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和地面数据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模拟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娜 于贵瑞 +1 位作者 赵士洞 于振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43-652,共10页
描述了一个反映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模型 (EPPML) .该模型以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 ,从中获取影响植被生产力的重要变量———叶面积指数 (LAI) ;主要对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 (NPP)和蒸散量的空间分... 描述了一个反映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模型 (EPPML) .该模型以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 ,从中获取影响植被生产力的重要变量———叶面积指数 (LAI) ;主要对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 (NPP)和蒸散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动态进行模拟 ;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手段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显示 ,从而实现将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的结果从小尺度向中尺度进行拓展和转换 .本研究用EPPML对 1995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生产力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 ,EPPML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该保护区主要植被的NPP .NPP的模拟值年均为 0 .6 80kgC·m-2 ,变幅为 0 .10 5~ 1.2 4 1kgC·m-2 (82 .1% ) ,其中阔叶红松林的年NPP最高 (1.0 84kgC·m-2 ) .NPP年总量为 1.332× 10 6tC ,以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最高 ,分别为 0 .5 4 0× 10 6tC和 0 .4 2 8× 10 6tC .NPP的季节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 ,7月最大 (6 .13gC·m-2 ·d-1) .NPP在夏季积累最多 (0 .4 6 5kgC·m-2 ) ,春季次之 ,冬季最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尺度 生态系统生产力 过程模型 遥感数据 地面数据 净初级生产力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科考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李晶 王秀兰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3-75,共3页
本文根据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特点和开发优势 ,提出了开展科考旅游的设想 ,详细阐述了本区发展科考旅游的科学内涵 ,线路选择 ,标牌设计 ,导游培训与指南编制和环境管理。
关键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科考旅游 开发
下载PDF
长白山风倒区植被恢复26年后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29
3
作者 孟莹莹 周莉 +5 位作者 周旺明 于大炮 包也 王晓雨 郭焱 代力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49,共8页
20世纪80年代后期,长白山遭受了罕见的台风袭击,原始森林遭到了大面积破坏。为了弄清风倒区自然恢复26a后的植被恢复状况,通过调查和对比分析风倒区和相邻的原始林区(对照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的特征,评估了风倒区植被的恢复... 20世纪80年代后期,长白山遭受了罕见的台风袭击,原始森林遭到了大面积破坏。为了弄清风倒区自然恢复26a后的植被恢复状况,通过调查和对比分析风倒区和相邻的原始林区(对照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的特征,评估了风倒区植被的恢复状况。结果表明,与没有受到干扰的对照区相比,阔叶红松林风倒区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差异性不显著(P>0.05),而云冷杉林和岳桦林风倒区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显著降低;阔叶红松林风倒区的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均呈降低趋势,且丰富度差异性显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风倒区的灌木层α多样性显著升高;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风倒区的草本层α多样性显著降低,但岳桦林风倒区草本层α多样性变化不显著。阔叶红松林乔木层更新恢复的较好,灌木层和草本层更新较差;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均是乔木层更新较差,灌木层更新较好;云冷杉林草本层物种较单一,岳桦林变化不大。经过风干扰后的长白山不同海拔森林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干扰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自然恢复 风倒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东北
下载PDF
基于景观尺度过程模型的长白山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娜 于贵瑞 +1 位作者 于振良 赵士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59-664,共6页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净初级生产力 (NPP)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模拟 ,对它们与环境因子和植被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1995年NPP的模拟值平均为 0 .6 80kgC·m-2 ·年 -1,变幅为 0 .10 5~ 1.2 4 1kgC·m-2 ...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净初级生产力 (NPP)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模拟 ,对它们与环境因子和植被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1995年NPP的模拟值平均为 0 .6 80kgC·m-2 ·年 -1,变幅为 0 .10 5~ 1.2 4 1kgC·m-2 ·年 -1(82 .1% ) ,其中阔叶红松林的NPP最高 (1.0 84kgC·m-2 ·年-1) .环境条件决定了长白山植被年NPP空间分布的大趋势 .土壤含水量对NPP的限制最大 ,呈负相关关系 (R =- 0 .6 5 ) ,长白山植物生长一般不存在水分不足的问题 .植被的NPP与LAI高度正相关 (R =0 .81) ,当LAI增大到 4~ 5m2 ·m-2 时 ,NPP出现饱和 .植被的NPP与冠层蒸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 .77) .岳桦林和阔叶林对环境因子、LAI和冠层蒸腾的响应与其它植被有较大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净初级生产力 空间分布 环境条件 叶面积指数 冠层蒸腾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道玮 陈田 姜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99,共3页
