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ython的中国典籍对外翻译传播效果研究——以《孙子兵法》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燕 邵谧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129,共14页
情感分析是获取消费者评价情感态度的新方法,将这一新方法引入翻译传播效果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通过运用Python数据处理技术,采集了美国亚马逊网站《孙子兵法》英译本的读者评论数据,并对其进行情感分析。数据挖掘的结果表明,大多海... 情感分析是获取消费者评价情感态度的新方法,将这一新方法引入翻译传播效果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通过运用Python数据处理技术,采集了美国亚马逊网站《孙子兵法》英译本的读者评论数据,并对其进行情感分析。数据挖掘的结果表明,大多海外读者对《孙子兵法》比较认可,认为该书是伟大的经典,翻译质量较高,其思想对其他领域有价值,对他们的生活或工作也能产生有益启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版式糟、编校质量差、过多删减、字字僵硬对应式翻译等。《孙子兵法》在海外的成功告诉我们选译的典籍不仅应蕴含优秀的中国思想,还应具备时代性和世界性,同时译文的可读性与地道性也是中国典籍取得良好海外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此外,重视版式、编校等细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译本的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籍 《孙子兵法》 对外翻译 传播 读者评论 传播效果 PYTHON
下载PDF
高低阅读技能聋生词汇加工的语境预测性效应特点:眼动证据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朝阳 刘志方 +1 位作者 苏永强 程亚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2-699,共8页
本研究考察中文聋生读者利用语境预测性信息促进词汇加工的过程特点。实验采用3 (组别:高阅读技能聋生组vs.高阅读技能聋生的能力匹配健听组vs.低阅读技能聋生组)×2 (句子背景对目标词的预测程度:高预测vs.低预测)混合设计。结果发... 本研究考察中文聋生读者利用语境预测性信息促进词汇加工的过程特点。实验采用3 (组别:高阅读技能聋生组vs.高阅读技能聋生的能力匹配健听组vs.低阅读技能聋生组)×2 (句子背景对目标词的预测程度:高预测vs.低预测)混合设计。结果发现:(1)目标词的左侧词汇上,能力匹配健听组在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两个指标上可见语境预测性效应,两个聋生组在任何指标上均没有语境预测性效应;(2)目标词上,能力匹配健听组在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三项指标上均可见显著的语境预测性效应,高阅读技能聋生组仅在总注视上可见语境预测性效应,低阅读技能聋生的任何眼动指标均没有语境预测性效应。由此可见,聋生在利用语境预测性促进词汇加工方面与健听读者有所差异;相对于低阅读技能聋生,高阅读技能聋生读者识别词汇时能更多地利用语境预测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阅读 聋生 语境预测性效应 眼动
原文传递
从交际翻译视角看汉语网络语言的英译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波阳 王伦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7-62,共6页
汉语在当今世界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网络语言作为颇具影响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对国人的表达方式可谓潜移默化,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对汉语言的理解与接受。文章将从交际翻译理论的视角讨论时下热门的汉语网络语言的英译,对现有的... 汉语在当今世界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网络语言作为颇具影响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对国人的表达方式可谓潜移默化,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对汉语言的理解与接受。文章将从交际翻译理论的视角讨论时下热门的汉语网络语言的英译,对现有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部分汉语网络语言给出新的译文,力求使其译文尽可能地表达出与汉语相同的"韵味",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及其语言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汉语 交际翻译 目的语读者
下载PDF
汉语新词的内涵差异与翻译策略——以“土豪”英译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戴淑云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4期122-123,139,共3页
汉语新词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变化。英译时,只有明确其内涵意义才能表达出此类词汇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应该通过各种策略来传递汉语新词的"新"和"异"。
关键词 汉语新词 内涵差异 翻译策略 译语读者
下载PDF
