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2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 被引量:2003
1
作者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季成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 建立全国统一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值分类标准。方法 以“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为参照人群,共调查汉族7~18岁中小学生244 200余人。比较中国儿童青少年BMI分布与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NCHS)国际标... 目的 建立全国统一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值分类标准。方法 以“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为参照人群,共调查汉族7~18岁中小学生244 200余人。比较中国儿童青少年BMI分布与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NCHS)国际标准差距,计算随年龄BMI百分位数分布。利用P_(85)、P_(90)和P_(95),组合成三个暂定标准,利用生理、血脂生化和体成分指标进行交叉验证。运用B-spline曲线对选定标准作平滑化拟合。结果 利用中国沿海发达大城市样本作BMI分布曲线有助克服青春中期后曲线的低平现象。交叉验证显示以P_(85)和P_(95)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较适宜,灵敏性和特异性符合要求。18岁时男女性BMI均以24和28为超重、肥胖界值点,与已颁布实施的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接轨。以北京、河南、四川等省(市)分别作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上、中、下水平的三个代表人群作回代验证。城市7~18岁男女生中,北京市超重率17.00%和9.46%,肥胖率9.99%和6.47%;河南省超重率10.86%和6.64%,肥胖率4.27%和3.07%;四川省超重率6.95%和4.23%,肥胖率2.84%和2.09%,符合现实状况。结论 本标准兼顾前瞻性和现实性,既充分考虑近年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生长的长期加速趋势,显著缩短和国际标准的差距,又具有中国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学龄儿童 青少年 超重现象 肥胖 体重指数 分类标准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的研究制定 被引量:285
2
作者 米杰 王天有 +9 位作者 孟玲慧 朱广谨 韩少梅 钟燕 刘功姝 万艳萍 熊丰 时景璞 严卫丽 周丕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4-14,共11页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ationally acceptable blood pressure(BP)reference 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hyperten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Methods The current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ata ...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ationally acceptable blood pressure(BP)reference 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hyperten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Methods The current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eleven large-scale cross-sectional BP surveys in China's Mainland since 2001,the survey sites were representative of national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ncluding four municipalities(Beijing,Shanghai,Tianjin,Chongqing)and seven provinces(Hunan,Liaoning,Hebei,Zhejiang,Guangxi,Xinqiang and Guangdong).The surveys which met the following selection criteria were involved to form the reference population sample and pooled database:1)Subjects were Han nationality and their ages were from 3 to 18 years old;2)BP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auscultation using standard sphygmomanometer and recorded as Korotkoff phase 1(SBP),Korotkoff phase 4(DBP-K4)and/or Korotkoff phase 5(DBP-K5);3)All surveyors were trained before investigations and standard quality control was implemented throughout the BP measuring process;4)Basic variables,except BPs,were at least included but not limited to age,sex,nationality,height and weight.Totally 112 227 subjects(56 912 males accounting for 50.7%)were enrolled in the reference population sample in this study.SPSS 13.0 software was used to do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Centile curves for SBP,DBP-K4 and DBP-K5 were drawn by sex using LMS method.Z scores of Height and BMI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Chinese National Survey on Constitution and Health(CNSCH)in schoolchildren in 2005 to evaluate the nutri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reference population.Results The reference population had an optimal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H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The resulting curves provided specific cut off points based on age and sex for the diagnosis of high normal BP,hypertension and severe hypertension,respectively.Given the best approach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emained controversial,especially on the choice of K4 or K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压 舒张压 参照标准 中国大陆 儿童青少年
下载PDF
北京市3~18岁人群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分布特征及其适宜界值的研究 被引量:101
3
