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7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9
1
作者 姚泾利 陈世加 +5 位作者 路俊刚 张焕旭 刘超威 唐海评 王刚 张博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66,173,共6页
以往主要将长7作为鄂尔多斯盆地的生烃层系进行研究。近年来在胡尖山地区长7油层组发现了大量工业油流井,但油藏分布极不均匀,油井产能有高有低。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压汞和物性等资料,对胡尖山地区长7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 以往主要将长7作为鄂尔多斯盆地的生烃层系进行研究。近年来在胡尖山地区长7油层组发现了大量工业油流井,但油藏分布极不均匀,油井产能有高有低。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压汞和物性等资料,对胡尖山地区长7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影响长7储层物性的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长7储层以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以铁方解石和水云母为主;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为微喉道;物性差,为低孔—超低渗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有:石英含量、碎屑粒度、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压实、胶结和溶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油层组 延长组 三叠系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胡尖山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致密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 被引量:48
2
作者 时保宏 张艳 +2 位作者 张雷 杨亚娟 李慧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9-603,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包括盐水包裹体、含烃盐水包裹体、液烃包裹体、气液烃包裹体和气烃包裹体。根据油气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的形成时间序列和均一温度分析认为,长7储层主要有2期包裹体。第一期主要赋存于石...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包括盐水包裹体、含烃盐水包裹体、液烃包裹体、气液烃包裹体和气烃包裹体。根据油气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的形成时间序列和均一温度分析认为,长7储层主要有2期包裹体。第一期主要赋存于石英颗粒次生加大边内侧及未切及加大边的裂隙中,与其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20~140℃;第二期包裹体均沿切穿石英(或长石颗粒)的晚期微裂隙成线/带状分布,与其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90~110℃。结合盆地埋藏史和热史分析认为,长7致密油藏主要经历了2次流体充注,主成藏期为早白垩世晚期,即在早白垩世末盆地开始大范围抬升以前油藏就已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7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下寺湾油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勘探开发新突破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锦锋 张凤博 +6 位作者 杨连如 李星红 龚嘉顺 马义飞 吴丹 张献伟 张道亮 《非常规油气》 2021年第2期33-42,94,共11页
为了对研究区长7段几套烃源岩层系内的油气进行系统科研攻关,结合国内外现状及其地质特征,对烃源岩和页岩油进行了重新定义,将研究区长7段内的石油聚集统称为页岩油,并根据岩性组合等因素将其分为多期叠置砂岩发育型(Ⅰ类)、多期叠置砂... 为了对研究区长7段几套烃源岩层系内的油气进行系统科研攻关,结合国内外现状及其地质特征,对烃源岩和页岩油进行了重新定义,将研究区长7段内的石油聚集统称为页岩油,并根据岩性组合等因素将其分为多期叠置砂岩发育型(Ⅰ类)、多期叠置砂夹薄层泥岩(页岩)型(Ⅱ类)、泥岩(页岩)夹薄层砂岩型(Ⅲ类)和纯页岩型(Ⅳ类)4种类型。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观测和物化资料的统计分析,对长7段不同类型页岩油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长7段沉积微相主要有深湖泥沉积、半深湖泥沉积、浊流沉积、砂质碎屑流-浊流沉积和砂质碎屑流沉积;岩石类型主要为砂岩和泥岩两大类型;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孔隙、粒内孔隙、有机质孔孔隙和裂缝孔隙并存。通过勘探开发技术攻关,I类页岩油建成了整装规模储量区(DG区),Ⅱ类和Ⅲ类页岩油直井+水平井风险勘探突破出油关(QZ区、CD区和YC区),Ⅳ类页岩油水平井风险勘探区(LLY区)取得阶段性成果,长7段页岩油已成为下寺湾油田稳产上储的重要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页岩油 烃源岩 储层特征 勘探开发突破 下寺湾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7致密砂岩伊利石成因初探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芳 冯胜斌 +3 位作者 何涛 梁晓伟 尤源 李廷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22,29,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粒度细,填隙物含量高,物性差.最主要的黏土矿物为伊利石,占填隙物总量的60%.根据大量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包裹体测试等分析资料,探讨了伊利石的产状、成因,以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认为:伊...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粒度细,填隙物含量高,物性差.最主要的黏土矿物为伊利石,占填隙物总量的60%.根据大量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包裹体测试等分析资料,探讨了伊利石的产状、成因,以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认为:伊利石呈片状、蜂巢状和丝缕状3种方式产出.第一种为原生沉积形成;第二种为早期形成的蒙脱石转化而来;第三种是由钾长石溶蚀形成的高岭石在深埋期间通过伊利石化作用形成.高岭石的伊利石化能促进钾长石的溶解,其形成的长石溶孔是本区最主要的孔隙类型,长石溶孔发育区即为相对优质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7储层 致密砂岩 伊利石 相对优质储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19
