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高考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取向 被引量:35
1
作者 吴霓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完成义务教育后不能继续参加升学考试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本文基于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有关政策文献、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总...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完成义务教育后不能继续参加升学考试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本文基于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有关政策文献、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总体情况、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升学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应做到包含城镇和农村两类户籍群体人员,同时针对大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经面临升学问题的迫切形式,提出通过分阶段,分情况,从渐进的改革到整体推进,使得这一问题逐渐缓解并彻底解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 异地高考 异地中考
原文传递
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制度性障碍与建议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智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2-156,共5页
农民工作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是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这一过程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发展逐渐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作为其中之一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中... 农民工作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是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这一过程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发展逐渐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作为其中之一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造成的。制度性障碍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重要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就学 制度性 户籍制度 学生就学制度
下载PDF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徐学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2,共4页
近几年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提高认识,加大融合教育的研究力度,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中小学 成长教育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十年演进及重大转变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颖秀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7-151,共5页
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随着进城务工农民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在近十年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政策的演进不仅使我们在客观上认识到了我国亟须解决的户籍制度、职业制度等问题,也使我们体察了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 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随着进城务工农民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在近十年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政策的演进不仅使我们在客观上认识到了我国亟须解决的户籍制度、职业制度等问题,也使我们体察了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上的责任意识和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上的坚定态度。无论是对进城务工农民身份的确认还是对其子女受教育权的保障,均是宪政精神的要求和体现。然而,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政策表现出重大转变的同时,仍然不能忽视我们正面临的实际困难,因此,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就学政策 重大转变
下载PDF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言使用状况研究——以东莞民办小学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斌华 张媛媛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9,共10页
本文随机抽样东莞的两所民办学校,以调查问卷为主,追踪访谈为辅,调查结果显示,东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言使用以普通话和家乡话为主,当地强势方言的使用比率极低;出生地、上小学前长大的地方等是影响其语言使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城市语言调查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语言使用状况
下载PDF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分析——基于对北京市的调研 被引量:15
6
作者 海闻 于菲 梁中华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58,64,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其子女教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在对北京地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对待农民工子女教育和打工子弟学校的政策。因为财政激励不足、对"洼地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其子女教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在对北京地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对待农民工子女教育和打工子弟学校的政策。因为财政激励不足、对"洼地效应"的担忧和对其他福利政策放开的恐惧,北京市在处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提出四点政策建议:改革户籍制度;扶持民办教育;增强义务教育的法律强制力;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 民办教育 教育政策
下载PDF
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冯虹 张艺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52-56,共5页
保证北京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教育,是维护北京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北京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存在许多不公平问题,已日渐成为北京稳定发展的隐患。从根本上实现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公平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北京 农民工子女 教育公平 对策
下载PDF
杭州市民工子弟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晓霞 陈坤 +4 位作者 刘庆敏 施文英 项海青 方顺源 李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11-914,共4页
目的了解杭州市民工子弟学龄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杭州市8所中小学校(4所民工子弟学校、4所本地学校)的3582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对资料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民工子... 目的了解杭州市民工子弟学龄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杭州市8所中小学校(4所民工子弟学校、4所本地学校)的3582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对资料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民工子弟学生和本地户籍学生的伤害总发生率无差异,但多发性伤害的发生率民工子弟学生高于本地户籍学生。民工子弟小学生的触电发生率、初中男生的溺水发生率以及初中女生的烫伤、刀割伤、碰撞伤和触电发生率均高于本地同类学生。对总伤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20)、年龄(6—9岁:OR=0.70,10~12岁:OR=1.45)、喜欢打乒乓球(0R=1.35)、曾被宠物伤过(OR=1.41)、会游泳(OR=1.22)、从没被他人威胁过(OR=0.68)、家庭关系和睦(OR=0.69)、住房性质为自有房(OR=0.76)等是影响伤害的主要因素;多发性伤害及其他各类伤害的影响因素与伤害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为个性行为及家庭社会环境。结论民工子弟学生的个性行为习惯和家庭社会环境是影响其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某些个性行为易导致伤害的发生,而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有利于减少民工子弟学生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民工子弟 学生
