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多层系油气成藏特征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43
1
作者 杨光 李国辉 +3 位作者 李楠 陈双玲 汪华 徐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共11页
四川盆地是新中国最早开展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油气勘探,共在24个地层层位中发现了油气藏且以气为主。为了预测该盆地各层系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和目标,系统总结了该盆地海相、陆相地层的沉积特征,分析... 四川盆地是新中国最早开展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油气勘探,共在24个地层层位中发现了油气藏且以气为主。为了预测该盆地各层系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和目标,系统总结了该盆地海相、陆相地层的沉积特征,分析了多旋回构造运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对沉积、成岩及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自震旦纪以来,该盆地经历了从海相沉积向陆相沉积的转变,以海相沉积为主:②多韵律沉积形成多套生—储组合,纵向上具有多层系油气成藏的特征;③多旋回构造运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对沉积、成岩及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进一步分析了油气成藏特征及气藏富集规律,结论认为:①该盆地具有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共存、多层系供烃、多种储层类型、多种圈闭类型、多期成藏、多种成藏模式等特征;②其天然气的富集与烃源强度、大型古隆起、有利沉积相带、沉积—构造间断面、构造裂缝发育带等因素有关。最后,结合油气地质基本条件、富集规律与勘探现状,预测了该盆地各层系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沉积特征 构造演化 多层系 天然气 成藏特征 富集规律 勘探领域
下载PDF
渤南洼陷深层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8
2
作者 宫秀梅 金之钧 +1 位作者 曾溅辉 邱楠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3-479,共7页
渤南洼陷深层烃源岩主要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暗色泥岩、砂泥岩及膏盐层,有机碳含量为0.9%~2.39%,干酪根为Ⅰ和Ⅱ1型;深部储集层以沙河街组四段砂砾岩、细砂岩及泥灰岩为主,孔隙度为1.18%~23.5%,渗透率为0.1×10 - 3~36.67×... 渤南洼陷深层烃源岩主要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暗色泥岩、砂泥岩及膏盐层,有机碳含量为0.9%~2.39%,干酪根为Ⅰ和Ⅱ1型;深部储集层以沙河街组四段砂砾岩、细砂岩及泥灰岩为主,孔隙度为1.18%~23.5%,渗透率为0.1×10 - 3~36.67×10 - 3 μm2;按照圈闭类型可将深层油气藏划分为岩性圈闭油气藏和复合圈闭油气藏,按烃源岩类型可将其分为古近系腐泥型烃源岩油气藏和中、古生界煤成气藏,按生储盖组合又可将其划分为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和上生下储型油气藏.渤南洼陷深层油气成藏主要受充注期、流体动力系统及膏盐层控制.油气的晚期连续充注为深层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深层特有的超压流体动力系统为深部油气的运聚提供了动力.区域性分布的膏盐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1)区域性封盖作用;2)延缓了其下地层的成岩作用,改善了储集物性;3)有利超压流体系统的形成.因此,膏盐层的下部地层为深层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特征 主控因素 深层 渤南洼陷
下载PDF
锯齿尾缘叶片气动特性和绕流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杨景茹 杨爱玲 +2 位作者 陈二云 戴韧 黄月晴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0-908,共9页
以基于NACA 0018翼型的锯齿尾缘仿生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研究锯齿相对齿宽与相对齿高对锯齿尾缘叶片的气动特性和非定常绕流流场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研究表明,尾缘锯齿参数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是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在一定... 以基于NACA 0018翼型的锯齿尾缘仿生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研究锯齿相对齿宽与相对齿高对锯齿尾缘叶片的气动特性和非定常绕流流场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研究表明,尾缘锯齿参数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是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在一定来流攻角范围内能提高升阻比,但失速提前.如在9.4°~14.8°来流攻角范围内,不同相对齿宽系列叶片的升阻比高于原始叶片,升阻比与锯齿相对齿宽之间没有线性关系.研究还表明,锯齿尾缘能延迟边界层分离,加速尾迹的流动掺混和能量扩散,改变非定常涡结构和涡脱落频率.