5
作者 韩文学 侯连华 +1 位作者 姚泾利 麻伟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5-771,793,共8页
为了精确表征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研究致密储层成因,在盆地尺度范围内,综合利用常规镜下薄片观察、高压压汞实验、XRD分析手段,并结合高精度TRA物性实验,精确表征了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及储集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致密... 为了精确表征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研究致密储层成因,在盆地尺度范围内,综合利用常规镜下薄片观察、高压压汞实验、XRD分析手段,并结合高精度TRA物性实验,精确表征了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及储集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致密储层成因,认为致密储层成因主要有机械压实及压溶作用、各种类型的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沉积微相的控制作用以及填隙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石英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平均值为40.4%,具有较强的可压裂性,有利于后期的压裂开采;填隙物中水云母的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0.4%,导致长7段物性变差;孔隙类型以长石溶孔为主,占总孔隙的60%,排驱压力高,中值压力平均为7.72 MPa;喉道细小,孔喉结构复杂,物性较差,孔隙度均值为8.55%,渗透率均值为0.21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7 储层特征 致密储层成因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油层组湖盆远端重力流沉积与深水油气勘探--以城页水平井区长73小层为例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家强 李士祥 +5 位作者 李宏伟 周新平 刘江艳 郭睿良 陈俊霖 李树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0-587,共18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73小层远端重力流沉积体是盆地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但对其沉积规模、空间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导致水平井的砂体钻遇率低、勘探风险高。利用城页1井导眼井、城页1水平井和城页2水平井的岩心、钻井、录井及测井资料,对城... 鄂尔多斯盆地长73小层远端重力流沉积体是盆地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但对其沉积规模、空间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导致水平井的砂体钻遇率低、勘探风险高。利用城页1井导眼井、城页1水平井和城页2水平井的岩心、钻井、录井及测井资料,对城页水平井区长73小层远端重力流的沉积类型、分布特征、砂体结构、沉积过程以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长73小层深水沉积体系发育滑动-滑塌、砂质碎屑流、浊流和深湖相泥质4种沉积类型。砂体以断续分布的砂质碎屑流舌状体为主,单期厚度为0.6~2.5 m。砂体在顺物源方向(NE向)厚度稳定、延续性好,长度可达800 m;在垂直物源方向(NW向)上延续长度多小于150 m,并发生突然尖灭。湖盆西南缘三角洲前缘沉积物的失稳滑脱和搬运形成了城页水平井区的重力流沉积,滑脱体搬运过程中主要经历滑动、滑塌、砂质碎屑流和浊流4个阶段,砂质碎屑流分离体远距离搬运,在湖盆中央整体凝结,形成远端重力流砂体,滑动-滑塌与浊流沉积是砂质碎屑流分离体与湖底、湖水作用的产物。湖盆远端重力流砂体结构受控于三角洲前缘重力流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单期规模,孤立型砂体形成于发生频率低且单期规模较大的重力流事件;连续叠加型砂体形成于发生频率高但单期规模较小的重力流事件;间隔叠加型重力流砂体为前两者的过渡沉积。湖盆远端砂质碎屑流砂体和深湖相黑色页岩是城页水平井区长73小层深水油气勘探的有利对象,沿B522井、C81井和C121井NE向展布的长73小层细砂岩发育带是勘探"甜点"区,长73小层下砂层组是"甜点"层段,顺物源方向为有利的水平钻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重力流 水平井 深水油气 延长组7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17
7
作者 沈健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2,共9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细粒致密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其成因机理,开展了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流体包裹体测试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致密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广泛发育,体积分数平均为4.2%...