在吉林省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决定以发展长白山旅游业为吉林省旅游业龙头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进行的评价,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生态... 在吉林省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决定以发展长白山旅游业为吉林省旅游业龙头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进行的评价,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寻了其形成原因。随后,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出发点,以实现旅游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提出确保旅游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旅游资源综合开发 生态保护
下载PDF
基于过程模型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空间尺度转换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培娟 谢东辉 +2 位作者 张佳华 朱启疆 陈镜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215-3223,共9页
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反映林分和生态系统结构特征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其空间分布可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高度综合的信息,是全球变化和碳循环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得到NPP的空间... 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反映林分和生态系统结构特征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其空间分布可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高度综合的信息,是全球变化和碳循环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得到NPP的空间尺度转换算法,利用改进的北部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模型(Improved 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IBEPS),分别采用高分辨率(30m)的ETM+和低分辨率(1km)的MODIS遥感数据,模拟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分辨率森林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模拟得到的30m分辨率的NPP结果,采用尺度上推(upscaling)的方法将其转换为1km分辨率的NPP结果(分布式的NPP,Distributed NPP),并将转换后的NPP与直接利用1km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计算得到的NPP结果(聚合式的NPP,Lumped NPP)进行比较,以分布式模式计算的结果为基准,对聚合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尺度效应校正。在对NPP进行尺度效应校正时,根据不同分辨率下土地覆盖类型(Land cover)的亚像元面积比信息,采用基于结构的分析方法对模拟的NPP结果进行校正,结果表明经过尺度效应校正后NPP的模拟精度要比原始的NPP计算精度有所提高,相关系数从校正前的0.898提高到0.960,标准偏差由校正前的49.84gC/m2减小到41.02gC/m2。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大尺度遥感应用的需要,为定量遥感分析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EPS 净第一性生产力 分布式NPP 聚合式NPP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情况调查 被引量:11
7
作者 薛俊刚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6,共2页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形成于1986年,风灾面积11386hm2,由于大面积森林被摧毁,以及毗临中朝边境线,成为全国重点火险区之一;通过对20多年来风灾区植被自然及人工恢复情况实地调查,全面掌握了保护区风灾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客观分...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形成于1986年,风灾面积11386hm2,由于大面积森林被摧毁,以及毗临中朝边境线,成为全国重点火险区之一;通过对20多年来风灾区植被自然及人工恢复情况实地调查,全面掌握了保护区风灾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客观分析了影响恢复的各项因素,提出了加快恢复的有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保护区 风灾区 恢复
下载PDF
基于VPM模型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平晓莹 马俊 +3 位作者 刘淼 常禹 宗敏 熊在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89-1598,共10页
总初级生产力(GPP)是碳循环的重要参数,它的准确估算对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作用.利用VPM模型及2000—2015年MOD09A1数据/气候因子的空间数据,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GPP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0—2015年,保护区GPP年均值为1... 总初级生产力(GPP)是碳循环的重要参数,它的准确估算对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作用.利用VPM模型及2000—2015年MOD09A1数据/气候因子的空间数据,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GPP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0—2015年,保护区GPP年均值为1203 g C·m^(-2)·a^(-1),GPP呈极显著趋势增长.森林植被GPP年际增长变化在不同植被垂直带下没有显著区别,但从高山苔原带往上,GPP年际增长明显减小.GPP与降水的年际相关性不显著,与温度的正相关关系集中分布在阔叶红松林带和高山苔原带.春季气温对GPP影响最大,有80%像元显示与气温呈正相关.GPP与温度的年际相关性明显高于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初级生产力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VPM模型
原文传递
长白山的台风灾区范围及植被恢复动态——基于遥感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南颖 刘志锋 +2 位作者 朱卫红 武耀祥 薛俊刚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139,共9页
