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L可证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秦红兵 潘月君 +1 位作者 范修斌 王海平 《信息安全研究》 2016年第7期589-599,共11页
公钥密码算法的可证明安全性理论,明确了密码体制的安全定义;建立起一种基本定义、基于归约证明的通用密码学研究方法;通过严格的证明把体制的安全性与已知的计算性难题或密码学关联起来.可证明安全性理论的研究推进了密码体制的标准化... 公钥密码算法的可证明安全性理论,明确了密码体制的安全定义;建立起一种基本定义、基于归约证明的通用密码学研究方法;通过严格的证明把体制的安全性与已知的计算性难题或密码学关联起来.可证明安全性理论的研究推进了密码体制的标准化进程,很多标准化组织将密码体制的安全证明作为密码体制必备的安全属性,要求新提交的密码学标准中的算法能通过安全性证明,目前采用的密码学标准都遵从这种安全规范.在此基础上,证明了CFL是密钥不可恢复可证明安全的,同时证明了当CFL基于SM2,Hash函数满足随机语言机时,其为EUF-CMA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证明安全性 公钥加密 极微本原 随机预言机 CFL(chen fan and Lü)
下载PDF
CFL密钥管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文婷 杜春玲 +1 位作者 范修斌 刘纪敏 《信息安全研究》 2016年第7期628-638,共11页
密钥管理是网络安全问题中的关键,具体处理密钥自产生到最终销毁整个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包括密钥的生成、备份、存储、使用、交换、更新、销毁等.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和安全审计员。针对密钥... 密钥管理是网络安全问题中的关键,具体处理密钥自产生到最终销毁整个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包括密钥的生成、备份、存储、使用、交换、更新、销毁等.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和安全审计员。针对密钥管理技术与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在梳理密钥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CFL认证体制的密钥管理的基本要求.同时分别对国家保密标准中所规定的这3类安全保密管理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各自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密钥管理 常用技术 保密 权限 CFL(chen fan and Lü)
下载PDF
典型信息安全CFL解决方案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海平 王瑜 +1 位作者 李有文 范修斌 《信息安全研究》 2016年第7期639-648,共10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身份认证、个人隐私保护等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CFL是基于标识的证书认证体制,可以实现身份认证、密钥交换、加解密等功能,其技术特点适合于云计算、免疫计算平台、工控系统、大数据等多种应用场景,可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身份认证、个人隐私保护等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CFL是基于标识的证书认证体制,可以实现身份认证、密钥交换、加解密等功能,其技术特点适合于云计算、免疫计算平台、工控系统、大数据等多种应用场景,可以很好地解决其身份认证等信息安全问题.基于CFL认证体制,给出了8个典型应用场景信息安全问题解决方案,并指出了这些解决方案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身份认证 认证技术 技术应用 CFL(chen fan and Lü)
下载PDF
CFL认证体制及其在区块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杜春玲 范修斌 《信息安全研究》 2017年第3期220-226,共7页
在PKI与IBE这2种认证体制技术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认证体制CFL的研发背景、CFL的研发历史、CFL的专利包、CFL的技术优势.CFL的研究获得了专家们的认可,鉴定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CFL认证体制的优势主要体现为具有应用去中心化、去存... 在PKI与IBE这2种认证体制技术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认证体制CFL的研发背景、CFL的研发历史、CFL的专利包、CFL的技术优势.CFL的研究获得了专家们的认可,鉴定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CFL认证体制的优势主要体现为具有应用去中心化、去存储化、一人一密、高安全根特性;CFL的软硬件载体拥有不怕偷、防丢失及防内鬼特性;CFL具有支持安全进程认证、现场认证、强制访问控制特性;CFL的建设投资和运维费用低.在CFL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供对网络中的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五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认证性)保护.同时介绍了现有的CFL产品以及在研产品.最后阐述了CFL认证体制与区块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体制 公钥基础设施 基于身份的加密 CFL(chen fan and Lü) 去中心化
下载PDF