作者 孟玲慧 米杰 +3 位作者 程红 侯冬青 赵小元 丁秀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45-252,共8页
目的 研究北京市3~18岁人群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的分布特征;在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提出6—18岁人群WC和WHtR的适宜界值。方法 对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项目总人群中3—18岁人群的WC、WHt... 目的 研究北京市3~18岁人群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的分布特征;在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提出6—18岁人群WC和WHtR的适宜界值。方法 对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项目总人群中3—18岁人群的WC、WHtR进行描述性分析;基于CVD危险因素评估,采用工作者特征曲线分析方法,研究6—18岁人群WC和WHtR的适宜界值;并利用《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2006)血脂健康调查中6—17岁人群生理、生化检测数据,对上述界值进行交叉验证。结果 基于CVD危险因素评估基础上的WC适宜界值为性别年龄组的第80百分位值,WHtR的适宜界值为0.46。交叉验证显示:按WC和WHtR适宜界值划分的肥胖组血压、血脂等CVD危险因素无论均值还是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结论 上述WC、WHtR适宜界值可敏感地区分高血压、高三酰甘油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CVD危险因素,WC作为相对简单的测量方法应列入学生体检的常规测量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腰围 腰围身高比 适宜界值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居家隔离儿童青少年焦虑性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4
4
作者 李少闻 王悦 +2 位作者 杨媛媛 雷晓梅 杨玉凤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流行居家隔离期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为特殊时期居家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2月6-8日采用问卷星调查对396名8~18岁在校学生进行焦虑/抑郁情况评估,所有研究对象填写一般资料、儿...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流行居家隔离期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为特殊时期居家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2月6-8日采用问卷星调查对396名8~18岁在校学生进行焦虑/抑郁情况评估,所有研究对象填写一般资料、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分析NCP对儿童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影响。结果 1)396例学生SCARED总分为16.44±12.30,SCARED得分≥25分者87例(22.0%),<25分者309例(78.0%)。两组间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5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56、19.524、10.381、13.964、7.325、23.371,P<0.001);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2.258,95%CI:1.370~3.721,P<0.001),认为自己处于危险中(OR=1.978,95%CI:1.185~3.301,P=0.009)是疫情流行期间居家隔离学生出现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 NCP的流行对居家隔离学生情绪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女生易出现焦虑,父母、学校与社会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导,避免疫情时期学生出现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居家隔离 焦虑 儿童青少年
原文传递
2005年至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流行现状及趋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103
5
作者 董彦会 王政和 +4 位作者 杨招庚 王西婕 陈妍君 邹志勇 马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432,共9页
目的:了解2005年至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流行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4年3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按照2014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标准《学龄儿童... 目的:了解2005年至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流行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4年3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按照2014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WS/T456-2014),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分性别、分年龄、分地区和省市自治区以及年份进行分析,西藏自治区为藏族学生,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均为汉族学生。结果:2014年中国7~18岁汉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0%,其中生长迟缓、中重度消瘦、轻度消瘦分别为0.8%、3.7%、5.5%,较2005和2010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下降了5.0和2.6个百分点,其中生长迟缓、中重度消瘦、轻度消瘦分别下降1.0、1.8、2.2个百分点和0.4、1.1、1.2个百分点;2014年7~18岁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女生(11.1%vs.8.9%),乡村高于城市(11.0%vs.9.1%),7~9岁、10~12岁、13~15岁和16~18岁4个年龄段的检出率分别为10.5%、9.0%、9.1%、11.5%,东、中、西部分别为9.0%、9.2%和11.7%;我国学生营养不良主要以轻度消瘦为主,汉族和藏族学生的生长迟缓检出在营养不良中仅占到8.0%和7.5%;2005年至2014年的3次调查中,中国7~18岁汉族和藏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均逐次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5年至201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男女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多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省市自治区营养不良检出率较低;与2005年和2010年相比,201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营养不良检出率均出现下降,且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的地区逐渐减少,检出率较低的地区逐渐增多。结论:2005年至201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总体检出率仍然较高,以消瘦型营养不良为主,生长迟缓检出率低,西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 消瘦 儿童青少年 中国