相对齿高的变化对非定常流动特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尾缘锯齿诱导的二次湍流射流和吸力面侧反向涡对改变了原始叶片的绕翼环量,进而影响锯齿尾缘叶片的气动特性和绕流流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尾缘锯齿 大涡模拟 气动特性 边界层 尾迹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凤兰 付志国 +2 位作者 王建凯 唐振国 蒋瑞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156,共13页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页岩油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常规的储层特征研究不能满足储层精细评价的需求。为深化古龙页岩油储层特征认识,通过岩心观察、实验分析、测井解释等手段,开展了古龙页岩油储层岩性、岩相、电性、物性、含油性、...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页岩油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常规的储层特征研究不能满足储层精细评价的需求。为深化古龙页岩油储层特征认识,通过岩心观察、实验分析、测井解释等手段,开展了古龙页岩油储层岩性、岩相、电性、物性、含油性、烃源岩特性、脆性及地应力各向异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古龙页岩以层状、纹层状为主,具有储集性好、含油丰富、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程度高、脆性指数较高、水平应力差较小等特点;根据储层特征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古龙页岩油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将储层分为3类;在此基础上,指导完成了4个先导试验井组目的层段和水平井目标靶层优选,设计水平井50口。研究成果可为下步古龙页岩油试验区水平井目标靶层优选和井位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龙页岩油 储层特征 分类评价 富集层 目标靶层
下载PDF
黄海海雾天气特征与逆温层成因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悦 高山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30,共12页
基于日本气象厅Multi-functional Transport Satellite(MTSAT)可见光卫星云图、韩国气象局天气图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CFSR)数据,选取2007-2012年2~6月发生的32次黄海海雾个例进行研究.首先... 基于日本气象厅Multi-functional Transport Satellite(MTSAT)可见光卫星云图、韩国气象局天气图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CFSR)数据,选取2007-2012年2~6月发生的32次黄海海雾个例进行研究.首先统计分析了黄海海雾的天气特征,接着归纳总结了有利于黄海海雾生成的天气系统类型,进而分别挑选了各类型的一次个例,解释其海上大气逆温层成因.结果表明:(1)黄海海雾天气系统可分为入海变性高压(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和独立高压)、中国大陆东移低压或低槽、北太平洋高压脊和入西太平洋高压4类,各自所占比例约为62.5%、21.9%、9.4%和6.2%.(2)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冷暖平流与海面湍流冷却作用决定了海上大气逆温层的形成.海雾生成前,天气系统在演变过程中支配着形成逆温的暖气团,暖气团来源于陆上,则主要是上层强暖平流、下层弱暖(冷)平流导致逆温;暖气团来源于海上,则多由近冷海面的湍流混合、冷却降温形成逆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海雾 天气特征 逆温层 平流效应 湍流作用
下载PDF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6
作者 朱宝文 宋理明 +4 位作者 许存平 姜朝阳 马宗泰 周华坤 徐有绪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4期389-392,共4页
利用青海湖北岸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06年5月-12月观测的天然草地近地面层气象要素梯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草地近地层0.3-10.0m高度范围内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都... 利用青海湖北岸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06年5月-12月观测的天然草地近地面层气象要素梯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草地近地层0.3-10.0m高度范围内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都呈现出明显的以24h为周期的日变化规律;各层温度最高和最低时的位相随高度增加而滞后,相对湿度和风速最大与最小时的位相随高度增加而提前;14时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0时的温度随高度增加先增后降,温度廓线在4.0m高度存在一拐点,随后逐渐进入逆温状态,至8时逆温程度达到最大;不论白天还是夜间,相对湿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日变化 廓线特征 近地层
下载PDF
天津夏季边界层低层大气中PAN和O_3的输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姚青 马志强 +4 位作者 林伟立 刘敬乐 王晓佳 蔡子颖 韩素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5,共9页