论陈范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敏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0-75,共6页
陈范在苏报案中是一个重要角色,他因此一度成名,也因此家破人亡。陈范原本无革命思想,因误信"假孙中山"被卷进苏报案。苏报案后,陈范也依然比较低调,民国成立后也不以功臣自居,生活依旧困顿潦倒。本文试图展示近代上海一个末... 陈范在苏报案中是一个重要角色,他因此一度成名,也因此家破人亡。陈范原本无革命思想,因误信"假孙中山"被卷进苏报案。苏报案后,陈范也依然比较低调,民国成立后也不以功臣自居,生活依旧困顿潦倒。本文试图展示近代上海一个末路文人的悲剧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臣 革命思想 孙中山 近代 悲剧人生 文人 成立 报案 上海
原文传递
陈范与《苏报》案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德峰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79-82,共4页
20世纪初 ,《苏报》主人陈范 ,在革命派的影响下 ,与立宪主义决裂 ,走上反清革命之路。《苏报》也高举革命之旗 ,成为革命团体的机关报。由于《苏报》主张“排满” ,放言革命 ,清廷恨之入骨 ,随同帝国主义勾结 ,制造了中国新闻史上一件... 20世纪初 ,《苏报》主人陈范 ,在革命派的影响下 ,与立宪主义决裂 ,走上反清革命之路。《苏报》也高举革命之旗 ,成为革命团体的机关报。由于《苏报》主张“排满” ,放言革命 ,清廷恨之入骨 ,随同帝国主义勾结 ,制造了中国新闻史上一件巨案———《苏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范 《苏报》案 反清革命 大汉族主义
下载PDF
CFL性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范修斌 王玟 +2 位作者 孙海东 王海平 王建荣 《信息安全研究》 2016年第7期600-607,共8页
在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IBC(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y),CFL抽象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从用户工作公钥与中心的独立性、用户信息的功能、标识即公钥的产生方式方面、一人一密、单兵识别、中心可信根的安全强度、用户工作与被... 在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IBC(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y),CFL抽象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从用户工作公钥与中心的独立性、用户信息的功能、标识即公钥的产生方式方面、一人一密、单兵识别、中心可信根的安全强度、用户工作与被证明的隔离、应用中的自组织能力、个人隐私保护、计算速度、应用环境、支持进程级认证、建设成本和能耗等方面对PKI,IBC,CFL进行了比较研究,清晰给出了CFL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体制 PKI IBC CFL(chen fan and Lü) 一人一密
下载PDF
CFL可信认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焦毅航 李有文 +1 位作者 范修斌 李存才 《信息安全研究》 2016年第7期608-620,共13页
通过对可信计算、认证技术、认证体制的梳理,给出了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的关系示意图,对各种智能卡认证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进一步给出了可信认证的定义,即若认证体制在具体应用中所有计算都是可信计算,则该认证体制是可信认证。... 通过对可信计算、认证技术、认证体制的梳理,给出了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的关系示意图,对各种智能卡认证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进一步给出了可信认证的定义,即若认证体制在具体应用中所有计算都是可信计算,则该认证体制是可信认证。证明了若CFL用户基于独立硬件的计算,CFL证书生成中心也基于独立的硬件计算,则CFL认证体制可实现可信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计算 认证技术 认证体制 CFL(chen fan and Lü) 可信根 可信认证
下载PDF
CFL满足统计零知识 被引量:4
9
作者 杜春玲 刘纪敏 +1 位作者 范修斌 赵慧奇 《信息安全研究》 2016年第7期621-627,共7页
自计算复杂性理论中"零知识证明思想"提出以来,认证双方真实身份领域的研究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如果观察发现认证协议是零知识证明的,就解释为基于相应证明的系统方案是安全的。在多元组方式的基础上,梳理了交互零知识证... 自计算复杂性理论中"零知识证明思想"提出以来,认证双方真实身份领域的研究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如果观察发现认证协议是零知识证明的,就解释为基于相应证明的系统方案是安全的。在多元组方式的基础上,梳理了交互零知识证明、知识零知识证明、非交互零知识证明.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基于标识的证书认证体制CFL是交互证明系统,并为统计零知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知识证明 协议 元组 交互证明 CFL(chen fan and Lü)
下载PDF
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
10
作者 王敏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02,共11页
