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被引量:14
1
作者 廖文丽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3期162-164,共3页
修辞不外乎是炼词炼句和运用辞格 ,使语言表达准确 ,生动形象。从文化角度看修辞似乎有点“离经叛道” ,其实 ,无论是广义的“调整或运用文辞” ,还是狭义的“修饰文辞” ,均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密切相关。在跨文化交际中 ,以本国文... 修辞不外乎是炼词炼句和运用辞格 ,使语言表达准确 ,生动形象。从文化角度看修辞似乎有点“离经叛道” ,其实 ,无论是广义的“调整或运用文辞” ,还是狭义的“修饰文辞” ,均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密切相关。在跨文化交际中 ,以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调整或修饰异国文辞 ,难免会削足适履 ,导致文化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 跨文化交际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差异 喻体
下载PDF
中国足球“西来说”质疑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京龙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50,共5页
把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和英国现代的足球分割开来,认为世界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世界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中国的蹴鞠在清代灭亡了,现代足球是由英国传入中国的。足球西来说是不正确的。足球最早产生于中国,曾经兴盛于中国;英国的现代足球... 把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和英国现代的足球分割开来,认为世界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世界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中国的蹴鞠在清代灭亡了,现代足球是由英国传入中国的。足球西来说是不正确的。足球最早产生于中国,曾经兴盛于中国;英国的现代足球是在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功动传入英国以后逐步形成的,然后伴随着清代末期英国对于中国的入侵又返回到了中国。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在清代末期进入了一个发展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足球 蹴鞠 现代足球 中西交通
下载PDF
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 被引量:4
3
作者 来骥 《开封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34-35,共2页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别很大,但随着全球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增多,各国的饮食文化开始慢慢融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成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同时,它也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先锋。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应吸取别国...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别很大,但随着全球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增多,各国的饮食文化开始慢慢融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成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同时,它也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先锋。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应吸取别国文化的精华,摒弃自己的糟粕,向完美、和谐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饮食文化 中西方文化 融合
下载PDF
中西方文化语境与“东方”女性符号的标出性——论早期好莱坞华人影星黄柳霜 被引量:4
4
作者 任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3,共8页
黄柳霜迄今仍然是西方主流电影界最熟悉的"东方"女性之一,在其从影以来的近百年时间里,中西方对她的认知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符号学观点认为,对立文化范畴之间的不对称所带来的符号标出性,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甚至实现... 黄柳霜迄今仍然是西方主流电影界最熟悉的"东方"女性之一,在其从影以来的近百年时间里,中西方对她的认知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符号学观点认为,对立文化范畴之间的不对称所带来的符号标出性,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甚至实现历史性的翻转。对黄柳霜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进行全面解读后可以发现,在西方语境下,作为"东方"女性象征的符号,黄柳霜的标出性经历了由强及弱的嬗变;而在中国视域里,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异质符号,黄柳霜的标出性使她遭遇了褒贬评价的多次翻转。进入21世纪,在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凝视下,黄柳霜散发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呈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多面化的早期华裔美国女星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柳霜 中西方语境 文化符号 符号标出性 符号传播
下载PDF
新冠病毒疫情媒体报道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松 徐美天 +1 位作者 李欣竹 董子祎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8-42,共5页
对中西新闻报道差异的恰当理解关系到中西跨文化交流与中西国际关系的建构,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这一公共卫生重大危机的挑战下显得更为重要。文章以新冠病毒疫情下中外媒体的新闻报道为研究素材,通过对其对比分析与深入研究,发现中西... 对中西新闻报道差异的恰当理解关系到中西跨文化交流与中西国际关系的建构,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这一公共卫生重大危机的挑战下显得更为重要。文章以新冠病毒疫情下中外媒体的新闻报道为研究素材,通过对其对比分析与深入研究,发现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异,并多角度、多方面地探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报道差异原因,获得对差异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寻找两种文化的交融点,为中西文化传播找到世界性的对话空间,为今后的文化研究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中西文化 本质差异 文化自信 文化传播
下载PDF
