for the CEC of the soils tested.The high soil CEC contributes not only to the ad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 but also to the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of the two heavy metals by the soils.Lower desorption percentages for Cu(Ⅱ) (36.7% to 42.2%) and Pb(Ⅱ) (50.4% to 57.9%) were observed for the 85-Year paddy soil.The highest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oil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low desorption percentages for the two metals becaus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lexes between the organic matter and the metals could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u(Ⅱ) Pb(Ⅱ) cultivation chronosequence paddy soil
下载PDF
帽儿山不同林龄落叶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季节动态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薪琪 韩轶 王传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7-609,共13页
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受到干扰后退化土壤的肥力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采伐后次生林发展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尚不明确。在帽儿山森林生态站的落叶阔叶林中设置了一个由采伐后0年... 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受到干扰后退化土壤的肥力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采伐后次生林发展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尚不明确。在帽儿山森林生态站的落叶阔叶林中设置了一个由采伐后0年(采伐迹地)、10年、25年、56年的林分构成林龄系列样地,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在生长季期间(4–10月)每月测定各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C_(mic))、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N_(mic))、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Cdis)、可溶性全氮含量(Ndis)、土壤含水率、温度等因子,以探索采伐干扰后不同林龄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时间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长季均值差异显著,C_(mic)表现为56年和采伐迹地显著高于25年和10年林分;N_(mic)表现为采伐迹地、56年显著高于10年林分,25年林分居中;C_(mic)/N_(mic)表现为56年、10年林分显著高于25年林分、采伐迹地。(2)采伐迹地微生物生物量季节变化格局与其他3个林龄林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长季后期,前者表现为降低,而后者表现为升高或变化不明显;10年、25年、56年林分C_(mic)、N_(mic)季节变化格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长季前期,变化幅度随林龄增长而降低;4个林龄林分C_(mic)/N_(mic)季节变化均表现为"W"形。(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随林龄而变:随林龄增长,C_(mic)、N_(mic)的影响因子由土壤含水率(采伐迹地、10年生)逐渐转变为土壤可溶性养分含量(10年、25年、56年林分);采伐迹地C_(mic)/N_(mic)影响因子为土壤温度和Cdis,其他3个林龄林分则为Cdis/Ndis。这些结果说明:在采伐干扰后的次生林发展过程中,植被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不断变化,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进而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显示出地上植被变化与地下微生物动态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干扰 年龄系列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生物量氮 季节动态 温带森林
原文传递
林龄、叶龄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郑璐嘉 黄志群 +4 位作者 何宗明 王夏怡 刘桌明 刘瑞强 肖好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研究5个不同林龄(3,8,14,21,46年)、不同叶龄(当年生、1年生、2年生、3年生)杉木人工林叶片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并根据它们对氮循环等过程的指示作用来探索不同林龄、叶龄杉木人工林氮循环过程及氮饱和程度的差异,从而为不... 【目的】研究5个不同林龄(3,8,14,21,46年)、不同叶龄(当年生、1年生、2年生、3年生)杉木人工林叶片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并根据它们对氮循环等过程的指示作用来探索不同林龄、叶龄杉木人工林氮循环过程及氮饱和程度的差异,从而为不同生长阶段杉木人工林制定施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南平峡阳林场5块相互毗邻的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每个林龄的林分内分别设置4个20 m×20 m的试验小区。分别采集不同林龄杉木活叶并根据"主干法"将采集的杉叶分为不同叶龄,然后在每个小区内采集0~10 cm深度土层的土样,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它们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δ15N),用碳氮元素分析仪测定叶片氮含量,叶片15N富集指数由叶片δ15N值减去相应的土壤δ15N得到。