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小麦-鹅观草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初报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杏芬 吴丽芳 +1 位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5年第11期878-884,共7页
应用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构型分析、植株外形特征观察、染色体C-分带技术,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鹅观草(Roegneria kam ojiOhw i)的杂交及回... 应用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构型分析、植株外形特征观察、染色体C-分带技术,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鹅观草(Roegneria kam ojiOhw i)的杂交及回交后代F5、BC1F3、BC1F4和BC2F4群体中选育并鉴定出3个二体异附加系V39-15-5、V35-8-8 和V58-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鹅观草 异附加系 育种 鉴定
下载PDF
大赖草及近缘种染色体C-分带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苏玲 齐莉莉 +1 位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3期258-262,共5页
对Thinopyrumnbesarabicum(Savul.&Rays)A.Lve、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Fisch.)Nevski)和大赖草(Leymusracemosus(Lam.)... 对Thinopyrumnbesarabicum(Savul.&Rays)A.Lve、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Fisch.)Nevski)和大赖草(Leymusracemosus(Lam.)Tzvel.)染色体C分带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Th.besarabicum和新麦草的染色体在C分带带型上有明显的差异,显示了物种的特异性。3个物种的核型表明,C带带纹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的末端,大部分染色体不显着丝粒带和中间带。在大赖草染色体上的末端带很明显。一些大赖草的染色体具有与Th.besarabicum和新麦草某些染色体相似的C带带型。对大赖草染色体组与Th.besarabicum和新麦草染色体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草 大赖草 染色体c-分带 核型分析
下载PDF
矮秆波兰小麦的C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瑞武 周永红 郑有良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利用改良的C带技术 ,分析了矮秆波兰小麦的染色体C带带型。矮秆波兰小麦具有 14对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带的数目、大小、强弱及分布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认为C带可作为矮秆波兰小麦染色体的细胞学标记。同时 。
关键词 c 矮秆波兰小麦 染色体带型
下载PDF
燕麦染色体C-分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俞益 周良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9-72,共4页
以二倍体燕麦Avenastrigosa为材料,进行染色体C-分带方法研究,确定了最佳分带流程。以Giemsa与Wright混染效果最好,A.strigosa的7对染色体C-带差异明显,各对染色体带型互异,但都有两条端... 以二倍体燕麦Avenastrigosa为材料,进行染色体C-分带方法研究,确定了最佳分带流程。以Giemsa与Wright混染效果最好,A.strigosa的7对染色体C-带差异明显,各对染色体带型互异,但都有两条端带。对每对染色体的C-带特征作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影响C-分带效果的因素及燕麦染色体C-分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染色体c-分带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和附加系的C-分带鉴定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继新 陈新宏 +5 位作者 王小利 武军 傅杰 何蓓如 宋亚珍 孙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和附加系进行了细胞学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3个异代换系H921-6-12为5A/Nh5代换、H922-9-12为3B/Nh4代换、H924-3-4为3D/Nh4代换,2个异附加系H8911-1-2-6为Nh...  利用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和附加系进行了细胞学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3个异代换系H921-6-12为5A/Nh5代换、H922-9-12为3B/Nh4代换、H924-3-4为3D/Nh4代换,2个异附加系H8911-1-2-6为Nh4附加、H9014-154-2为Nh7附加。初步推断华山新麦草的Nh5和Nh4染色体分别能补偿普通小麦的5A和3B,3D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华山新麦草 异代换系 异附加系 染色体c-分带 细胞学鉴定
下载PDF
簇毛麦染色体的改良C-分带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凤高 陈佩度 刘大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6期525-528,共4页
运用改良的C-分带技术,使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Schur)V染色体组的7对染色体全部显示出特异性的丰富带纹,包括与N-带相似的近着丝粒带以及N-带所不具有的末端带和亚端带。这些带纹使V组7对染色体之间以及簇毛麦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 运用改良的C-分带技术,使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Schur)V染色体组的7对染色体全部显示出特异性的丰富带纹,包括与N-带相似的近着丝粒带以及N-带所不具有的末端带和亚端带。这些带纹使V组7对染色体之间以及簇毛麦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之间能明确地相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毛麦 c-分带
下载PDF
加州野大麦染色体C-分带、荧光原位杂交及其核型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孔芳 王海燕 +5 位作者 赵彦 纪剑辉 曹爱忠 王苏玲 周波 王秀娥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以二倍体加州野大麦(Hordeum californicum)及普通小麦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加州野大麦的双二倍体为材料,进行依次染色体C-分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背景中的加州野大麦染色体都显示较强的末端带,7对染色体之... 以二倍体加州野大麦(Hordeum californicum)及普通小麦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加州野大麦的双二倍体为材料,进行依次染色体C-分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背景中的加州野大麦染色体都显示较强的末端带,7对染色体之间带的数目和强弱均存在明显差异,可以和普通小麦染色体相互区分开来;以45srDNA为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发现,二倍体和双二倍体中加州野大麦的NOR位点均位于第7对染色体短臂上;基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结果,利用Motic images plus 2.0 ML软件“数码显微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核型分析,确定加州野大麦的核型为2n=2x=10 m(2SAT)+4 sm,属于较为对称性核型(A);加州野大麦染色体核型的建立,为利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转移加州野大麦的有利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倍体 染色体c-分带 荧光原位杂交 核型分析 加州野大麦