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细粒致密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其成因机理,开展了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流体包裹体测试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致密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广泛发育,体积分数平均为4.2%,以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为主;②碳酸盐胶结物多以孔隙式或加大边形式沉淀,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较高(峰值为100~110-),形成阶段一般较晚;③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胶结物的钙离子来源与长7砂岩中长石溶蚀、黏土半渗透膜效应密切相关,铁、镁离子的来源则受控于云母、凝灰质蚀变以及白云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的溶蚀;④碎屑组分中白云岩岩屑的分布控制了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胶结物在平面上的差异沉淀,铁白云石胶结物只出现于富含白云岩岩屑的砂岩中;⑤碳酸盐胶结是晚期致密油砂岩孔隙损失的重要因素。强烈压实作用之后,残余孔隙被碳酸盐胶结物逐渐充填,当碳酸盐胶结物体积分数>2%时,胶结减孔效应明显。该研究成果对预测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有利储层分布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岩屑 致密砂岩 碳酸盐胶结物 7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致密油储层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汇智 赵卫卫 +1 位作者 何浩男 冯静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2期42-51,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目前的勘探开发已经进入立体化勘探开发阶段,长7段致密油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本文应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试验等测试分析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目前的勘探开发已经进入立体化勘探开发阶段,长7段致密油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本文应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试验等测试分析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储层的岩性特征以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含量较少,填隙物主要为绿泥石、伊利石和铁方解石,孔隙主要为粒间孔隙,但也有部分为长石溶蚀孔和岩屑溶蚀孔。陇东地区长7储层的平均渗透率是0.15mD,平均孔隙度为8.64%。长7储层喉道多为微米—纳米级,长71属于小孔微喉型储层,具有相对"高孔低渗"特征;长72属于小孔微细喉储层,具有"低孔高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储层特征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页岩油储层储集性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梁晓伟 关梓轩 +5 位作者 牛小兵 关平 淡卫东 冯胜斌 尤源 周树勋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89-1500,共12页
目前学术界对页岩油的概念和分类还存在争议,其根源就是对其有效储层的岩性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储层是纯泥页岩,有人则认为是泥页岩系内的砂岩—粉砂岩夹层。存在争论的原因是对泥页岩储层的储集性和可动性存在质疑,因为传统上认为这些细... 目前学术界对页岩油的概念和分类还存在争议,其根源就是对其有效储层的岩性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储层是纯泥页岩,有人则认为是泥页岩系内的砂岩—粉砂岩夹层。存在争论的原因是对泥页岩储层的储集性和可动性存在质疑,因为传统上认为这些细粒岩性不具有储集空间,或即使有少量储集空间流体也不可动用。因此,弄清楚页岩油有效储层的岩性、对其储集空间深刻认识和精细刻画、研究页岩油储层的油气可动性及其下限都是目前业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鄂尔多斯盆地耿295井的长7段获得工业油流以后,为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际案例。利用低温吸附、高压压汞、CT扫描以及核磁共振等较为先进的研究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7段储层样品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与形貌以及流体可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该区长7段属于含有少量砂岩的页岩层系;尽管泥页岩的孔隙度和孔径都非常微小,但也具备一定的储集性和流体可动性;其流体可动性主要依赖于孔隙结构,而孔隙度对其影响较小。这为深入认识页岩油储层提供了依据,并对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打下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鄂尔多斯盆地 7 储集性 流体可动性
原文传递
陇东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转转 高永利 高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3,5,共5页
对11块不同渗透率级别的致密油岩心进行了恒速压汞测试,定量对比分析了孔喉特征参数的差异程度,明确了制约储层品质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不同渗透率级别样品微观孔喉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喉道参数上,样品渗透率越小,小喉道所占比例越高... 对11块不同渗透率级别的致密油岩心进行了恒速压汞测试,定量对比分析了孔喉特征参数的差异程度,明确了制约储层品质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不同渗透率级别样品微观孔喉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喉道参数上,样品渗透率越小,小喉道所占比例越高,对渗透率起主要贡献的喉道所占比例越少,孔喉比差异增大;主流喉道半径与渗透率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渗透率较小时,主流喉道的较小波动会引起渗透率的明显变化;孔隙、喉道和总进汞量主要受渗透率影响,喉道进汞量受渗透率的影响更大。致密油储层物性(尤其是渗透率)受喉道参数(尤其是主流喉道)的控制,喉道半径大小制约致密油储层品质,影响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储层 微观孔喉结构 主流喉道 7储层 陇东地区
