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分权、财政纵向失衡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闫坤 黄潇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7-50,共14页
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与改善民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式分权呈现的“财权上移、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下移”的整体特征引致了明显的财政纵向失衡问题,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本... 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与改善民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式分权呈现的“财权上移、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下移”的整体特征引致了明显的财政纵向失衡问题,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本文将中国式分权、财政纵向失衡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分权引致的财政纵向失衡问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该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转移支付水平及时期分化方面存在异质性。此外,财政纵向失衡还会通过改变地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好及供给效率加剧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负向作用。鉴于此,本文认为应从深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优化央地财权及财力划分格局、健全转移支付体系等途径矫正财政纵向失衡问题,增强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保障与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财政纵向失衡 基本公共服务 转移支付
原文传递
双重治理体制下政府碳排放监管博弈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吴士健 孙向彦 杨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30,共10页
中国式分权管理、官员晋升考核的经济锦标赛制度使得地方政府在多目标决策时更关注于经济增长而非环境保护,致使环境规制政策难以有效落到实处。基于国家和企业面临的日趋严峻的碳排放约束和2017年后逐渐形成的阶梯式碳税体系,构建了中... 中国式分权管理、官员晋升考核的经济锦标赛制度使得地方政府在多目标决策时更关注于经济增长而非环境保护,致使环境规制政策难以有效落到实处。基于国家和企业面临的日趋严峻的碳排放约束和2017年后逐渐形成的阶梯式碳税体系,构建了中央、地方双重治理体制下,中央、地方环保部门同碳排放企业间的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双层治理体制下实施阶梯式碳税政策对不同主体行为的影响。模型均衡分析和仿真研究发现:双重治理体制下,地方政府对经济绩效的追求会导致地方环保部门放松环境监管,弱化了环境规制的碳减排绩效;实施阶梯式碳税时,企业偷排行为与地方环保部门的检查成本和中央环保部门的审查成本正相关,与偷排惩罚系数反相关,合理的碳排放标准对约束企业的偷排倾向和偷排量有重要影响;实行阶梯式碳税比单一的标准碳税对提升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管绩效具有更好的激励效果,而单纯的经济手段无法激发地方环保部门的检查积极性,还应辅之以行政手段等其他约束措施。为强化环境规制政策效果,切实达成预期的碳减排目标,必须从制度上打破环境规制的中央-地方双层治理体制,改变政府官员的晋升考核标准。探索实行环保部门的中央垂直管理并合理划分双方权限,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晋升考核,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地方环保部门的检查激励;尽快建成完善的碳税体系和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科学制定阶梯式碳税标准和配额标准;同时还应加大执法力度和中央环保部门的审查力度,引入第三方参与以降低环境规制的监管成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治理体制 中国式分权管理 阶梯式碳税 碳减排 政策绩效
下载PDF
环境规制、土地财政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式分权的博弈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斌 李拓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6,共8页
以中国式分权为视角,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土地财政引起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及环境规制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中国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规... 以中国式分权为视角,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土地财政引起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及环境规制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中国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规模扩张直接加剧了环境污染;低水平的环境规制会刺激土地财政规模扩张而加剧土地财政的污染效应;经济增长、城市化、能源效率等也是影响环境污染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环境规制 环境污染 中国式分权 博弈
下载PDF
中国式分权、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23
4
作者 邵传林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71,共9页
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中国式分权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以及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影响中国式分权下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依据,并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式分权和地区市... 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中国式分权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以及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影响中国式分权下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依据,并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式分权和地区市场化进程均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当市场化进程高于某一门槛值后,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降低。并且稳健性检验表明本文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本文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市场化 制度红利 地区经济增长
下载PDF
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抑制了企业创新吗?——基于地方财政行为波动的视角 被引量:14
5
作者 黎文飞 唐清泉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5-54,共10页
本文研究地方财政行为波动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旨在解释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影响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以2002—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地方财政行为的频繁波动破坏了以财税为核心的政企双边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 本文研究地方财政行为波动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旨在解释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影响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以2002—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地方财政行为的频繁波动破坏了以财税为核心的政企双边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减少,表现为财政行为的波动性越大,创新性投资活动就越少;而且这种负面影响无论在国有还是非国有企业、大规模还是小规模企业中都是显著的,这说明财政波动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地方政府质量的提高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而且有助于缓解财政行为波动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本文提供了地方财政行为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微观证据,为地方政府如何培育辖区内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财政行为波动 企业创新 政府质量