下载PDF
普通小麦-簇毛麦2V染色体端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淑梅 徐川梅 +1 位作者 周波 陈佩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具有抗多种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是可供小麦改良利用的优良遗传资源。本研究综合利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Giemsa C-分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具有抗多种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是可供小麦改良利用的优良遗传资源。本研究综合利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Giemsa C-分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uhybridization,GISH)及分子标记等技术,从普通小麦-簇毛麦2V(2D)异代换系与含有Ph抑制基因的中国春高配对材料(pairing homoeologous inhibitor,PhI)C04-13的杂交后代中选出分别含有簇毛麦2V长臂和短臂的普通小麦-簇毛麦2V端体异附加系。含有簇毛麦2V短臂的附加系在护颖颖脊上有刚毛,而在含2V长臂的附加系的护颖颖脊上没有刚毛,可将控制护颖颖脊刚毛性状的基因进一步定位在簇毛麦2V染色体的短臂上。筛选出可以追踪2V染色体短臂的SSR标记wmc25。该分子标记和护颖颖脊刚毛形态标记可用来追踪导入小麦遗传背景中的簇毛麦2V染色体短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簇毛麦 端体异附加系 染色体c-分带 荧光原位杂交 SSR
下载PDF
多枝赖草的C-分带与核型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葛荣朝 赵宝存 +2 位作者 沈银柱 黄占景 赵茂林 《中国草地》 CSCD 2004年第3期72-74,共3页
通过对多枝赖草的根尖染色体进行常规制片分析和利用BSG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C-分带研究,确定多枝赖草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2n=4x=28=18m+10sm,确认多枝赖草的标准C-分带带型为2n=28=5CT+2CTI++2CT++1CTI++1CTI+1C+1T+1TI。
关键词 多枝赖草 核型分析 c-分带
原文传递
普那菊苣的核型分析和C-分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葛荣朝 赵茂林 +2 位作者 高洪文 赵保存 李国亮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0-193,共4页
通过根尖染色体常规制片分析 ,确定普那菊苣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 :2 n=2 x=18=18m。利用 BSG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 C-分带研究 ,确认普那菊苣的标准 C-分带为 2 n=18=2 CT+4 CTI++1CT++ICTI++ICT+I+;同时证实利用 C-分带方法验证核型分析... 通过根尖染色体常规制片分析 ,确定普那菊苣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 :2 n=2 x=18=18m。利用 BSG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 C-分带研究 ,确认普那菊苣的标准 C-分带为 2 n=18=2 CT+4 CTI++1CT++ICTI++ICT+I+;同时证实利用 C-分带方法验证核型分析中染色体的配对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那菊苣 核型分析 c-分带 饲草
下载PDF
植物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丽娟 李集临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86-88,共3页
染色体C -分带和原位杂交技术是染色体识别和基因定位研究中较为直接和简便的方法 ,本文综述了染色体C
关键词 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应用 植物染色体 研究进展 基因定位 综述 直接 c-分带 识别
下载PDF
一个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的细胞学鉴定
12
作者 钟少斌 姚景侠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6期523-527,共5页
对从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后代中获得的矮秆抗病选系84056-1-36-1进行体细胞C-分带鉴定,结果表明,它的21对染色体中,有1对短臂带型与1R相似的黑麦染色体代换了小麦的1D。观察“中国春”双端二体1A、1B与该选系杂种F_1的花粉母... 对从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后代中获得的矮秆抗病选系84056-1-36-1进行体细胞C-分带鉴定,结果表明,它的21对染色体中,有1对短臂带型与1R相似的黑麦染色体代换了小麦的1D。观察“中国春”双端二体1A、1B与该选系杂种F_1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配对,发现分别有82.56%和65.71%的细胞出现异型三价体,所有细胞至少有两个形态不同的单价体;而在“中国春”端二体IDL与84056-1-36-1的杂种中,端体不配对的花粉母细胞占100%,经C-分带后,另外1条单价体显示明显的端带。从上述这些结果推断84056-1-36-1为1R(1D)代换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染色体代换 小麦 细胞学鉴定
下载PDF
紫外线诱发小鼠染色体C带的产生
13
作者 麦明 昝瑞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69-271,共3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紫外线处理小鼠骨髓细胞产生染色体C带的方法。初步分析了紫外线—C带的产生原因。本工作证明了Comings提出的C显带机理。
关键词 小鼠 紫外线 染色体c
原文传递
花生属栽培种和野生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Ⅰ.染色体Giemsa C-显带带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詹英贤 吴爱忠 +1 位作者 程明 周向臣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5-19,共5页
所分析的花生染色体 Giemsa C-显带带型表明:花生属(Arachis L.)栽培种(A.hypogaea L.)的弗吉尼亚(Virginia)型,野生种的山地花生(A.monticola Krap.etRig.)、卡尔登纳花生(A.cardenasii Krap.et Greg.)和伯提索可花生(A.batizocoiKrap.... 所分析的花生染色体 Giemsa C-显带带型表明:花生属(Arachis L.)栽培种(A.hypogaea L.)的弗吉尼亚(Virginia)型,野生种的山地花生(A.monticola Krap.etRig.)、卡尔登纳花生(A.cardenasii Krap.et Greg.)和伯提索可花生(A.batizocoiKrap.et Greg.)都有不同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属 栽培种 野生种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木薯染色体的C-分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霞 庄南生 李开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52-56,共5页