【结果】叶片δ15N值的变化范围为-2.52‰~2.81‰,叶片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72%~13.5%,二者在不同林龄间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并均呈现出幼林和老林较高、处于速生期的林分较低的趋势,且叶片δ15N值与叶片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不同叶龄叶片δ15N值间则不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林龄叶片的15N富集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幼林与老林叶片15N富集指数较接近于0的趋势;叶片δ13C的变化范围为-29.93‰^-27.88‰,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但同一林龄不同叶龄叶片的δ13C则有显著差异,且有随着叶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结论】不同林龄叶片δ13C差异不显著但呈现幼年较低的趋势,可能是不同树高导致不同林龄杉木水分利用效率间的差异所致,而同一林龄不同叶龄杉木δ13C间的显著差异则可能是光合作用效率不同造成的。不同林龄在叶片δ15N、叶片氮含量、叶片15N富集指数间的显著差异均指示出处于速生期的林分氮饱和程度显著低于幼林和老林,这说明虽然我国亚热带地区氮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序列 杉木 稳定同位素 氮饱和
下载PDF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养分浓度 被引量:21
4
作者 孔令仑 黄志群 +3 位作者 何宗明 郑璐嘉 刘桌明 王民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9-1076,共8页
以亚热带不同林龄(3、8、14、21、46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叶龄(当年生、1年生、2年生和3年生)叶片氮、磷养分状况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叶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总体趋势为当年生>1年生&g... 以亚热带不同林龄(3、8、14、21、46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叶龄(当年生、1年生、2年生和3年生)叶片氮、磷养分状况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叶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总体趋势为当年生>1年生>2年生>3年生,而林龄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叶片N/P为11.4~19.6,其中,幼龄林和老龄林叶片N/P高于速生期林分叶片N/P,氮、磷浓度随叶龄的变化趋势一致,为当年生>1年生>2年生>3年生.水分利用效率随林龄变化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叶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同时随林龄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氮浓度相关不显著,而与叶片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N/P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在氮沉降增加的背景下,亚热带森林中植物磷含量逐渐成为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序列 杉木 水分利用效率 养分状况
原文传递
杉木林年龄序列地下碳分配变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光水 杨玉盛 +3 位作者 高人 谢锦升 杨智杰 毛艳玲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85-1293,共9页
森林地下碳分配在森林碳平衡和碳吸存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揭示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地下碳分配变化对于人工林碳汇估算和碳汇管理等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年龄序列方法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生长过程中地下碳分配变化特点。年... 森林地下碳分配在森林碳平衡和碳吸存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揭示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地下碳分配变化对于人工林碳汇估算和碳汇管理等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年龄序列方法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生长过程中地下碳分配变化特点。年龄序列为福建省南平7a生(幼龄林)、16a生(中龄林)、21a生(近熟林)、41a生(成熟林)和88a生(老龄林)的杉木林。细根净生产力测定采用连续土芯法,根系呼吸测定采用壕沟法,生物量增量测定采用异速生长方程,地上年凋落物量采用凋落物收集框测定。结果表明:杉木林细根净生产力在中龄林前没有显著差异,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此后则显著下降。细根净生产力/地上凋落物量比值随林龄增加而显著下降。老龄林的根系呼吸显著低于其它林龄林分,根系呼吸与细根生物量间呈显著线性相关。中龄林和近成熟林的地下碳分配(Total belouground carbon allocation,TBCA)显著高于幼龄林和成熟林,而老龄林的则最低。中龄林、近成熟林和成熟林的地上部分净生产力/TBCA比值显著高于幼龄林和老龄林,而杉木林的根系碳利用效率(RCUE)则呈现出随林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年龄序列 地下碳分配 细根净生产力 根系呼吸
下载PDF
不同林龄马尾松林下植物多样性与环境特征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小红 赵安玖 +1 位作者 张健 曾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2,233,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与环境特征的关系,探求影响物种更替的环境因子,以期为马尾松人工林的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 【目的】分析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与环境特征的关系,探求影响物种更替的环境因子,以期为马尾松人工林的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马尾松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环境因子与植物物种的相关性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来实现。【结果】早期阶段(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马尾松林下物种丰富,到后期(成熟林)林下仅被少量主要物种占据;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E、D、H明显降低,草本层表现尤为明显,木本层不显著;林分结构(林分密度、胸径、树高)对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影响明显,而对木本层的影响相对较弱;土壤容重与幼龄林、成熟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相关;土壤全氮、全钾、有机质对初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显著,特别是草本植物。【结论】随着林龄的延长,马尾松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林分结构和土壤质量是马尾松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结构 土壤养分 物种多样性 年龄序列 马尾松人工林
