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贴片式电子元件典型的失效模式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贺光辉 邹雅冰 +1 位作者 李少平 莫富尧 《电子工艺技术》 2012年第6期341-343,379,共4页
针对贴片式电阻器和贴片式陶瓷电容器中银电极典型的腐蚀漏电失效模式,选取两个案例进行分析。通过采用X-ray、金相切片和SEM&EDS等分析手段,阐述了这类贴片式电子元件的失效机理,剖析了元件出现硫化腐蚀、电化学迁移失效与银电极... 针对贴片式电阻器和贴片式陶瓷电容器中银电极典型的腐蚀漏电失效模式,选取两个案例进行分析。通过采用X-ray、金相切片和SEM&EDS等分析手段,阐述了这类贴片式电子元件的失效机理,剖析了元件出现硫化腐蚀、电化学迁移失效与银电极制作工艺及电极浆料的关系,并提出了有效控制此类失效的措施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片式电阻器 贴片式陶瓷电容器 贴片式电子元件 银电极 失效机理 硫化腐蚀 电化学迁移
下载PDF
片式电子元器件中无铅可焊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尹 李基森 +2 位作者 齐坤 陈玫 娄红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11,共5页
研究了对片式电子元器件以纯Sn镀层取代可焊性优异但环保性差的Sn–Pb镀层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结果表明,Sn镀层上的“晶须”是制约其使用的主要问题,通过镀覆中间层、控制Sn层厚度、选择减小镀层压应力的添加剂、采用甲... 研究了对片式电子元器件以纯Sn镀层取代可焊性优异但环保性差的Sn–Pb镀层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结果表明,Sn镀层上的“晶须”是制约其使用的主要问题,通过镀覆中间层、控制Sn层厚度、选择减小镀层压应力的添加剂、采用甲基磺酸锡体系镀哑光Sn等措施能有效抑制“晶须”的产生,获得可焊性好、能满足片式电子元器件批量生产质量要求的无铅镀层。介绍了以预镀Au、Pd取代Sn–Pb镀层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 锡镀层 片式元器件
下载PDF
照明用LED芯片与封装器件发展概述 被引量:8
3
作者 童敏 邵嘉平 《照明工程学报》 2017年第4期130-133,共4页
LED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幅提高了能源效率,带来了LED照明系统成本的下降。LED照明产业链所有环节的集中度正在进一步聚拢。在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装器件领域,欧美、日韩与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在LED产品数量产出上相差悬殊,但在总体营... LED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幅提高了能源效率,带来了LED照明系统成本的下降。LED照明产业链所有环节的集中度正在进一步聚拢。在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装器件领域,欧美、日韩与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在LED产品数量产出上相差悬殊,但在总体营业额方面却大致"三分天下"。通过分析大量的行业报告和统计数据,我们探讨了照明用LED芯片与封装器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照明用LED芯片与封装器件越来越向更加标准化、更大规模化的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芯片 器件 聚拢度 照明 封装 标准
下载PDF
再流焊工艺中表面组装片式元件热传输特性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杜磊 孙承永 包军林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3-19,共7页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表面组装件的典型结构进行了对流再流焊的瞬态热模拟,以清晰、直观的等温线图描绘了再流焊各阶段温度的分布,可定量地了解表面组装件热传输特性。本方法可用于SMT再流焊工艺(温度曲线)的优化和温度曲...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表面组装件的典型结构进行了对流再流焊的瞬态热模拟,以清晰、直观的等温线图描绘了再流焊各阶段温度的分布,可定量地了解表面组装件热传输特性。本方法可用于SMT再流焊工艺(温度曲线)的优化和温度曲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有助于提高SMT的成品率与产品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组装技术 再流焊 片式元件 热传输特性
下载PDF
SrTiO_3片式化压敏-电容双功能元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郝俊红 曹全喜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5-239,共5页
阐述了SrTiO3片式化压敏-电容双功能元件的制作工艺、陶瓷成分及结构,并讨论了陶瓷成分、结构及烧结工艺对元件压敏、电容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SRTIO3 电容-压敏 片式元件 烧结
下载PDF
薏苡仁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空肠基底膜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韩晓春 季旭明 +3 位作者 张亚楠 王彦芳 殷颖 王世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6-469,475,共5页