应用高温干燥法显示13份木薯种质的C-带(即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带的简称)。结果表明:C-带带型在种质间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特异性,主要表现在C-带的带纹总长度不同,尤其是带纹的类型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用以构建木薯染色体图谱。C-带... 应用高温干燥法显示13份木薯种质的C-带(即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带的简称)。结果表明:C-带带型在种质间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特异性,主要表现在C-带的带纹总长度不同,尤其是带纹的类型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用以构建木薯染色体图谱。C-带带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可分为5种类型,其中以Ⅰ类型居多,各种C-带带纹类型的染色体数目所占比例在种质之间的变异较大,Ⅲ和Ⅳ类型在各种质之间的变异更大。13份种质间的异染色质含量差异达极显著,且随杂交次数增多,染色体组中异染色质比例趋于增高。还对高温干燥法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染色体 c-分带 植物显带技术 分布特征 遗传学
下载PDF
近亲幽灵蛛的核型分析(蜘蛛目:幽灵蛛科)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秀珍 崔素娟 +2 位作者 杨震玲 王建平 王佑举 《蛛形学报》 1997年第1期19-22,共4页
报告近亲幽灵蛛的核型分析,包括: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实验材料采自石家庄郊区的校园中,细胞学数据主要来自对胚胎胞有丝分裂中期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近亲幽灵蛛的染色体数目是:雄性细胞为25条,雌体细胞为2... 报告近亲幽灵蛛的核型分析,包括: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实验材料采自石家庄郊区的校园中,细胞学数据主要来自对胚胎胞有丝分裂中期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近亲幽灵蛛的染色体数目是:雄性细胞为25条,雌体细胞为26条,性别决定机制属XO系统,X染色体是核型中最长的1条(对),也是唯一1条(对)典型的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这在我们过去的实验中尚属第一次发现,对近亲幽灵蛛的C-带标本分析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亲幽灵蛛 幽灵蛛 染色体 亚中部着丝粒 c-显带
下载PDF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赵继新 陈新宏 +4 位作者 王小利 武军 傅杰 何蓓如 孙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5-108,113,共5页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步推断,H9015-17-1-9附加的是Nh5染色体,H9017-14-16-5附加的是Nh6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 异附加系 分子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
下载PDF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继新 陈新宏 +4 位作者 王小利 武军 傅杰 何蓓如 孙晓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277-2281,共5页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 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的异代换系进行了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异代换系 H92 1- 6 - 12和 H92 4 - 3- 4均含有 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 .对这 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 C-分带带型比...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 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的异代换系进行了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异代换系 H92 1- 6 - 12和 H92 4 - 3- 4均含有 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 .对这 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 C-分带带型比较 ,结果认为 :H92 1- 6 - 12可能是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的 5 A / N5h 代换系 ,H92 4 - 3- 4可能是 3D/ N4 h代换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 异代换系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c-分带
下载PDF
稻蝗属一新种及其染色体C带核型分析(直翅目:蝗总科)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恩波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在陕西省安康地区采到稻蝗属一新种,端带稻蝗Oxya apicocingulasp.nov.。该种近似于小稻蝗Oxya intricata(Stal),主要区别为:1)雄性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极狭,长为宽的9倍;2)雄性... 在陕西省安康地区采到稻蝗属一新种,端带稻蝗Oxya apicocingulasp.nov.。该种近似于小稻蝗Oxya intricata(Stal),主要区别为:1)雄性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极狭,长为宽的9倍;2)雄性尾须圆锥形,略斜截;3);雄性阳茎基背片外冠突中部膨大,顶端内弯,钩状;4)雌性瓣基骨片外缘具两对齿突;5)染色体C带核型居间带1—2对,端带7—8对,异染色质总含量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斑腿蝗科 稻蝗属 新种 染色体c 核型
下载PDF
甘蔗异染色质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成木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39-43,共5页
应用Giemsa C一分带技术显示甘蔗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结果表明,甘蔗异染色质含量平均为51%。不同品种的异染色质含量差异显著。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最基本且较稳定的类型是着丝点区域为异染色质区。完全异染色质... 应用Giemsa C一分带技术显示甘蔗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结果表明,甘蔗异染色质含量平均为51%。不同品种的异染色质含量差异显著。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最基本且较稳定的类型是着丝点区域为异染色质区。完全异染色质化的染色体常是小型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染色体 异染色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