关于早期《苏报》及其相关史事,在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各种相关记述中,或语焉不详,或言之不确。加之早期《苏报》以及相关史料有很长时间未得到研究者开发利用,因此早期《苏报》的真实面目始终模糊不清。依据早期《苏报》和盛宣怀档案等第... 关于早期《苏报》及其相关史事,在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各种相关记述中,或语焉不详,或言之不确。加之早期《苏报》以及相关史料有很长时间未得到研究者开发利用,因此早期《苏报》的真实面目始终模糊不清。依据早期《苏报》和盛宣怀档案等第一手资料,考证出《苏报》由日商背景的胡铁梅、生驹悦夫妇于1895年底在上海集资创办。1898年10月,转让给陈范。无论是胡铁梅夫妇主持时期,还是陈范接办之后,《苏报》有两个特色十分凸显:其一,大量转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的中文报刊,成为国内与前述海外报刊进行新闻信息交流的通道;其二是对中国政治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对戊戌政变、己亥建储以及清末新政等均有跟踪报道,并表现出明确的支持变法维新的立场。尤其是清末新政期间,由关注教育问题进而关注学潮,设“学界风潮”栏目,并日趋激进。《苏报》的表现固然是由于受到晚清时期上海崇尚新事物风气的影响,但是陈范以及汪文溥趋新、趋变的思想也是促成《苏报》言论日趋激进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苏报》 苏报案 胡铁梅 生驹悦 陈范
原文传递
CFL_BLP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文钊 范宇宁 +3 位作者 和子郅 范修斌 崔晓风 王福驰 《泰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0-66,共7页
在CFL认证体制、BLP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CFL_BLP模型。给出了CFL_BLP模型的八元组、安全公理以及安全规则。该模型保证了用户的BLP模型权限的完整性,确保了BLP模型的可信性、安全性。在防范隐蔽信道的基础上,基于CFL_BLP模型可以实现自... 在CFL认证体制、BLP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CFL_BLP模型。给出了CFL_BLP模型的八元组、安全公理以及安全规则。该模型保证了用户的BLP模型权限的完整性,确保了BLP模型的可信性、安全性。在防范隐蔽信道的基础上,基于CFL_BLP模型可以实现自主可控等级保护高等级安全的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L(chen fan Lü) BLP 信息安全 等级保护
下载PDF
陈寿、范晔历史人物评论之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艳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都是得到后世很高评价的史学名著。两书在内容上颇有交叉,所记相同人物共有55人。陈寿和范晔在记述和评价这些人物时,行文也有异同。陈寿和范晔对这些人物记述上的繁简、评价上的高低,不仅反映出这两位... 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都是得到后世很高评价的史学名著。两书在内容上颇有交叉,所记相同人物共有55人。陈寿和范晔在记述和评价这些人物时,行文也有异同。陈寿和范晔对这些人物记述上的繁简、评价上的高低,不仅反映出这两位史家著史之不同的旨趣和史识,而且对于更全面地认识东汉末至三国初的这一段历史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后汉书》 陈寿 范晔
下载PDF
陈造主教吴门与范成大之交往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惠民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陈造与南宋中兴四大家生活于同一时代,和陆游、范成大、尤袤均有交往,而与范成大交谊最深。陈、范二人交往之情事,主要体现于他们的唱和诗词中。考二人之往来与唱和之作,均发生于陈造主教吴门与范成大暮年归养之时。陈造的诗作,也为我... 陈造与南宋中兴四大家生活于同一时代,和陆游、范成大、尤袤均有交往,而与范成大交谊最深。陈、范二人交往之情事,主要体现于他们的唱和诗词中。考二人之往来与唱和之作,均发生于陈造主教吴门与范成大暮年归养之时。陈造的诗作,也为我们了解范成大在宋代诗坛的地位与影响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造 范成大 诗作 交往
下载PDF
在国业与家业之间——晚清报人陈范评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丽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59,共5页
陈范是晚清时期民间报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仅对报业发展富有远见卓识,而且在主掌《苏报》期间,展现出过人的报业才智。陈范接办《苏报》固然存在商业动机,但是襟怀天下、以道自任的文人本性却使他更加倾向“以清议救天下”,... 陈范是晚清时期民间报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仅对报业发展富有远见卓识,而且在主掌《苏报》期间,展现出过人的报业才智。陈范接办《苏报》固然存在商业动机,但是襟怀天下、以道自任的文人本性却使他更加倾向“以清议救天下”,因而《苏报》始终能独持思想个性,弹奏时代的主旋律,成为引领舆论风骚的报界巨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人 陈范 《苏报》 报业
下载PDF
蔡元定对河图洛书的区分——兼论蔡氏父子的范数之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庹永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8,共6页