下载PDF
4周有氧运动对肥胖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血脂和血胰岛素的影响 被引量:83
6
作者 郭吟 陈佩杰 陈文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观察4周有氧运动对肥胖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血脂和血胰岛素的影响,探讨运动减肥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以2007~2009年参加上海巅峰运动减肥夏令营的126名(男64名,女62名)8~17岁,体脂率〉30%的肥胖儿童青少年... 目的:观察4周有氧运动对肥胖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血脂和血胰岛素的影响,探讨运动减肥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以2007~2009年参加上海巅峰运动减肥夏令营的126名(男64名,女62名)8~17岁,体脂率〉30%的肥胖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入营时测试身高、体重、体脂率、BMI、脂肪体重、腰围、臀围、大腿围、空腹血胰岛素(FIN)、空腹血脂(TC、TG、HDL-C、LDL-C)、空腹血糖(FBG),经运动负荷试验和体格检查,排除心血管机能障碍等危险因素后确定个体运动减肥方案。以心率为运动强度监控指标,目标心率=安静心率+心率储备×(20%~40%)。选择强度容易控制、能持续长时间的运动方式,如游泳、快走、慢跑、健美操、羽毛球、篮球等。运动过程中遥测心率实时监控运动强度。根据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和基础代谢率计算其每天热能生理需要量,由专业营养师配餐。4周后测定相同指标并与入营时比较。结果:4周后,肥胖儿童青少年体重、体脂率、BMI、脂肪体重、腰围、臀围、大腿围、腰围身高比、臀围身高比和大腿围身高比与入营时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体脂率下降明显大于体重和BMI。入营时,肥胖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血脂异常,空腹血胰岛素明显升高。4周运动减肥后,肥胖儿童青少年空腹血胰岛素、血脂和血糖水平与入营时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肥胖儿童青少年已经存在脂类代谢紊乱倾向和胰岛素抵抗倾向。4周有氧运动结合适量饮食控制可以有效改善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改善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预防代谢综合征。与体重、BMI相比,体脂率是评价肥胖程度和减肥效果的首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减肥 肥胖儿童青少年 身体形态 体脂率 血胰岛素 血脂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81
7
作者 孔琳 汪晓赞 +4 位作者 徐勤萍 杨文强 吴彩访 周博 朱杨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35,共7页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中,聚焦解决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问题。研究围绕儿童青少年个体、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4方面编制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的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中,聚焦解决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问题。研究围绕儿童青少年个体、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4方面编制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的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并在31个省份开展调研,旨在全面审视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并提出解决路径。研究表明:1)运动技能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目标基本实现;身体活动每天不足60 min,周末久坐行为骤增;2)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整体开展情况有待提高,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单一,场地器材资源配置明显改善,但城乡优劣分化显著;3)家长体育素养发展薄弱,家庭体育原生动力不足,陪伴行为缺失;4)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缺乏,体育活动“零开展”普遍,社区体育设施供需失衡,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器材匮乏。因此,梳理出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现存困境:1)底层基石不稳:缺乏运动成为儿童青少年生活常态;2)生态环境“固化”:学校体育育人功能发挥不力;3)联动主体分散:家庭、学校、社区多元协同不足;4)长效机制短缺:有效的评价与监控体系尚未形成。为扭转上述困局,提出如下纾解路径:1)溯本求源:夯实思想基础,让体育回归生活;2)盘活思路:打造学校“以体育人”新生态;3)建设共同体:加强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4)激活新动能:建立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动态化管理与监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儿童青少年 体育发展
下载PDF
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模式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7
8
作者 郭强 汪晓赞 蒋健保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29,共13页
基于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式,考察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模式的特征和规律,从个人与家庭环境两个方面识别活动行为与运动益处认知、家长支持之间的潜在关系。主要采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适用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久坐... 基于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式,考察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模式的特征和规律,从个人与家庭环境两个方面识别活动行为与运动益处认知、家长支持之间的潜在关系。主要采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适用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运动益处认知和家长支持环境问卷,针对我国上海、重庆、山东、福建、安徽、内蒙古等6个省(区、市)的18 242名8~18岁中小学生开展大面积的调研。探索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久坐行为模式的分布特征,总结的主要特点包括:1)女生身体活动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持续下降,而男生则表现为相对平稳的波动变化;2)男、女均具有严重的久坐行为,并表现出波浪式的"S型"的年龄变化特征,且与活动水平之间并非"此消彼长"的线性关系;3)男、女生获得的家长支持均随年龄增长而持续降低,而运动益处认知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持续提高,且均为女生高于男生;4)较高的家长支持与高活动水平的年龄变化特征一致,但积极的运动认知并未发现直接促进活动水平提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身体活动 久坐行为 家长支持环境 运动益处认知
