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埕北-30潜山太古界裂缝性油藏裂缝分布预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英杰 武强 +2 位作者 张敬轩 张吉昌 曲全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3-437,共5页
针对埕北30潜山太古界裂缝性油藏,以岩芯分析、岩石力学实验、构造及应力场演化史等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地质模型及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应力场数值,得到了构造应力场的应力及其方向的分布;并根据岩石破裂准则,计算了岩石破裂率的分布.从而... 针对埕北30潜山太古界裂缝性油藏,以岩芯分析、岩石力学实验、构造及应力场演化史等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地质模型及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应力场数值,得到了构造应力场的应力及其方向的分布;并根据岩石破裂准则,计算了岩石破裂率的分布.从而,研究预测了埕北-30潜山太古界裂缝性油藏构造裂缝的发育分布及裂缝走向.对定量描述成果与实际资料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该成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裂缝分布 质模型 力学模型 应力场
下载PDF
裂缝性潜山油藏储集层识别与预测 被引量:5
2
作者 周英杰 《中外能源》 CAS 2006年第3期21-25,共5页
埕北30太古宇为裂缝性潜山油藏,裂缝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流体运移通道。裂缝性储集层识别与预测是这类油藏描述的核心和关键。为此,岩心、录井、测井、试井结合建立了储集层划分和分类标准,识别描述了井点储集层的分布;以井点储集层为... 埕北30太古宇为裂缝性潜山油藏,裂缝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流体运移通道。裂缝性储集层识别与预测是这类油藏描述的核心和关键。为此,岩心、录井、测井、试井结合建立了储集层划分和分类标准,识别描述了井点储集层的分布;以井点储集层为约束条件,应用三维地震反演技术,预测了埕北30潜山太古宇油藏的储集层三维空间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埕北30潜山 太古宇 裂缝性油藏 储集层 识别 预测
下载PDF
胜利油田埕北30潜山裂缝系统的地应力有限元法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红罡 吕炳全 +2 位作者 徐国强 赵会民 孙小刚 《上海地质》 2003年第2期26-30,共5页
埕北 30潜山带以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和太古界的变质岩为主要储层 ,构造裂缝是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 ,尤其是对于太古界的变质岩来说 ,裂缝发育是研究区内油气聚集的主要标志 ,该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埕北古生界顶面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反演 ... 埕北 30潜山带以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和太古界的变质岩为主要储层 ,构造裂缝是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 ,尤其是对于太古界的变质岩来说 ,裂缝发育是研究区内油气聚集的主要标志 ,该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埕北古生界顶面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反演 ,按应力性质进行了区带划分 ,预测了储层有利区块 ,预测结果应用于井位部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裂缝 构造应力场 地应力 有限元法 古生界 碳酸盐岩 变质岩 油气聚集
下载PDF
埕北30太古宇裂缝性潜山油藏孔渗参数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英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4,共4页
为了建立裂缝性潜山油藏的孔渗参数模型,选取核磁共振测井、密度测井和声波测井资料约束Elanplus软件解释井剖面各点的总孔隙度和裂缝系统渗透率,利用井点孔渗物性与声波测井速度资料回归了声波测井速度、声波时差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 为了建立裂缝性潜山油藏的孔渗参数模型,选取核磁共振测井、密度测井和声波测井资料约束Elanplus软件解释井剖面各点的总孔隙度和裂缝系统渗透率,利用井点孔渗物性与声波测井速度资料回归了声波测井速度、声波时差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式。利用三维地震反演和相干分析得到的三维速度数据体,求取了埕北30太古宇潜山油藏孔渗物性的三维分布。在建立裂缝系统径向、主裂缝方向、次裂缝方向和垂向渗透率之间相关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应力场数值模拟求得的裂缝走向,预测了裂缝系统渗透率的三维空间各向异性分布,建立了裂缝性潜山油藏的孔渗参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测井解释 地震反演 相干分析 三维孔渗分布模型 埕北30潜山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埕北30潜山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渤 孙志信 史军 《海洋石油》 CAS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埕北30潜山位于胜利探区海上埕岛油田主体的东部,古生界和太古宇为其主要目的层系。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潜山内幕构造非常复杂,利用常规地震资料难以准确成像。文章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对埕北30潜山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 埕北30潜山位于胜利探区海上埕岛油田主体的东部,古生界和太古宇为其主要目的层系。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潜山内幕构造非常复杂,利用常规地震资料难以准确成像。文章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对埕北30潜山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综合地质、VSP测井等资料,建立准确的速度模型。针对不同目的层段分别提取子波,制作合成记录,精确标定层位,并且根据地质综合分析,确定断点组合特征,进行准确构造解释。应用于埕北30潜山勘探开发,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潜山 地震资料 构造解释 速度模型 地质 VSP 埕岛油田 古生界 勘探开发
下载PDF
埕北30潜山岩心裂缝的分维数及与裂缝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英杰 张敬轩 +1 位作者 杜玉山 武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21,共3页
岩石破裂具有自相似结构 ,储集体构造裂缝的复杂形态及分布具有分形特征 ,岩心构造裂缝难以定量而准确地比较和评价。应用分形理论计算的埕北 30太古界潜山储集体花岗片麻岩和煌斑岩岩心构造裂缝的分维数分别为 1.0 0 0 6~ 1.2 5 37和 ... 岩石破裂具有自相似结构 ,储集体构造裂缝的复杂形态及分布具有分形特征 ,岩心构造裂缝难以定量而准确地比较和评价。应用分形理论计算的埕北 30太古界潜山储集体花岗片麻岩和煌斑岩岩心构造裂缝的分维数分别为 1.0 0 0 6~ 1.2 5 37和 1.0 2 2 9~ 1.1399。进一步分析表明 ,两种岩性的岩心裂缝分维数和裂缝密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从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北30潜山油藏 分维数 裂缝 储集体 岩心 岩性
下载PDF
埕北30潜山油藏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
7
作者 鹿洪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27,共5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物性分析、岩心CT图像分析、测井解释,分析了胜利油区埕北30潜山带油藏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成藏模式;发现埕北30潜山带太古界储层以碎裂状混合岩化黑云母二长片麻岩物性最好,产能最高,...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物性分析、岩心CT图像分析、测井解释,分析了胜利油区埕北30潜山带油藏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成藏模式;发现埕北30潜山带太古界储层以碎裂状混合岩化黑云母二长片麻岩物性最好,产能最高,在Pt-Art不整面以下约250m范围内均为有效储层;太古界储层主要是裂隙缝和微裂隙含油。下古生界发育5个裂缝频数高值带,风化壳以下150~250m范围内为最有利的储集层段,地层总孔隙度可达15%以上,裂缝孔隙度一般大于0.5%。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裂缝-孔隙复合储集空闻类型,碳酸盐岩古岩溶是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CB30潜山下古生界与太古界为统一的缝洞复合型潜山油藏,为块状油藏,属它源潜山成藏模式。第三系烃源岩主要通过断层与前第三系地层直接侧向接触,使油气聚集于前中生界储层中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北油田 古潜山油气藏 太古界 古生界 储集层特征 成藏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