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 被引量:63
1
作者 冯建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共8页
话语不只是一种思想表达的工具,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思维,全球化时代,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权力与地位。中国教育学应该具有中国的话语体系,但考察中国百年教育学建设的历程,教育学一直存在着中国话语的缺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 话语不只是一种思想表达的工具,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思维,全球化时代,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权力与地位。中国教育学应该具有中国的话语体系,但考察中国百年教育学建设的历程,教育学一直存在着中国话语的缺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话语体系,既是中国教育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变中国教育学对西方的依附状态,使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并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中国表达、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文化,是教育学中国话语的四个要素。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深入教育改革与实践,立足传统文化精神,寻求与西方理论的对话,是建设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 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传统与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叶澜教授专访 被引量:50
2
作者 叶澜 罗雯瑶 庞庆举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83-91,共9页
中国的教育学自诞生就带着“引进情结”。叶澜教授致力于从“教育学中国化”到“建立中国教育学”的事业,在30余年的持续研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努力改变教育学缺乏中国特征、缺乏原创性的状况,并将中... 中国的教育学自诞生就带着“引进情结”。叶澜教授致力于从“教育学中国化”到“建立中国教育学”的事业,在30余年的持续研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努力改变教育学缺乏中国特征、缺乏原创性的状况,并将中国哲学、文化传统融入对“教育”这一教育学基本概念的内涵构建,提出“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中国式表达。她认为,教育对于个体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培育生命之自觉。中国教育学的建设需要研究者在中外比较中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及影响有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发扬传统的“践行”精神,扎根中国教育实践,以形成教育学的独特文化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中国教育学 教育学话语体系 生命自觉 实践
下载PDF
对中华民族(国民)凝聚轨迹的理论解读--从梁启超、顾颉刚到费孝通 被引量:37
3
作者 李大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5,共10页
通过摆脱"民族国家"理论,可以在主权国家"国民"的视阈下,对梁启超、顾颉刚、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的阐述进行评析。三位学者对"中华民族"的界定虽然有异,但三位的研究对象是基本相同的。梁启... 通过摆脱"民族国家"理论,可以在主权国家"国民"的视阈下,对梁启超、顾颉刚、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的阐述进行评析。三位学者对"中华民族"的界定虽然有异,但三位的研究对象是基本相同的。梁启超将中华大地上族群凝聚到清代和民国的结果命名为"中华民族",顾颉刚和费孝通在认同"中华民族"的基础上,对其属性和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但无论是顾颉刚所言"无形中",还是费孝通对顾颉刚"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观点的进一步阐述,都各自既有合理性,也有待完善之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从引发的讨论看,"民族"只是表象,实则涉及东西方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的对接问题,而"民族国家"理论体系能否解释中华大地上族群凝聚的历史及带给中国的影响,则是引发争论的关键。讨论进而提出:摆脱"民族国家"理论的束缚,从传统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转变的视阈,重新构建适合阐述中华大地政权更迭和人群凝聚交融轨迹的话语体系,不仅是迫切的现实需要,也是学界应该担负起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国民) 梁启超 顾颉刚 费孝通 话语体系
下载PDF
“社会综合治理”:中国治理的话语体系与经验理论——兼与“多中心治理”理论比较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丛虎 王晓鹏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66,共7页
社会综合治理"模式与我国国情紧密相联,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合理模式,其意涵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了不断优化和创新,因而是完全适应中国国情的。这种模式与现代法治政府的理念高度契合,不断发展的"社会综合治理"模... 社会综合治理"模式与我国国情紧密相联,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合理模式,其意涵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了不断优化和创新,因而是完全适应中国国情的。这种模式与现代法治政府的理念高度契合,不断发展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保障。"社会综合治理"有其独有的、区别于西方的"多中心治理"话语体系,其所形成的经验理论,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也已日臻完善。"社会综合治理"话语体系与经验理论彰显着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综合治理” 中国治理 多中心治理 话语体系 经验理论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8
5
作者 艾四林 陈钿莹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是基于现实路径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总结,能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展现可信可爱...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是基于现实路径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总结,能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提供话语层面的保障与支撑。中国实践的成功推进、原创话语的丰富供给、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旨归,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可能性。加快建构话语体系,就要在实践中遵循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原则,通过立体多元的传播载体输出话语价值,在内容阐释中突出理论优越性,提升话语受众对话语体系的认同感,从而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体系建构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 被引量:30
6
作者 侯怀银 王晓丹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1,共10页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尚缺乏大教育学的建构视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人,应进行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使教育学既成为面向所有教育领域的教育学,又成为能涵盖各教育领域的...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尚缺乏大教育学的建构视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人,应进行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使教育学既成为面向所有教育领域的教育学,又成为能涵盖各教育领域的大教育学,在每个教育领域,都形成独特的教育学中国话语。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进行大教育学建构亟待突破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突破学校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突破教育学学科界限;突破西方话语;突破抽象形式。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应当通过四方面路径:聚焦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大教育学学科视野;回归中国文化传统;扎根中国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中国话语体系 大教育学 建构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成样态与功能指向 被引量:20
7
作者 齐道新 《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集中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不断形成,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容,使...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集中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不断形成,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容,使其展现出多样化、层次化、系统化的构成样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在功能指向上呈现出目标话语、本质特征话语、原则要求话语和路径方法话语相配合的构成样态,在外部形态上呈现出理论性话语、实践性话语、制度性话语、价值性话语相协调的构成样态,在内在属性上呈现出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生活话语相统一的构成样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这些构成样态具有话语阐释功能、话语整合功能、话语导向功能、话语标识功能,全方位地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图景,凝聚多元主体力量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成样态的不断丰富与其功能的不断增强,既体现又推动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构成样态 话语功能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历史生成、现实构建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0
