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街道活力的量化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成都为例 被引量:256
1
作者 龙瀛 周垠 《新建筑》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街道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交通的主要载体,也是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在龙瀛和沈尧提出的街道城市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对成都全市街道活力展开定量探索,明确了"街道""活力"和"街道城市主义&... 街道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交通的主要载体,也是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在龙瀛和沈尧提出的街道城市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对成都全市街道活力展开定量探索,明确了"街道""活力"和"街道城市主义"的概念,构建了街道活力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分别探索了A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B类(商业服务业设施)和R类(居住)街道活力的外在表征和街道活力构成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类型街道的活力影响因子差异较大:A类街道活力受天府广场距离制约明显,B类街道活力则与地铁口紧密关联,R类街道活力更多受功能混合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城市主义 手机信令 数据增强设计 功能密度 功能多样性 成都
下载PDF
成都城区PM_(2.5)季节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53
2
作者 张智胜 陶俊 +5 位作者 谢绍东 周来东 宋丹林 张普 曹军骥 罗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47-2952,共6页
于2009—2010年各季节典型月在成都城区采集了大气PM2.5样品,对PM2.5的质量浓度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含碳组分、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成都城区PM2.5平均质量浓度高达(165.1±85.1)μ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 于2009—2010年各季节典型月在成都城区采集了大气PM2.5样品,对PM2.5的质量浓度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含碳组分、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成都城区PM2.5平均质量浓度高达(165.1±85.1)μ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年均PM2.5限值的4.7倍.OC、EC和水溶性二次离子(SO2-4,NO-3和NH+4)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2.6±10.2)μg·m-3,(9.0±5.4)μg·m-3和(62.8±44.3)μg·m-3,分别占PM2.5浓度的13.7%、5.5%和38.0%.PM2.5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浓度季节特征明显,即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PMF)对成都城区PM2.5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土壤尘及扬尘、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源和二次硝酸盐/硫酸盐的贡献率分别为14.3%、28.0%、24.0%和31.3%.就季节变化而言,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在四个季节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土壤尘及扬尘的贡献率在春季显著提高;机动车源的贡献率在夏季中表现突出;而二次硝酸盐/硫酸盐的贡献率在秋冬季中则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PM2 5 碳气溶胶 水溶性无机离子 源解析
原文传递
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81
3
作者 杨国良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6,共5页
2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8月对成都市 16 73名普通市民和 1893名歌舞、茶楼、电影、公园休闲者进行了抽样和访谈调查 ,在此基础上对市民公众和四项目休闲者的休闲方式、休闲频率、每次活动时间、费用、休闲目的、所持态度做了详细分... 2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8月对成都市 16 73名普通市民和 1893名歌舞、茶楼、电影、公园休闲者进行了抽样和访谈调查 ,在此基础上对市民公众和四项目休闲者的休闲方式、休闲频率、每次活动时间、费用、休闲目的、所持态度做了详细分析 ,并总结出普通公众的一般休闲行为特征及四项目休闲者各自的行为差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城市居民 项目休闲者 休闲行为 休闲活动 比较研究 户外休闲项目
下载PDF
从成都市活水公园看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 被引量:68
4
作者 黄时达 王庆安 +1 位作者 钱骏 任勇 《四川环境》 2000年第2期8-12,共5页
成都市活水公园的主要特点是 ,在都市公园中展示了具有显著生态与环境效益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和“用绿叶鲜花装饰大地 ,把清水活鱼送还自然”的水污染治理目标。本文通过实地照片与科学分析 ,系统介绍在成都市活水公园展示的人工湿... 成都市活水公园的主要特点是 ,在都市公园中展示了具有显著生态与环境效益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和“用绿叶鲜花装饰大地 ,把清水活鱼送还自然”的水污染治理目标。本文通过实地照片与科学分析 ,系统介绍在成都市活水公园展示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过程及其应用前景。为读者及游人提供一些对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技术及其生态系统科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活水公园 人工湿地 系统处理工艺 城市生态