红色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岩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8-59,共2页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基本颜色。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 ,在中西文化中 ,红色所代表的意义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以及地域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文化中所表达的文化心理和象征意义又有更多的不同之处。...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基本颜色。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 ,在中西文化中 ,红色所代表的意义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以及地域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文化中所表达的文化心理和象征意义又有更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就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作一简单比较 ,以期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 中西方文化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峻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9期I0287-I0287,I0321,共2页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了解这些差异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避免出现文化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差异 交际 教学
下载PDF
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鹤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13期192-194,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文化差异也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其中就包括"面子"文化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各国之间的和谐交流,本文主要对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文化差异也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其中就包括"面子"文化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各国之间的和谐交流,本文主要对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进行了思考,以及能够在跨文化交际时代下,中西方都能够很好的维护自身以及他国的"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 “面子”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中西文明跨文化交流范式变迁与未来选择 被引量:3
9
作者 郝桂菊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文明与文化是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开展国际交往的独特的精神与价值符号。在廓清文明与文化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差异与多元视角分析中西文明跨文化交流范式之间的碰撞、冲突与交融,梳理中西方两个世纪以来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与对话以及现代... 文明与文化是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开展国际交往的独特的精神与价值符号。在廓清文明与文化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差异与多元视角分析中西文明跨文化交流范式之间的碰撞、冲突与交融,梳理中西方两个世纪以来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与对话以及现代化的延宕,回顾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辨析新时代多元文明交流互鉴,论证人类社会未来选择是缔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中国以实际行动诠释和彰显国际道义与责任担当,践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文化 中西文明 交流范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爱芳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2期69-72,共4页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文中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分析了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因,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在外语教学实际中提高学生的跨...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文中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分析了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因,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在外语教学实际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学 交际能力
下载PDF
“西学东渐”的主观愿望与发展走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燕华 凃明星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1-54,共4页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文化思想向中国传播的演进历程。西方国家试图以文化输出作为殖民侵略的辅助工具,满清统治者希图找到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的稻草。随着双方文化交互的演进,其发展走向出乎双方初衷,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救国...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文化思想向中国传播的演进历程。西方国家试图以文化输出作为殖民侵略的辅助工具,满清统治者希图找到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的稻草。随着双方文化交互的演进,其发展走向出乎双方初衷,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推翻了封建制度,打败了殖民侵略者,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交流互动 “西学东渐” 主观愿望 发展走向
下载PDF
明清时期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
12
作者 祝春亭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02-106,共5页
明末清初,中国还是一个令西方人仰慕的国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在许多方面比西方先进。至康雍乾时期,中国步入封建社会又一个辉煌盛世。然而在同一时期,西欧国家,尤其是英国,发生了政治革命、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迅速跑到世界的... 明末清初,中国还是一个令西方人仰慕的国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在许多方面比西方先进。至康雍乾时期,中国步入封建社会又一个辉煌盛世。然而在同一时期,西欧国家,尤其是英国,发生了政治革命、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迅速跑到世界的前列。在世界格局巨变面前,清政府茫然无绪,因循守旧,闭关锁国,致使清末中国的形象被彻底颠倒,中国由洋洋得意的天朝大国,迅速沦落到世界的边缘,可悲地成为西方人眼里的愚昧落后的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西方人 中国 国家形象 封建社会 传教士 航海技术
下载PDF
On the Connotations of Color Words in Chinese-Western Culture
13
作者 叶霞 翟宝杰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年第5期37-38,共2页