下载PDF
Changes in Soil C and N Contents and Mineralization Across a Cultivation Chronosequence of Paddy Fields in Subtropical China 被引量:17
7
作者 LI Zhong-Pei ZHANG Tao-Lin +1 位作者 HAN Feng-Xiang P. FELIX-HENNINGSE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54-562,共9页
Dynamic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a cultivation chronosequence of paddy fields were studied in subtropical China.Mineraliza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wa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CO2 evolution from soil during 20 day... Dynamic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a cultivation chronosequence of paddy fields were studied in subtropical China.Mineraliza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wa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CO2 evolution from soil during 20 days of laboratoryincubation. In the first 30 years of cultivation, soil organic C and N contents increased rapidly. After 30 years, 0-10 cmsoil contained 19.6 g kg-1 organic C and 1.62 g kg-1 total 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of 18.1 g kg-1 and 1.50g kg-1 for 10-20 cm, and then remained stable even after 80 years of rice cultivation. During 20 days incubation themineralization rates of organic C and N in surface soil (0-10 cm) ranged from 2.2% to 3.3% and from 2.8% to 6.7%,respectively, of organic C and total N contents. Biologically active C size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organicC and N contents. Soil dissolved organic C decreased after cultivation of wasteland to 10 years paddy field and thenincrease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increased with number of years under cultivation, whil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ncreased during the first 30 years of cultivation and then stabilized. After 30 years of cultivation surface soil (0-10 cm)contained 332.8 mg kg-1 of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23.85 mg kg-1 of microbial biomass N, which were 111% and 47%higher than those in soil cultivated for 3 years. It was suggested that surface soil with 30 years of rice cultivation insubtropical China would have attained a steady state of organic C content, being about 19 g 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ion chronosequence MINERALIZATION paddy fields soil C soil N
下载PDF
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8
作者 袁颖红 樊后保 +2 位作者 黄荣珍 苏兵强 刘文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8-273,共6页
对连续年龄序列(2a、3a、4a、5a、6a)桉树人工林土壤三种微量元素(Fe、Mn、Zn)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年龄阶段的桉树人工林中土壤Fe、Mn、Zn含... 对连续年龄序列(2a、3a、4a、5a、6a)桉树人工林土壤三种微量元素(Fe、Mn、Zn)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年龄阶段的桉树人工林中土壤Fe、Mn、Zn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强烈受土壤酸度的影响。土壤三种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全K、全Ca、全Mg等大量养分元素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土壤有机C、全N、全P的相关性不明显(0~20cm表层土壤的Zn除外)。总的来说,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桉树人工林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6a生桉树人工林各土壤层(0~20cm、20~40cm、40~60cm)的Fe、Mn、Zn含量分别比2a生林分下降13.7%~21.8%、55.6%~57.2%和71.0%~73.2%。在当前桉树人工林种植方式下,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应增施有机、无机肥和Fe、Mn、Zn等微量元素肥料,以有效控制土壤地力衰退和实现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序列 桉树人工林 土壤微量元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的植硅体及其闭留碳演变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留美 张甘霖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5-1030,共6页
