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方效应、区域贸易协定深化与中国策略:基于协定条款异质性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73
1
作者 铁瑛 黄建忠 徐美娜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5-171,共17页
具有水平差异性和垂直自我深化的区域经贸深度一体化正在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新现象之一。本文依据自由贸易协定(FTA)条款异质性,构建了完整立体的FTA深度指标测度体系,实证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深化的动因与路径,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 具有水平差异性和垂直自我深化的区域经贸深度一体化正在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新现象之一。本文依据自由贸易协定(FTA)条款异质性,构建了完整立体的FTA深度指标测度体系,实证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深化的动因与路径,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探讨了我国深度参与区域经贸合作的发展战略。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同质性的FTA,第三方效应对于深度FTA缔结和深化同样具有很好的解释力,但因FTA的异质性也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1)第三方效应对覆盖货物贸易深度自由化或经济合作类条款的FTA缔结与深化具有较强解释力,但对覆盖服务贸易、投资或是政治性、科研合作性质条款的FTA缔结和深化中的作用会受到明显削弱;(2)相较于"北—北"国家对,国家对保有深度FTA数量差异的负面影响在"南—北"国家对中会受到明显削弱;(3)第三方效应随着年份的推移,也表现出逐步弱化的趋势。基于经验研究结论,本文进一步回顾了中国参与区域经贸深度合作的历史与现状,为我国现行的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在内的近期一系列区域经贸合作重大举措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基于本文的结论,建议在区域经贸合作领域采用"先量后质""以量促质""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先通过推进浅层和宽松的贸易自由化实现国际经贸合作关系网的快速延展,针对既有FTA有选择地尝试提升深度水平,探索并推广"中国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深度条款 异质性 深化路径 中国策略
原文传递
中国的东亚区域一体化战略:限度、方式与速度的反思 被引量:14
2
作者 宋伟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55,42,共14页
文章首先考察了当前中国的东亚区域一体化战略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反应,进而分析了中国推动地区多边进程所面临的各种制约,以及过早、过急地推动这一进程所可能导致的诸多负面影响。文章认为,中国所推动的区域多边进程已经为其发展与其他... 文章首先考察了当前中国的东亚区域一体化战略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反应,进而分析了中国推动地区多边进程所面临的各种制约,以及过早、过急地推动这一进程所可能导致的诸多负面影响。文章认为,中国所推动的区域多边进程已经为其发展与其他东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应是扎扎实实地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中国不应该为自己的东亚区域一体化战略制定过高的外交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中国战略 多边外交 双边外交
原文传递
论印度对华政策的对冲刚性与合作韧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红良 《南亚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28,144,145,共30页
近年来印度对华政策中的对冲趋向日益显露,在多个领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同时,印度在经历对华关系的波折与摩擦后总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两国关系呈现出在多个议题与领域合作的态势,显现出中印关系中合作诉求的韧性。文章围绕这一主题,... 近年来印度对华政策中的对冲趋向日益显露,在多个领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同时,印度在经历对华关系的波折与摩擦后总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两国关系呈现出在多个议题与领域合作的态势,显现出中印关系中合作诉求的韧性。文章围绕这一主题,分析国际关系中对冲政策的内涵与适用性及其与印度策略选择的相关性。与辛格政府相比而言,莫迪政府对华政策中的对冲性更为直接、鲜明,在对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行为立场及"洞朗对峙"的处置中得以验证。之后,两国关系峰回路转,改善关系的欲求与举措同样显著。分析印度对华政策中对冲与合作的"双重因子"时可以发现,既有印度观念认知的根源、也有两国外交与安全导向的部分交叉和重叠,更有国际体系进程赋予印度的有利时机的影响。在辨清印度对华政策的驱动的基础上,才能对印度政府的对华对冲行为有清醒认识并审慎应对,着力把握两国关系中的合作内驱力,推动中印关系不断向良性发展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华政策 辛格政府 莫迪政府 中印关系 "一带一路" 洞朗对峙
原文传递
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振华 谭诤 《金融论坛》 CSSCI 2004年第11期44-49,共6页
在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范围和深度都逐渐加大。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认为: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市场进入... 在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范围和深度都逐渐加大。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认为: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市场进入战略、客户与业务拓展战略、地域拓展战略以及竞争与合作战略采取积极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中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出发,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顺利实施及其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利于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中国战略 中国金融 中国银行业 中资银行 市场进入战略 业务拓展战略 体系 背景 扩张
下载PDF
论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被引量:9
5
作者 龙心刚 梁东兴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9期16-19,共4页