下载PDF
成都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研究 被引量:119
5
作者 吴锴 康平 +8 位作者 王占山 古珊 帖心 张莹 文小航 王思慧 陈雨姿 王莹 陈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241-4252,共12页
为研究成都市臭氧(O3)污染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对2014—2016年成都市6个国控环境监测站和同期气象台站逐小时地面观测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近4年来成都市O3污染日趋严重,O3年均浓度不断上升,较2013年升高51.2μg·m-3.O3浓度... 为研究成都市臭氧(O3)污染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对2014—2016年成都市6个国控环境监测站和同期气象台站逐小时地面观测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近4年来成都市O3污染日趋严重,O3年均浓度不断上升,较2013年升高51.2μg·m-3.O3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夏季较高,秋、冬季则较低,且各季节O3浓度变化具有很强的长期持续性特征.O3浓度日变化特征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8:00出现最低值,15:00—16:00出现峰值,超标时段主要出现在13:00—17:00.O3浓度变化与紫外辐射、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关系,且当紫外辐射大于12 MJ·m-2、气温高于15℃、相对湿度低于65%、西风或偏东北风控制时,成都市容易发生高浓度O3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变化特征 气象因素 成都
原文传递
成都市“农家乐”演变的案例研究——兼论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 被引量:77
6
作者 何景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4,共4页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家乐”经营模式、经济效益以及对农村社会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的演变轨迹的勾勒,分析了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发现,成都“农家乐”已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娱乐服务设施逐渐与度假村趋同;与此同时,在外来投...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家乐”经营模式、经济效益以及对农村社会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的演变轨迹的勾勒,分析了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发现,成都“农家乐”已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娱乐服务设施逐渐与度假村趋同;与此同时,在外来投资者的竞争下,本地农户经营者的效益普遍下降,“农家乐”经营的“飞地化”特征日渐突出。创新开发模式,加强政府对“农家乐”的引导和规制,成了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演变 “农家乐” 成都
下载PDF
街道绿化:一个新的可步行性评价指标 被引量:97
7
作者 郝新华 龙瀛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1期32-36,49,共6页
街道绿化对居民尤其是行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是评估街道可步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受限于数据获取的困难,对街道绿化的研究多局限于较小的地域,而目前运用新兴的街景图片进行评价的方法也多基于人工判断。通过构建一种自动的方法,... 街道绿化对居民尤其是行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是评估街道可步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受限于数据获取的困难,对街道绿化的研究多局限于较小的地域,而目前运用新兴的街景图片进行评价的方法也多基于人工判断。通过构建一种自动的方法,实现了大规模、精细化尺度的街道绿化的量化评价,并以成都一、二圈层的街道为案例进行实践。研究发现:成都街道以不绿和一般绿街道为主;二圈层的街道绿化好于一圈层的街道;东部、北部个别街道绿化较好,南部、西部整体绿化相对较好;绿化相对较好的街道主要与大学、公园景点、河流两侧、居住区有关;街道绿化与道路等级、街道周边地块性质、区位等相关。对步行系统规划、街道品质改善提升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绿 绿视率 街景 街道城市主义 可步行性 成都
下载PDF
城市品牌定位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81
8
作者 杜青龙 袁光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城市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先决条件。城市品牌定位从层次上可以划分为核心品牌、次核心品牌和要素品牌。而根据城市品牌消费者类型,城市品牌可分为人居型、旅游型、资本聚积型和产品市场型4种类型。为准确进行城市品牌定位决策,可以根... 城市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先决条件。城市品牌定位从层次上可以划分为核心品牌、次核心品牌和要素品牌。而根据城市品牌消费者类型,城市品牌可分为人居型、旅游型、资本聚积型和产品市场型4种类型。为准确进行城市品牌定位决策,可以根据城市资源的品牌属性强度或者基于目标受众的偏好选取合适的品牌因子。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将多个品牌因子变量化为几个少数综合变量。这就是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它能帮助决策者进行准确的城市品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品牌经营战略 经济资源 市场竞争
