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被引量:771
1
作者 刘国华 傅伯杰 方精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33-740,共8页
利用我国第一次 ( 1 973~ 1 976年 )至第四次 ( 1 989~ 1 993年 )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 ,对我国近 2 0 a来森林的碳储量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 :我国 4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的总碳储... 利用我国第一次 ( 1 973~ 1 976年 )至第四次 ( 1 989~ 1 993年 )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 ,对我国近 2 0 a来森林的碳储量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 :我国 4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的总碳储量分别是 3 .75、4 .1 2、4 .0 6和 4 .2 0 Pg C,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现象 ,但总体呈增加的趋势 ,自第 1次森林资源清查末期至第 4次清查结束的 1 7a间 ,我国森林共增加 0 .4 5Pg C,平均每年以 2 6.5Tg C的速率递增 ,这说明我国的森林起着一个轻微的CO2 “汇”的作用。然而 ,进一步对我国森林的平均碳密度分析发现 ,它们不仅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分别是 3 9.1、4 3 .1、3 9.7和 3 8.7Mg C/hm2 ) ,而且也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森林质量比较差 ,幼龄林和残次林较多 ,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也如果对现有森林加以更好的抚育和管理 ,作为 CO2 的“汇”,我国森林还有很大的潜力。因此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植树造林至关重要 ,但对现有森林的抚育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动态 生物量 蓄积量 碳储量 碳密度 碳平衡 中国森林
下载PDF
1908年美国总统国情咨文关于中国森林内容的信息来源及其传播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5-36,共12页
1908年12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其任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中,利用中国北方地区森林破坏、土壤侵蚀的多幅照片,论述保护森林的重要意义。希望美国吸取中国毁林的教训,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保护森林。该演讲及其所用图文... 1908年12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其任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中,利用中国北方地区森林破坏、土壤侵蚀的多幅照片,论述保护森林的重要意义。希望美国吸取中国毁林的教训,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保护森林。该演讲及其所用图文迅速在中外学者中传播,成为近代中美林学交流中重要的一页。那么,该演讲中关于中国北方地区森林情形的图片来自什么渠道?又为什么迅速得到学者的广泛传播?传播的路径如何?通过对大量英文原始文献的分析及研究,对这一传播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奥多·罗斯福 国情咨文 中国森林 信息来源 传播
下载PDF
Dissolved organic sulfur in streams draining forested catchments in southern China
3
作者 Zhanyi Wang Xiaoshan Zhang +3 位作者 Zhangwei Wang Yi Zhang Bingwen Li Rolf Vog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704-710,共7页
Dissolved organic sulfur (DOS) is an important fraction for sulfur mobilization in ecosystem. In this work stream waters were sampled in 25 forested sites in southern China to study the dissolved sulfur fractions. D... Dissolved organic sulfur (DOS) is an important fraction for sulfur mobilization in ecosystem. In this work stream waters were sampled in 25 forested sites in southern China to study the dissolved sulfur fractions. Dissolved sulfur was fractionated into dissolved organic sulfur (DOS) and inorganic sulfate (SO]-) for 95 stream water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DOS ranged from 0 to 13.1 mg/L (average 1,3 mg/L) in all the stream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DOS in stream waters were found in the site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ulfate. DOS constituted less than 60.1% of dissolved sulfur (average 17.9%).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DOS concentration was correlated with SO42- in streams waters and total sulfur in surface layer soils.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DOS concentration in stream waters had a seasonal variation, but no trends were found with it. The implication was that the long term sulfur deposition had led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fraction of DOS in stream waters in acid rain prevailing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olved organic sulfur stream water chinese forests sulfur deposition
原文传递
基于遥感反演的中国森林冠层叶氮浓度空间格局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泉洲 刘煜杰 +2 位作者 周蕾 石浩 孙雷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100,共8页