以浙江慈溪滨海沉积物上发育的5个具有不同植稻年龄的水耕人为土剖面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土壤中的植硅体及其闭留碳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土壤中植硅体的含量变幅为3.67~17.51 g kg-1。水耕人为土中植硅体的剖面分... 以浙江慈溪滨海沉积物上发育的5个具有不同植稻年龄的水耕人为土剖面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土壤中的植硅体及其闭留碳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土壤中植硅体的含量变幅为3.67~17.51 g kg-1。水耕人为土中植硅体的剖面分布特征与有机碳相似,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剖面分布特征表明植硅体在水耕人为土中不易移动。与起源土相比,水耕人为土表层植硅体含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说明植稻有利于植硅体在土壤表层富集。而植硅体随植稻年龄的增加没有表现出有规律的增加或减少趋势。统计分析表明植硅体和总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植硅体对土壤发生中的硅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水稻产生的植硅体其体内闭留的碳量较高,但由于土体内植硅体总量较低,植硅体闭留碳仅占总有机碳的0.93%~1.68%。现有数据表明,仅通过根系与残茬返还土壤,种植富硅植物水稻并不能显著增强土壤的长期固碳能力。由于植硅体固定的碳在土壤环境中比较稳定,如果能强化秸秆还田,植稻对于土壤长期固碳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 时间序列 植硅体 植硅体闭留碳 硅循环 碳固定
原文传递
帽儿山不同年龄森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因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家骏 王传宽 韩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4-1202,共9页
为探明东北温带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呼吸(R_S)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在帽儿山选取皆伐后天然更新恢复的4个年龄(1a、10a、25a和56a)林分进行了1年的野外原位测定。结果表明:(1)皆伐后天然更新恢复1年、10年、25年和56年林分的年R_S通... 为探明东北温带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呼吸(R_S)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在帽儿山选取皆伐后天然更新恢复的4个年龄(1a、10a、25a和56a)林分进行了1年的野外原位测定。结果表明:(1)皆伐后天然更新恢复1年、10年、25年和56年林分的年R_S通量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686.5、639.7、733.3、762.3g C m^(-2)a^(-1);其中生长季(5月─10月)和非生长季的R_S通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均呈现出随林龄增加先减后增的趋势。全年、生长季和非生长季R_S随林龄变化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6%、6.3%和21.1%,表明非生长季R_S通量的变异性加大了全年R_S通量的差异。(2)4个年龄林分的Rs季节变化趋势相似,且其主控因子均随季节而变:6月─8月Rs与土壤含水率呈二次函数关系(R^2波动在56%─79%之间),其余时段则与土壤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R^2波动在85%─93%之间)。(3)不同年龄林分生长季R_S与0─20cm土层有机碳(SOC)密度呈正相关关系(R^2=0.434,P<0.05),而非生长季R_S与同期土壤5cm温度呈正相关关系(R^2=0.959,P<0.01)。本研究区森林皆伐导致R_S降低,随皆伐后森林恢复R_S不断增加,其主导驱动因子是SOC密度的增加和非生长季土壤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变化 年龄序列 驱动因子 森林采伐 土壤呼吸 森林恢复
下载PDF
滨海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时间序列母质均一性判定与特性演变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留美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3-763,共11页
时间序列方法是研究土壤发生特性演变的重要途径,而比较土壤变化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序列中的土壤具有相同的起源,即具有母质的相对均一性。本研究根据史料记载中浙江慈溪海塘修筑年代估计出水稻土的耕作年龄,选择了植稻年龄约为50、300、... 时间序列方法是研究土壤发生特性演变的重要途径,而比较土壤变化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序列中的土壤具有相同的起源,即具有母质的相对均一性。本研究根据史料记载中浙江慈溪海塘修筑年代估计出水稻土的耕作年龄,选择了植稻年龄约为50、300、500、700、1000a以及一个未垦滩涂剖面组成的一个时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土壤属性参数对该时间序列的母质不连续性(或母质均一性)以及水稻土相对年龄进行了判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时间序列的6个剖面虽然具有微小的差异,但其剖面内与剖面间母质来源相同。在水稻土母质不连续性判定中,去除黏粒的粉粒与粉粒中稳定元素Ti/Zr比值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相对易变的土壤属性参数如碳酸钙、磁化率以及游离铁的剖面分异程度在水稻土相对年龄的判定中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综合这些参数在时间序列中的演化趋势,发现500a剖面与整个序列的变化趋势不相符合,可能是利用历史的差异所致,在相关的性质演变研究中应该从序列中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时间序列 母质不连续性 土壤相对年龄 判定指标 土壤发生演化
下载PDF