原文传递
中国式分权与环境污染——基于空气质量的省级实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工 邓逸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在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我国的环境形势严峻。我国的环境问题是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而这种发展模式又源于中国式分权下的政府行为。利用1994—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可检验中国式分权对我国空气... 在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我国的环境形势严峻。我国的环境问题是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而这种发展模式又源于中国式分权下的政府行为。利用1994—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可检验中国式分权对我国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经济发展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分权提高了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转折点所要求的平均收入水平。支出责任过度下放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而充足的财政自主权能够抑制空气污染。此外,中国式分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因此,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度、将环境质量纳入官员考核机制、激励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和科学发展,是改善地方环境质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必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空气质量 支出分权度 财政自主度
下载PDF
中国式金融分权何以加剧经济“脱实向虚”?--基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视角 被引量:6
7
作者 谢家智 张博 吴静茹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4,共8页
经济权力结构变革对微观企业行为具有不容忽视的引导效应。基于中国金融发展和管理逐步由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化的典型事实,根据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式金融分权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式金融分权... 经济权力结构变革对微观企业行为具有不容忽视的引导效应。基于中国金融发展和管理逐步由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化的典型事实,根据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式金融分权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式金融分权显著促进实体企业金融化。机制和异质性检验表明,金融分权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增加企业代理成本加剧实体企业金融化;金融分权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在高管持股比例和地区法制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激励对金融分权加剧企业金融化起到了促进作用。鉴于此,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偏向,未来需进一步规范金融分权,优化地方政府激励机制,以确保金融分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分权 脱实向虚 金融化 实体企业 中国式分权
原文传递
中国的人口城市化为什么滞后于空间城市化——基于中国式分权的视角 被引量:6
8
作者 谢冬水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101,共11页
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同时考虑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的中国式分权视角,对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现象进行解释。理论分析表明,在由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相互嵌入构成的中... 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同时考虑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的中国式分权视角,对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现象进行解释。理论分析表明,在由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相互嵌入构成的中国式分权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改善政绩,具有偏重推进空间城市化、忽视推进人口城市化的动机。利用2000年~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式分权下的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地方政府间竞争越激烈,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的程度就越严重。因此,为了实现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同步协调发展,中国需要对现行财税制度和地方政府治理机制进行相应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空间城市化 中国式分权
下载PDF
中国式分权、文化非正式制度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小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98-102,共5页
文章基于我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合成了中国式分权(环境分权和财政分权)与文化非正式制度的各项指标,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式分权、文化非正式制度及其互动机制,对环境污染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 文章基于我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合成了中国式分权(环境分权和财政分权)与文化非正式制度的各项指标,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式分权、文化非正式制度及其互动机制,对环境污染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环境分权与文化非正式制度因素加剧了环境污染,而财政分权制度则有利于环境质量的优化,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地区间的"策略性"减排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环境分权 财政分权 文化非正式制度 环境污染
下载PDF
中国式分权、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梁梁 金亮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将财政分权体制与社会资本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考察范畴,重点关注了中国式分权背景下不同维度社会资本对农村公共服务满意的调节效应。基于中国式分权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证实了民生类支出偏好对村民具有较高的福利效应,社会资本... 将财政分权体制与社会资本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考察范畴,重点关注了中国式分权背景下不同维度社会资本对农村公共服务满意的调节效应。基于中国式分权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证实了民生类支出偏好对村民具有较高的福利效应,社会资本不仅对提供者存在正向溢出渠道,还显著提升了村民福利。利用CGSS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县级政府普遍面临财政困境的前提下,宽松的财政约束实际抑制了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提升,与正式制度存在替代关系的社会资本则显著提升了村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尽管如此,仍需警惕过度密集的网络嵌入所表现出的负向调节作用。以上结论通过分群回归和稳健性检验被证实是有效可信的,从而为纠正农村民生公共品供给偏向,补齐新时代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社会资本 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 调节效应 STACKELBERG博弈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张晓鹤 张桂文 曾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0-106,共7页