下载PDF
大型坳陷湖盆定量化沉积相编图新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7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森虎 汪梦诗 袁选俊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7,共8页
为满足现今非常规油气勘探需求,提高沉积相编图的精度和效率,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岩相、分布特征、组合规律、演化趋势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录井图分析表明:长7油层组共发育10种岩性,其中以细砂岩... 为满足现今非常规油气勘探需求,提高沉积相编图的精度和效率,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岩相、分布特征、组合规律、演化趋势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录井图分析表明:长7油层组共发育10种岩性,其中以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和页岩等5种岩性为主,占地层厚度的97%左右。通过岩心观察和统计分析,建立了每种沉积微相或亚相对应的5种主要岩性厚度比例组合,提出了利用主要岩性厚度比例组合实现定量化沉积相编图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在长7油层组主要岩性厚度百分比等值线叠加图上,识别并精细划分出各类沉积微相或亚相,包括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远砂坝、河口坝、前三角洲、砂质碎屑流、浊流和半深湖—深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化编图 细粒沉积 7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长7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柳娜 南珺祥 +3 位作者 刘伟 魏晓龙 石小虎 尹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3,112,共8页
以岩心观察、测井、分析试验等资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湖盆中部长7致密油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演化、储层微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沉积物粒度细,软组分含量高,可见孔面孔率低,多物源沉积... 以岩心观察、测井、分析试验等资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湖盆中部长7致密油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演化、储层微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沉积物粒度细,软组分含量高,可见孔面孔率低,多物源沉积造成孔隙结构及成岩作用具有明显差异;2储层物性差,孔隙度介于4%-10%,平均约为9.12%,90%以上样品渗透率小于0.3×10-3μm^2,介于(0.16-0.25)×10^-3μm^2,研究区裂缝发育。建立了适于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孔喉分类及定量评价体系,将孔喉分为微米、亚微米、纳米级三类,研究区致密储层以亚微米、纳米级孔喉体系为主,二者占总喉道的70%以上。依据砂体结构、沉积相、岩性、物性、水驱油、启动压力梯度等参数建立了致密油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将研究区储层分为3类,其中Ⅰ类是研究区的好储层,主要分布于华庆、合水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7 致密砂岩 储层特征 分类评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页岩气储层裂缝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9
13
作者 许小强 姜呈馥 +2 位作者 高栋臣 张金川 仝敏波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82-86,89,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多套富含有机质泥页岩,勘探实践表明页岩气勘探前景良好。裂缝研究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对页岩气勘探选区、压力造缝等具有指导作用。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等手段,对鄂...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多套富含有机质泥页岩,勘探实践表明页岩气勘探前景良好。裂缝研究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对页岩气勘探选区、压力造缝等具有指导作用。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裂缝控制因素。分析了研究区三种不同尺度的裂缝:露头节理(裂缝)、岩心裂缝、微裂缝。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丰度、矿物成分、岩性是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7页岩气 裂缝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定边油区长7储层测井渗透率解释模型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亮 党海龙 +1 位作者 王振华 梁卫卫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6,35,共6页