森林冠层叶氮浓度(CNC)是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的重要参数,因此获取并揭示我国森林CNC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准确评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通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实测我国典型森林冠层叶片氮浓度并使用EO-1 Hyperion高光... 森林冠层叶氮浓度(CNC)是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的重要参数,因此获取并揭示我国森林CNC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准确评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通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实测我国典型森林冠层叶片氮浓度并使用EO-1 Hyperion高光谱数据,建立CNC与近红外反射率(NIR)的统计模型,然后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反射率数据,实现生长季中国森林CNC的反演和分析,并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1)基于多种森林类型的采样数据,CNC与Hyperion NIR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2=0.75,P<0.0001);2)反演的我国森林CNC分布格局大致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特征,其中海南省森林CNC均值最高,而天津市的最低;3)反演的中国森林CNC介于0.49~3.63 g/100 g之间,平均为2.24±0.28 g/100 g,处于全球森林植被叶氮浓度范围之内;4)反演的CNC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52,RMSE为0.43 g/100 g,说明反演结果可以基本反映出我国森林CNC的空间格局和统计特征,但部分区域存在一定高估。森林CNC空间格局主要受森林植被功能型空间变异的影响,未来应对单一森林类型CNC的反演进行详细评估。本研究对于优化全国尺度森林生产力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叶片氮浓度 遥感反演 空间格局 HYPERION MODIS BRDF 中国森林
下载PDF
中国森林附生维管植物多样性数据集
5
作者 戴梓潇 陈国科 +1 位作者 张乃莉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7-202,共6页
附生维管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湿性山地森林植物群落中物种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在维系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附生维管植物调查相对困难,在多样性调查和统计中往往被忽视,迄今为止我国尚缺乏全国范围的... 附生维管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湿性山地森林植物群落中物种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在维系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附生维管植物调查相对困难,在多样性调查和统计中往往被忽视,迄今为止我国尚缺乏全国范围的森林附生维管植物名录。本项研究基于已公开发布的数据库,搜集并整理了1982–2022年间的关于中国森林附生维管植物研究的文献书籍。首先,提取文献资料中的有效信息,依据物种2000中国节点的数据进行标准化校正,整理出中国森林附生维管植物共计49科246属1,739种,然后据此编写了相对准确、完整的中国森林附生维管植物物种名录。本名录作为我国第一个全国性森林附生维管植物名录,可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并能为深入研究附生维管植物的进化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及宏观生态学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森林 地理分布 附生维管植物 物种多样性 物种名录
原文传递
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对不同渗透压的耐受性
6
作者 刘莹 王立志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7,63,共5页
研究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和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对不同渗透压溶液的耐受性和对体液渗透压的调节能力。结果显示,不同的渗透压溶液中两种蝌蚪的存活率都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中国林蛙蝌蚪的存活率显著大于蟾蜍蝌蚪... 研究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和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对不同渗透压溶液的耐受性和对体液渗透压的调节能力。结果显示,不同的渗透压溶液中两种蝌蚪的存活率都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中国林蛙蝌蚪的存活率显著大于蟾蜍蝌蚪(P<0.001)。两种蝌蚪体积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渗透压为494.48 mOsm的溶液中,中国林蛙蝌蚪体积缩小速度显著小于蟾蜍蝌蚪(P<0.001),即中国林蛙蝌蚪调节体液渗透压的能力明显强于蟾蜍蝌蚪。大蟾蜍蝌蚪对失水的耐受能力大于中国林蛙蝌蚪。不同渗透压溶液中两种蝌蚪的活泼性都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中国林蛙蝌蚪的活泼性显著大于蟾蜍蝌蚪(P<0.001)。中国林蛙蝌蚪抵抗环境渗透压变化的能力大于蟾蜍蝌蚪,蟾蜍蝌蚪对失水的耐受能力大于中国林蛙蝌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 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蝌蚪 渗透压 耐受性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能值与服务功能价值的关系 被引量:65
7
作者 吴霜 延晓冬 张丽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4-342,共9页
本研究利用1901.2009年全球温度和降水数据以及全国1266块森林样地主要森林类型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应用能值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建立了中国森林能值与服务功能价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且研究了1990年和2009年中国森林服务功能... 本研究利用1901.2009年全球温度和降水数据以及全国1266块森林样地主要森林类型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应用能值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建立了中国森林能值与服务功能价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且研究了1990年和2009年中国森林服务功能价值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函数关系模拟1994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结果与Costanza评估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009年全国有林地栅格数目比1990年增长14.02%,其平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增加了54.46USD/hm2。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河北平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分别降低了86.87%、85.45%、81.99%、46.48%和23.07%。