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生物可利用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小勇 杨茜 +1 位作者 孙耀 黄建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509-3519,共11页
采用1992年Ruttenberg连续提取法(SEDEX)将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的磷分为交换态磷(Ex-P),Fe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有机磷(Or-P),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的结果,探讨了柱状沉积... 采用1992年Ruttenberg连续提取法(SEDEX)将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的磷分为交换态磷(Ex-P),Fe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有机磷(Or-P),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的结果,探讨了柱状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磷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黄东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各形态磷平均含量为:Au-P(140.72μg/g)>De-P(59.23μg/g)>Or-P(32.69μg/g)>Fe-P(29.91μg/g)>Ex-P(5.92μg/g);各形态磷在沉积时间序列上分布不同,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和气候环境等因子对磷埋藏量影响的不同,其中Au-P在长江口H1-18站位含量比南黄海中部3个站位要低得多;调查区表层潜在生物有效磷为13.55%左右,仅仅占沉积磷中的一小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东海陆架区 沉积物 磷形态 年代序列 生物可利用性
下载PDF
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铁氧化物与磁化率演变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来明 邵明安 +2 位作者 陈留美 韩光中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以我国亚热带地区不同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形态铁氧化物和磁化率随成土时间的动态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灰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0~120 cm土体中全铁(Fet)、游离铁(Fed)和游离度(Fed/Fet)随... 以我国亚热带地区不同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形态铁氧化物和磁化率随成土时间的动态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灰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0~120 cm土体中全铁(Fet)、游离铁(Fed)和游离度(Fed/Fet)随时间序列演变均逐渐增加,0~50 a内Fet、Fed和Fed/Fet增加速率分别为3.2 t hm^(-2) a^(-1)、1.2 t hm^(-2) a^(-1)和0.04%a^(-1),50~1 000 a内Fet、Fed和Fed/Fet增加速率分别为0.1 t hm^(-2) a^(-1)、0.15 t hm^(-2) a^(-1)和0.01%a^(-1);而酸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0~120 cm土体中Fet、Fed和Fed/Fet随时间序列演变均逐渐下降,0~60 a内Fet、Fed和Fed/Fet下降速率分别为0.2 t hm^(-2) a^(-1)、0.5 t hm^(-2) a^(-1)和0.03%a^(-1),60~300 a内Fet、Fed和Fed/Fet下降速率分别为0.9 t hm^(-2) a^(-1)、1.2 t hm^(-2) a^(-1)和0.06%a^(-1)。土壤pH、Eh、以及外源铁输入与土体内铁淋失的相对强度是控制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中铁氧化物转化速率与途径的主要因素。石灰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中不同磁学指标随时间演变分为三个阶段:0~50 a内表现为质量磁化率(MS)、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软剩磁(IRMs)的急剧降低;50~300 a内表现为MS、SIRM和IRMs的持续、缓慢降低以及硬剩磁(IRMh)的相对稳定发展;300~1 000 a内表现为MS、SIRM和IRMs的持续、缓慢降低以及IRMh的快速下降。酸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0~20 cm和20~120 cm土壤中磁学指标演变呈现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0~60 a 0~20 cm内MS,SIRM和IRMs的急剧降低,IRMh具有明显增加;而20~120 cm内MS、SIRM和IRMs缓慢下降,IRMh明显降低。60~300 a 0~20 cm内不同磁学指标变化幅度均很小,而20~120 cm内IRMh相对比较稳定,MS、SIRM和IRMs在种稻150 a后快速下降。淹水还原条件下亚铁磁性矿物的破坏是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演变过程中磁性衰减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 时间序列 铁氧化物 磁化率 成土母质
下载PDF
母质对南方丘陵区水耕人为土理化性质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韩光中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2-780,共9页
基于时间序列系统分析了我国南方丘陵区三种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理化性质的演变,结果表明:成土母质可以决定黏粒与土壤有机碳(SOC)对人为水耕成土过程的敏感性,明显影响其演变特征。游离铁(Fed)对人为水耕的成土过程非常敏感,其迁移与... 基于时间序列系统分析了我国南方丘陵区三种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理化性质的演变,结果表明:成土母质可以决定黏粒与土壤有机碳(SOC)对人为水耕成土过程的敏感性,明显影响其演变特征。游离铁(Fed)对人为水耕的成土过程非常敏感,其迁移与转化主要受人为水耕成土过程影响,受成土母质影响很小;硅酸盐铁(Fet-Fed)对人为水耕的成土过程不敏感,但全铁(Fet)含量的分布主要受Fed的影响。黏粒的淋失会对土壤中元素的迁移与分布产生重要影响,造成SiO2相对富集和Al2O3相对亏损,在利用由Al和Si两种元素计算所得到的一些指标指示丘陵区水耕人为土的发育程度时一定要慎重;而TiO2在水耕人为土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可以作为稳定元素来指示水耕人为土演变过程中其他元素的迁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 时间序列 母质 演变特征