通过对1985年和1987年Thematic Mapper(TM)影像中提取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提取了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遭受台风袭击后的灾区范围,并通过比较1988年和2007年的TM影像,分析了风灾区的植被恢复过程。同时,结合该地区的地... 通过对1985年和1987年Thematic Mapper(TM)影像中提取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提取了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遭受台风袭击后的灾区范围,并通过比较1988年和2007年的TM影像,分析了风灾区的植被恢复过程。同时,结合该地区的地形、水文、土壤和公路数据对风灾区的植被恢复进行了驱动力分析。发现地形驱动因子与风灾区的恢复程度呈高度相关,随着高程、坡度和平地所占比例的减少,恢复程度逐渐变好;此外水文、土壤和人类活动都对风灾区的植被恢复产生一定影响,另外人工干预恢复对植被生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供风灾区内植被的进一步恢复和森林防火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台风灾区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恢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景观尺度过程模型的长白山地表径流量时空变化特征的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娜 于贵瑞 +1 位作者 于振良 赵士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53-658,共6页
运用已建立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模型EPPML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表径流量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 ,对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模拟结果表明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表径流量的季节进程表现出明显的三峰型... 运用已建立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模型EPPML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表径流量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 ,对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模拟结果表明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表径流量的季节进程表现出明显的三峰型 ,6月和 9月出现低谷 ,8月达最大 (2 .5 8mm·d-1) ,与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十分相似 .1995年地表径流量的模拟值平均为 0 .2 0 3m·年 -1,空间分布随海拔升高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 ,最高为高山流砾滩 (0 .6 19m·年 -1) ,最低为阔叶红松林 (0 .0 81m·年 -1) .年地表径流量与叶面积指数 (LAI)呈极显著负相关指数关系 (R2 =0 .85 7) .年地表径流量与气温和总辐射呈负相关关系 (R2 分别为 0 .96 5和 0 .836 ) ,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呈正相关关系 (R2 均大于 0 .95 0 ) ,还与土壤特性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量 季节动态 空间分布 环境条件 叶面积指数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林蛙种群现状及增殖措施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宝鸿 朴龙国 +2 位作者 郑仁玖 傅学魁 刘海良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59-262,共4页
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林蛙种群的现状,观察了在采用相应措施的情况下林蛙种群的增长情况.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林蛙种群结构保持幼蛙占多的格局,但种群统计数量较过去已明显减少,同时林蛙个体大小的总体水平也已不如过去.... 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林蛙种群的现状,观察了在采用相应措施的情况下林蛙种群的增长情况.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林蛙种群结构保持幼蛙占多的格局,但种群统计数量较过去已明显减少,同时林蛙个体大小的总体水平也已不如过去.采用为林蛙创造适宜繁殖生境和补充种源、加强放养管理等措施,可有效地促进林蛙种群的增长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林蛙 种群现状 增殖措施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道路使用对路域植物和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鹏 金永焕 +3 位作者 王景田 宋铸福 曹艳萍 周海城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3-480,共8页
道路是森林景观内边缘生境的重要成因之一,确定道路对路域植物和土壤的影响范围是整合道路影响和生态过程的核心问题。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两条6 m~8 m宽的利用程度不同的公路周围次生白桦林为对象,研究了道路周围108 m内植被的多样性动... 道路是森林景观内边缘生境的重要成因之一,确定道路对路域植物和土壤的影响范围是整合道路影响和生态过程的核心问题。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两条6 m~8 m宽的利用程度不同的公路周围次生白桦林为对象,研究了道路周围108 m内植被的多样性动态,及大气温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利用程度不同的道路对其影响域内林内气温、土壤表层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等环境因子,都呈现一定的边缘正效应,且利用程度高道路的影响距离较利用程度低的道路远12 m~24 m。(2)道路边缘0 m~20 m内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林内。(3)公路利用程度越高,从路旁林缘到林内草本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幅度越大,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距离为12 m~24 m,路旁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比林内大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道路影响域 植物多样性 温度 土壤 边缘效应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13
作者 燕红 马琼芳 +3 位作者 李杰玲 姚明远 张超凡 马逊风 《吉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29-33,共5页
在2017年5月、7月、10月和2018年5月分别对长白山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对保护区鱼类组成、种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共记录鱼类29种,隶属7目12科27属,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1.38%,其他各科鱼类为2种或1种。结果表明:长... 在2017年5月、7月、10月和2018年5月分别对长白山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对保护区鱼类组成、种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共记录鱼类29种,隶属7目12科27属,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1.38%,其他各科鱼类为2种或1种。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近10年来,区内物种数增加,宽鳍鱲为池北区新见种,鲿科的黄颡鱼、乌苏拟鲿为本次调查保护区新发现物种。针对长白山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鱼类资源 保护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