下载PDF
历史演进与政策嬗变:从“增强体质”到“体教融合”--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演进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77
9
作者 汪晓赞 杨燕国 +3 位作者 孔琳 仲佳镕 禹华森 郝艳丽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0,共8页
以历史纵深演进的视角,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全面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演进对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并系统探讨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嬗变特征、现存困境以及解决路径。研究发现,我国... 以历史纵深演进的视角,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全面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演进对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并系统探讨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嬗变特征、现存困境以及解决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存在3个嬗变特征:1)增强体质: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强身健体”的育人目标;2)健康第一:提出改革开放之后基于大健康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3)体教融合:开启新时代“全面育人”的体育健康促进之路。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1)学校育人的“体”和“教”在效果评估方面缺乏系统、综合的评价体系,“单维”“一元”体质健康评价和文化成绩评价始终处于“割裂”状态;2)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衔接,缺乏“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互通的监管体系,使部分国家政策难以落到实处;3)社会对“身体健康”与“体质健康”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缺乏一个良好的社会认知和支持环境。在新时代“体教融合”的背景下,针对上述困境提出3条解决路径:1)研制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儿童青少年综合发展评价指数”,将学生的文化成绩与体质健康水平的评价有机融合,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实施提供科学、精准的评价方法和手段;2)构建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一体化监管网络体系,促进教育、体育、卫生等多部门协同;3)从优质课程实施、活力校园建设、家校社多元联动、科学赛事组织及运动智能监控等方面,全面推进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计划,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有效落实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体育健康促进政策 嬗变特征 现存困境 解决路径
下载PDF
中国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72
10
作者 李兴川 王海东 +2 位作者 张妮 王玉平 周永宁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2-78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9月。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AHRQ量表评估文...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9月。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AHRQ量表评估文献质量,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7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涉及16 950名儿童及青少年。中国自然人群儿童及青少年H.pylori总感染率为29%(95%CI:0.18~0.40);儿童及青少年H.pylori感染呈显著的地域分布性差异,在胃癌低发区,中国自然人群儿童H.pylori总感染率为20%(95%CI:0.13~0.28),在胃癌高发区H.pylori总感染率高达55%(95%CI:0.21~0.89);男性与女性H.pylori感染率无显著差异;≤1岁、~5岁、~10岁、~15岁、~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17.8%、8%、19%、26%、45%,随年龄增长H.pylori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农村儿童及青少年H.pylori感染风险是城市的1.25倍;有消化道症状的农村儿童及青少年H.pylori感染风险比无消化道症状者高2.2倍。结论中国自然人群儿童及青少年H.pylori总感染率为29%,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布性差异,胃癌高发区H.pylori感染率是胃癌低发区的2.8倍。仍需后续高质量、大样本量流行病学调查,以进一步明确中国儿童及青少年H.pylori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儿童青少年
下载PDF
北京市412例儿童18年后血压纵向对照调查 被引量:67
11
作者 张明明 米杰 +3 位作者 王琍 梁璐 侯冬青 王天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412例儿童18年后血压变化轨迹的规律。方法对1987年开展的“北京地区儿童血压研究”队列人群于2005年进行追访,采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血压并进行心血管相关因素的健康体检。结果①18年间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目的探讨北京市412例儿童18年后血压变化轨迹的规律。方法对1987年开展的“北京地区儿童血压研究”队列人群于2005年进行追访,采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血压并进行心血管相关因素的健康体检。结果①18年间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升高幅度表现为SBP〉DBP,男性〉女性。青春期前,男、女血压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青春期后,血压升高幅度减缓,男性仍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女性随年龄变化趋势不明显。②儿童期血压与成年期血压呈现正相关关系,控制成年体重指数(BMI)和身高,男性两个时期SBP偏相关系数为0.23(P〈0.01),DBP偏相关系数为0.29(P〈0.01);女性两个时期SBP偏相关系数为0.38(P〈0.01),DBP偏相关系数为0.19(P〈0.01)。③分别按儿童期SBP/DBP〈P25、~P50、~P75、~P90、~P95、≥P9,分组,控制成年身高、BMI、年龄和男、女成年期SBP/DBP均值都随儿童期血压百分位水平升高而增加。④血压正常的儿童,成年后血压仍正常的比例为53.5%(174/325);高血压儿童,成年后血压仍偏高的比例为75.0%(42/56)。随儿童期血压升高,成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χ^2=41.5,P〈0.001)。结论儿童青少年时期血压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与其身体发育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血压轨迹现象由儿童期持续至成年期,随儿童期血压升高,成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应从儿童时期抓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轨迹 儿童青少年 随访