下载PDF
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9
9
作者 李莉 侯国林 +1 位作者 夏四友 黄震方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3-697,共15页
休闲旅游是旅游消费的发展趋势,休闲旅游资源是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与基础。以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POI数据为基础,运用最近邻层次聚类分析、Ripley’s K函数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休闲旅游是旅游消费的发展趋势,休闲旅游资源是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与基础。以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POI数据为基础,运用最近邻层次聚类分析、Ripley’s K函数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整体呈现中心集聚与外围分散的分布模式,康娱类、文化类、专项类以及自然类休闲旅游资源分别表现出以传统商圈、文化中心、绿地公园以及自然景点为依托的布局特征。(2)不同类型休闲旅游资源的特征空间尺度存在差异,康娱类特征空间尺度最大,专项类和文化类特征空间尺度次之,自然类特征空间尺度最小。(3)距市中心距离、游客密度、街道活力、居民密度、资源禀赋、道路密度等是影响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4)在影响因素中,距市中心距离、游客与当地居民密度是主导因素;资源禀赋、街道活力是驱动因素;道路密度、距主干道距离与区域经济是诱发因素;政府行为、重大事件是调节因素,四个维度共同作用,形成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旅游资源 空间特征 影响因素 成都市
原文传递
成都市一次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5
10
作者 郭倩 汪嘉杨 +1 位作者 周子航 翟庆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9-639,共11页
为了研究成都市冬季空气重污染过程的成因,以2015年12月26日—2016年1月6日成都市一次典型重污染天气过程为例,基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DAS)气象数据和成都市7个监测站的AQI、PM... 为了研究成都市冬季空气重污染过程的成因,以2015年12月26日—2016年1月6日成都市一次典型重污染天气过程为例,基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DAS)气象数据和成都市7个监测站的AQI、PM_(2.5)、PM10、NO2质量浓度数据,使用气象分析、轨迹聚类(Cluster Analysis)、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法(Concentration Weighted Trajectory,CWT),分析了此次过程的气象特征、轨迹输送特征和污染物潜在来源分布.结果表明,此次污染天气过程是以PM_(2.5)为主要污染物,其次为PM10、NO2.2015年12月30日14:00左右是此次污染天气过程各站点PM_(2.5)、PM10浓度到达峰值的时刻.缺少北方冷空气南下,四川盆地内空气水平运动弱,以及扩散条件差的静稳天气形势是导致此次大气污染过程成都市污染物累积的原因,而冷空气活动是改善这种天气形势的关键.污染过程辐射逆温层的形成对当时污染物浓度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每日生消、加强减弱,其并不是最终导致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关键因素.川东北的广元、绵阳、德阳等地区和成都本地及其南向的眉山、雅安等地区是此次过程主要的潜在源区,这些地区人口较密集,工业较发达,且沿地形走向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聚类分析 潜在源贡献因子法 浓度权重轨迹 成都
原文传递
成都市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2
11
作者 尚英男 倪师军 +2 位作者 张成江 黄艺 尹观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7-829,共3页
根据流经成都市内的三条河流(府河、南河、沙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数据,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因子(Eri)说明大多属于轻微生态危害范畴,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 根据流经成都市内的三条河流(府河、南河、沙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数据,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因子(Eri)说明大多属于轻微生态危害范畴,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是Hg、Cd,Cu、Pb次之,As影响最小;(2)多种重金属的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河流重金属污染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和接近中等生态危害,其受危害程度由强至弱的次序为:府河,南河,沙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组成和污染特征分析(2012—2013年) 被引量:54
12
作者 陈源 谢绍东 罗彬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1031,共11页
