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化学反应强耦合的植被火焰条件下直流间隙多物理场耦合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普子恒 张隆 +3 位作者 叶宽 周恺 张睿哲 黎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545,共10页
为分析电场、温度场与燃烧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更准确地模拟植被火焰条件下间隙带电粒子分布情况,建立了考虑化学反应强耦合的植被火焰条件下直流间隙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并通过植被燃烧试验的结果对模型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利用模型仿真... 为分析电场、温度场与燃烧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更准确地模拟植被火焰条件下间隙带电粒子分布情况,建立了考虑化学反应强耦合的植被火焰条件下直流间隙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并通过植被燃烧试验的结果对模型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利用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极性电压、电极高度对带电粒子分布特性的影响及带电粒子对背景电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文试验条件下,松木热解反应方程系数修正为C_(10)H_(14)O_(6)→4C+3CO+CO_(2)+2CH_(4)+2H_(2)+H_(2)O、热解反应速率为2.4×10^(–8)mol/(m^(3)·s)时,仿真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随着电极高度的降低,电极附近与电极极性相异的带电粒子浓度由10^(–9m)ol/m^(3)增加至10^(–8)mol/m^(3),变化趋势与泄漏电流相似;带电粒子对正电极附近初始背景电场的影响效果大于负极性,正电极附近背景电场的增幅为70%~110%,负电极附近则增大了4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压 植被燃烧 带电粒子 化学反应 泄漏电流
下载PDF
南极上空“臭氧洞”形成和演变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曲绍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3-89,共7页
近十年来,南极地区上空“臭氧洞”的出现、演变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和气候效应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和担忧。目前在南极“臭氧洞”形成理论方面,人类活动影响学说占有统治地位,但两年前魏鼎文提出的“电化学-动力学”理论颇受重... 近十年来,南极地区上空“臭氧洞”的出现、演变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和气候效应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和担忧。目前在南极“臭氧洞”形成理论方面,人类活动影响学说占有统治地位,但两年前魏鼎文提出的“电化学-动力学”理论颇受重视②。本文根据作者在日本南极昭和站(69°00′S,39°35′E)工作期间,收集和观测到的南极臭氧数据,极地涡旋以及有关的太阳射电活动等方面的资料,作了仔细的统计相关分析。结果为魏鼎文提出的理论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进一步指出了由太阳活动所导致的带电粒子流准11年周期变化与南极上空特有的大气环流相结合,是南极“臭氧洞”形成的重要原因,但人类活动(释放化学物质,特别是CFCs)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洞 人类活动 极地涡旋 带电粒子流 电化学-动力学理论
下载PDF
关于带电粒子流和位移电流的联系
3
作者 刘慧英 江影 贾红伟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63-66,共4页
本文通过对单个带电粒子运动产生的磁场的分析,提供一种理解位移电流与带电粒子流的一致性的直观方式。
关键词 位移电流 带电粒子流 磁场 麦克斯韦场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