下载PDF
上海市7~18岁学生1985至2014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趋势 被引量:69
12
作者 王向军 杨漾 +1 位作者 吴艳强 彭宁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1985至2014年7~18岁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选取1985(n=14 677)、1995(n=7 916)、2000(n=15 270)、2005(n=7 492)、2010(n=14 301)和2014(n=15 423)年6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上海地区资料进行分析。采... 目的分析上海市1985至2014年7~18岁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选取1985(n=14 677)、1995(n=7 916)、2000(n=15 270)、2005(n=7 492)、2010(n=14 301)和2014(n=15 423)年6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上海地区资料进行分析。采用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BMI分类标准。结果基于上海市6个区总调查样本量,以10年(1985、1995、2005和2014年)为1个周期,随年代增长上海市7~18岁男、女学生BMI P_(50)百分位数曲线逐年提高,总体男生较女生提高更为明显,不同年龄组的男女生BMI均值呈上升趋势且均为男生高于女生。2014年上海市BMI和全国比较,P50男女生均高于全国水平,P_(85)和P_(95)男女生11和12岁前与全国水平重合,之后高于全国水平。与1985年比较,2014年上海市7~18岁男生超重检出率增加了11倍(19.3%vs 1.7%),肥胖检出率增加了29倍(11.7%vs 0.4%),平均增长率为12.3%;上海市7~18岁女生超重检出率增加了7倍(11.6%vs 1.5%),肥胖检出率增加了31倍(6.4%vs 0.2%),平均增长率为12.7%。各年龄组男生超重检出率14.3%~26.9%、肥胖检出率7.3%~17.0%,男生11岁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最高;各年龄组女生超重检出率8.6%~14.0%、肥胖检出率2.8%~11.2%,女生7岁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最高。男生各年龄段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结论上海市1985至2014年7~18岁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持续增长。低年龄段男生超重流行程度较为严重,已处于国际高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儿童青少年 超重 肥胖 检出率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居家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1
13
作者 王悦 杨媛媛 +2 位作者 李少闻 雷晓梅 杨玉凤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居家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疫情流行期间本地区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2月6-8日,采用问卷星的调查方式,由8~18岁儿童青少年在线填写一般资料、儿童抑...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居家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疫情流行期间本地区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2月6-8日,采用问卷星的调查方式,由8~18岁儿童青少年在线填写一般资料、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采用SPSS 22.0软件,经单因素分析,线性回归以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DSRS得分的影响因素及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效回收问卷396份,DSRS量表平均得分为(7.35±5.10)分。DSRS≥15分,即存在明显抑郁症状者41例(10.4%)。多因素分析显示,焦虑得分、居住地、碰到与疫情相关的事情是否害怕、年龄是DSRS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焦虑症状(OR=4.284,95%CI:2.163~8.486,P<0.001),居住在乡镇及农村(OR=2.382,95%CI:1.120~5.069,P=0.024),碰到与疫情相关的事情经常害怕(OR=3.312,95%CI:1.210~9.064,P=0.020)是疫情流行期间居家儿童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学校-社会应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干预,减少儿童在疾病流行期间的恐惧及焦虑,尤其是年龄较大的高年级学生,乡镇及农村儿童等重点人群,从而减少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抑郁 恐惧 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 儿童青少年
原文传递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60
14
作者 季浏 尹小俭 +2 位作者 吴慧攀 杨小芳 刘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4,共13页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指标,探索制定相应新评价标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长远的作用。采用立意抽样法、层次分析法、LMS法等完成被试抽...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指标,探索制定相应新评价标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长远的作用。采用立意抽样法、层次分析法、LMS法等完成被试抽样、指标筛选、权重确定、体质健康评价指标成绩界值点确定等标准制定的相关程序。研究认为:1)《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新评价标准》包含6个一级指标(身体成分、心肺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灵敏协调性)和9个二级指标(BMI、腰围、20 m往返跑、握力、30 s仰卧起坐、立定跳远、50 m跑、20 s反复横跨、坐位体前屈),新评价标准具有较好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2)新评价标准提高了心肺耐力、力量和身体成分的指标权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助于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肺耐力水平,遏止力量素质的持续下滑,控制超重肥胖率的快速上升;3)基于全国大范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新评价标准确定的各单项指标等级划分的界值点可以成为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儿童 青少年 体质健康 评价 标准
下载PDF
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56
15