中国读者爱看哪些科学家传记——科学家传记的影响力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越月 李大光 《科普研究》 2010年第2期30-34,共5页
本文主要以当前国内市场中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传记为研究对象。作者筛选出最具有影响力的50本传记,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初步研究了当前中国读者对科学家传记的选择喜好,通过对代表性传记的考察,寻找几类传记对中国读者影响力的表... 本文主要以当前国内市场中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传记为研究对象。作者筛选出最具有影响力的50本传记,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初步研究了当前中国读者对科学家传记的选择喜好,通过对代表性传记的考察,寻找几类传记对中国读者影响力的表现和程度,并尝试寻找科学家传记对当前中国读者的影响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传记 影响力 中国读者
原文传递
连环画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的地位——以《牡丹亭》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悦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2-16,共5页
跳出传统的典籍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研究模式,聚焦于大众读者作为作品消费者视角,从图文互动模式探讨承载中国文化的连环画语篇特征和叙事模式,认为图文叙事能够满足异域大众读者的阅读期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并有效阐释中国文化原型。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海外传播 连环画 读者
下载PDF
从读者视角对两套汉语分级读物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班曼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5-99,共5页
本文对《中文天天读》和《汉语风》两套汉语分级读物,从读者这一视角,对不同背景的留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对比及分析,我们更明晰了两套读物在难度、趣味、实用、版式等方面的优缺点。本文从读者视角对分级读物进行考察,希... 本文对《中文天天读》和《汉语风》两套汉语分级读物,从读者这一视角,对不同背景的留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对比及分析,我们更明晰了两套读物在难度、趣味、实用、版式等方面的优缺点。本文从读者视角对分级读物进行考察,希望能引起相关研究对读者视角的重视,同时希望文中的一些建议对汉语分级读物的编写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分级读物 读者视角 编写
下载PDF
中华孝文化“走出去”之《孝经》英译本海外接受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靳秀莹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27-34,共8页
《孝经》英译研究成果匮乏,鲜有从读者接受角度进行的研究。文章通过海外图书馆馆藏情况、海外网络读者评价及读者问卷调查三个方面对《孝经》英译本在海外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孝经》国人译者译本海外可获得性低;海外... 《孝经》英译研究成果匮乏,鲜有从读者接受角度进行的研究。文章通过海外图书馆馆藏情况、海外网络读者评价及读者问卷调查三个方面对《孝经》英译本在海外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孝经》国人译者译本海外可获得性低;海外读者对《孝经》英译本翻译质量整体满意度高;《孝经》英译本海外阅读人群少但潜在读者多。调查结果分析对中华文化典籍“谁来译”、“为谁译”、“如何译”以及如何提高典籍译本接受度及接受范围等现实问题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经》 翻译 中国典籍 读者接受
下载PDF
都德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文刚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8-50,共3页
都德初渐中国便受到各阶层读者的欢迎,文学革命倡导者借译介都德,促进中国短篇小说的成长,鸳鸯蝴蝶派从文学趣味出发,更强调译文的趣味性和悲情效果。1920年代对都德的接受,更多着眼于他对自然主义的反动上;1930年代及以后,中国读者从... 都德初渐中国便受到各阶层读者的欢迎,文学革命倡导者借译介都德,促进中国短篇小说的成长,鸳鸯蝴蝶派从文学趣味出发,更强调译文的趣味性和悲情效果。1920年代对都德的接受,更多着眼于他对自然主义的反动上;1930年代及以后,中国读者从爱国主义角度选择都德;新时期对都德的接受转入低谷。都德《最后一课》的中国仿作,不愿选用原作超然的反讽叙事语调与事件拉开审美距离,而是运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未能与现实拉开一定距离,其艺术感染力有所下降。都德与师陀、沈从文的诗情小说都醉心于清静、淳朴的乡村,倾心于原始、宗法社会,表现了对人类命运深刻思索的共同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德 中国读者 自然主义 《最后一课》 诗情小说 爱国主义
下载PDF
接受理论视角下中华文化典籍《孝经》英译本研究
10
作者 靳秀莹 陈霞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1-35,55,共6页
