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与TGF-β_1的关系及相关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飞 袁文 +2 位作者 廖达光 张天一 王知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及其他临床因素在成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慢性脑积水分为非脑积水组和脑积水组。首先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间脑脊液中TGF-β1浓...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及其他临床因素在成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慢性脑积水分为非脑积水组和脑积水组。首先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间脑脊液中TGF-β1浓度的差异性;再通过回顾性分析,筛选可能导致慢性脑积水的临床危险因素;最后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加以确定。结果(1)16例患者(12.4%)并发慢性脑积水,诊断慢性脑积水的平均时间为31.6±17.0 d;(2)在第13天脑积水组的TGF-β1浓度显著性增高(P<0.05);(3)通过回顾性分析,两组间在高血压病史、SAH次数和首诊时Hunt-Hess分级、脑室扩大、动脉瘤位置、Fisher分级、脑室脑池积血分布计分及术后颅内感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多因素分析显示首诊时脑室扩大、动脉瘤位置、Fisher分级、脑室脑池积血分布计分和术后颅内感染为临床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成年aSAH患者,首诊时脑室扩大、动脉瘤位置、Fisher分级、脑室脑池积血Graeb评分和术后颅内感染是慢性脑积水形成的危险因素;对预测慢性脑积水的发生,它们较脑脊液中TGF-β1浓度更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积水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转化生长因子-Β1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外伤性脑积水的外科治疗(附36例报告)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平 蔡强 +2 位作者 杜浩 陈谦学 陈治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外伤性脑积水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救治的36例慢性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周临床症状缓解29例(80.6%),症状缓解不明显7例(19.4%)。术后随访3~30月,按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24例,... 目的探讨慢性外伤性脑积水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救治的36例慢性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周临床症状缓解29例(80.6%),症状缓解不明显7例(19.4%)。术后随访3~30月,按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2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慢性外伤性脑积水首选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正常压力脑积水分流前应先做脑脊液释放试验,合并颅骨缺损的患者可同时行修补手术;室间孔的位置测量对于置管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慢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脊液释放试验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 被引量:12
3
作者 曾令成 于加省 +3 位作者 陈劲草 陈坚 雷霆 李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10期604-606,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aSAH)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及其易患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我科aSAH病例221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2.7%(28/...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aSAH)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及其易患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我科aSAH病例221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2.7%(28/221)。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Hunt-Hess级别、Fisher级别、前交通动脉瘤、aSAH次数以及脑室内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sher级别、脑室内出血、aSAH次数、前交通动脉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脑积水为aSAH后一较常见并发症,影响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Fisher级别、脑室内出血、aSAH次数、前交通动脉瘤。对具上述危险因素的aSAH患者应注意跟踪随访,及时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慢性脑积水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汪春雷 朱洁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6期3002-3004,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所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出血后发生(慢性)脑积水患者与非脑积水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所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出血后发生(慢性)脑积水患者与非脑积水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动脉瘤所在位置等9个相关指标上有无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 676例中发生(慢性)脑积水129例,发生率为19.1%。发生脑积水患者及未发生脑积水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病史、出血破入脑室率、动脉瘤位置、Fisher及Hunt-Hess级别6个指标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慢性脑积水发生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破入脑室、有高血压病史及Fisher和Hunt-Hess级别高是导致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有约19.1%的患者发生慢性脑积水,这些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出血破入脑室等特殊情况,临床医师可根据高危因素提早进行预防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危险因素 慢性脑积水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患者血清CCCK-18、Netrin-1、HPA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黄永健 麦玲 +4 位作者 罗婷 王崇科 方孟秋 何咸锰 黄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裂解细胞角蛋白-18(CCCK-18)、神经轴突向导因子-1(Netrin-1)、乙酰肝素酶(HPA)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患者血管内...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裂解细胞角蛋白-18(CCCK-18)、神经轴突向导因子-1(Netrin-1)、乙酰肝素酶(HPA)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患者血管内介入术后是否发生慢性脑积水分为发生组52例与未发生组14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CCCK-18、Netrin-1、HPA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CCK-18、Netrin-1、HPA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血清CCCK-18、Netrin-1、HPA水平患者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发生组年龄、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生组术后第1、3、7天血清CCCK-18、Netrin-1、H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CK-18、Netrin-1、HPA均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P均<0.05);CCCK-18、Netrin-1、HPA联合预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的AUC为0.927,较单一指标预测AUC大(P均<0.05);术后第3天CCCK-18、Netrin-1、HPA高水平患者30 d内病死率高于低水平患者(P均<0.05)。