作者 汪晓赞 杨燕国 +2 位作者 孔琳 童甜甜 陈美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2,共7页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梳理了影响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发展瓶颈问题,并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生命过程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结合国际体育健康促进先进经验,遵循"长远规划、系统构建...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梳理了影响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发展瓶颈问题,并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生命过程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结合国际体育健康促进先进经验,遵循"长远规划、系统构建、有效控制"的原则,提出了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3-4-5"发展战略体系,即:凝聚家庭、学校和社区3大主体力量,辐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4个领域范围,落实优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发、活力校园的打造、家庭-学校-社区多元联动的构建、运动奖励计划的设置、运动智能监控的运用等5项行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体育健康促进 发展战略
下载PD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hinese school-aged children:National prevalence estimates from the 2016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 China The Youth Study 被引量:53
16
作者 Xiang Fan Zhen-Bo Cao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7年第4期388-394,共7页
Purpose: This study was to present national estimates of participating in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 and adherence to the recommendations of 60 min/day of MVPA among Chinese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 Purpose: This study was to present national estimates of participating in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 and adherence to the recommendations of 60 min/day of MVPA among Chinese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to assess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in MVPA.Methods: Cross-sectional analyses of data from the 2016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 China—The Youth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90,712 primary, junior middle, and junior high school children(boy: 47%; girl: 53%), recruited from 1204 rural and urban schools across 32 administrative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Main outcomes were(a) average MVPA minutes per day in the previous 7 days by self-reports and(b) percentage meeting MVPA recommendations.Results: Average MVPA time was 45.4 min/day, with boys having more MVPA(47.2 min/day) than girls(43.7 min/day) overall and across the 3 school grade categories. About 30% of participants met MVPA recommendations, with a higher percentage of boys(32%) than girls(28%) overall and across the 3 grades categories. Urban school children outperformed rural children in terms of MVPA time. Overall, boys were more likely to meet MVPA recommendations(adjusted odds ratio(a OR) = 1.19, 95% confidence interval(CI): 1.16–1.22) compared with girls; children in higher grades(junior middle(a OR = 0.92, 95%CI: 0.87–0.98) and junior high(a OR = 0.59, 95%CI: 0.53–0.66)) were less likely to meet recommendations compared with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The odds of meeting recommendation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hildren(p = 0.07),but urban boys were found to be more likely to meet recommendations compared with rural boys(a OR = 1.14, 95%CI: 1.06–1.19).Conclusion: Overall, the average MVPA minutes per day among Chinese school-aged children is low, and less than one-third of them meet MVPA recommendations. These results were most evident among junior middle and junior high school children and those living rur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XERCISE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
下载PDF
2014年中国7~18岁学生血压状况与营养状况的关联分析--基于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评价标准 被引量:53
17
作者 董彦会 宋逸 +6 位作者 董彬 邹志勇 王政和 杨招庚 王西婕 李艳辉 马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2-428,共7页
目的:分析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学生血压状况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性,为制定儿童血压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7~18岁的儿童青少年数据,依据我国儿童青少年... 目的:分析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学生血压状况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性,为制定儿童血压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7~18岁的儿童青少年数据,依据我国儿童青少年分年龄、性别、身高百分位血压标准来评价血压状况,包括儿童血压偏高前期、血压偏高、单纯性收缩压偏高、单纯性舒张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按照国际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标准评价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包括消瘦(重度消瘦和轻度消瘦)、正常BMI、超重和肥胖(重度肥胖和轻度肥胖)。