采用在线仪器监测分析2017年夏季天津气象铁塔220 m观测平台大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和O_3的体积分数,并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和后向轨迹分析PAN和O_3的输送特征.观测期间PAN和O_3体积分数平均值分别为(0.73±0.56)×10^(-9)和(53... 采用在线仪器监测分析2017年夏季天津气象铁塔220 m观测平台大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和O_3的体积分数,并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和后向轨迹分析PAN和O_3的输送特征.观测期间PAN和O_3体积分数平均值分别为(0.73±0.56)×10^(-9)和(53±25)×10^(-9),最大小时体积分数分别为3.49×10^(-9)和137×10^(-9),PAN和O_3体积分数具有相似的日变化特征,白昼PAN和O_3浓度高于夜间,且PAN和O_3浓度相关系数(R2=0.52)显著高于夜间(R2=0.21).观测期间偏南风下PAN和O_3浓度最高,偏东风下最低,风玫瑰图和后向轨迹聚类分析都表明,来源于西南方向的气流轨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最高,途经渤海和河北、辽宁沿海地区的偏东气流对应的PAN和O_3体积分数最低,边界层内输送对PAN和O_3的体积分数分布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臭氧 输送特征 边界层 天津
原文传递
吉林省一次层状云降水宏微观特征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封秋娟 牛生杰 +2 位作者 雷恒池 吴玉霞 张晓庆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0-778,共9页
利用长春2004年7月5日一次降水过程的飞机观测资料,结合天气图、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等资料,综合分析了本次热带气旋影响下降水过程中云系的宏微观特征。研究表明,降水性层状云微观垂直结构配置可以分为4个发展层:云顶附近是核化和凝华... 利用长春2004年7月5日一次降水过程的飞机观测资料,结合天气图、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等资料,综合分析了本次热带气旋影响下降水过程中云系的宏微观特征。研究表明,降水性层状云微观垂直结构配置可以分为4个发展层:云顶附近是核化和凝华增长区;-4^-7℃为云滴和冰粒子活跃增长层;0^-4℃为固态粒子聚合及云滴蒸发层;0℃层以下是雨滴碰并增长和云滴凝结增长区。2D-P观测的粒子的平均直径、最大直径、峰值直径的峰值集中在融化层附近,与融化层回波亮带对应。用同一种形式的密度分布函数N(r)=mrfexp(-ar+br2-cr3)来拟合暖层小云滴、大云滴和雨滴的谱分布,拟合结果与观测的谱分布吻合较好,拟合出的平均直径、均方根直径、数浓度以及含水量与观测值也较接近,相对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宏微观特征 融化层 粒子谱分布 谱拟合
下载PDF
有机修饰(土娄)土对CrO_4^(2-)吸附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孟昭福 张一平 龚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以CTM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单一修饰和CTMAB+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混合修饰土耕层、粘化层土样,从修饰比例、土层、温度角度探讨了有机修饰土对CrO42-的平衡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各供试土样中CrO42-平衡吸附量均随CrO42-平衡浓度增高... 以CTM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单一修饰和CTMAB+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混合修饰土耕层、粘化层土样,从修饰比例、土层、温度角度探讨了有机修饰土对CrO42-的平衡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各供试土样中CrO42-平衡吸附量均随CrO42-平衡浓度增高而增大,有机修饰土对CrO42-的吸附等温线呈现L型等温线形式,原土土样的吸附等温线基本上类似于S型吸附等温线形式,两层次各土样对CrO42-的吸附量呈现100CB>120CS>50CB>CK的顺序(100,120,50分别表示修饰比例为100,100+20,50;CB为CTMAB修饰;CS为CTMAB+SDS修饰;CK为未修饰原土);随着平衡浓度的增大,耕层原土对CrO42-的吸附能力增加较快而粘化层原土增加较慢,土粘化层修饰土样对CrO42-的平衡吸附量均高于土耕层土样,但修饰比例增高导致两层次土样对CrO42-吸附亲和力的差异减小;未修饰原土对CrO42-吸附呈现增温效应,粘化层CK土样增温效应高于耕层CK土样,表明增温促进粘粒矿物对CrO42-的专性吸附。随平衡浓度的增大,修饰土样CrO42-吸附温度效应比值均变化不大,耕层各修饰土样对CrO42-吸附呈现增温负效应,而粘化层修饰土样对CrO42-吸附的温度效应则与修饰剂和修饰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修饰 CrO4^2- 吸附特征 蝼土 耕层 粘化层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带组合方式对近地面风速作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范志平 孙学凯 +3 位作者 王琼 张新厚 张亚欣 曾德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0-323,共4页
