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晚清留日学生与中国现代教科书发展 |
吴小鸥
石鸥
|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2
|
简论中国近代留日学生的特点 |
孔繁岭
申在文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
3
|
救亡与启蒙的二重奏——以留日学生刊物《浙江潮》为个案的考察 |
田正平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4
|
清末民初留日医学生报刊传播西医活动述论 |
潘荣华
杨芳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11 |
5
|
|
5
|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留日军事学生政策述论 |
徐志民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6
|
清政府因应留日学生杂志策略探析——以《湖北学生界》为例 |
吴世平
|
《近代史学刊》
|
2024 |
0 |
|
7
|
延安时期留日归国群体的历史作用研究 |
赵新利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18 |
3
|
|
8
|
晚清留日学生与中国公学 |
朱华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9
|
清末民初留日物理学生及其科学贡献 |
咏梅
冯立昇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0
|
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时期西方政治文化学说的传播 |
周棉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1
|
留日学生与近代义务教育 |
金保华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2
|
戊戌变法中的日本因素 |
孙波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3
|
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对华学生预备教育的殖民化转向 |
余子侠
贺云飞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4
|
清末留日学生与日语教科书的编刊及影响--以唐宝锷、戢翼翚合著《东语正规》为例 |
孙莹莹
|
《教育文化论坛》
|
2021 |
1
|
|
15
|
清末留日热的有限抑制与学业激励——留日学生监管与任用制度评析 |
杨木庆
周晓光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6
|
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译介与传播的历史贡献 |
孙建昌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
2017 |
1
|
|
17
|
留日学生日本就业问题初探 |
窦硕华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8
|
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从日本到中国 |
郑红娥
虞花荣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9
|
松本龟次郎的留学生教育观及其历史价值 |
王莹
贺云飞
|
《教育文化论坛》
|
2020 |
0 |
|
20
|
二十世纪初留日知识分子人数激增问题探析 |
张纯
侯典举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