河南、湖南、吉林、江西、黑龙江和浙江平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分别下降了71.35%、58.65%、52.70%、34.56%、23.36%和22.03%。广西、西藏、甘肃、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森林破坏也比较明显,这些省份的平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下降了2.89%~22.36%。根据全国第四次和第七次森林清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持续增加。但研究结果显示很多省份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仍然降低,这说明森林生态系统仍然没有完全恢复。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普遍低于全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值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并不理想,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 能值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原文传递
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及致死温度 被引量:34
8
作者 王立志 李晓晨 孙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7,共5页
报道了中国林蛙蝌蚪 (Ranachensinensis)和大蟾蜍蝌蚪 (Bufogargarizans)在不同驯化温度下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的研究结果。将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分别在 5、1 5和 2 5℃ 3个不同温度下驯养 3周 ,利用温度梯度装置观察... 报道了中国林蛙蝌蚪 (Ranachensinensis)和大蟾蜍蝌蚪 (Bufogargarizans)在不同驯化温度下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的研究结果。将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分别在 5、1 5和 2 5℃ 3个不同温度下驯养 3周 ,利用温度梯度装置观察记录 2种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最高致死温度。结果表明 ,经过在 5、1 5和 2 5℃ 3个温度下的驯化 ,中国林蛙蝌蚪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 1 3 . 5~ 1 8℃、2 0. 5~2 5℃和 2 3~ 2 7. 5℃ ;大蟾蜍蝌蚪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 1 2~ 1 6 .5℃、2 1~ 2 5. 5℃和 2 2~ 2 6. 5℃。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的最高致死温均在 3 7~ 3 8℃之间 ,最低致死温均为 0℃。驯化温度对最适温度影响显著 (P <0 .0 1 ) ,对致死温度则没有显著影响。驯化温度对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的逃避温度产生的影响比最适温度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温度 最适温度 逃避温度 致死温度 中国林蛙 大蟾蜍 蝌蚪
下载PDF
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黄秀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27,共6页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效率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测算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中国3...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效率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测算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中国31个省区间和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效率及TFP增长率。结果显示:省区间比较,上海、浙江等地区的效率最高,贵州、山西等地区的TFP增长率最高;三大区域间比较,东部地区的效率最高,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大,西部地区的效率和TFP增长率都最低。最后,从要素投入、旅游吸引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对影响效率大小及其差异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提出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资金扶持、对森林公园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提高效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森林公园 旅游发展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下载PDF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陆元昌 张守攻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1-738,共8页
分析了天保工程不同区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和结构调整、工程区防灾减灾和森林健康状况保持、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与评价等5... 分析了天保工程不同区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和结构调整、工程区防灾减灾和森林健康状况保持、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与评价等5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现有技术成果、针对新问题设立课题研究和引进国际先进理论技术为工程服务的总体对策;并针对5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人工促进退化天然林恢复、森林近自然经营及健康状态监测等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林保护工程 近自然森林经营 森林健康 非木质林产品 小班经营法 经营技术
下载PDF
中国林蛙皮肤抗菌肽抗菌的特性 被引量:18
11
作者 姜丽丽 尚德静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72,共3页
从林蛙皮肤中分离到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混合物——多肽FⅢ。抑菌实验表明,林蛙皮肤中小分子活性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且此粗提物的抗菌活性远远高于传统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抗菌活性。
关键词 皮肤 小分子活性肽 抗菌活性 阳性 革兰氏阴性细菌 抑菌实验 抗菌作用 中国林蛙 粗提物 抗菌肽
下载PDF