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患者血清CCCK-18、Netrin-1、HPA水平较高,联合检测有助于慢性脑积水预测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术 慢性脑积水 半胱氨酸蛋白酶裂解细胞角蛋白-18 神经轴突向导因子-1 乙酰肝素酶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雪梅 李湘 +1 位作者 韩浴阳 张孙富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行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颅内破裂动...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行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有18例患者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发病率为12.0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60岁(OR=1.803,P=0.022)、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OR=1.895,P=0.030)、出血次数>1次(OR=3.591,P=0.009)、脑室积血(OR=1.822,P=0.030)、无腰大池引流(OR=3.364,P=0.000)、无终板造瘘(OR=4.198,P=0.003)、颅内感染(OR=2.811,P=0.004)均为影响颅内破裂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出血次数>1次、脑室积血、无腰大池引流、无终板造瘘、颅内感染为影响颅内破裂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 动脉瘤夹闭术 慢性脑积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机制与预后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立江 段传志 +5 位作者 何旭英 文军 汪求精 李西锋 柳晓秋 王建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易患因素和临床预后。方法纳入研究标准的13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GDC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对出血破人脑室伴脑室系统梗阻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对其他... 目的探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易患因素和临床预后。方法纳入研究标准的13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GDC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对出血破人脑室伴脑室系统梗阻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对其他患者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出血后1月CT评价慢性脑积水发生情况。对慢性轻度脑积水行短期临床观察,慢性重度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患者6月后临床恢复情况。行统计学分析明确影响慢性脑积水发生的易患因素,比较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6月后有无慢性脑积水者在临床预后上的差异。结果本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2.12%(16/132),其易患因素依次是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后6月随访,有无慢性脑积水者在临床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不是单因素作用的结果,重度慢性脑积水患者及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得到较好的预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栓塞 治疗性 慢性脑积水
原文传递
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海成 王如海 +3 位作者 韩超 于强 黄好峰 李习珍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术后形成慢性脑积水(HCP)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2例行手术治疗的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3个月是否形成慢性脑积水将患者分为脑积水组...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术后形成慢性脑积水(HCP)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2例行手术治疗的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3个月是否形成慢性脑积水将患者分为脑积水组(37例)和非脑积水组(145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探讨危险因素对慢性脑积水的预测能力。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mGS评分(OR=1.136,95%CI:1.043~1.238,P=0.003),术后GCS评分(OR=0.697,95%CI:0.494~0.983,P=0.040)、术后硬膜下积液(OR=4.377,95%CI:1.224~15.649,P=0.023)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独立相关。上述危险因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截断值11分)、0.784(截断值8分)、0.624,联合预测慢性脑积水的AUC为0.872(95%CI:0.815~0.917,P<0.001)。结论术前mGS评分(>11分),术后GCS评分(<8分)、术后硬膜下积液是SICH患者术后形成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联合应用可提高对慢性HCP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慢性脑积水 危险因素 预测
原文传递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诊治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志敏 李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723-724,768,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治疗的aSAH后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随访6月~2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7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慢性脑积水是a...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治疗的aSAH后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随访6月~2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7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慢性脑积水是aSAH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室-腹腔分流术是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慢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岩松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7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未形成慢性脑积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未形成慢性脑积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饮酒史、吸烟史、动脉瘤后循环、高血压病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侧左、脑室扩大、出血破入脑室、早期手术等相关单因素比较,χ2值分别为6.71、13.71、5.93、40.00、4.68、5.89、7.21、15.85、6.700 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高龄等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分别为10.846、17.134、5.009、5.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饮酒史、吸烟史、动脉瘤后循环、高血压病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侧左、脑室扩大、出血破入脑室、早期手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高龄是a 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应加以重视,采取有效治疗方法防止病情恶化,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慢性脑积水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改良的Graeb评分对幕上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术后慢性脑积水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如海 胡海成 +3 位作者 韩超 于强 李习珍 黄好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445-449,452,共6页