为了解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成都市城区开展了每6 d采集1次样品的长期颗粒物观测.利用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热光碳分析仪、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别分析了颗粒物样品的质量浓度、... 为了解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成都市城区开展了每6 d采集1次样品的长期颗粒物观测.利用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热光碳分析仪、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别分析了颗粒物样品的质量浓度、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等,同步收集了污染物在线观测数据、气象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成都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粒子(PM2.5)浓度颗粒物浓度分别高达(129.7±76.4)和(91.6±54.3)μg·m-3,PM2.5中以二次无机离子(SNA,43.6%)和有机物(OM,31.2%)污染最为突出,其次为土壤组分(Soil,13.8%)、元素碳(EC,5.0%)和微量元素(Trace,0.8%);1月、3月、5月和10月是污染较重的月份.通过比较揭示了不同污染源影响下的典型污染特征.生物质燃烧期间,成都城区PM2.5浓度达214.3μg·m-3,PM2.5/PM10比达0.89,其中OM贡献增加至57.2%,K+浓度达8.7μg·m-3,OC/EC比达8.3,SNA比重下降;而沙尘传输期间,PM2.5浓度为122.6μg·m-3,仅占PM10浓度的0.28,PM2.5中土壤组分比例剧增至77.3%,SNA和无机元素的比重明显下降;静稳天气下PM2.5浓度为261.0μg·m-3,各组分比重并无明显变化,硝酸盐和铵盐比例稍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5) 长期观测 颗粒物组成 重污染 成都
原文传递
街道步行指数的大规模评价——方法改进及其成都应用 被引量:50
13
作者 周垠 龙瀛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步行交通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已经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接受和肯定,可步行性评价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国际上流行的WalkScore的评价思路,对其计算方法进行简化,并加入街道环境影响因子,对成都市一、二圈层区县内的街... 步行交通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已经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接受和肯定,可步行性评价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国际上流行的WalkScore的评价思路,对其计算方法进行简化,并加入街道环境影响因子,对成都市一、二圈层区县内的街道可步行性展开综合评价。根据可步行性的评价结果,与人口空间分布展开相关分析,评价临街设施分布的合理性;并对比分析住宅类街道(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类街道(A)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类街道(B)的可步行性的差异及不同类型街道的圈层分布差异。研究表明,住宅类街道可步行性最高,其次为公共服务类街道,商业类街道可步行性相对较低;然后分析了市中心、区县中心、地铁口、商业综合体等区位因素对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其中原市中心(天府广场)对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区县中心,地铁口和商业综合体能一定程度提升周边街道可步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步行性 WalkScore 街景 人本尺度 成都
下载PDF
成都冬季PM_(2.5)化学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50
14
作者 吴明 吴丹 +2 位作者 夏俊荣 赵天良 杨清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5,共10页
2017年1月1~20日在成都地区分昼夜对PM_(2.5)进行连续膜样品采集,并在实验室测定了其主要化学组分(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的质量浓度.观测期间,PM_(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27.1±59.9)μg·m^(-3);总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为(56.... 2017年1月1~20日在成都地区分昼夜对PM_(2.5)进行连续膜样品采集,并在实验室测定了其主要化学组分(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的质量浓度.观测期间,PM_(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27.1±59.9)μg·m^(-3);总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为(56.5±25.7)μg·m^(-3),其中SO2-4、NO-3和NH+4是最主要的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13.6±5.5)、(21.4±12.0)和(13.3±5.7)μg·m^(-3),一共占到了水溶性离子的85.6%;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4.0μg·m^(-3)和6.1μg·m^(-3),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26.8%和4.8%.昼夜污染对比显示,PM_(2.5)白天和夜晚质量浓度分别为(120.4±56.4)μg·m^(-3)和(133.8±64.0)μg·m^(-3),夜间污染更为严重.SO2-4、NO-3和NH+4白天浓度高于夜间,这与白天光照促进了二次离子的形成有关;而Cl-、K+、OC和EC浓度夜间明显升高,可能是受夜间煤和生物质燃烧排放增加的影响.通过对近年来成都冬季PM_(2.5)化学组分的研究进行文献总结和比较后发现,SO2-4浓度显著降低,从2010年的50.6μg·m^(-3)降低到2017年的13.6μg·m^(-3);而NO-3浓度变化不大,维持在20μg·m^(-3)左右.PM_(2.5)中离子酸碱平衡分析表明,成都冬季PM_(2.5)由于NH+4的相对过剩而呈现出碱性,与以往呈偏酸性结果存在差异.对成都冬季NO-3/SO2-4的比值进行计算,NO-3/SO2-4平均值为1.57,表明移动源对PM_(2.5)污染影响更大.OC与EC的相关性表明,白天和夜间OC与E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和0.90(P<0.01),OC与EC来源具有一致性.SOC估算结果显示,白天和夜间SOC浓度分别为8.5μg·m^(-3)和11.9μg·m^(-3),占到OC的28.1%和31.8%.K+/EC平均值为0.31,并且K+与OC之间相关系数为0.87(P<0.01),说明生物质燃烧对成都冬季碳质气溶胶有一定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成都冬季PM_(2.5)主要来源于燃烧源(燃煤、生物质燃烧等)、二次无机污染源以及土壤和扬尘源,其贡献率分别为32.8%、34.5%和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细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OC/EC 昼夜差异 源解析