目的探讨薏苡仁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空肠基底膜相关转运蛋白和因子基因的影响。方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以事先提取的薏苡仁不同组分对模型进行干预,对空肠进行基因芯片测定;以Quick-GO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对注释到的基底... 目的探讨薏苡仁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空肠基底膜相关转运蛋白和因子基因的影响。方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以事先提取的薏苡仁不同组分对模型进行干预,对空肠进行基因芯片测定;以Quick-GO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对注释到的基底膜组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挖掘最具有代表性的基因。结果 7组样本共注释到差异基因20条,对注释到的差异基因,以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结果发现当提取主成分数目为3时,可以解释资料89.7%的变异,对数据的解释程度良好。对各主成分作用的载荷和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最具有区分价值的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上,薏苡仁各治疗组非常接近,说明它们对基底膜相关蛋白的作用类似;而在PC2和第三主成分(PC3)上,它们仍具有各自的特点。进一步探讨其作用靶点,对PC1、PC2和PC3进行归一化后发现,各基因权重不同,权重前10位的为:溶质载体家族22a7(Slc22a7)、碳酸酐酶(Car9)、血管紧张素II受体1b(Agtr1b)、S100钙结合蛋白G(S100g)、水通道蛋白9(Aqp9)、膜突蛋白(Msn)、水通道蛋白3(Aqp3)、溶质载体家族4a1(Slc4a1)、溶质载体家族4a10(Slc4a10)、耳畸蛋白(Otof)。结论薏苡仁能够修复造模刺激导致的小肠损伤,提高模型溶质载体家族(Slc)表达,使小肠募集白细胞的能力得以恢复,这可能是薏苡仁"健脾"作用的体现。薏苡仁能够降低脾虚水湿不化模型的水通道蛋白3(Aqp3)水平,减少水液从肠腔向机体组织的吸收,是薏苡仁"利湿"作用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组分 脾虚水湿不化 基底膜 基因芯片 主成分分析 大鼠
原文传递
CALC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OLDER JOINT FORMATION IN MICROELECTRONIC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被引量:2
7
作者 G.Z. Wang,C.Q.Wang and Y.Y Qian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Weld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 China )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40-246,共7页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calculating three-dimensional(3-D) solder joint shape between chip component and substrate pad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effects of solder volume and pad extension beyond the edge of compo...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calculating three-dimensional(3-D) solder joint shape between chip component and substrate pad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effects of solder volume and pad extension beyond the edge of component on solder joint shap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onable design ranges of solder volume and pad extension have been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chip component solder joint shape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贴片元件检测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舞杰 李迪 叶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9,86,共6页
为了实现贴片元件的自动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贴片元件几何特征参数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最大外接矩形法实现元件的粗定位及确定边缘的分割点,并采用Canny和Zernike矩边缘检测算子实现边缘的精确定位.然后,利用分割点将边缘分割成4部... 为了实现贴片元件的自动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贴片元件几何特征参数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最大外接矩形法实现元件的粗定位及确定边缘的分割点,并采用Canny和Zernike矩边缘检测算子实现边缘的精确定位.然后,利用分割点将边缘分割成4部分,分别进行直线和圆弧拟合,得到其精确值.同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图像特征,实现端面图像中条纹方向的判定.实验中测得亚像素边缘点的定位精度为0.03像素,直线拟合精度为0.03像素,圆弧拟合精度为0.05像素,端面条纹判断的准确率为100%.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检测方法能很好地满足贴片元件自动视觉检测稳定可靠、精度高及实时性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片元件 亚像素 视觉检测 快速傅里叶变换 边缘检测 拟合
下载PDF
片式小元件质量控制工艺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文军 史建卫 +2 位作者 杜彬 王鹏程 王玲 《电子工艺技术》 2010年第6期324-331,共8页
伴随着电子产品向多功能、微型化和高密度方向的发展,片式小元件的规模化应用给传统的SMT组装工艺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从PCB设计、焊膏选择、模板制作与印刷、元件贴装和再流焊接工艺等方面,对片式小元件的质量控制给以详细阐述。
关键词 表面组装技术 片式元件 焊盘设计 焊膏印刷工艺 再流焊工艺
下载PDF
预制构件之间环筋扣合连接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 向成鹏 +1 位作者 李健 陈凯然 《建筑技术开发》 2021年第21期45-46,共2页