为了揭示农田防护林带组合方式对近地面风速的影响,通过实地空间多点观测,研究防护区风速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垂直相交林带而言,根据林带对风速影响程度的差异可分为主林带和副林带,在主林带附近弱风区位于0~150m范围内,风速... 为了揭示农田防护林带组合方式对近地面风速的影响,通过实地空间多点观测,研究防护区风速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垂直相交林带而言,根据林带对风速影响程度的差异可分为主林带和副林带,在主林带附近弱风区位于0~150m范围内,风速值主要在6.38~7.56m/s之间变化,而距主林带200~280m处风速值在8.06~9.23m/s之间。在副林带附近风速值相对比主林带附近高,风速降低较之主林带附近区域弱,说明该林带对这种风流特征的影响程度弱于主林带。在林网内,形成了一个全面的防护区,风速值小于旷野风速值,只在林缘附近1H范围内风速值接近旷野值11.0m/s,在林网中心区有一个风速低峰区,林网内风速最低值出现在林缘附近4~8H区域内,可见网状配置林带防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带 风速分布 组合方式 防护特征 近地面层
下载PDF
四川盆地新场构造带深层须二段致密砂岩断褶裂缝体特征和地质模式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君龙 刘忠群 +8 位作者 刘振峰 刘雅利 申宝剑 肖开华 毕有益 王晓雯 王爱 范凌霄 李吉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0-540,共11页
针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简称须二段)储量动用率低、气藏甜点地质模式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大量岩心、野外露头、分析化验和井震资料,精细解剖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气藏,提出断褶裂缝体概念并划分其类型,分析裂... 针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简称须二段)储量动用率低、气藏甜点地质模式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大量岩心、野外露头、分析化验和井震资料,精细解剖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气藏,提出断褶裂缝体概念并划分其类型,分析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建立断褶裂缝体地质模式。研究表明:(1)断褶裂缝体是指断裂、褶皱及其伴生的裂缝储集体;(2)根据裂缝体特征及成因,可进一步划分为断缝体、褶缝体和断褶体3种类型;(3)断裂上盘、越靠近断裂有效裂缝越发育,褶皱褶曲幅度越大、越靠近褶皱枢纽面有效裂缝越发育;(4)建立2类5型断褶裂缝体地质模式,分别为断褶裂缝类和基质储渗类,前者可分为网状缝型和单构造缝型,后者可分为层理缝型、低渗孔隙型和极低渗孔隙型。此外,建立断褶裂缝体有利区优选流程,提出有利开发目标,支撑井位部署获得高产,并可以为中国深层致密砂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褶裂缝体 裂缝控制因素 成因特征 地质模式 深层 致密砂岩 新场构造带 上三叠统 须二段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道面灌浆层的粘结特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懋江 翁兴中 +2 位作者 张俊 杨博瀚 刘军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6-703,共8页
为解决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道面应用中灌浆层的优选问题,设计了灌浆种类、板底粗糙程度、灌浆厚度和基层结构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开展了竖向静态和疲劳加载试验以及侧向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板底粗糙程度对灌浆层与面层粘结性能影响... 为解决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道面应用中灌浆层的优选问题,设计了灌浆种类、板底粗糙程度、灌浆厚度和基层结构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开展了竖向静态和疲劳加载试验以及侧向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板底粗糙程度对灌浆层与面层粘结性能影响最大,灌浆种类对灌浆层与基层粘结性能以及道面结构承载性能影响最大;经疲劳加载后,面层的中性面会出现不同幅度的上移,挠度和压力与疲劳加载次数的关系曲线呈现出剧烈变化、线性变化和稳定3个阶段;侧向荷载作用下,高强无收缩灌浆料(CGM)与基层的粘结性能最好,侧向荷载与上层结构位移满足二次多项式关系.当灌浆材料为CGM、板底光滑、灌浆厚度为2.0 cm、基层结构为12%水泥稳定土时,道面灌浆层的粘结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工程 粘结性能 疲劳加载 灌浆层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道面
下载PDF
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3′非编码区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玉龙 贠炳岭 +5 位作者 秦立廷 潘伟 王永强 高宏雷 祁小乐 王笑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41-1846,共6页