原文传递
成都市冬季相对湿度对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被引量:50
15
作者 刘凡 谭钦文 +2 位作者 江霞 蒋文举 宋丹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66-1472,共7页
利用成都市城区2015年12月的连续在线观测数据,如相对湿度(RH)、能见度、颗粒物(PM_(10)、PM_(2.5)和PM1)浓度、气态污染物(SO_2和NO_2)浓度以及PM_(2.5)中SO_4^(2-)和NO_3^-浓度,探讨RH对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颗... 利用成都市城区2015年12月的连续在线观测数据,如相对湿度(RH)、能见度、颗粒物(PM_(10)、PM_(2.5)和PM1)浓度、气态污染物(SO_2和NO_2)浓度以及PM_(2.5)中SO_4^(2-)和NO_3^-浓度,探讨RH对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颗粒物浓度和高RH协同作用导致低能见度事件.观测阶段,PM_(2.5)在PM_(10)中的平均比重为64%,表明成都市冬季细颗粒物污染严重;随着RH增加,PM_(2.5)/PM_(10)显著增加,表明高RH会加重细颗粒物污染.随着PM_(2.5)浓度增加,能见度呈幂指数下降;在相同PM_(2.5)浓度下,RH越高,能见度越低.当颗粒物浓度较低时,RH对能见度的影响作用较强;当颗粒物浓度较高时,大气消光主要由PM_(2.5)浓度控制,RH对能见度的影响减弱.当RH大于70%时,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的均值分别从0.27和0.11(RH小于40%)增长至0.40和0.19,表明较高RH对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的生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单独或协同影响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度 能见度 颗粒物 二次无机盐 成都
原文传递
成都市西南郊区春季大气PM_(2.5)的污染水平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47
16
作者 林瑜 叶芝祥 +3 位作者 杨怀金 张菊 殷蔚雯 李晓芬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9-1638,共10页
为了解成都市西南郊区大气中PM_(2.5)污染特征,于2015年3月1~31日对成都西南郊区大气PM_(2.5)进行膜样品采集,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3月成都市西南郊区大气PM_(2.5)的日均质量浓度为121.21μg·m^(-3),采集的31个有效PM_(2... 为了解成都市西南郊区大气中PM_(2.5)污染特征,于2015年3月1~31日对成都西南郊区大气PM_(2.5)进行膜样品采集,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3月成都市西南郊区大气PM_(2.5)的日均质量浓度为121.21μg·m^(-3),采集的31个有效PM_(2.5)样品中有24个样品日均浓度在75μg·m^(-3)以上,日超标率为77%,该地区3月PM_(2.5)污染严重.在与大气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大气颗粒物PM_(2.5)与大气能见度有着较好的指数关系,与温度、湿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并不明显.水溶性阴阳离子中NH^+_4(16.24%)、SO^(2-)_4(12.58%)、NO^-_3(9.91%)占PM_(2.5)的主导地位,NO^-_3/SO^(2-)_4的比值是0.77,表明成都西南郊区固定源的污染要大于移动源的污染,燃煤排放的污染相对于汽车尾气较多.有机碳(OC)/元素碳(EC)比值均大于2.0,表明有二次有机碳(SOC)产生.利用OC/EC比值法估算SOC的质量浓度发现,成都西南郊区3月PM_(2.5)中SOC的平均浓度水平为3.49μg·m^(-3),对OC的贡献率达20.6%,说明成都市西南郊区的OC主要来源于一次排放,且OC与EC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其相关系数达0.95,说明OC、EC来源相似且相对稳定,成都市西南郊区春季受局地源排放影响较大,一次排放占主导地位,二次有机碳对OC贡献相对较小,与估算所得的SOC性质一致.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成都西南郊区大气中PM_(2.5)进行来源解析,发现成都西南郊区PM_(2.5)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煤、生物质的燃烧、二次硝酸盐或硫酸盐、土壤和扬尘源、汽车尾气源、电子生产源以及机械加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PM2 5 有机碳 元素碳 水溶性无机离子 无机元素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成都市夏季近地面臭氧污染气象特征 被引量:47
17
作者 徐锟 刘志红 +1 位作者 何沐全 张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5,共10页