原文传递
教育公平视角下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纯 陆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1-95,共5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工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在迁入城市中也面临种种社会不公,尤其是随迁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升学及教育过程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工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在迁入城市中也面临种种社会不公,尤其是随迁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升学及教育过程中应享有的教育资源等各个环节存在障碍和困难,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与核心,教育公平对社会个体来讲,关乎农民工家庭的生存与发展,对社会整体来讲,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稳定和谐。基于教育公平的角度,对困扰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体制和政策壁垒问题进行剖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进城农民工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 户籍制度
下载PDF
影响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反思 被引量:9
10
作者 管以东 《科教文汇》 2011年第5期173-173,175,共2页
农民工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经济、时间和精力投入方面相对贫乏。过激的管教方式、父母相对落后的文化程度等因素使得家庭无法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他们身上也出现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自卑、孤僻、任性、偏激、冷... 农民工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经济、时间和精力投入方面相对贫乏。过激的管教方式、父母相对落后的文化程度等因素使得家庭无法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他们身上也出现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自卑、孤僻、任性、偏激、冷漠等不健康的心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引导家长改变观念和教育行为,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教育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入困境解析——基于文化资本的视角 被引量:8
11
作者 秦洁 《基础教育》 2009年第12期22-26,共5页
大量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之后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诸如学业困难、人际交往不和谐等问题,造成了学校融入困境。为什么在获得城市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之后他们却无法顺利融入学校?本文将重点从文化资本的视角出... 大量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之后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诸如学业困难、人际交往不和谐等问题,造成了学校融入困境。为什么在获得城市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之后他们却无法顺利融入学校?本文将重点从文化资本的视角出发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揭露因为文化资本的缺失而导致的极为隐蔽的教育不公平,并以此为基础对教育公平以及缓解这一问题做出相关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融入困境 文化资本 教育公平
下载PDF
教育政策执行机制研究——一个解释性分析框架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国华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7,共6页
教育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理想转化成政策现实的过程,然而政策的理想目标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往往会导致教育政策难以有效执行。从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的社会实践出发,探讨教育政策执行的四种机制:政策认识的差异机制、政策利益... 教育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理想转化成政策现实的过程,然而政策的理想目标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往往会导致教育政策难以有效执行。从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的社会实践出发,探讨教育政策执行的四种机制:政策认识的差异机制、政策利益的博弈机制、权力对政策的重塑机制和"关系"在政策中的嵌入机制。这四种机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整体性的中国式教育政策执行的机制模型,解释了从政策文本到地方策略的过程。这一模型对于教育政策制订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政策 农民工子女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与体育参与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裴德超 高鹏飞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8,共5页
为揭示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体育参与行为状况,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结构化访谈、生理与心理健康量表测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体育参与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认为:(1)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和体质健康状... 为揭示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体育参与行为状况,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结构化访谈、生理与心理健康量表测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体育参与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认为:(1)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和体质健康状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2)农民工子女的体育锻炼参与项目相对简单单一;(3)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重视文化教养轻视体育锻炼参与的现象非常普遍和严重;(4)大多数农民工不支持孩子走专业竞技运动员的道路;(5)父母、老师、社会媒体在孩子社会化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示范作用,要重视和正确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才会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正常发展(6)在一定程度上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和父母的体育消费观念和意识决定了农民工子女的体育消费结构水平;(7)影响农民工子女体育参与的因子主要有社会环境因子、体育态度因子、自身文化和生活方式因子、心理健康因子和经济条件因子等5个主要方面。鉴于以上研究,对农民工子女的体育参与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期改善农民工子女的体育参与环境,促进体育参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身心健康 体育参与 社会环境 体育态度 生活方式 经济条件
下载PDF
苏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亲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邢延清 黄辛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4-107,共4页
采用俞国良教授等人编制修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适应分量表中的亲社会行为维度,对323名苏州本地学生和1262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施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且亲社会... 采用俞国良教授等人编制修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适应分量表中的亲社会行为维度,对323名苏州本地学生和1262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施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且亲社会行为的水平显著低于本地学生;不同学校类型和不同城市生活时间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亲社会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亲社会行为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异地高考新政思考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宇 谢建社 潘番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80,共7页
