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土司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良品 李思睿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4,共6页
"土司学"是以"因俗而治"、"天下一统"、"华夷一体"为理论基础,以实施土司制度相关的思想、事实、制度及行政等为研究对象,以土司、土司制度、土司问题、土司现象、土司文化等为主要研究内容,... "土司学"是以"因俗而治"、"天下一统"、"华夷一体"为理论基础,以实施土司制度相关的思想、事实、制度及行政等为研究对象,以土司、土司制度、土司问题、土司现象、土司文化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行政学、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相融合的一个专门研究领域(或一门专学)。针对构建"土司学"还存在相关概念不统一、研究对象不一致、理论体系不健全、研究方法不全面等问题,笔者认为,"土司学"构建走向理论化、土司制度史料整理注重系统化及学术研究避免时空泛化是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学 概念 研究对象 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新世纪十三年内的中国土司学——2000~2012年土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取向 被引量:12
2
作者 成臻铭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8,共13页
新世纪十三年内,中国土司研究成果总量超过以前任何同一时段,来势迅猛。一些新视野、新概念的频频出现,反映了中国土司学界正在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转型。尽管"土官"、"土官衙门"和"土司"等词出现... 新世纪十三年内,中国土司研究成果总量超过以前任何同一时段,来势迅猛。一些新视野、新概念的频频出现,反映了中国土司学界正在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转型。尽管"土官"、"土官衙门"和"土司"等词出现的语境尚未完全澄清,但十三年的研究已初步展示了有关土职和土官衙门的历史图景。土职、土司政府、土司区、土司关系和土司制度等五大研究主题的精细化,为最终介入土司区域社会总体史研究打下了基础。中国土司学研究经过长达九十年的前期积淀,在十三年内业已形成有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18个学科门类介入的格局,它们略呈五个梯次聚焦于土司。学科聚焦后的针对土司的历史与现实影响力、土司文化的再利用和土司制度文化的现当代启示的研究,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世纪 土司学 理论与方法论 取向
下载PDF
琉球王述略——基于对土司制度的关连 被引量:1
3
作者 龚荫 龚梦川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共3页
明朝在琉球设置"土通事",即传递文书土官。从明朝洪武年间至清朝光绪年间,琉球王传承至二十七代。第一代察度迄第十六代尚丰,遣使向明朝请封,明朝随即遣使册封为王;第十七代尚贤迄第二十七代尚泰,遣使向清朝请封,清朝随即遣... 明朝在琉球设置"土通事",即传递文书土官。从明朝洪武年间至清朝光绪年间,琉球王传承至二十七代。第一代察度迄第十六代尚丰,遣使向明朝请封,明朝随即遣使册封为王;第十七代尚贤迄第二十七代尚泰,遣使向清朝请封,清朝随即遣使册封为王。这表明琉球在明清时期一直是中国的藩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王 中国藩属 土官 土司学
下载PDF
土司研究者的社会重任:构建“中国土司学”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良品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2,共4页
构建"中国土司学"是全国土司研究者肩负的一项社会责任。在构建"中国土司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探讨其建设目标、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深入研究其学科特点与基本路径,而且要厘清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在专学构... 构建"中国土司学"是全国土司研究者肩负的一项社会责任。在构建"中国土司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探讨其建设目标、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深入研究其学科特点与基本路径,而且要厘清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在专学构建走向理论化、学术研究注重实用化、概念表述达到精准化、学术视野实现中国化等方面下足功夫。构建"中国土司学"不仅是数百土司研究者百余年土司研究的梦想和中国土司研究从问题研究走向学科研究的历史起点,而且是当今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现实需求以及土司研究者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研究 重任 构建 “中国土司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