下载PDF
Changes in Soil Properties of Paddy Fields Across a Cultivation Chronosequence in Subtropical China 被引量:10
15
作者 LIZhong-Pei ZHANGTao-Lin +2 位作者 LIDe-Cheng B.VELDE HANFeng-Xia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Rice produc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food supply of China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es in paddy soil fertility and the management effects is of practical importance for increasing rice productivity... Rice produc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food supply of China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es in paddy soil fertility and the management effects is of practical importance for increasing rice productivity. In this study, field sampling in a typical red soil region of subtropical China, Jiangxi Province, was used to observe changes in the soil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in a cultivation chronosequence of paddy fields. After cultivation, clay (< 0.002 mm) content in the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ion chronosequence paddy fields soil properties subtropical China
下载PDF
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碳库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文飞 吴建平 +7 位作者 樊后保 李燕燕 袁颖红 廖迎春 黄荣珍 胡良 房焕英 郭虎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7,共6页
随着桉树人工林栽培面积的扩大,桉树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与土壤过程的影响,引发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更值得关注是的短论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对森林碳汇增加的贡献缺乏定量化的评估。因此,要合理评价桉树人工林对于生态系统碳吸存的影响,开展... 随着桉树人工林栽培面积的扩大,桉树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与土壤过程的影响,引发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更值得关注是的短论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对森林碳汇增加的贡献缺乏定量化的评估。因此,要合理评价桉树人工林对于生态系统碳吸存的影响,开展野外定位研究十分必要。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项目组对闽南山区连续年龄序列(2a、3a、4a、5a、6a)的尾巨桉人工林碳库进行了分析,以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探讨了桉树人工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碳库动态,以期对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显示: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总量分别为152.88、199.97、241.67、221.94和210.95t·hm-2,表现为先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年生后则出现下降趋势。其中乔木层C储量次为20.49、32.57、41.86、49.84和83.16 t·hm-2,占总贮量的13.54%~30.09%;林下植被C贮量分别为2.24、2.97、2.46、1.76和4.01 t·hm-2,占3.39%~9.74%;地被物C贮量分别为1.76、2.49、1.44、2.19和6.43 t·hm-2,占0.60%~3.05%;土壤C贮量所占比例最大(56.96%~84.17%),且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各年龄段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分别为22.86、26.07、32.64、32.71和46.69 t·hm-2.a-1,年固C量分别为10.37、11.72、14.98、15.02和21.51 t·hm-2.a-1,表现为固碳能力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可见,大力发展集约经营的桉树人工林,是解决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缓解温室效应潜在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人工林 年龄序列 碳库 碳汇 碳吸存
下载PDF
桑沟湾养殖海域柱状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小勇 杨茜 +2 位作者 孙耀 石晓勇 江双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4,共9页
