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不同比例分期施用对超高产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亚亮 张治安 +1 位作者 赵洪祥 马学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208,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超高产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玉米超高产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氮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按分配比例不同设6个处理:N1.底肥100%;N2.底肥80%,...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超高产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玉米超高产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氮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按分配比例不同设6个处理:N1.底肥100%;N2.底肥80%,拔节期追施20%;N3.底肥80%,拔节期追施10%,吐丝期追施10%;N4.底肥60%,拔节期追施40%;N5.底肥60%,拔节期追施30%,吐丝期追施10%;N6.底肥60%,拔节期和吐丝期均追施20%,研究氮肥不同比例分期施用对玉米产量、叶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N6处理玉米产量最高,N2处理玉米产量最低,N6处理比N4、N1、N2处理分别增产7.3%,10.2%,11.1%。在灌浆期以前,各处理叶片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灌浆期以后,N6、N5处理叶片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N4、N1、N2处理。在吐丝期以前,各处理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吐丝期以后N6、N5处理的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显著高于N4、N1、N2处理,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N4、N1、N2处理。【结论】氮肥不同比例分期追施使玉米叶片生育后期保护酶活性增强,延缓了玉米叶片的衰老速度,提高了产量。氮肥最佳施用模式为60%作底肥,拔节期和吐丝期均追施20%,玉米产量最高可达14 852.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玉米 氮肥 保护酶活性 丙二醛(MDA)含量 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甲醛和苯复合污染下悬垂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鲁敏 周智敏 +1 位作者 谭蕾 张凌方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8-14,共7页
利用植物治理甲醛和苯等室内化学污染目前已成为室内化学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的前沿和热点。植物体内叶绿素(Chl)含量的变化是判断植物受室内空气化学污染胁迫下抗性大小的重要依据。文章采用人工熏气模拟实验,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 利用植物治理甲醛和苯等室内化学污染目前已成为室内化学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的前沿和热点。植物体内叶绿素(Chl)含量的变化是判断植物受室内空气化学污染胁迫下抗性大小的重要依据。文章采用人工熏气模拟实验,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了8种常见的室内悬垂植物在3种不同浓度甲醛和苯胁迫下的Chl含量变化,并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室内悬垂植物的抗性能力与强弱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复合污染物浓度对植物体内Chl含量变化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3种甲醛和苯复合污染的浓度梯度下,常春藤体内Chl变化率最小,抗性能力最强;综合评定3种甲醛和苯复合污染浓度胁迫下,抗性能力最强的是常春藤,金心吊兰次之,最弱的是吊竹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复合污染 悬垂植物 chl含量
下载PDF
11种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致毒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邹立 程刚 +1 位作者 李永祺 林岿璇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34,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11种有机磷农药对扁藻的相对增长率(K)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得到S=30(接近近岸海水盐度值)和S=20时(接近河口区海水盐度值)的半数有效浓度,并比较其大小。盐度作为环境因子,影响到有机磷农药的毒性。... 通过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11种有机磷农药对扁藻的相对增长率(K)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得到S=30(接近近岸海水盐度值)和S=20时(接近河口区海水盐度值)的半数有效浓度,并比较其大小。盐度作为环境因子,影响到有机磷农药的毒性。研究发现,有的有机磷农药在低浓度时出现一定限度的促生长作用;容易进攻细胞膜的有机磷农药对扁藻的致毒性相对较强;此外,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大小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含有苯环结构的有机磷农药毒性大于不含有苯环结构的有机磷农药的毒性。结构、组成相似条件下,脂溶性大,分子类型复杂的有机磷农药毒效大。其中辛硫磷除含有苯环结构外,尚含有氰基,具有特别高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扁藻 海洋污染 海洋生物 致毒效应
下载PDF
灰楸光合指标的无性系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
作者 贠慧玲 杨海裕 +3 位作者 张一 麻文俊 李银梅 戴秀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3,共6页
分析灰楸无性系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遗传变异,旨在鉴定高光合效率、低蒸腾耗散的灰楸优良无性系,为灰楸光合高效育种和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光合和气体交换参数,采用S... 分析灰楸无性系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遗传变异,旨在鉴定高光合效率、低蒸腾耗散的灰楸优良无性系,为灰楸光合高效育种和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光合和气体交换参数,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灰楸无性系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等4个主要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净光合速率与空气CO_(2)浓度呈负相关。通过回归方程确定了光照强度对瞬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均有较大正贡献。叶绿素含量与瞬时净光合速率呈正显著相关,说明叶绿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楸树光合能力和生长状况。光合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显著,光照强度对灰楸无性系瞬时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灰楸无性系光合指标变异系数和重复力均较高,无性系光合能力选择潜力较大。叶绿素含量可作为灰楸早期选育的一个重要参考技术指标,与树高、胸径等共同作为开展灰楸良种选择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楸 光合指标 环境因子 叶绿素含量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