温度对中国林蛙卵孵化和孵出热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立志 李晓晨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为了解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卵的孵化率、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有效积温、孵化后蝌蚪的成活率和蝌蚪的热耐受性,将当天产出的中国林蛙卵采集回实验室,分别置于5个不同温度(10℃、15℃、20℃、25℃和30℃)下孵化,观察和测量记录卵... 为了解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卵的孵化率、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有效积温、孵化后蝌蚪的成活率和蝌蚪的热耐受性,将当天产出的中国林蛙卵采集回实验室,分别置于5个不同温度(10℃、15℃、20℃、25℃和30℃)下孵化,观察和测量记录卵的孵化率、孵化3d后蝌蚪的成活率、全长及每个温度下卵的发育历期。利用温度梯度装置观察记录孵化10d后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光照周期设为14L∶10D,湿度设为85%。结果表明,温度对中国林蛙卵的孵化率影响显著;孵化3d后蝌蚪的成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0℃下孵化的蝌蚪在2d之内全部死亡;温度对中国林蛙卵孵化3d后蝌蚪全长的影响极显著,蝌蚪的全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应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化法计算中国林蛙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0.51℃、65.29日度和0.38℃、65.52日度,直接最优化法优于直线回归法。经过4个不同温度(10℃、15℃、20℃和25℃)孵化10d后蝌蚪的最适温度分别为(13.2±1.6)℃、(15.7±1.9)℃、(17.3±2.1)℃和(19.5±2.3)℃;逃避温度分别为(28.8±1.4)℃、(30.2±1.6)℃、(31.6±1.3)℃和(33.1±1.8)℃;致死温度分别为(32.9±1.7)℃、(33.8±1.5)℃、(35.2±1.2)℃和(36.7±0.9)℃。经过不同温度孵化10d后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都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林蛙 孵化 温度 最适温度 逃避温度 致死温度
下载PDF
中国森林病害防治技术措施与策略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曾祥谓 徐梅卿 +2 位作者 赵嘉平 王静 梁军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69,共4页
总结了1949年以来中国森林病害防治简史及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和途径。比较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优势及不足,并由此论述了森林病害防治策略转移的趋势,提出了森林病害防治的生态控制理论,认为生态控制是未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中国 森林病害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生态控制 预测预报 检疫
下载PDF
秦岭林区天然油松林结构研究初报 被引量:9
14
作者 雷瑞德 彭鸿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7,共4页
对秦岭林区天然油松林年龄结构、直径结构分析研究表明,天然油松林按林层和林龄可划分为单层异龄林和复层异龄林两类。单层异龄林的天然更新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而复层异龄油松林的年龄结构出现多世代波动现象。直径结构的波... 对秦岭林区天然油松林年龄结构、直径结构分析研究表明,天然油松林按林层和林龄可划分为单层异龄林和复层异龄林两类。单层异龄林的天然更新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而复层异龄油松林的年龄结构出现多世代波动现象。直径结构的波动随林龄的增加,其偏度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天然油松林 林分结构 秦岭林区
下载PDF
杉木中幼龄林计量施肥校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立潮 吴晓芙 +2 位作者 胡曰利 张瑞日 黄小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9-33,共5页
在测定土壤平衡解吸磷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的基础上,根据林木施肥的立地养分效应模型法,结合林分的目标生物量等,提出了中等立地条件下杉木中幼龄林的施肥量,并进行了校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等立地条件下的杉木中幼龄林,单施氮肥对... 在测定土壤平衡解吸磷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的基础上,根据林木施肥的立地养分效应模型法,结合林分的目标生物量等,提出了中等立地条件下杉木中幼龄林的施肥量,并进行了校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等立地条件下的杉木中幼龄林,单施氮肥对胸径和蓄积量生长有显著影响,但增大氮肥用量对生长无促进作用.单施磷肥虽有利于杉木胸径生长,但对杉木蓄积量生长无显著影响,增大磷肥的施用量对蓄积量的生长无促进作用.施用钾肥对杉木生长无显著促进作用.试验区杉木中幼龄林合适的施肥量是:氮120kg/hm2,磷30kg/hm2,钾1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中幼龄林 计量施肥 校验研究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的研究态势与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付瑞玉 苏宏新 +1 位作者 张忠华 胡刚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55-1267,共13页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 Bio)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综合研究平台,其发展过程和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其研究态势与热点变化可为CFor Bio的长远发展以及其他生态监测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对2007–2...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 Bio)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综合研究平台,其发展过程和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其研究态势与热点变化可为CFor Bio的长远发展以及其他生态监测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对2007–2017年间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CFor Bio发表的论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以来, CForBio发表论文的数量整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3篇增长到2017年的5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的增长较为明显(从2007年的1篇增长到2017年的34篇)。金光泽(70篇)、马克平(68篇)、郝占庆(68篇)等学者发表论文数量较多,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研究所(104篇)、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67篇)、华南植物园(59篇)等是CFor Bio中相对活跃的研究机构,但各样地负责机构和学者间的合作仍较少,跨机构间的协同研究还有待提高。CForBio的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树木空间分布格局、植物功能性状、树木密度制约、群落系统发育等方面,为揭示我国不同气候带森林群落构建机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未来CFor Bio的研究应加强国内外机构间的合作创新并建立数据共享途径,注重近地面遥感、多源数据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在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多尺度与多维度解析、植物–土壤反馈机制、树木冠层和根系的结构与功能等方向持续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研究态势 文献计量分析 WEB of SCIENCE 中国知网
