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本度人金针的学术著作——郝铁川《灶王爷、土地爷、城隍爷:中国民间神研究》读记
1
作者 庄恒恺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1-83,共3页
郝铁川所著《灶王爷、土地爷、城隍爷:中国民间神研究》是一本深入浅出、度人金针的学术著作。作者对研究对象有深刻把握,掌握了丰富的材料。而其对中国传统社会鬼神特点的概括,更是具有普遍的意义。
关键词 郝铁川 民间信仰 灶王爷 土地爷 城隍爷
下载PDF
《考城隍》《司文郎》本事考辨
2
作者 付永强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1期36-45,共10页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考城隍》是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司文郎》则是思想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学者对这两篇小说的情节来源多有考证。叶德均、朱一玄等认为《考城隍》的情节可能源自笔记小说中人死后为神的故事,杨敬民认为《司文郎》...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考城隍》是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司文郎》则是思想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学者对这两篇小说的情节来源多有考证。叶德均、朱一玄等认为《考城隍》的情节可能源自笔记小说中人死后为神的故事,杨敬民认为《司文郎》中以鼻观文的奇妙构思是受钱谦益“香观说”的启发。但从本事研究的角度看,《考城隍》的创作可能受到民间故事《城隍交代》的影响,而《司文郎》中以鼻观文的情节明显来自一则民间笑话《嘲学浅》。这两篇小说是蒲松龄受民间文学启发创作而成的,这一点对于审视民间文学与古典文学的互动,加强跨学科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城隍》 《司文郎》 民间文学 本事
下载PDF
《考城隍》考释——兼谈《聊斋志异》之创作始期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斌 王光福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2期59-68,共10页
《考城隍》是《聊斋志异》第一篇,《孙九鼎》是《夷坚志》第一篇。这两篇作品有很大的相似性。另外《考城隍》还和《夷坚志》的其他篇什《城隍门客》、《天台取经》等,有些渊源关系。在《考城隍》的"有心无心"等问题上,《夷... 《考城隍》是《聊斋志异》第一篇,《孙九鼎》是《夷坚志》第一篇。这两篇作品有很大的相似性。另外《考城隍》还和《夷坚志》的其他篇什《城隍门客》、《天台取经》等,有些渊源关系。在《考城隍》的"有心无心"等问题上,《夷坚志》诸篇和《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阴司业镜》、《业镜与心镜》等篇,也可参相解释。通过对《夷坚志》诸篇的分析解读,亦能间接考订《聊斋志异》的创作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城隍 夷坚志 阅微草堂笔记 有心无心 创作始期
下载PDF
娱神与娱民——天津城隍出巡面具的图像及象征分析
4
作者 戚志雯 《创意设计源》 2017年第5期47-51,共5页
"城隍出巡面具"是参加"城隍出巡"表演的人所戴的面具,是受到本土民俗、宗教以及外来文化等因素作用下促成的仪式美术品。与广布全国的其它类型的面具相比,天津"城隍出巡面具"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角色寓意... "城隍出巡面具"是参加"城隍出巡"表演的人所戴的面具,是受到本土民俗、宗教以及外来文化等因素作用下促成的仪式美术品。与广布全国的其它类型的面具相比,天津"城隍出巡面具"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角色寓意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独特性。文章从"现实中的面具"和"信仰中的面具"两个方面出发,分析面具的外部形象所体现的美术风格,探究面具造型的图像学意义,发掘面具产生的社会学背景及影响,最后再以情境还原的方式重构面具在民俗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具 城隍出巡 民俗信仰 图像
下载PDF
中国大陆城隍信仰研究述评(1978~2012)
5
作者 于衍学 《陇东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自1978年来,国内城隍信仰研究持续升温,海峡两岸城隍信仰、东南亚城隍信仰及城隍信仰与城市经济、社区互动等方面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在城隍庙社区调查、城隍信仰比较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方面需强化。
关键词 城隍信仰 研究 述评
下载PDF
合肥市城隍庙地区改造及更新策略研究
6
作者 张峥 张泉 《建筑与环境》 2011年第3期151-154,共4页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老城区的改造与更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是影响城市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合肥市城隍庙地区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所处地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探讨了如何通过改造和更新来提升城市形象、丰富...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老城区的改造与更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是影响城市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合肥市城隍庙地区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所处地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探讨了如何通过改造和更新来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城市内涵及延伸历史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隍庙 历史 改造 更新 策略
下载PDF
《聊斋志异》科举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解读——以《考城隍》《司文郎》为例
7
作者 李志红 《淄博师专学报》 2016年第4期71-75,共5页
通过对《考城隍》《司文郎》的另类解读我们发现,蒲松龄在这两篇文本中展示的不仅仅是科举制的黑暗和悲哀,我们还看到更多可贵的信息:科举对大多数读书的男人来说是虚幻的,女人免谈的;母亲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做男人不能太嚣张;婢女命如... 通过对《考城隍》《司文郎》的另类解读我们发现,蒲松龄在这两篇文本中展示的不仅仅是科举制的黑暗和悲哀,我们还看到更多可贵的信息:科举对大多数读书的男人来说是虚幻的,女人免谈的;母亲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做男人不能太嚣张;婢女命如草芥。这是基于女性学视角,我们看到的文本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科举故事 男性形象 《考城隍》 《司文郎》
下载PDF
基于中国民俗文化视角的《聊斋志异·考城隍》要旨
8
作者 李志红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2期54-61,共8页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其近五百篇故事在不经意间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万花筒。《考城隍》作为《聊斋志异》的开篇第一个故事,有作者的特殊考量。本文从中国民俗文化的角度解析《考城...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其近五百篇故事在不经意间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万花筒。《考城隍》作为《聊斋志异》的开篇第一个故事,有作者的特殊考量。本文从中国民俗文化的角度解析《考城隍》的主旨要义,小说中的城隍神、关帝,以及小说人物所吟诗中的花和酒,或许表达了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关于民心所向的总基调:希望官府像城隍神一样,判案时能明辨是非善恶,像关帝那样用忠勇仁义守护一方百姓,让百姓生活能幸福美满,花与酒常伴左右,即使有挫折也依然心中有光亮、未来有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考城隍》 城隍神 关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