8
作者 肖政军 杨凤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16,共16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 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表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伟大飞跃中,在现代化认识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了“从中国的特点出发”的思想方法,这构成“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思想内核与建构原点。从新时期到新时代,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断开拓,“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概念形式逐渐明确、时代内涵日益丰富,实现了话语体系的初步构建。立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必须坚持“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在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实现现代化话语与民族复兴话语的有机融合,提高话语体系的世界影响力与理论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华民族”话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超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39,共15页
运用关键词研究方法分析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文本,发现所使用的"中华民族"话语包含"国家""国民"和"民族"三重语义。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主要在"国家"语义上使用"中华民族"... 运用关键词研究方法分析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文本,发现所使用的"中华民族"话语包含"国家""国民"和"民族"三重语义。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主要在"国家"语义上使用"中华民族"话语,集中在反对帝国主义这个外部他者的语境中使用,以"中华民族独立""中华民族解放"为核心话语,侧重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面向,表达实现国家独立的目标。"国民"语义的中华民族话语凸显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对国民的人格侮辱和歧视,话语构建的核心目的是唤醒国民的爱国意识。"民族"语义上使用"中华民族"的次数不多,主要在国内民族关系的语境下使用,使用者主要是恽代英和李大钊,侧重阐述中华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不同语境和语义下形成的中华民族话语,构成了具有特定内涵和结构的中华民族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 话语体系 国家 国民 民族
原文传递
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6
10
作者 武豹 吴学琴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26,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决定着中国现代性话语的实然状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作为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作为学理支撑、“言必行、行必果”的中国共产党作为...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决定着中国现代性话语的实然状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作为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作为学理支撑、“言必行、行必果”的中国共产党作为话语信用条件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声音的强烈呼唤作为话语环境,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话语霸权、话语概念范畴表述能力不足和话语对外传播水平不高等多重困境。理论主题、基本范畴、逻辑主线、价值内核等具体内容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结构要素,明确了“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基本问题。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做到言之有据;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做到言之有理;应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做到言之有术;应全方位多途径提升话语国际传播效能,做到言之有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0
11
作者 周建松 陈正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3,共7页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逐步形成具有独特历史渊源、时代特征和实践价值的多元话语体系,发挥了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逐步形成具有独特历史渊源、时代特征和实践价值的多元话语体系,发挥了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构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话语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国传媒公共话语领域的建构 被引量:15
12
作者 冉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0-715,共6页
现代传媒公共话语讲述,体现了社会大众对政治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与公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事务的参与关注。中国传媒经历了一个从绝对政治权力话语到政治公共话语领域的转型,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大背景下,逐步... 现代传媒公共话语讲述,体现了社会大众对政治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与公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事务的参与关注。中国传媒经历了一个从绝对政治权力话语到政治公共话语领域的转型,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大背景下,逐步建构起传媒的公共话语系统。中国传媒公共话语领域的建构,回应着公共参与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的媒介期待,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国传媒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媒 话语系统 公共话语系统
下载PDF
再论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文 张斌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2,共13页
[目的/意义]增强中国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理论研究。[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政策分析法,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机理与路径。[结论/发现]从历... [目的/意义]增强中国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理论研究。[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政策分析法,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机理与路径。[结论/发现]从历史视角看,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历经从学科创建到话语创建、从学科独立到话语独立、从学科自强到话语自强、从学科自信到话语自信的发展与演变。从现实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肩负着阐释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构建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档案学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创新能力、推进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大众传播、强化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国际传播的时代使命。为此,亟需兼顾历史与现实,坚持本土化与国际性相统一、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内向性与外向性相统一,强化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支撑,立足中国实际打造中国档案学派,扎根中国大地建构自主知识体系,面向“两个大局”推进理论创新,以时代为观照融通中外话语表达。[创新/价值]厘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历史经纬、主要任务、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中国特色 话语体系 知识体系 理论创新
下载PDF
打造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话语体系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郭建宁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1期6-10,共5页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中国道路举世瞩目,但是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却没有相应跟上。因此,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中国道路举世瞩目,但是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却没有相应跟上。因此,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处理好中、西、马的关系并打造中国话语体系;中国话语体系要具有国际视野,立足时代前沿,强化问题意识,突出中国视角,体现学术话语;实现国际视野、中国视角、学术视阈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 中国道路 中国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十九大报告翻译实践与中央文献的日文翻译策略 被引量:19