利用2016年7月成都市8个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NO_2的监测资料以及成都市国家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成都市夏季臭氧、NO_2浓度和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和臭氧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臭氧污染受综合气象条... 利用2016年7月成都市8个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NO_2的监测资料以及成都市国家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成都市夏季臭氧、NO_2浓度和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和臭氧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臭氧污染受综合气象条件和NO_2浓度的影响,高温、低湿、强辐射有利于臭氧大量生成,NO_2浓度高低决定了臭氧浓度的峰值大小;在污染期间,大气边界层高度远高于本地平均水平,数值约为平均水平的2~3倍;成都市臭氧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地区差异,成都市区的臭氧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光化学反应,而灵岩寺地区的臭氧来自于VOCs和大气水平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臭氧 气象特征 NO2 臭氧污染过程 地区差异
下载PDF
成都规划建设公园城市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4
18
作者 曾九利 唐鹏 +3 位作者 彭耕 何金海 杨潇 高菲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2-119,共8页
立足于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可能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与转变,主要包括发展逻辑、营城理念、空间布局和生态价值转化等4个方面。立足于成都规划建设公园城市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围绕"美化境、服务人、建好城和提升业&... 立足于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可能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与转变,主要包括发展逻辑、营城理念、空间布局和生态价值转化等4个方面。立足于成都规划建设公园城市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围绕"美化境、服务人、建好城和提升业"四大维度,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构建新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形态,推动城市经济组织方式的创新转变,研究公园城市建设支撑体系等,以期为其他城市规划建设公园城市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理论体系 实践路径 成都
下载PDF
成都国际旅游市场旅游流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邓明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5-117,124,共4页
旅游地与客源地、旅游地与其它旅游地 ,以及省内旅游地之间的关系 ,表明了旅游流的特征 ,体现了成都国际旅游市场中 ,区域内近距离市场强于远距离市场的特点 ,说明了成都与中国其它旅游热点城市之间的补充和辐射关系 ,反映了省内国际旅... 旅游地与客源地、旅游地与其它旅游地 ,以及省内旅游地之间的关系 ,表明了旅游流的特征 ,体现了成都国际旅游市场中 ,区域内近距离市场强于远距离市场的特点 ,说明了成都与中国其它旅游热点城市之间的补充和辐射关系 ,反映了省内国际旅游网络对成都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成都国际旅游应开拓欧美长程旅游市场 ,同时发展大旅游 ,积极建设省内国际旅游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旅游市场 旅游流 旅游地 成都市
下载PDF
成都市城区大气VOCs季节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42
20
作者 王成辉 陈军辉 +5 位作者 韩丽 徐晨曦 王波 李英杰 刘政 钱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51-3960,共10页
为研究成都市城区大气VOCs季节变化特征,本研究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对VOCs组分进行监测,并对VOCs的浓度水平、各化学组成、化学反应活性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城区春、夏、秋和冬季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32.29×10... 为研究成都市城区大气VOCs季节变化特征,本研究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对VOCs组分进行监测,并对VOCs的浓度水平、各化学组成、化学反应活性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城区春、夏、秋和冬季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32.29×10^-9、36.25×10^-9、40.92×10^-9和49.48×10^-9,冬季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春季和夏季的浓度水平相差不大,各季节VOCs的组分浓度水平有所差异,冬季烷烃占总VOCs的比例最大,可能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较明显;夏季和秋季含氧(氮)挥发性有机物占比远高于春、冬季,一次源的挥发排放和二次转化的生成贡献较大;成都市城区不同季节大气中VOCs平均浓度排名靠前的关键组分基本无变化,主要是C2~C4的烷烃、乙烯、乙炔及二氯甲烷等,可能受机动车尾气、油气挥发、溶剂使用和LPG燃料等影响明显,夏季丙酮以及乙酸乙酯等含氧有机物浓度贡献突出;根据·OH消耗速率和OFP计算可知关键活性物种主要为间/对-二甲苯、乙烯、丙烯、1-己烯、甲苯、异戊烷和正丁烷等,这些物种应该优先减排和控制;四季VOCs源解析结果显示:春、夏季温度较秋、冬季高,光照更强,PMF明显解析出天然源和二次排放贡献,同时,由于夏季温度较高,解析出油气挥发占9%;秋、冬季占比增加的源主要为机动车尾气和燃烧源,燃烧源的排放占比在25%左右,另餐饮源的排放占比在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季节特征 化学反应活性 来源解析 成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