出台异地高考新政,重要的目的不在于寻找农民工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条件,而在于抓住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公平配置这个关键,追求农民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的合理性、协调性和公平性。反思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反思城乡教育的不协调,反思高考... 出台异地高考新政,重要的目的不在于寻找农民工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条件,而在于抓住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公平配置这个关键,追求农民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的合理性、协调性和公平性。反思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反思城乡教育的不协调,反思高考制度的社会不公,我们发现农民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不仅受到各种准入条件的制约,更受教育资源与个人教育基础的制约,其根源在于城市化快速进程和城乡二元体制这两股力量交织博弈。于是,我们期待在异地高考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重点解决好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公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异地高考 教育公平
下载PDF
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及其子女市民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标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69-71,共3页
农民工市民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工子女与其父辈相比在自身素质和适应、融入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通过进一步放宽户籍限制和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途径,让农民工子女率先实现市民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农民工子女
下载PDF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现状研究——以湖州市吴兴区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柱国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6-79,共4页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近年来湖州市吴兴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着外来务工家长自身素质和家庭环境影响其子女成长及民办学校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收入待遇较低等诸多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近年来湖州市吴兴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着外来务工家长自身素质和家庭环境影响其子女成长及民办学校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收入待遇较低等诸多问题,应科学安排经费,统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积极整合资源以促进各类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城市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所在城市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城市教育 湖州市 吴兴区
下载PDF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小学阶段的语言适应与语言认同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小兵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144,共7页
基于对南京某小学的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适应行为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发展模式:1—2年级的外地学生竭力向普通话靠齐,老师的普通话口音是其顺应对象; 3—4年级外地学生主动向所在城市的方言靠齐,本土同学的口音具有隐威望,... 基于对南京某小学的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适应行为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发展模式:1—2年级的外地学生竭力向普通话靠齐,老师的普通话口音是其顺应对象; 3—4年级外地学生主动向所在城市的方言靠齐,本土同学的口音具有隐威望,成为顺应对象;从5年级下学期开始,部分外地学生选择用家乡话与学生交流,"同乡会"中"明星"的口音成为顺应对象。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揭示:(1)低年级新生缺乏相互了解,对城市强势方言较陌生,且对家乡话存有自卑感,故而在语言适应中主动向教师课堂语言靠拢;(2)一些3—4年级的外地学生开始察觉城市方言的特殊功能,部分老师课后用城市方言交谈也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于是城市方言成为语言顺应对象;(3)高年级学生开始形成自我认同和身份意识,尝试通过家乡方言"找老乡",建构校园交际聚合体,导致语言适应发生新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方言 普通话 语言认同 语言适应
下载PDF
从行为习惯养成看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基于北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的田野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樊秀丽 姜方华 张宗倩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家庭与学校作为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场域,两者交往互动形成的社会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土壤。本文以随迁子女为对象,通过田野研究的方式,回到"教育真实",以随迁子女的行为习惯养成为切入点,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 家庭与学校作为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场域,两者交往互动形成的社会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土壤。本文以随迁子女为对象,通过田野研究的方式,回到"教育真实",以随迁子女的行为习惯养成为切入点,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乡土家庭文化与城市学校文化的冲突、家庭卫生习惯与学校卫生规范的脱嵌、家庭语言习惯与学校规范语言的差异四方面,对随迁子女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随迁子女而言,由于其家庭与学校场域的异质性非常强,如何使二者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显得非常必要且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习惯 家庭 学校 随迁子女 教育人类学 田野研究
原文传递
随迁子女三种典型社会融合状态——城市优越感、乡土文明、强势政策话语的场景展现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谦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2-102,共11页
本文在北京市C区开展的问卷调查和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描述了不同类型学校随迁子女在当下社会融合问题上的不同状态: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随迁子女可及的教育资源、学校类型不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薄弱的随迁子女更... 本文在北京市C区开展的问卷调查和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描述了不同类型学校随迁子女在当下社会融合问题上的不同状态: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随迁子女可及的教育资源、学校类型不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薄弱的随迁子女更多地集中在民办学校和自办学校就学。田野工作进一步发现,公立学校中的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遭遇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气场"中暗含着城市优越感与乡村边缘感的对峙;民办学校中的随迁子女则更多经历着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并置;对于自办学校而言,更极端地显示出强势的政策话语与微弱的民声之间的对比。关注中国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现象,应当摆脱对随迁子女群体的刻板印象,修正美国社会融合理论基于族群及原生文化差异的理论出发点,聚焦不同亚群体所面临的具有中国国情特点的文化、制度层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迁子女 社会融合 城市优越感 乡土文明 政策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