文章基于“五个现代化”的特征内涵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度了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揭示了其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及区域与时期异质性。研究表明:(1)样本观测期... 文章基于“五个现代化”的特征内涵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度了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揭示了其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及区域与时期异质性。研究表明:(1)样本观测期内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增长趋势明显,增速放缓,呈“东高、西低、中塌陷”的区域分布格局;(2)在全国层面,财政支出、财政分权、信息化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均能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正向调节了财政支出的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3)区域及时期异质性分析表明,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与显著性呈“东强西弱”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财政分权
下载PDF
中国式分权与区域经济运行效率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慕晓飞 丁四保 刘瑞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以我国31个省区1994—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财权、事权、人事权和产权等方面构建了中国式分权结构模型,描述了中国各省区中央与地方分权的相对规模与变化。运用DEA方法分析了各省区不同年度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率,并分析了中国式分权... 以我国31个省区1994—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财权、事权、人事权和产权等方面构建了中国式分权结构模型,描述了中国各省区中央与地方分权的相对规模与变化。运用DEA方法分析了各省区不同年度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率,并分析了中国式分权水平与区域经济运行效率的关系。同时,对不同关系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式分权水平对区域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跨地域和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指出市场经济发育水平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DEA 区域经济 技术效率
下载PDF
地级党委常委集体特征对教育财政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茹 姚继军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20,42,共7页
本文基于中国式分权的理论框架,利用2015年全国307个地级行政单位的党委常委集体特征数据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地级党委常委班子的性别结构、平均年龄及平均任期等特征对地方教育财政支出没有显著影响;而地级党委常委班子... 本文基于中国式分权的理论框架,利用2015年全国307个地级行政单位的党委常委集体特征数据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地级党委常委班子的性别结构、平均年龄及平均任期等特征对地方教育财政支出没有显著影响;而地级党委常委班子中的少数民族人数占比、受教育年限、专业背景、升迁速率及是否在本籍任职等特征对教育财政支出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应进一步完善地方发展的绩效评价方式,合理配置地级党委班子,加大对薄弱地区教育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以优化地方领导集体的教育财政支出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委常委 集体特征 中国式分权 教育财政支出
原文传递
中国式分权、要素扭曲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鹏博 宣烨 赵成林 《产业经济评论》 2019年第6期26-40,共15页
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要素扭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式分权的制度安排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内在机制,总结出投资扭曲、土地要素错配、财... 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要素扭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式分权的制度安排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内在机制,总结出投资扭曲、土地要素错配、财政支出扭曲和需求扭曲四个路径.并采用面板数据和中介效应模型,以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总量和结构水平为主要变量,实证研究了中国式分权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总量上,中国式分权显著地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的提升,但在结构上,中国式分权导致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旧成立.由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减少要素扭曲和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中国式分权 要素错配
下载PDF
论中国式分权下的环境治理逻辑: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
15
作者 张彩云 《环境经济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66-87,共22页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学理上阐明环境治理的逻辑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基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梳理了中国式分权下的环境治理逻辑。首先,本文创新性地将中国式分权的要素凝练为组...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学理上阐明环境治理的逻辑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基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梳理了中国式分权下的环境治理逻辑。首先,本文创新性地将中国式分权的要素凝练为组织结构(权力分配)、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三点,通过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出中国式分权的逻辑框架。其次,鉴于激励机制对运行机制的引导作用,在中国式分权的逻辑框架内,本文以权力分配为基础,着重考察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中国式分权下的环境治理逻辑。再次,采用县级面板数据,对省级以下分权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回归,结果发现分权程度的提高不利于环境治理。最后,结合理论机理,对基准回归结果的内涵加以解释,认为经济激励、政治激励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经济发展,可能不利于环境治理,而社会激励利于公共品供给,从而于环境治理有益。此外,激励目标的多元化弱化了政治激励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了社会激励对公共品提供的积极作用,两者均益于环境治理。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如何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来督促地方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激励机制 环境治理 多目标激励