在影响南海问题的外部力量中,美国是最重要的第三方。冷战时期,美国对南海问题主要采取不介入和不表态的中立政策。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开始关注和介入南海问题,并逐步采取具有明显倾向的政治和军事干预政策。美国的介入和干预加大了南海... 在影响南海问题的外部力量中,美国是最重要的第三方。冷战时期,美国对南海问题主要采取不介入和不表态的中立政策。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开始关注和介入南海问题,并逐步采取具有明显倾向的政治和军事干预政策。美国的介入和干预加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美国因素 中国对策
下载PDF
“冰上丝绸之路”与大北极网络:作用、演化及中国策略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振福 彭琰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8年第5期5-20,共16页
随着北冰洋的冰融加速,北极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俄罗斯加紧了对北方海航道的开发,并发出了与中国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邀约。"冰上丝绸之路"是俄方提出的与中国共建北方海航道的建设构想,大北极网络是反映北极及... 随着北冰洋的冰融加速,北极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俄罗斯加紧了对北方海航道的开发,并发出了与中国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邀约。"冰上丝绸之路"是俄方提出的与中国共建北方海航道的建设构想,大北极网络是反映北极及其周边地区复杂关系的网状结构概念。作为一条极具潜力的北极蓝色经济通道,"冰上丝绸之路"势必会对大北极网络的演化产生影响。而基于网络结构的大北极网络概念正是对以北极地区为中心的更大范围内的各种复杂关系的有力阐释,因此,二者必然产生关联。大北极网络演化一定会对我国产生影响,我国政府必须把握历史发展机遇,积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实现"强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大北极网络 作用 演化 中国策略
下载PDF
美国智库对华战略构想的新内涵——以《更长电报:走向新的美国对华战略》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谈东晨 钮维敢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62,127,128,共16页
拜登执政后美国对华战略如何调整备受瞩目,美国一些智库则积极"兜售"相关政策主张,其中大西洋理事会发布的《更长电报:走向新的美国对华战略》匿名报告受到广泛关注。该报告反映出美国智库对华战略构想中区别于传统冷战思维... 拜登执政后美国对华战略如何调整备受瞩目,美国一些智库则积极"兜售"相关政策主张,其中大西洋理事会发布的《更长电报:走向新的美国对华战略》匿名报告受到广泛关注。该报告反映出美国智库对华战略构想中区别于传统冷战思维的新内涵,在战略认知上更新涉华判断,臆想当前中国战略"脆弱点",批判特朗普政府对华"政治惯性",主张从外部瓦解中国;在战略目标上力推拓展核心利益、重塑国际秩序,强调"共同威胁"以重振霸权体系,旨在护持冷战后美国霸权地位;在战略布局层面,提出振兴国家权势和加强对华威慑、明确与华竞争合作界限并煽动意识形态斗争,以全面遏制中国。该报告肆意抹黑中国,错误界定中国国家利益,对中国充满恶意偏见和误判,其战略布局根本无法撼动中国大战略根基。值得警惕的是,该报告的部分战略与政策构想在拜登政府近期政策实践中已有体现,暴露出美国政治精英与知识群体在涉华政策方面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共同认知。在中美战略竞争常态化下,必须厘清两国关系的"常量"与"变量",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尤其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思维 对华战略 战略竞争 美国霸权 国际秩序 智库
原文传递
“全球化”发展新态势与中国战略选择 被引量:6
8
作者 曾端祥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2-17,共6页
“全球化”经历了产生与扩大、形成与对抗两个历史时期 ,已进入掀起浪潮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正处在一种崭新的发展态势 ,极为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国内的战略发展大局。中国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中国的战略选择必须... “全球化”经历了产生与扩大、形成与对抗两个历史时期 ,已进入掀起浪潮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正处在一种崭新的发展态势 ,极为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国内的战略发展大局。中国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中国的战略选择必须积极推进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信息化的全球化战略进程 ,建构和实施国家战略伙伴关系和“网络外交”的国际战略 ,必须坚持“主题”、“主线”、“动力”、“根本出发点”、“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三个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战略选择 中国 世界经济全球化 战略伙伴关系 社会发展战略 “三个代表” 历史时期 政治多极化 全球化战略 文化信息化 根本出发点 发展态势 战略发展 战略机遇 国际战略 协调发展 国内经济 法治国家 党建工程
下载PDF
生态现代化——中国绿色发展之路(摘要) 被引量:6
9
作者 何传启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4,共7页
介绍了生态现代化的研究对象,生态现代化的欧洲理论及一般理论。在实证研究与操作层面上将生态现代化分为生态响应、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大领域,4个层次,12个分领域。采用时序分析与截面分析方法,选取了100多个生态变量指标分析比较了... 介绍了生态现代化的研究对象,生态现代化的欧洲理论及一般理论。在实证研究与操作层面上将生态现代化分为生态响应、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大领域,4个层次,12个分领域。采用时序分析与截面分析方法,选取了100多个生态变量指标分析比较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生态变量的前沿、差距、结构及变化趋势,提出了中国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及10条政策建议。中国生态现代化目标是到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现代化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中国战略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我国石油进口战略及政策选择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春顶 马荣 赵美英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64,共11页