接受理论强调读者对作品接受的意义。基于接受理论对海外读者评价较高的陈艾凡及罗思文、安乐哲《孝经》英译本进行分析得出:他们的译本目标读者群定位明确,在副文本因素引入、文化负载词翻译及句式处理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读者需求,满... 接受理论强调读者对作品接受的意义。基于接受理论对海外读者评价较高的陈艾凡及罗思文、安乐哲《孝经》英译本进行分析得出:他们的译本目标读者群定位明确,在副文本因素引入、文化负载词翻译及句式处理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读者需求,满足或重构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实现了较高的读者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经》 接受理论 中国典籍 读者接受
下载PDF
中国文学“走出去”与西方读者“走进来”
11
作者 黄娟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3期180-181,共2页
中国文学在建国初始就有了"走出去"的大规模、系统化的策划,此后更甚。然而,通过多方调查和资料显示,效果不容乐观。中国文学要"走出去"无外乎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翻译及相关的途径推向国外市场让其"走出去&qu... 中国文学在建国初始就有了"走出去"的大规模、系统化的策划,此后更甚。然而,通过多方调查和资料显示,效果不容乐观。中国文学要"走出去"无外乎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翻译及相关的途径推向国外市场让其"走出去";二是鼓励西方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带动其他读者"走进来"。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模式的认识和比较,以此来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走出去 西方读者 走进来 翻译
下载PDF
用户需求视角下的中文图书复本著录规则新论
12
作者 李祝启 毛丹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年第10期81-83,共3页
从满足读者需求以及符合实际工作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各种中文复本书的鉴别以及给著录工作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读者需求的各种中文图书复本书的CNMARC著录格式。
关键词 中文图书 复本 读者需求 图书著录
下载PDF
“你选书,我付款”——读者选借采访模式探索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旭煌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08,127,共3页
分析了目前较流行的几种采访模式, 介绍了读者、图书馆和书商三方合作的一种新的采访模式———“你选书,我付款”。
关键词 采访模式 选书 读者 书商 图书馆 流行 付款 合作
下载PDF
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小时的故事》的主题及其在当代中国读者中的接受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杰伟 唐伟胜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0-46,共7页
关于凯特.肖邦(Kate Chopin)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Hour)的主题,以往的研究认为,该小说主要涉及反抗男权压迫的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在男性中心主义背景下女性追求自由的困境。但近来又有学者提出,该小说并不涉及性... 关于凯特.肖邦(Kate Chopin)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Hour)的主题,以往的研究认为,该小说主要涉及反抗男权压迫的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在男性中心主义背景下女性追求自由的困境。但近来又有学者提出,该小说并不涉及性别政治,而仅涉及婚姻枷锁与单身自由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一小时的故事》的阅读调查,本文旨在揭示,多数当代中国读者(尤其是有较高文化层次的读者)认为该小说的主题是多层次的,但主要涉及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意识的觉醒,但对这种女性意识,男女读者又表现出相当复杂的伦理态度。我们认为,《一小时的故事》多层主题的起因在于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读者对小说人物的复杂伦理态度则是文本外框架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主题 中国实际的读者
下载PDF
中文读者词汇视觉信息获取速度的发展——来自消失文本的证据 被引量:15
15
作者 闫国利 刘妮娜 +2 位作者 梁菲菲 刘志方 白学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0-318,共19页
通过消失文本范式操纵注视词的呈现时间,记录儿童(10-12岁)与成人(18-23岁)阅读消失文本和正常文本时的眼动行为,考察中文阅读中读者获取文本视觉信息速度的发展变化。结果发现:在40 ms及更长的文本呈现条件下,儿童与成人的阅读理... 通过消失文本范式操纵注视词的呈现时间,记录儿童(10-12岁)与成人(18-23岁)阅读消失文本和正常文本时的眼动行为,考察中文阅读中读者获取文本视觉信息速度的发展变化。结果发现:在40 ms及更长的文本呈现条件下,儿童与成人的阅读理解率和总阅读时间均不受显著的干扰,表明中文读者在非常短暂的文本呈现时间内能够快速地获取阅读所必需的文本视觉信息。然而,儿童受到消失文本操作更大的影响,表现为:儿童比成人采用更多回视进行信息的再次提取、再注视概率也较成人减少更多、同时当文本呈现时间不足时(20 ms),儿童需要增加更多的总阅读时间来完成阅读活动,表明阅读机能较低的儿童比成人需要更长的文本呈现时间。本研究也说明,儿童在阅读时认知加工速度比熟练读者慢,除了表现在信息获取的空间范围,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视觉信息获取的速度方面,与拼音文字研究中所发现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文本 中文阅读 眼动 儿童和成人读者