Words about color are widely used in our daily life,for which 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connotations embodied in cultures.Based on the diverse usages,this paper probes the difference,compares some exa... Words about color are widely used in our daily life,for which 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connotations embodied in cultures.Based on the diverse usages,this paper probes the difference,compares some examples and excavates the deep roots of the cau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OL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时代造就的中西汇通大家——祝味菊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丽娜 杨杏林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3-25,共3页
探讨了中西汇通大家祝味菊受教育的时代特点及其在临床、教育、著书立说各个方面的成就,为推动中西医汇通之发展方面作了极大贡献。
关键词 中西汇通 祝味菊
下载PDF
中西方文化禁忌语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雯倩 孙亚冲 《煤炭高等教育》 2021年第6期113-117,共5页
禁忌语是典型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的渊源与发展都息息相关。在中西方文化中,各自存在着自己的禁忌语,同时又不断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禁忌语通常属于文化中非常微妙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流中极为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与之相反,合理地应用... 禁忌语是典型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的渊源与发展都息息相关。在中西方文化中,各自存在着自己的禁忌语,同时又不断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禁忌语通常属于文化中非常微妙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流中极为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与之相反,合理地应用禁忌语又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更好实现,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禁忌语的对比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禁忌语,通过洞悉其中的同与不同、变与不变、从而避免因禁忌语引起的情感误解和文化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禁忌语 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从大航海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郑和与哥伦布的大航海为例
16
作者 杨智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8期67-71,共5页
该文以郑和与哥伦布的大航海为例,从文化角度对比分析两位航海家大航海的目的、性质和意义,以及大航海取得的不同结果,得出中西方文化体系即中华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系。中华文化主要以传播文化为己任,以互助互利、合... 该文以郑和与哥伦布的大航海为例,从文化角度对比分析两位航海家大航海的目的、性质和意义,以及大航海取得的不同结果,得出中西方文化体系即中华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系。中华文化主要以传播文化为己任,以互助互利、合作共赢为目的,因此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华文化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西方海洋文化向来以对外扩张为主线,哥伦布的地理大航海是以发展海外市场、开拓海外殖民地为目的,因此不会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和爱戴,难免时刻遭受反抗和还击。通过两位航海家大航海的对比,更进一步说明国与国之间只有睦邻友好、互助互利才能开辟世界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航海 中西文化 郑和 哥伦布 海洋文化 文化传播
下载PDF
近代海外潮人与中西文化交流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绮文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71-74,共4页
潮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风格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在历史上既在潮汕本土传承发展,又随着潮人移民海外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他们又给家乡带来了西方文明,起着积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海外潮人 中西文化 传播 交流
下载PDF
中西时间观差异在汉英语言文化上的体现
18
作者 欧伟鹏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0-95,共6页
不同的环境、文化底蕴、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导致了不同民族在时间观念上各有差异,不同的时间观念很大程度影响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在时间观上的不同取向及其在汉英语言文化上的体现,提出跨文化交际冲突的解决策... 不同的环境、文化底蕴、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导致了不同民族在时间观念上各有差异,不同的时间观念很大程度影响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在时间观上的不同取向及其在汉英语言文化上的体现,提出跨文化交际冲突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中西方沟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汉英语言 时间观 差异性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中西方文化中数字意义的简要对比
19
作者 张利娅 赵彦丽 《价值工程》 2011年第26期299-300,共2页
本文旨在探讨引起中西方文化中数字意义差异的原因,并通过各种生动的实例给予详细的解释。综合历史、文化和宗教对数字的影响,作者总结出了一些共同的规则,希冀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的减少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文化冲突。
关键词 数字 中西方文化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视角下的高职英语中西文化双向传输教学研究
20
作者 盛慧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6期143-145,共3页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着目标语文化单向交流、中国文化教学薄弱的情况。本文尝试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视角审视中西文化双向传输教学,提出当前需要开发教学资源,完善双向文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双向文化思辨教学;强化体验与实...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着目标语文化单向交流、中国文化教学薄弱的情况。本文尝试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视角审视中西文化双向传输教学,提出当前需要开发教学资源,完善双向文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双向文化思辨教学;强化体验与实践,促进教学产出效果等三个方面提升中西文化双向传输教学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双向传输 工具性 人文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