石油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产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国内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的进口依存度也在逐步提升。当前我国国内的石油进口现状是进口量大、来源地集中且运输方式单一,存在着很大的进口风险。据预测,"后危机时代"我... 石油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产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国内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的进口依存度也在逐步提升。当前我国国内的石油进口现状是进口量大、来源地集中且运输方式单一,存在着很大的进口风险。据预测,"后危机时代"我国石油进口需求仍将稳步提升,国际油价波动或将更加频繁,世界范围内的石油争夺将愈加激烈,由此必须尽快制定相关对策,化解风险并维持石油供应安全。在具体措施上,本文提出了"二大重点,八项战略"的应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石油进口 中国战略 政策选择
下载PDF
德国首份对华战略:源起、内容与实践
11
作者 罗升鸿 胡渲曜 秦立强 《国家安全研究》 2024年第3期83-101,148,共20页
德国对华战略2023年7月出台距今将近一年时间,其政策转化和具体实践值得关注。本文聚焦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地缘竞争日益加剧和德国国家安全战略奠基定调的特定因素,首先回顾了德国对华战略出台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随后通过文本分析法... 德国对华战略2023年7月出台距今将近一年时间,其政策转化和具体实践值得关注。本文聚焦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地缘竞争日益加剧和德国国家安全战略奠基定调的特定因素,首先回顾了德国对华战略出台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随后通过文本分析法梳理和归纳了德国对华战略目标、对中国“挑战和威胁”的认知、对中国角色定位及其对华政策趋向,结合分析德国对华战略出台以来其政策实践和中德关系发展现状,得出中德具有长期友好合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可能等研究结论。未来,两国只有坚持求同存异,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维护和塑造两国关系发展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华战略 中德关系 国家安全战略 泛安全化
原文传递
数智赋能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
12
作者 崔皓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4,共8页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推进群众体育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已成为我国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必要之举。当下,我国的群众体育存在数字技术零散、融入整体性不强、没有形成可靠体系等方面难题,需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推进群众体育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已成为我国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必要之举。当下,我国的群众体育存在数字技术零散、融入整体性不强、没有形成可靠体系等方面难题,需要科学借鉴国际已有经验,从主体、平台和制度等方面入手,结合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字化体育管理经验,采用统筹群众体育活动、打造体育公共数据平台、管理群众体育信息、开发数智应用创新群众体育项目等方式,实现我国群众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群众体育 高质量发展 国际经验 中国策略
原文传递
生态现代化——中国绿色发展之路(摘要)(续)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传启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19,共4页
介绍了生态现代化的研究对象,生态现代化的欧洲理论及一般理论。在实证研究与操作层面上将生态现代化分为生态响应、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大领域,4个层次,12个分领域。采用时序分析与截面分析方法,选取了100多个生态变量指标分析比... 介绍了生态现代化的研究对象,生态现代化的欧洲理论及一般理论。在实证研究与操作层面上将生态现代化分为生态响应、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大领域,4个层次,12个分领域。采用时序分析与截面分析方法,选取了100多个生态变量指标分析比较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生态变量的前沿、差距、结构及变化趋势,提出了中国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及10条政策建议。中国生态现代化目标是到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现代化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中国战略
下载PDF
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实情境与战略方向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朋岗 刘曦 《岳麓公共治理》 2023年第3期85-103,共19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本研究通过全方面分析中国面临的老龄化现实情境,并探索适应性的战略方向。在国际背景下,全球都在经历老龄化,中国需应对来自逆全球化思潮和国内经济转型带来的双重压力。科技创新、产...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本研究通过全方面分析中国面临的老龄化现实情境,并探索适应性的战略方向。在国际背景下,全球都在经历老龄化,中国需应对来自逆全球化思潮和国内经济转型带来的双重压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人民对高生活品质的渴求为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机遇。国内方面,中国产业转型和健康老龄化成为必然选择,但年轻型社会的路径依赖使构建新制度面临挑战。中国在人口结构、人口红利、政治体系和文化家庭价值观方面蕴含巨大潜能。研究建议中国应制定全面的生育支持政策,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借助智慧养老科技,弘扬文化传承以及强化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应对老龄化的中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现实情境 国际环境 内部环境 中国策略
下载PDF
金融危机背景下在华跨国公司中国战略调整及动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宁震霖 《改革与战略》 2012年第7期42-45,共4页