蛋用型鸡虽在试验条件下可以感染ALV-J,但自然感染时很少引起发病。然而,近年来在中国蛋鸡群中ALV-J发病严重,本研究对2008年以来ALV-J蛋鸡分离株的3′非编码区(3′UTR)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89.5%(17/19)的ALV-J蛋鸡分离株的3′... 蛋用型鸡虽在试验条件下可以感染ALV-J,但自然感染时很少引起发病。然而,近年来在中国蛋鸡群中ALV-J发病严重,本研究对2008年以来ALV-J蛋鸡分离株的3′非编码区(3′UTR)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89.5%(17/19)的ALV-J蛋鸡分离株的3′UTR出现了205bp的缺失,94.7%(16/17)ALV-J蛋鸡分离株保留了完整的E元件。84.2%(16/19)的ALV-J蛋鸡分离株的U3区序列与肉鸡分离株的相似性低于92.5%,所有转录调控元件高度保守。ALV-J蛋鸡分离株的E元件和U3区均出现了多个碱基的突变。这些结果表明,ALV-J蛋鸡分离株的E元件和U3区正在迅速的演化,明显不同于肉鸡分离株的序列特征。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ALV-J引起蛋鸡群发病的致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分子特征 3’非编码区 LTR蛋鸡
下载PDF
河北省一次层状云冰相粒子及融化层微物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婧媛 刘晓莉 +1 位作者 王静 楚志刚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12,共18页
层状云中冰粒子、融化层及以下粒子微物理特性演变规律的科学认识对于中国云降水参数化、降水预报及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9年8月24日河北省一次层状云飞机观测资料,分析云中负温层、融化层及以下粒子群微物理特性的演... 层状云中冰粒子、融化层及以下粒子微物理特性演变规律的科学认识对于中国云降水参数化、降水预报及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9年8月24日河北省一次层状云飞机观测资料,分析云中负温层、融化层及以下粒子群微物理特性的演变。研究表明,云中负温层冰相粒子以聚合体为主,部分区域存在霰粒子。云中冰相粒子通过凇附、碰连和贝吉龙过程增长。相对来说,上升气流较强及相对湿度较高云区的冰相粒子数浓度较高、粒子谱较宽。融化层中,中等大小粒子数浓度存在增大趋势,说明融化层中不同粒径冰相粒子的融化速率存在差异。研究发现,高相对湿度区(RH≥95%)粒子融化速率较低相对湿度区(RH<95%)快,低相对湿度区中表面融化的粒子蒸发吸收潜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减缓粒子融化速率。融化层高相对湿度区降水粒子谱分布的截距大于低相对湿度区,斜率与低相对湿度区接近。融化层降水粒子负指数谱分布的截距与斜率均大于负温层,0℃层高度以下HVPS探测到的粒子谱分布参数N_(0)与λ呈正相关,线性函数能较好地拟合二者的关系。对于D_(max)大于1000μm的降水粒子,谱参数λ与D_(max)呈负相关,幂函数能较好地拟合二者的关系。数值研究发现,0℃层之下云内存在混合相态粒子,观测和模拟结果均发现0℃层之下中等大小的粒子数浓度更高。分档方案数值模拟得到的降水粒子平均谱的截距与观测资料一致,但斜率大于观测结果。研究结合飞机观测资料与模式,对云内融化层中粒子微物理特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云 飞机观测 冰相粒子 微物理特性 融化层
下载PDF
双层桨搅拌假塑性流体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栾德玉 段虎 +1 位作者 周慎杰 陈颂英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3,共5页
在直径为0.21 m的搅拌槽内,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工作介质为质量分数1.0%的假塑性流体和1.5%的黄原胶水溶液,分别对错位六弯叶桨、六弯叶桨与45°三斜叶桨组成的双层桨混合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做了对比分析,考察了层间距对搅... 在直径为0.21 m的搅拌槽内,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工作介质为质量分数1.0%的假塑性流体和1.5%的黄原胶水溶液,分别对错位六弯叶桨、六弯叶桨与45°三斜叶桨组成的双层桨混合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做了对比分析,考察了层间距对搅拌流场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形式的组合桨对混合特性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搅拌转速下较为适宜的层间距,并将错位六弯叶组合桨形式应用于FCC催化剂成胶搅拌过程。结果表明:在层流状态下,6PBT组合桨层间距为时可形成层间连接流,在过渡流区域时,层间距保持在左右比较适宜;6PBT组合桨在混合速率和混合效率方面都有一定优势。根据中试实验结果,催化剂颗粒耐磨损指数由2.6提高到了1.9,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且节能在15%左右,因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双层组合搅拌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桨 混合特性 假塑性流体 层间距
下载PDF
贵州省福泉英坪磷矿A矿层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阚小波 陈蓉 《贵州地质》 2014年第4期282-285,共4页
通过对贵州省福泉高坪矿区英坪磷矿A矿层的地质详查工作,查清了矿区区域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编制了A矿层厚度等值线图、工作区磷块岩沉积古地理图,结果发现磷块岩受潮坪浅滩相控制,潮坪浅滩相是研究区厚层磷块岩、高品位磷矿重要... 通过对贵州省福泉高坪矿区英坪磷矿A矿层的地质详查工作,查清了矿区区域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编制了A矿层厚度等值线图、工作区磷块岩沉积古地理图,结果发现磷块岩受潮坪浅滩相控制,潮坪浅滩相是研究区厚层磷块岩、高品位磷矿重要的成矿环境,这对瓮福磷矿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坪磷矿 A矿层特征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含硫气藏地层水地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关云梅 王兰生 +2 位作者 张鉴 施雨华 张琦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1年第3期21-23,87,共3页