下载PDF
从读者反应看中国文学的译介效果: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郑晔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82,共13页
近年来政府在推动中国文学外译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仍然差强人意。大部分学者认为导致中国文学在外遇冷的原因是翻译质量太差,我国缺少一支优秀的中译外队伍。但是这种观点鲜有实证性研究支撑,很少看到对国外读者反馈的调查研究... 近年来政府在推动中国文学外译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仍然差强人意。大部分学者认为导致中国文学在外遇冷的原因是翻译质量太差,我国缺少一支优秀的中译外队伍。但是这种观点鲜有实证性研究支撑,很少看到对国外读者反馈的调查研究,而读者反应恰恰是直接体现文学译介效果的一项指标。本文通过详细考察《中国文学》发行50年间的读者群及其评论,发现制约翻译文学读者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译介目的、作品选择和翻译策略,而这些又受国家外交关系、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因此,文学外译不仅受翻译质量影响,还受到源语国家生产环境和译语国家接受环境的双重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学英译 读者反应 译介效果
原文传递
致远至恒 务学悟真——谈苏州科技大学外宣资料的翻译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顺生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6,共3页
本文通过翻译实例指出,对外宣传资料翻译成英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迷信词典,不迷信专家,重点句子重点处理,对查不着的短语可以通过分设、证实或证伪解决,以及句子处理多从目的语读者角度考虑问题。
关键词 不迷信词典 不迷信专家 重点句子重点处理 假设、证实或证伪 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
下载PDF
英汉、汉英词典使用和设想的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于伟昌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2期88-93,共6页
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中国大学生使用英汉、汉英词典的情况,并对改进现有词典的质量提出设想和建议,为词典编者提供了广泛、详实的读者意见。
关键词 英汉词典 汉英词典 问卷调查 编纂质量 语音信息 词典类型 使用目的
下载PDF
古诗地名意象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基于读者反应论 被引量:8
19
作者 叶立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古诗中的地名是一种文化意象。文章用读者反应论来对古诗地名意象的翻译进行分析,指出地名意象翻译的基本方法是归化与异化相结合,认为应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从而实现文化信息的融合。
关键词 古诗 读者反应论 地名意象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中国儿童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研究:基于网站读者书评的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龙晓翔 胡牧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为了从读者视角考察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英语译介作品的传播效果,本文运用数字人文研究方法,通过Python收集海外网站上读者评论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其一,海外读者评论主要集中在《青铜葵花》和《马燕日记》两部作品上。其... 为了从读者视角考察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英语译介作品的传播效果,本文运用数字人文研究方法,通过Python收集海外网站上读者评论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其一,海外读者评论主要集中在《青铜葵花》和《马燕日记》两部作品上。其二,包含家庭、教育、爱等全球性永恒主题的作品较易获得读者共鸣;而叙事性、价值观及写作技巧等也是读者的兴趣所在。其三,译者越来越“显形”。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上的价值与重要性日益受到读者关注。基于上述数据分析,从必然与偶然、题材与内容、作者与译者三个角度探析了两部作品成功的原因,并从创作、翻译及传播等层面为中国儿童文学译介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英语译介 读者评论 传播效果 数字人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