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血压偏高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性,并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评估超重肥胖控制对于预防儿童血压偏高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结果: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和血压偏高前期的检出率分别为14.9%和9.2%,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者中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3.1%、8.8%和3.0%。血压偏高状况整体呈现为男生高于女生,乡村高于城市,随年龄逐渐增高,随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逐渐降低,随BMI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重度肥胖组的血压偏高检出率最高,男女生分别为44.2%和38.8%,分别是正常组(15.8%和10.6%)的2.8倍和3.7倍。血压偏高与消瘦(重度消瘦和轻度消瘦)呈负相关,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血压偏高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危险度为16.2%,控制超重肥胖后,血压偏高的期望检出率为12.5%,且对单纯性收缩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影响较大,归因危险度分别为28.7%和35.1%。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较高,且以单纯性舒张压偏高为主。超重肥胖可显著增加血压偏高的风险,尤其是对单纯性收缩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影响较大,通过控制超重肥胖可显著降低全国儿童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偏高 超重肥胖 营养状况 归因危险度 儿童青少年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44
18
作者 高雪屏 于素维 苏林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 8~ 17岁小学至高中学生共84 2人 ,使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 (PSQ)”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多动 -冲动组父母的“情感温暖...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 8~ 17岁小学至高中学生共84 2人 ,使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 (PSQ)”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多动 -冲动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组 ,而“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差异均具显著性 (P <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亲的“惩罚、严厉”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有影响。结论 :多动冲动儿童青少年的父母存在不良教养方式 ,可能是造成孩子多动冲动行为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多动冲动行为 养育方式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信度效度评价 被引量:51
19
作者 陈裕明 何丽萍 +4 位作者 麦锦城 郝元涛 熊莉华 陈维清 吴江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 评价简体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 4.0)家长报告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的抽样方法,对广州市3493名6~18岁中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用克朗巴赫a系数考核其信度,分别用探索性因子分析、t检验... 目的 评价简体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 4.0)家长报告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的抽样方法,对广州市3493名6~18岁中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用克朗巴赫a系数考核其信度,分别用探索性因子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考核其效度。结果 PedsQLT^TM 4.0简体中文版全量表、生理领域、心理社会领域的克朗巴赫a系数分别为0.90、0.81、0.89,表明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通过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公因子,与量表结构基本一致,主成分累积贡献率接近66%。感冒、皮肤过敏、食物过敏、肌肉或关节痛、气喘及哮喘频发组儿童量表总分比少发组得分低3.5~13.3分(P〈0.05)。四个方面得分与所含条目得分间均有中度到较强的相关关系(r=0.45~0.84,P〈0.01)。结论 简体中文版PedsQL^TM 4.0普适性核心量表家长报告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与原语言版本结论一致,可适用于国内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儿童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普适性核心量表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上海市卢湾区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45
20
作者 张昕 沈水仙 +5 位作者 罗飞宏 支涤静 赵诸慧 陆忠 叶蓉 程若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通过调查获得上海市卢湾区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12所中学,共10442名(男5319名,女5123名)中学在校生进行晨尿尿糖筛查,对尿糖阳性者进行尿糖复查,并进行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OGT... 目的通过调查获得上海市卢湾区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12所中学,共10442名(男5319名,女5123名)中学在校生进行晨尿尿糖筛查,对尿糖阳性者进行尿糖复查,并进行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以确诊糖尿病。对确诊的糖尿病患儿进行糖尿病临床分型诊断,并收集T2DM患儿家族史、出生史、既往史及喂养史等资料。统计上海市卢湾区青少年T2DM患病率并分析其高危因素和基本特征。结果第1次尿糖阳性者为125名,第2次尿糖阳性者为15名;发现T2DM患儿5例,其中男3例,女2例,11~14岁2例,15~19岁3例;随机抽取其中1所中学,同时进行OGTT检查,空腹及2h血糖达糖尿病诊断标准者2例,且与尿糖筛查结果相符;T2DM患病率为47.9/100000,男性为56.4/100000,女性为39.0/100000,各年龄组T2DM患病率:11-14岁为44.1/100000,15~19岁为50.8/100000;筛查出的T2DM患儿抗体检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及胰岛素抗体)结果均阴性;本次筛查出的T2DM患儿体重指数均属肥胖或超重范围,且均有T2DM家族史。结论上海市卢湾区青少年T2DM患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大呈增高趋势,女性患病率较男性低,肥胖及有糖尿病家族史是青少年T2DM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患病率 高危因素 青少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