定边油区长7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受微观孔隙结构复杂且存在微裂缝的影响,在岩心孔渗实验数据中,相同孔隙度数值的岩心渗透率数值相差1至2个数量级,采用该岩心数据拟合的渗透率-孔隙度关系曲线相关度不高。为提高测井渗透率计算准确性... 定边油区长7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受微观孔隙结构复杂且存在微裂缝的影响,在岩心孔渗实验数据中,相同孔隙度数值的岩心渗透率数值相差1至2个数量级,采用该岩心数据拟合的渗透率-孔隙度关系曲线相关度不高。为提高测井渗透率计算准确性,首先应用反映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毛管压力曲线数据建立储层分类标准,再应用实际岩心测试数据建立储层品质指数与微观空隙特征参数间的拟合关系(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从而得到依据储层品质指数的储层分类标准。最后,按照储层品质指数对取芯储层进行分类,并建立各类储层的渗透率解释模型(渗透率-孔隙度关系拟合曲线)。依据测井资料分类解释结果,应用对应渗透率解释模型计算,以达到测井渗透率计算优化的目的。优化后的渗透率解释模型计算结果更符合定边油区长7储层地质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渗透率 解释模型优化 7储层 定边油区 毛管压力 储层品质指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泥页岩岩电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雷宇 王凤琴 +1 位作者 刘洪军 陈继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5,118-119,共9页
为了新增常规油气的地质储量,对盆地内各个地区总计400多口油气井测井资料、岩心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岩心观察、岩电对比、泥页岩电性取值范围统计、电测曲线形态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长7泥页岩层的展布特征、岩电关... 为了新增常规油气的地质储量,对盆地内各个地区总计400多口油气井测井资料、岩心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岩心观察、岩电对比、泥页岩电性取值范围统计、电测曲线形态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长7泥页岩层的展布特征、岩电关系及泥、页岩电性差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认为:长7泥页岩层分布范围至少超过6×104km2,厚度0~120 m,整体呈现西、南深且厚,东、北浅且薄的分布特征;声波时差和自然伽马在泥页岩层响应明显,且受沉积相带控制,泥页岩层在深—半深湖区呈现大幅高值巨厚的箱型或钟形,而在浅湖区则多表现为单峰(或双峰)指尖状突起或小幅低值细薄钟形;受铀和有机质含量、岩层含气性及裂缝发育差异的影响,泥、页岩层在电性上存在着差异;研究区西、南可以依靠声波时差和自然伽马取值范围的差异对泥、页岩进行区分,而东、北部则主要依靠声波时差取值范围并结合泥、页岩层不同的曲线形态特征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7泥页岩层 展布特征 岩电关系 页岩电性差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页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海强 刘慧卿 +2 位作者 王敬 斯尚华 杨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页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综合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区长7段页岩油气富集程度及其机理进行研究。页岩解析气量与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呈正比,有机质含量控制页岩油气的总含量,有机质发育大量...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页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综合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区长7段页岩油气富集程度及其机理进行研究。页岩解析气量与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呈正比,有机质含量控制页岩油气的总含量,有机质发育大量孔隙,页岩油气以吸附态和游离态赋存于有机孔隙中。储集层孔隙结构和孔隙度影响页岩油气的含量及赋存状态,吸附油气主要赋存于微孔中,游离油气主要赋存于中孔和大孔中,但中孔中游离气含量高于大孔,而孔隙度越大,页岩中油气绝对含量越高。砂岩夹层和富有机质页岩的配置关系控制着页岩油气的富集部位,根据粉砂岩、细砂岩与页岩的关系,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气可划分为近源和源内2类,源内又可分为砂岩与页岩互层型、页岩夹砂岩型和页岩型;下伏于富有机质页岩中的砂体和透镜状砂体油气含量最高,其次是上覆于富有机质页岩的砂体和呈舌状或指状与富有机质页岩接触的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东南部 延长组 7 烃源岩 储集层 页岩油气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致密储层精细表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文学 陶士振 +1 位作者 姚泾利 麻伟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0-826,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广泛发育致密砂岩储层,致密油资源丰富。与常规储层的研究方法不同,需要采用针对性的实验技术与分析方法对其开展研究。本文采用TRA、核磁共振实验,结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对陇东地区长7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广泛发育致密砂岩储层,致密油资源丰富。与常规储层的研究方法不同,需要采用针对性的实验技术与分析方法对其开展研究。本文采用TRA、核磁共振实验,结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对陇东地区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精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长7段致密储层破坏性成岩作用较强,有效孔隙度、束缚烃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离心实验,标定长7段致密储层可动流体孔喉下限约为0.1μm,实验结果与高压压汞数据相吻合;长7段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可动流体饱和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较差,微裂缝的存在改善了油气在长7致密储层中的运移和聚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7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表征 可动流体饱和度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罗庞塬地区长7储层控油性及有利区评价