以桑沟湾扇贝和海带两个养殖海区的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法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分为交换态磷(Ex-P)、铁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和有机磷(Or-P),并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 以桑沟湾扇贝和海带两个养殖海区的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法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分为交换态磷(Ex-P)、铁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和有机磷(Or-P),并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的结果,结合桑沟湾水产养殖历史,探讨了近200年来桑沟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含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的生物有效磷。结果表明,柱状沉积物中上层各形态磷的含量高于底层,表明养殖活动使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磷含量增大。各形态磷的含量在贝壳沉积区内变化幅度均较大,Or-P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扇贝养殖区沉积物中的总磷(TP)、Or-P和海带养殖区沉积物中的TP、Or-P在沉积时间序列上分布基本一致,其含量变化与各时期工业生产和海水养殖活动密切相关;两个区域柱状沉积物中潜在生物有效性磷占总磷的百分比为61.2%和71.0%。沉积物中Ex-P的含量对该海域的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沟湾 柱状沉积物 磷形态 年代序列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刀耕火种弃耕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构建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运峰 路兴慧 +5 位作者 臧润国 丁易 龙文兴 王进强 杨民 黄运天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5-426,共12页
研究群落构建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群落动态过程中的构建规律对于了解群落演替机理有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海南岛刀耕火种干扰后自然恢复的10 hm2热带低地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恢复阶段的次生林(15年、30年和60年)和老... 研究群落构建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群落动态过程中的构建规律对于了解群落演替机理有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海南岛刀耕火种干扰后自然恢复的10 hm2热带低地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恢复阶段的次生林(15年、30年和60年)和老龄林在幼苗、幼树和成年树群落的物种组成,揭示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构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老龄林中不同径级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不同径级间的物种相似度显著高于各恢复阶段的次生林,但优势种在群落中的比例低于各恢复阶段的次生林。随着自然恢复过程的进行,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与老龄林的相似性也逐渐增大,支持演替平衡理论。所有恢复阶段样地中幼苗的个体、物种丰富度和基于多度涵盖估计量(ACE)都低于幼树和成年树群落,幼苗层物种组成与幼树、成年树也有较大差异,说明新增到幼苗群落可能是一个难于预测的过程。研究结果说明了确定过程和随机过程共同决定了次生演替的群落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序列 群落构建 群落演替 海南岛 次生林 刀耕火种 热带雨林
原文传递
南方丘陵区三种母质水耕人为土有机碳的累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光中 张甘霖 李德成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8-984,共7页
本研究分析了南方丘陵区3种母质水耕人为土有机碳的累积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紫色砂页岩和第四纪红黏土母质的水耕人为土在发育过程中有机碳较易累积,在种稻初期土壤有机碳的增加主要集中在耕作层,到一定阶段后下层(耕作层以下)也... 本研究分析了南方丘陵区3种母质水耕人为土有机碳的累积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紫色砂页岩和第四纪红黏土母质的水耕人为土在发育过程中有机碳较易累积,在种稻初期土壤有机碳的增加主要集中在耕作层,到一定阶段后下层(耕作层以下)也明显增加;相比之下,红砂岩母质的水耕人为土在发育过程中有机碳较难累积。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的丘陵区水耕人为土耕作层有机碳动态变化模型表明丘陵区水耕人为土有机碳的动态变化主要受细颗粒(黏粒+细粉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 时间序列 有机碳 土壤颗粒组成
下载PDF
集约经营雷竹林序列的土壤磷素含量与组分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芳 金炳华 +3 位作者 孙达 姜培坤 庄舜尧 曹志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7-355,共9页
在浙江省临安市三口镇、太湖源镇(西天目乡)、横畈镇等雷竹主产区采集了不同种植年限(1a,5a,10a,15a)集约经营雷竹林地以及作为对照的附近稻田(0a)的土壤0~10、10~20、20~40em的样品,各年龄的土壤分别采集4个重复的剖面,... 在浙江省临安市三口镇、太湖源镇(西天目乡)、横畈镇等雷竹主产区采集了不同种植年限(1a,5a,10a,15a)集约经营雷竹林地以及作为对照的附近稻田(0a)的土壤0~10、10~20、20~40em的样品,各年龄的土壤分别采集4个重复的剖面,对土壤磷素含量及分布作了研究,并用^31P核磁共振仪分析了土壤磷素组分及比例的变化,以便为评估集约经营措施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三个乡镇雷竹林土壤表层的全磷(1.96~2.01gkg。)、有效磷(458~468mg kg^-1)均随着雷竹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呈急剧上升的趋势,但土壤有机磷增幅不大。所有土壤剖面上的全磷、有效磷和有机磷均是表层〉亚表层〉〉底土层,呈自上而下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说明土壤磷素主要富集在表层。雷竹林土壤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为29%~20%,有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31P核磁共振分析证实无机磷酸盐组分占土壤磷素的极大部分。有机磷份量较小,其中磷酸单酯有一定比例,磷酸双酯较少,而焦磷酸酯则更少,说明在本研究的种植时间内雷竹林土壤有机磷含量变化不大。鉴于目前雷竹林地土壤有效磷已很高的现状,建议立即停用磷肥3—5年,这既不会影响雷笋的产量和品质,又可节约资源,并逐步使土壤有效磷下降、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防止潜在的污染水休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林 时间序列 核磁共振 土壤磷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