原文传递
林蛙多糖(TCPS)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兴权 付蕾 +1 位作者 曹云龙 胡耀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8-110,共3页
以中国林蛙的蛙头为原料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林蛙多糖 (TCPS)的适宜条件为 :酶制剂用量为2 0 % ,pH值为 9 0 ,水解温度为 5 0℃ ,水解时间为 6h。最后 ,TCPS粗提物的产率按鲜组织计算约达 1 4 % ,高于其他条件的 2~
关键词 中国林蛙 提取工艺 多糖 林蛙
下载PDF
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乐 王新杰 +1 位作者 王廷蓉 武文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59,共5页
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国有林场内的杉木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对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下杉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旨在为杉木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土层中,皆伐后1、3月的土壤容重均高于皆伐前;随... 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国有林场内的杉木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对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下杉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旨在为杉木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土层中,皆伐后1、3月的土壤容重均高于皆伐前;随着皆伐后时间的推移,同一土层中的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率和总孔隙度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同一土层中(除0~5 cm),不同迹地清理方式下样地的土壤容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采用炼山清理后的迹地土壤容重明显高于采用带状整地清理的迹地;不同深度土层中,对于土壤的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等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炼山处理后的结果均低于带状整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皆伐 炼山 整地 杉木林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温度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汉屏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1-84,共4页
为了解温度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将蝌蚪分别在5℃、15℃和25℃三个不同驯化温度下饲养直至完全变态成蛙,饲养期间定时测量记录蝌蚪全长、体长、体宽及变态情况,所得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蛙蝌蚪的... 为了解温度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将蝌蚪分别在5℃、15℃和25℃三个不同驯化温度下饲养直至完全变态成蛙,饲养期间定时测量记录蝌蚪全长、体长、体宽及变态情况,所得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不但随发育时间变化而且受温度影响显著,在5℃下饲养其身体全长及体长增长最快,在25℃下饲养体宽增长最快;在相同时间内,25℃饲养温度下蝌蚪的变态率最高,而在5℃下,蝌蚪均不能完成变态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林蛙 蝌蚪 生长发育 温度效应 变态率
下载PDF
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抚育成效分析——以江西省靖安县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钟呈 王瑞辉 +4 位作者 符伟男 周阳超 周义罡 彭聪 朱秀花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9,共7页
以5a(幼林)、12a(中龄林)、18a(近熟林)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抚育间伐与对照(不抚育)2种处理,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5年底对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促进了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年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增加值抚育比对照... 以5a(幼林)、12a(中龄林)、18a(近熟林)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抚育间伐与对照(不抚育)2种处理,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5年底对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促进了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年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增加值抚育比对照幼林多44.4%、中龄林多25.0%、近熟林多14.3%,年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的增加值抚育比对照幼林多59.3%、中龄林多31.0%、近熟林多19.9%,上述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抚育间伐对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与对照比,其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抚育明显改善了杉木幼、中龄林的健康状况,健康等级抚育样地普遍比对照样地高一级;抚育提高了林下植被种类的丰度、高度和盖度,抚育样地植被的垂直结构明显;总体而言,抚育间伐对杉木生长、林下植物生长和林分健康的促进作用幼林好于中龄林,好于近熟林。试验结果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抚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抚育 杉木林 成效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