15
作者 修刚 李运博 花超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工作作为我国外宣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国"的重任,而且对于加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具有战略性意义。本论文主要在概括性介绍...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工作作为我国外宣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国"的重任,而且对于加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具有战略性意义。本论文主要在概括性介绍十九大报告翻译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十九大报告系列文件的翻译实践,具体探讨中国特有的政治术语、熟语的对日翻译,以及翻译过程中逻辑关系的梳理与调整等问题,提出中央文献日译实践与研究在日语翻译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 中译日 中央文献日译 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国际中文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内涵要素、功能价值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宝贵 刘家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7-59,共13页
加强国际中文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研究,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和助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梳理当前话语体系建设的研究现状,对国际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内涵、要素及功能进行界定,尝试建构其基本框架。国际中文教育... 加强国际中文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研究,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和助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梳理当前话语体系建设的研究现状,对国际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内涵、要素及功能进行界定,尝试建构其基本框架。国际中文教育话语体系建设涉及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多个领域,其中微观层面的国际中文教学是核心。然而,国际中文教学中的话语体系建设存在教师话语主体意识不强、话语客体的多样性未得到重视、教学资源的话语内容有待创新、话语阐释力有待强化、话语表达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建议提升国际中文教师话语主体意识;充分了解话语客体,分层分类建构话语内容;推动中文教学资源的话语内容创新;使用通识性话语,强化话语阐释力;依托科技赋能,丰富国际中文教育话语表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话语体系 构成要素 功能价值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的三重维度:话语体系、思想逻辑和价值意蕴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佘双好 郭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5-13,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讲述了许多动人的中国故事,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榜样。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有着鲜明的话语体系、思想逻辑和价值意蕴。在话语体系上,多元与大众化构成话语主体,讲好五类中国故事成为话语体系的内容要素,既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讲述了许多动人的中国故事,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榜样。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有着鲜明的话语体系、思想逻辑和价值意蕴。在话语体系上,多元与大众化构成话语主体,讲好五类中国故事成为话语体系的内容要素,既陈情又说理形成话语阐释的主要特征,加强能力建设成为提升话语传播效能的重要指向。在思想逻辑上,体现着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化大党大国正面形象,表达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愿景。在价值意蕴上,为中华儿女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指引,展示出全面、真实、立体的大国形象,同时传播了中国声音、彰显了中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话语体系 思想逻辑 价值意蕴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 被引量:16
18
作者 韩庆祥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5,M0003,M0004,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表明二十大报告意义重大、内涵深刻、影响深远。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表明二十大报告意义重大、内涵深刻、影响深远。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重要文献。深入学习研究二十大报告,发现贯穿其中的一个大逻辑,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逻辑。它包括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世界逻辑。生成逻辑,就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聚焦于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是这一创新突破的基础,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根本性的创新突破都聚焦于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意味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突破和成功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是十八大以来;理论逻辑,在于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践逻辑,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逻辑,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经历了从“世界失我”到“世界有我”再走向“世界向我”的历史演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二十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二十大报告第一次从总体上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掌握了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成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世界逻辑 理论体系 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基于青年网民话语特点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坤 刘雨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为更好地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指导地位,构建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为新时代正能量倡导者和新风尚践行者的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 为更好地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指导地位,构建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为新时代正能量倡导者和新风尚践行者的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着互联网发展。建立基于青年网民话语特点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既能吸引广大青年网民主动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也是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可通过回应青年现实需求、阐释青年理论关切、运用青年叙事风格、加强网络平台治理等手段予以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网民 新时代 中国特色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体系
下载PDF
拓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的若干核心问题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7,共17页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而当务之急,则是要明确拓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的若干核心问题:首先是如何赓续文化基因,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体系;其次是如何凝炼精...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而当务之急,则是要明确拓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的若干核心问题:首先是如何赓续文化基因,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体系;其次是如何凝炼精神标识,丰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价值内蕴;再次是如何深化交流互鉴,打造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最后是如何凝聚价值共识,优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议题设置。此外,还须坚定文化自信,奋力谱写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光辉篇章——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应有足够的自信将富有世界意义与永恒魅力的中华文化持续传播出去,从而进一步树立当代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 中国话语 中国叙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