蔡元定主张"河十洛九"、"河先洛后",与刘牧的"河九洛十"、"河洛同出"说相反。蔡元定强调河图与洛书的区分,与朱熹的"虚中为易、实中为范"说企图融合河图、洛书也不同。其目的是加强... 蔡元定主张"河十洛九"、"河先洛后",与刘牧的"河九洛十"、"河洛同出"说相反。蔡元定强调河图与洛书的区分,与朱熹的"虚中为易、实中为范"说企图融合河图、洛书也不同。其目的是加强十数图与《周易》八卦的关联,九数图与《洪范》九畴的关联,进而将《洪范》纳入易学系统。其子蔡沈的《洪范皇极》以《周易》为象学,对应河图,以《洪范》为数学,对应洛书,正是这一目的的体现。这一区分是对刘牧河图、洛书说的发展,蔡氏父子由此构建了其范数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定 蔡沈 河图 洛书 洪范 范数之学
下载PDF
读《黄侃日记》 被引量:1
16
作者 卞孝萱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67-178,共12页
用第一手资料《黄侃日记》 ,结合有关文献 ,从律己、尊师、敬友、爱生四个方面 ,展现黄侃的学术风貌。黄侃与章炳麟的关系 ,论者多 ,本文稍简 ;黄侃与刘师培、陈汉章、范文澜之关系 ,论者少 ,本文较详。
关键词 黄侃 章炳麟 刘师培 陈汉章 范文澜
下载PDF
戊戌维新思想进程中的《苏报》馆主陈范
17
作者 田孟龙 《兰台世界》 2023年第8期143-146,共4页
陈范秉持“经世致用”的家学文化传统,以启迪民智为第一要义,接办《苏报》,倡言维新进步思想。在从清末仕人阶层向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转型过程中,陈范充分体现出与社会思潮同频共振的时代担当。文章以《苏报》馆主陈范为研究中心,凭借《... 陈范秉持“经世致用”的家学文化传统,以启迪民智为第一要义,接办《苏报》,倡言维新进步思想。在从清末仕人阶层向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转型过程中,陈范充分体现出与社会思潮同频共振的时代担当。文章以《苏报》馆主陈范为研究中心,凭借《苏报》文本与陈范诗文,对《苏报》易主及陈范在戊戌维新思想进程中的参与进行考察,填补《苏报》议题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范 苏报 戊戌维新思想
原文传递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历史书写中的康有为--以陈恭禄、蒋廷黻、范文澜为中心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梁斌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15-21,共7页
现代化叙事和革命叙事是20世纪中国近代史书写中的两种代表性范式。到三四十年代,学界的中国近代史书写范式日渐形成,出现陈恭禄、蒋廷黻、范文澜等著名近代史学者。由于政治立场、分析方法、理想追求及所处环境等不同,他们书写的近代... 现代化叙事和革命叙事是20世纪中国近代史书写中的两种代表性范式。到三四十年代,学界的中国近代史书写范式日渐形成,出现陈恭禄、蒋廷黻、范文澜等著名近代史学者。由于政治立场、分析方法、理想追求及所处环境等不同,他们书写的近代史有很大差异,对近代历史人物的评判也褒贬不一。即使同为现代化叙事的陈恭禄与蒋廷黻的近代史书写之间亦有差异存在。康有为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是书写晚清史不可或缺的人物,其形象和对他的评价自20世纪初已出现,或褒或贬,历经演变。本文通过三四十年代三位重要史家的康有为书写,一面深化对康有为的认识,另一面通过历史书写的差异加深对史学特点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陈恭禄 蒋廷黻 范文澜 历史书写
下载PDF
“学界风潮”的革命化:陈范与《苏报》的政治转型历程
19
作者 田孟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105-111,共7页
《苏报》是清末民主革命派的重要报刊,为辛亥革命的舆论动员起先导作用。作为《苏报》馆主,陈范引领《苏报》由维新报刊转型为倡言革命的舆论先锋,其历史贡献昭彰青史。陈范引领《苏报》抓住晚清教育变革过程中新旧体制之争这一焦点,与... 《苏报》是清末民主革命派的重要报刊,为辛亥革命的舆论动员起先导作用。作为《苏报》馆主,陈范引领《苏报》由维新报刊转型为倡言革命的舆论先锋,其历史贡献昭彰青史。陈范引领《苏报》抓住晚清教育变革过程中新旧体制之争这一焦点,与革命进步团体爱国学社合作,创设“学界风潮”专栏,揭露封建教育体制之积弊,发政治反抗力之先声,为国民竞自由权之起点,并主导《苏报》从报纸版式到思想内容的改版升级,借此加速推动《苏报》革命化的政治转型。以《苏报》原刊及陈范诗文为主要材料,通过“维新改良”到“学堂议题”、学潮的“深度介入”与《苏报》的革命化、《苏报》的改版与政治转向、《苏报》转型后的政治担当等建立研究框架,考察陈范引领《苏报》政治转型演进与激变的历程与脉络,揭示陈范的人生际遇、生平家世对《苏报》“排满革命”“民主共和”思想形成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范 《苏报》 政治转型 革命化倾向
下载PDF
星占与东汉政治——以陈蕃窦武之谋为例
20
作者 陈金星 《百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9-30,共12页
陈蕃窦武谋诛宦官体现出星占与汉代政治的密切关系。传世文献表明,汉重日食,汉代儒家学说特别是纬书掺杂着不少星占话语。汉代出土文献揭示出汉代星占知识的原始面貌,还揭示出星占信仰在汉代的普及与深入。汉代救蚀仪式、汉代天文仪器... 陈蕃窦武谋诛宦官体现出星占与汉代政治的密切关系。传世文献表明,汉重日食,汉代儒家学说特别是纬书掺杂着不少星占话语。汉代出土文献揭示出汉代星占知识的原始面貌,还揭示出星占信仰在汉代的普及与深入。汉代救蚀仪式、汉代天文仪器、天文观测建筑以及星象图体现出官方与民间共享着天人感应的灾祥观念。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仪式以及物象四重证据交织呈现出汉代星占文化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蕃 星占 汉代政治 四重证据法 天人感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