全球金融危机给在华跨国公司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应对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在华跨国公司不得不对其"中国战略"做出适应性调整。这一适应性战略调整的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动因。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公司 中国战略 战略调整
下载PDF
探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及其对世界各国的深远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锦程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6期170-173,共4页
本文探究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和意义,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全球人类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共享共同的利益和责任,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和中国的重要战略,它对于推动全球... 本文探究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和意义,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全球人类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共享共同的利益和责任,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和中国的重要战略,它对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全球 治理 和平 中国战略
下载PDF
关于中国《智能电网》战略的若干看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伟业 《中国能源》 2009年第11期9-15,共7页
本文阐述了当今世界能源、电力变革的必然性、紧迫性以及中国电力变革的必要性、可能性。提出了中国《智能电网》建立的重点环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是基础,供用电系统变革是重点,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分布式能源系统是难点,传统能源可持续发... 本文阐述了当今世界能源、电力变革的必然性、紧迫性以及中国电力变革的必要性、可能性。提出了中国《智能电网》建立的重点环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是基础,供用电系统变革是重点,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分布式能源系统是难点,传统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决策科学化、全面主导、有效组织、政策支持是关键。呼吁在提高认识、实事求是、积极慎重、科学论证基础上,提出中国《智能电网》战略架构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中国战略 建议
下载PDF
2011:中东动荡与世界变局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51,共36页
2011年初,"茉莉花"政治动荡由突尼斯开始在中东地区如火如荼铺开,并导致埃及政权更迭及接踵而至的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如此形势,仡今仍未见平息迹象。尤其是国际法院的介入,在全球范围内通缉卡扎菲,更令人对世界体系变... 2011年初,"茉莉花"政治动荡由突尼斯开始在中东地区如火如荼铺开,并导致埃及政权更迭及接踵而至的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如此形势,仡今仍未见平息迹象。尤其是国际法院的介入,在全球范围内通缉卡扎菲,更令人对世界体系变局的逻辑关系难以厘清,世界政治版图正从"雅尔塔"向"华盛顿—凡尔赛"格局逆转。本文认为,利比亚是世界格局转变的枢纽,世界政治力量正在大分化中进行着新的组合。这对崛起的中国而言,是危机与机遇并存,将外部压力转化为中国崛起的更大动力,需要运用大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形势 利比亚战局 政治力量 大分化
下载PDF
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的大国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文娜 欧阳峣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3-89,共7页
生物经济正在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给中国带来实现技术“并轨”和产业“跃升”的战略机遇。面对全球生物经济发展的浪潮,新兴大国应以积极姿态抢占制高点,努力赢得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主动权。具体地说,新一轮技术革命趋势... 生物经济正在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给中国带来实现技术“并轨”和产业“跃升”的战略机遇。面对全球生物经济发展的浪潮,新兴大国应以积极姿态抢占制高点,努力赢得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主动权。具体地说,新一轮技术革命趋势为新兴大国发展生物经济和实现产业跃升提供了战略机遇,国内资源多样性和市场规模性形成了发展生物经济的大国优势。应构建政府和市场协同一致的大国治理机制,提高政府和市场在发展生物经济和生物技术创新中的协同性,构建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生物经济发展格局,从而开拓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的大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经济 中国战略 大国路径
原文传递
浅析“特朗普时代”美国亚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20
作者 习微 《科技创业月刊》 2017年第7期110-112,共3页
2016美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地产大亨兼政治"素人"唐纳德·特朗普横空出世并成功当选美国总统,聚焦全世界目光,随着特朗普入主白宫,正式进入"特朗普时代",其对于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微... 2016美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地产大亨兼政治"素人"唐纳德·特朗普横空出世并成功当选美国总统,聚焦全世界目光,随着特朗普入主白宫,正式进入"特朗普时代",其对于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微词不断。特朗普团队正式执政后,上任首日连发政令,直接指向了奥巴马执政期间的政策,大肆宣扬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专注于美国国内利益的施政立场,学界预测,亚太再平衡战略或遭被改弦更张。鉴于此,笔者将从理论层面分析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特点,实践层面分析美国内政外交方略及其面临的外部国际环境,以期对新一届美国政府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存续与否作出合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再平衡战略 特朗普伙伴体系 中国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