传统的装配式管廊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工序复杂、工作量大、成本高、防水性能差等施工问题,针对现有装备式管廊预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装备式管廊施工技术,提出装配式管廊预制构件之间环筋扣合连接技术,并对相关技术进... 传统的装配式管廊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工序复杂、工作量大、成本高、防水性能差等施工问题,针对现有装备式管廊预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装备式管廊施工技术,提出装配式管廊预制构件之间环筋扣合连接技术,并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旨在为后续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片式 预制管廊 预制构件 环筋扣合
下载PDF
基于Harris角点特征的贴片元件视觉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祖进 黄筱调 顾萍萍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1-535,共5页
为了实现贴片机视觉系统对贴片元件的高精度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Harris角点特征的贴片元件偏转角度与偏移量检测方法.首先对元件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改善引脚部分的图像质量,然后标记元件引脚的连通区域,判别元件引脚形状,再通过Harris角... 为了实现贴片机视觉系统对贴片元件的高精度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Harris角点特征的贴片元件偏转角度与偏移量检测方法.首先对元件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改善引脚部分的图像质量,然后标记元件引脚的连通区域,判别元件引脚形状,再通过Harris角点特征提取、分类和直线拟合等得到元件的偏转角度,最后对元件图像进行旋转和放大处理,并进行基于Harris角点特征的图像配准,得到元件的偏移量.检测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够检测贴片元件的偏转角度和偏移量,对偏转角度的检测误差小于0.1°,对偏移量的检测误差小于25μm,满足贴片机对视觉系统定位算法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片元件 视觉定位 HARRIS角点 亚像素 图像配准
下载PDF
SMT焊点间隙和贴片误差自调整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国忠 程兆年 +1 位作者 王春青 钱乙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4,共4页
采用表面组装SnPb焊点形态的势能控制方程 ,对片式元件RC32 16的三维焊点形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焊点体系的势能数据 ,分析了片式元件的焊点间隙和贴片误差的自调整作用。结果表明 ,焊点间隙随焊点钎料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 ;焊点... 采用表面组装SnPb焊点形态的势能控制方程 ,对片式元件RC32 16的三维焊点形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焊点体系的势能数据 ,分析了片式元件的焊点间隙和贴片误差的自调整作用。结果表明 ,焊点间隙随焊点钎料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 ;焊点间隙和焊点钎料量的增加有助于贴片误差的自调整作用 ,并提出了焊点间隙的一种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组装 片式元件 焊点形态 间隙 自调整 钎焊
下载PDF
基于热疲劳状态监测的PCB无铅焊点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书勤 郭立红 +2 位作者 许艳军 曹彦波 郭汝海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01-104,共4页
以PCB片式电阻器件无铅焊点为研究对象,开展与有铅焊点剪切力-热疲劳状态比较试验研究。采用了伪失效寿命比较方法,获得了有限周期温度冲击下的焊点剪切力试验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剪切力数据的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封装尺寸是... 以PCB片式电阻器件无铅焊点为研究对象,开展与有铅焊点剪切力-热疲劳状态比较试验研究。采用了伪失效寿命比较方法,获得了有限周期温度冲击下的焊点剪切力试验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剪切力数据的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封装尺寸是影响焊点热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在1 500个有限周期内,无铅焊点的热疲劳性能优于有铅焊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式元件 无铅焊点 热疲劳状态 剪切力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可靠性
下载PDF
中频压控振荡器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邢泽平 王晋秀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3年第10期24-27,共4页
介绍MAX2605系列单片中频压控振荡器的性能及其在便携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压控振荡器 片式元件 无线通信 应用
下载PDF
表面贴装元件的一些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福厚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2年第12期4-9,共6页
简要叙述近年来表面贴装电子元件与相关工艺的一些进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表面贴装元件 片式元件 叠层工艺 纳米粉料
下载PDF
片式阻容元件生产设备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青 朱丽丽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2年第4期55-58,共4页