下载PDF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异化:人才竞争何以转变为人口竞争
16
作者 郎玫 赵亚鹏 李雨珈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7,共13页
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地方政府间关系摆脱传统的要素和制度竞争模式,转化为以跨区域为基础、以合作为核心的协同关系。然而,现实中地方政府间关系却展现出高度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和行为异化。基于此,以“营改增”政策为财政压力冲... 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地方政府间关系摆脱传统的要素和制度竞争模式,转化为以跨区域为基础、以合作为核心的协同关系。然而,现实中地方政府间关系却展现出高度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和行为异化。基于此,以“营改增”政策为财政压力冲击,分析中国式分权制度下经济分权阻滞对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会加剧地区间的人才与人口竞争,导致当地人均公共资源和人均环境资源下降;“营改增”政策可通过财政压力传导机制加剧地区间的人口竞争;短期来看,人才引进可提高当地技术水平,长期来看却会造成技术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地方政府竞争 财政压力 短期绩效 中国式分权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功能的经济学解析——基于中国式分权的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庄尚文 李陈华 《中国审计评论》 2018年第2期58-65,共8页
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从中国式分权的视角对其功能进行规范性地经济学解析,可以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在中国式分权背景下,为了防范地方政府运用相机治理... 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从中国式分权的视角对其功能进行规范性地经济学解析,可以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在中国式分权背景下,为了防范地方政府运用相机治理权时偏离中央政府的效用目标,中央需要对地方治理权施加合理的约束。本文构造了一个理论模型,通过比较不同的信息条件与治理权配置结构下的公共物品最优供给水平,阐释了国家审计对地方治理权的约束机制,进而提出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1)加强审计组织和技术的现代化建设,降低国家审计活动的信息与劳动成本;(2)细化审计方案、强化审计问责,形成地方治理权的自实施与可置信的约束机制;(3)增强审计的独立性与公共性,保障地方治理权的运用符合公共利益的目标;(4)完善政府绩效审计与官员晋升激励的耦合机制,引导地方政府有序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效用约束 国家治理 中国式分权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金融数字化和金融去中心化——兼论“两化”背景下新一轮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
18
作者 曾品固 刘小添 +1 位作者 剑联尔拉 方天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7-28,101,102,共14页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实现中国式金融现代化,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金融的数字化和去中心化。“两化”是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新生事物。两者之间具有谁也代替不了谁,谁也离不开谁的辩证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两化”符合我...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实现中国式金融现代化,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金融的数字化和去中心化。“两化”是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新生事物。两者之间具有谁也代替不了谁,谁也离不开谁的辩证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两化”符合我国当前的技术经济潜力。新一轮机构改革对“两化”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参与乃至引领全球金融治理和数字治理的需要,从长远看,关系到中国式金融现代化能否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金融数字化 金融去中心化
下载PDF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TFP:Race to the Bottom or Race to the Top
19
作者 Yongze Yu Dayong Liu 《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 2018年第4期27-47,共21页
This paper reveals the effect of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region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i.e.,whether it leads to a race to the bottom or a race to the top.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Chin... This paper reveals the effect of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region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i.e.,whether it leads to a race to the bottom or a race to the top.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s affect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y changing the conditions of resource allocation.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level of TFP in China,but it also generates the problems of factor mismatch and distortion of fiscal expenditure structure,and cause the distortion of factor market to a certain extent,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echnological progress.Based on further observation of the internal composition of TFP,it is concluded that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has cau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TP)and technical efficiency(TE)to show a more obvious race to the top,but the race to the top of TFP is weak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 race to the bottom race to the top
原文传递
中国式财政分权的解释逻辑:从理论述评到实践推演 被引量:26
20
作者 刘承礼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9,共9页
本文采取文献述评的形式梳理了分权、财政分权与财政联邦制的一般理论,并结合当代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对"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称谓和特征进行了解析。对于能否用中国式财政分权来解释从财政包干制时期的财力分散走向分税制... 本文采取文献述评的形式梳理了分权、财政分权与财政联邦制的一般理论,并结合当代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对"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称谓和特征进行了解析。对于能否用中国式财政分权来解释从财政包干制时期的财力分散走向分税制时期的财力集中的现实,本文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予以了阐述,指出虽然当代中国践行的是分权化的财政体制改革,但是政治集权体制下的财政分权却塑造了地方财政自治权和中央财政控制权同向增加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财政分权 财政联邦制 政治集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