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语文背诵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洪玲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68-169,共2页
背诵不仅是一种好的语文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好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与学习离不开背诵,在实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今天,背诵不但不应该受到轻视,而且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关键词 背诵 语文背诵 智育功能 德育功能
下载PDF
高校蒙古族学生“汉文现代文学朗诵”课程的目标与教学 被引量:1
2
作者 乌日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2期163-165,共3页
高校蒙古族学生的"汉文现代文学朗诵"课程是门教学实践课程,本文从蒙古族学生在汉文朗诵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目标、教学实施过程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蒙古族学生 汉文朗诵 目标与实施
下载PDF
试论语文诵读教学中的审美指导
3
作者 熊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诵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语文教学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有效途径,必须重视诵读教学。影响诵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审美指导和学生的诵读体验,使学生学会"美读"并享受"美读"是诵读教学的最高追求... 诵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语文教学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有效途径,必须重视诵读教学。影响诵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审美指导和学生的诵读体验,使学生学会"美读"并享受"美读"是诵读教学的最高追求。具有美感的诵读能帮助学生陶冶性格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实现语文教学"以人文塑造人"的终极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诵读教学 审美指导 美读
下载PDF
论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4
作者 郜智琴 《天津教育》 2021年第2期105-106,共2页
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修养,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学科,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目前新课程不断改革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十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 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修养,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学科,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目前新课程不断改革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十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在新课改下达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问题 直观情境 语文诵读教学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优化“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路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尚晓丽 唐春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76-80,共5页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和教育正逐渐融合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高职教育如何利用这种新形势,提升"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影响力,提高学生传统文化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文章首先阐明高职院校开展&q...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和教育正逐渐融合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高职教育如何利用这种新形势,提升"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影响力,提高学生传统文化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文章首先阐明高职院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意义,然后总结目前高职院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现状,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探讨学生和专家对此活动的认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优化"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 路径 优化
下载PDF
以中华经典诵读推进工科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玲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在工科职业院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项目,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路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通过项目推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具体,学习发展能力和自我认同感得以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加充分具... 在工科职业院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项目,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路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通过项目推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具体,学习发展能力和自我认同感得以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加充分具体,文化自信得到进一步增强。经实践表明,经典诵读项目应当继续深化拓展,通过品牌文化活动、新媒体传播、选修课等方式,逐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式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诵读 “工匠精神” 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X小学国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华晓慧 林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3期204-205,共2页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集成和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签,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人文素养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X小学国学经典校本课程开发投入教育实践全过程的经验及存在的问...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集成和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签,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人文素养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X小学国学经典校本课程开发投入教育实践全过程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基础,试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探讨,为学校和教师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经典诵读 校本课程 开发实践
下载PDF
紧扣目标实施多元评价——诗文诵读评价策略
8
作者 陈彩凤 《天津教育》 2020年第27期163-164,共2页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是通过学生的诵读,达到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相应的目标意识和评价机制,才能使诵读活动有针对性、长效性,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确立诵读目标,确定评价方向;实施多样化评...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是通过学生的诵读,达到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相应的目标意识和评价机制,才能使诵读活动有针对性、长效性,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确立诵读目标,确定评价方向;实施多样化评价,重视过程;打通课堂内外通道,实施多元评价;开展专项主题活动,提升评价质量,都是学生诗文诵读评价策略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评价策略 多元评价
下载PDF
诗词吟诵进大学校园的策略
9
作者 陈力士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0-89,共10页
诗词吟诵进大学校园,需讲究耳听、教授与习传策略.吟诵作用于耳朵,听本需多选经典作品、多用传统吟诵调、注重场效应;听吟诵要有所聚焦,听字聚焦音韵、听句聚焦节奏、听篇聚焦声情.兼授吟诵,在语言文学课上利用吟诵辅助授课,通过吟诵听... 诗词吟诵进大学校园,需讲究耳听、教授与习传策略.吟诵作用于耳朵,听本需多选经典作品、多用传统吟诵调、注重场效应;听吟诵要有所聚焦,听字聚焦音韵、听句聚焦节奏、听篇聚焦声情.兼授吟诵,在语言文学课上利用吟诵辅助授课,通过吟诵听声识韵、听文察情,可高效掌握古代语言、音韵知识,迅速理解作品情感意蕴、主旨风格.专授吟诵,开设诗词吟诵课程,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实践多于理论,教授具体作品吟诵可采用听读品结合的方法,教会套调吟诵可用“分体教吟”与“依规行腔训练”结合的方法.学生可通过个人碎片化诵习、社团集中研习、课外综合性学习等方式,进行吟诵的基础性研习,逐步提高吟诵核心素养;可通过以赛促练、以演促习、以传检学等创新性习传,实现吟诵学习与吟诵展示、推广的同步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吟诵 核心素养 大学 普及吟诵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