18
作者 闫新智 吴伟涛 +1 位作者 赵靖舟 周凯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9,共10页
致密油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与有利区评价影响着非常规油气的勘探部署。以鄂尔多斯盆地罗庞塬地区长7油层组致密油为研究对象,利用测井、钻井、岩心、压汞、试油成果等资料,研究储层砂体厚度、岩性、储集空间和物性等特征,明确油藏类型,... 致密油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与有利区评价影响着非常规油气的勘探部署。以鄂尔多斯盆地罗庞塬地区长7油层组致密油为研究对象,利用测井、钻井、岩心、压汞、试油成果等资料,研究储层砂体厚度、岩性、储集空间和物性等特征,明确油藏类型,探讨储层条件对致密油的控制作用并评价了有利区。研究表明:罗庞塬地区长7砂体厚度平均为22.6 m,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度的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溶蚀孔和粒间孔为主,其孔隙度平均为8.04%,渗透率平均为0.36×10^(-3)μm^(2),发育小孔-细喉型、细孔-细喉型和微孔-微喉型储层,油藏类型为透镜状致密油藏,呈现出成群、成带的准连续型分布特征,其分布主要受砂体厚度、砂地比、孔隙度、渗透率和砂岩泥质含量的控制,砂体厚度大、泥质含量低、物性好的细砂岩有利于致密油的富集。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出长7油层有4个Ⅰ类区和5个Ⅱ类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致密油 石油控制因素 7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对比及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与松辽盆地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文学 查明 高长海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9-634,共6页
致密油属于非常规油气领域,致密油的勘探开发是油田增储上产的关键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和松辽盆地扶余油层为代表的致密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从地质背景、烃源岩特征、储集空间、成藏动力等方面,将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 致密油属于非常规油气领域,致密油的勘探开发是油田增储上产的关键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和松辽盆地扶余油层为代表的致密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从地质背景、烃源岩特征、储集空间、成藏动力等方面,将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与松辽盆地扶余油层致密油的成藏机理和富集规律进行系统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在烃源岩条件、储集空间、成藏动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成藏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长7段烃源岩与储层是互层共生关系,属于源内成藏;而扶余油层的烃源岩位于储层之上,属于典型的上生下储,源下聚集。两者都具备致密油成藏的地质条件,可以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致密油藏,是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领域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7 扶余油层 致密油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对可动流体赋存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长7段为例
20
作者 石桓山 胡望水 +3 位作者 李涛 李亦博 卢丹阳 刘国文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4,共13页
分析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分布特征是储层研究的关键要素,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对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核磁... 分析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分布特征是储层研究的关键要素,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对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实验,结合分形理论,分析了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和可动流体分布特征,讨论了孔喉结构和非均质性对可动流体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储层储集空间主要由微纳米级孔隙贡献,孔隙连通性较差,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0.050~0.500μm;孔喉结构非均质性较强,分形维数分布在2.65~2.90;流体可动性较差,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布在16.68%~51.74%,可动流体多分布在中孔和小孔内。研究区长7段储层可分为3类:从Ⅰ类到Ⅲ类储层,剩余粒间孔和粒间溶蚀孔发育变少,孔隙连通性变差,孔喉尺寸变小,较大孔喉变少,非均质性变强,流体可动性变差,中孔和大孔内可动流体含量趋于降低,可动流体倾向于在小孔内赋存。研究成果为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及油气采收率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致密砂岩储层 孔喉结构 非均质性 可动流体饱和度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