目的探讨脑室改良的Graeb评分(mGS)对幕上自发性脑室出血(IVH)患者术后慢性脑积水(HC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行手术治疗的幕上自发性IV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是否形成慢性HCP,将其分为慢性HCP组(49例)和非慢... 目的探讨脑室改良的Graeb评分(mGS)对幕上自发性脑室出血(IVH)患者术后慢性脑积水(HC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行手术治疗的幕上自发性IV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是否形成慢性HCP,将其分为慢性HCP组(49例)和非慢性HCP组(120例)。使用mGS评分评估自发性IVH严重程度。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HCP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分析mGS评分预测HCP的能力。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室mGS评分与HCP独立相关(OR=1.395,95%CI:1.239~1.572,P<0.001),同时结果还显示GCS评分为HC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脑室mG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95%CI:0.810~0.917,P<0.001),灵敏度89.8%,截断值14分。结论mGS评分具有预测幕上自发性IVH患者术后慢性HCP的价值。脑室mGS评分>14时,患者术后更易形成慢性H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室出血 慢性脑积水 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 改良的Graeb评分
下载PDF
对大骨瓣减压术后慢性脑积水患者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文光 胡林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7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对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患者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四川省仁寿县中医医院进行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93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目的:探讨对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患者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四川省仁寿县中医医院进行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93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3例患者分为参考组(48例)和研究组(45例)。对参考组患者分期进行VPS和颅骨修补术,对研究组患者同期进行VPS和颅骨修补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活质量量表(QLQ-C30)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与参考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QLQ-C30的评分更高,P <0.05。结论:对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患者同期进行VPS和颅骨修补术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术 慢性脑积水 同期 颅骨修补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干预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慢性脑积水患者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王明妹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4期186-188,共3页
目的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慢性脑积水患者施以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慢性脑积水患者7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组,36例施以全方位护理干预者纳入试验组,36例施以... 目的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慢性脑积水患者施以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慢性脑积水患者7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组,36例施以全方位护理干预者纳入试验组,36例施以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意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并发症、满意度、不良情绪、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更佳(P均<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慢性脑积水患者施以全方位护理干预价值较高,可使预后得以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慢性脑积水 全方位护理干预 预后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可溶性Fas、Fas配体水平的变化与脑积水发生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嵌嵌 刘成辉 +4 位作者 王鹏 詹升全 郭文龙 李炎稳 周东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83-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脑脊液可溶性Fas(s Fas)、Fas配体(s Fas 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慢性脑积水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给118例a SAH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行腰穿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脊液s Fa...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脑脊液可溶性Fas(s Fas)、Fas配体(s Fas 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慢性脑积水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给118例a SAH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行腰穿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脊液s Fas、s Fas L浓度。另选取12例发热颅内感染待排患者为对照组。在发病后3个月时,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a SAH患者的预后。对a SAH组发生脑积水与无脑积水患者,以及不同预后患者之间的脑脊液s Fas、s Fas L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a SAH组患者中发生慢性脑积水24例(20%)。a SAH组患者发病后各时间点脑脊液s Fas、Fas L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积水组发病后第7-9 d的脑脊液s Fas及第10-12 d的s Fas L浓度显著高于无脑积水组(均P〈0.05)。重度残疾组和植物生存组脑脊液s Fas、s Fas L浓度均显著高于恢复良好组和轻度残疾组(均P〈0.05);植物生存组脑脊液s Fas L浓度还显著高于重度残疾组(P〈0.05)。结论 a SAH患者发病后脑脊液s Fas、s Fas L水平明显增高;其水平变化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关系不大,但与患者的预后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FAS SFASL 脑积水 预后
下载PDF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志刚 张宪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参照组开展脑室-腹腔分流术治...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参照组开展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研究组开展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效果较好,其可改善患者的肢体、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慢性脑积水
下载PDF