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川东北飞仙关组部分构造储层未裸露于地表,油气保存条件好,气藏天然气产量高,但是气藏地层水却显示出水型、脱硫系数、变异系数等地化参数异常的特征,分析原因是储层的膏盐溶滤使地层水中SO42-含量高所致。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地层水 地球化学特征 膏盐层 嘉陵江组 飞仙关组
下载PDF
藏东南华山松林下灌草主要植物的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慧芳 卢杰 +3 位作者 屈兴乐 王超 张新生 王建科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5,共7页
在西藏林芝市选取以华山松为建群种或优势种群落设置样地开展调查,基于Levins生态位宽度、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方法,对华山松林下灌草层主要植物进行计算,分析其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灌木层和草本层的... 在西藏林芝市选取以华山松为建群种或优势种群落设置样地开展调查,基于Levins生态位宽度、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方法,对华山松林下灌草层主要植物进行计算,分析其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主要植物分别为7种和12种,灌木层中小叶巧玲花的重要值最大,草本层中重要值最大的为西南草莓。2)灌木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物种是小叶巧玲花和陇塞忍冬,生态位宽度最小的是三桠乌药。草本层中Levins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西南草莓、老鹳草、锦葵,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老鹳草和猪秧秧;最小的为桃儿七。3)灌木层重叠度最高的物种对是腺果大叶蔷薇和鲜黄小檗;重叠度最低的物种对是三桠乌药和腺果大叶蔷薇。草本层中生态位重叠度最高的物种对是高山露珠草和猪秧秧;重叠度最低的物种对是桃儿七和沿阶草。藏东南华山松林下草本层的竞争强度大于灌木层,群落物种对于资源的利用能力均较强,对华山松幼苗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可在维持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优化幼苗的生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特征 灌木层 草本层 华山松林 藏东南
下载PDF
贵州省方兴煤矿地质特征与可采煤层对比研究
19
作者 代伦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82-86,91,共6页
为了解方兴煤矿可采煤层赋存位置及厚度变化规律,确定其可采煤层的连续性,采用了标志层法进行对比,同时辅以岩、煤层物性特征、曲线的幅度异常、形态异常及特殊形态组合关系、煤层层间距、煤质特征等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区内标志层... 为了解方兴煤矿可采煤层赋存位置及厚度变化规律,确定其可采煤层的连续性,采用了标志层法进行对比,同时辅以岩、煤层物性特征、曲线的幅度异常、形态异常及特殊形态组合关系、煤层层间距、煤质特征等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区内标志层特征明显,含煤地层发育比较稳定的灰岩及底部铝土质泥岩的岩性特征可建立4个岩性标志层对煤层进行对比,区内可采煤层在含煤岩系中的赋存位置虽有变化,但煤层的总体特征清楚,连接性好,标志层稳定,煤层对比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层 煤层对比 特征 异常 层间距 灰岩
下载PDF
1 mm圆柱形压电微驱动器的有限元分析与设计
20
作者 刘周龙 周铄 +2 位作者 朱强国 郑友成 王光庆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6,共4页
研究设计了一种直径为1 mm、长度为5 mm的压电微驱动器,拟用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内窥镜样机驱动与控制。利用有限元分析(FEA)软件对定子进行有限元建模和仿真,研究了材料参数和结构尺寸对定子振动特性和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研究设计了一种直径为1 mm、长度为5 mm的压电微驱动器,拟用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内窥镜样机驱动与控制。利用有限元分析(FEA)软件对定子进行有限元建模和仿真,研究了材料参数和结构尺寸对定子振动特性和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型驱动器定子的一阶弯曲振动频率为21 kHz。定子谐振频率随定子长度的增加急剧降低,随陶瓷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粘接剂的材料特性与厚度对定子的模态频率影响不大,但对定子的振动特性有较大影响。当激励电压为100 V时,频率为21 kHz,驱动器空载转速达到400 r/min,堵转力矩为2.5 mN·m,基本满足OCT内窥镜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特性 有限元模型 一体化定子 粘接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