片式电子元件已成为当今元件的主流产品,尤其片式阻容元件的使用数量最多,而片式阻容元件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及精度直接决定了片式阻容元件的产量和质量。近几年,国内一些厂家在消化吸收国外同类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的需求... 片式电子元件已成为当今元件的主流产品,尤其片式阻容元件的使用数量最多,而片式阻容元件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及精度直接决定了片式阻容元件的产量和质量。近几年,国内一些厂家在消化吸收国外同类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的需求开发出自己的片式阻容元件国产化生产设备,并已使用在实际生产中。本文主要介绍我公司部分专用设备的功能、特点、适用范围、技术指标以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式阻容元件 生产设备 应用 国产化设备 生产工艺 片式电子元件
下载PDF
微电子表面组装焊点二维形态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国忠 王春青 钱乙余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6-101,共6页
微电子表面组装(SurfaceMountTechnology,简称SMT)焊点形态的预测和控制研究对提高SMT工艺设计水平和决策效率,保证焊点和组件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焊点二维形态预测的Heinrich模型,... 微电子表面组装(SurfaceMountTechnology,简称SMT)焊点形态的预测和控制研究对提高SMT工艺设计水平和决策效率,保证焊点和组件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焊点二维形态预测的Heinrich模型,考虑元件与基板的高度间隙对焊点形态的影响,建立了进一步完善的SMT片式元件焊点形态预测模型,考察了熔融钎料性质、钎料量对焊点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点钎料量对焊点上、下圆角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元件与基板的高度间隙对焊点形态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T 片式元件 焊点形态 预测 钎焊
下载PDF
无引线片状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的研制
18
作者 刘志亮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4-29,共6页
结合作者的研制实践,阐述了所研制的无引线片状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标准化依据,并给出试验数据和图表,还概述了该系列产品的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产品发展方向。
关键词 固体电解电容器 钽电容器 电容器
下载PDF
Tri-Designer:一种面向片内云架构的IC设计平台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越 刘彦隆 张刚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5-169,共5页
庞大的内部资源使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设计日益复杂,云计算作为一种网络上资源管理模式,可以引入到IC内部形成片内云架构。首先确立片内云IC架构的3个基本要素:构件化的IP核、片内网络和可定制的语义流程。然后建立了一种&q... 庞大的内部资源使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设计日益复杂,云计算作为一种网络上资源管理模式,可以引入到IC内部形成片内云架构。首先确立片内云IC架构的3个基本要素:构件化的IP核、片内网络和可定制的语义流程。然后建立了一种"概念+逻辑+物理"的3层设计平台Tri-Designer,专门用于片内云架构的IC设计。其中,概念建模定义一个应用的外延与内涵,输出应用场景的业务文档;逻辑建模将业务文档映射为片内云架构的语义流程,定义了一种应用层语言来描述语义流程;语义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映射到构件执行,构件对应着IC内部实际的半导体面积,是对传统IP核的封装,物理建摸实现这种封装。最后基于Tri-Designer平台设计了一个片内云架构的遗传算法模块,其加速比超过了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平台 片内云 可定制语义流程 原子构件 流程引擎
下载PDF
通过器件共享实现的双向无阻塞光互连片上网络 被引量:1
20
作者 巴音达拉 韩银和 李晓维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8-1932,共5页
在片上网络NoC(Network-on-Chip)中,通过光通信取代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来获得低延时、低功耗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向—光互连片上网络ONoC(Optical Network-on-Chip).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双向传输的波长路由片上网络,这种新的结构对调制好... 在片上网络NoC(Network-on-Chip)中,通过光通信取代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来获得低延时、低功耗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向—光互连片上网络ONoC(Optical Network-on-Chip).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双向传输的波长路由片上网络,这种新的结构对调制好的光信号的波长进行判断来实现在网络节点之间的路由,同时还能够通过器件和传输通道的共享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和传统的电信号传输网络相比,本文提出的双向传输结构减少了50%的硬件开销和70%的芯片面积开销,提高了器件利用率,降低了网络传输延时,极大地提高了网络传输性能,对于光互连片上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光互连 器件共享 双向传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