慢性脑积水患者的早期发现及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真 陈革 +4 位作者 宋为群 汪洁 周景升 刘霖 王茂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总结早期诊断慢性脑积水的方法及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康复功能评价和影像学资料(除外其它导致脑室扩大疾病),28例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脑积水...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总结早期诊断慢性脑积水的方法及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康复功能评价和影像学资料(除外其它导致脑室扩大疾病),28例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脑积水并及时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后积极开展肢体功能、语言、认知、心理、情感等神经康复治疗,强调预防性和主动性为主的康复治疗原则。结果:22例昏迷患者中,12例逐渐清醒,2例呈低反应状态,另外的6例非昏迷患者的功能障碍均有明显改善。昏迷患者的GCS评分治疗前为(4.50±1.16)分,治疗半年后为(14.16±0.8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8例患者标准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为(22.66±2.15)分,治疗半年后为(65.88±10.2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损伤6个月内的患者康复效果较好,而损伤6个月以上的患者预后差。结论:康复科医生是否能够早期发现慢性脑积水,及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开展以预防性、主动性为主的全面的康复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积水 早期发现 临床研究 Barthel指数评分 脑室腹腔分流术 康复效果 神经康复治疗 昏迷患者 影像学资料 GCS评分 脑外伤后 早期诊断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 脑室扩大 功能评价 肢体功能 治疗原则 功能障碍 主动性 预防性
下载PDF
腰池引流联合高压氧在Hunt-hessⅢ、Ⅳ级aSAH术后预防慢性脑积水等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超 唐晓平 +3 位作者 段军伟 王远传 陈康妮 张涛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腰池引流联合高压氧在Hunt-hessⅢ、Ⅳ级aSAH患者术后预防慢性脑积水等并发症的疗效分析。方法145例Hunt-hessⅢ、Ⅳ级aSAH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为早期高压氧治疗(HBO)联合腰大池引流(CLD)及常规药物治疗组;腰池组为腰大... 目的探讨早期腰池引流联合高压氧在Hunt-hessⅢ、Ⅳ级aSAH患者术后预防慢性脑积水等并发症的疗效分析。方法145例Hunt-hessⅢ、Ⅳ级aSAH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为早期高压氧治疗(HBO)联合腰大池引流(CLD)及常规药物治疗组;腰池组为腰大池引流及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组。观察三组患者的术后GOS评分、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颅内感染发生率、慢性脑积水发生率等并发症情况。结果①术后7d、14d联合组、腰池组、常规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慢性脑积水的远期发生率,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腰池组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与腰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患者的颅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患者的愈后(GOS评分),腰池引流能改善患者远期愈后,不能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而高压氧对患者远期愈后无明显影响。结论 aSAH术后早期行腰池引流能明显的缓解脑血管痉挛,降低了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愈后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合理留置腰池引流也不会增加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早期联合高压氧能缓解脑血管痉挛,但不能降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也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愈后及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AH 腰大池引流 高压氧 慢性脑积水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海成 王如海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形成慢性脑积水(HCP)的危险因素及对HCP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3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HCP形成情况,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形成慢性脑积水(HCP)的危险因素及对HCP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3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HCP形成情况,分析慢性HCP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不同指标对慢性HCP的预测价值,以约登指数最大值确定截点值。结果223例患者形成HCP者49例(22.0%);HCP组脑疝比例、改良Graeb量表(mGS)评分、术前梗阻性HCP比例均高于非HCP组(P<0.05),GCS评分低于非HCP组(P<0.05),未行腰椎穿刺的患者HCP发生率高于行腰椎穿刺(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示,脑疝、mGS评分为患者慢性HC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早期腰椎穿刺为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示,脑疝、mGS评分预测患者术后形成慢性HC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6、0.821,两者联合预测慢性HCP的AUC为0.857。结论脑疝、mGS评分为HICH术后慢性HCP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术后早期释放脑脊液可减少慢性HCP的发生。脑疝、mGS评分指标联合应用可更好地预测慢性HCP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慢性脑积水 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 改良Graeb评分
原文传递
创伤后慢性脑积水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平雨 周忠义 黄益洪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364-365,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创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32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32例创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全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意识及神... 目的探讨创伤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创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32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32例创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全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28例(87.5%);恢复良好20例(62.5%),中残8例(25%),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创伤后慢性脑积水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充分认识其发生原因,实施正确防治措施可减少其发生率;早期诊断、及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明显缓解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慢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原文传递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秀清 张育华 谭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4期371-373,共3页
慢性脑积水引起患者智能障碍、步态异常、尿失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该文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产生原因、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慢性脑积水 脑室镜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