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废名创作禅味与诗境的本质蕴涵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勇 李春雨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8,共6页
废名的创作具有深玄奇妙的禅宗意味和清新幽远的诗化意境,他的诗歌、小说、散文以及文学观念都浸润在这种鲜明而独特的氛围中。“不写而还是诗的”成为废名创作特有的表征,但这并不是根本所在,对现实人生的沉重的清醒和对命运的深切感... 废名的创作具有深玄奇妙的禅宗意味和清新幽远的诗化意境,他的诗歌、小说、散文以及文学观念都浸润在这种鲜明而独特的氛围中。“不写而还是诗的”成为废名创作特有的表征,但这并不是根本所在,对现实人生的沉重的清醒和对命运的深切感悟才是其创作的本质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禅味 诗境 人生体悟
下载PDF
论寒山子及其诗作──兼谈僧诗创作的文人化倾向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海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7-94,共8页
在僧诗创作历史上,寒山子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他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且有着与传统文人相似的生活经历,他又接受了天台宗与禅宗的佛学思想与禅法,表现在诗歌创作中,他的诗作充满了内外学之间,及天台宗止观王法与禅宗禅法的... 在僧诗创作历史上,寒山子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他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且有着与传统文人相似的生活经历,他又接受了天台宗与禅宗的佛学思想与禅法,表现在诗歌创作中,他的诗作充满了内外学之间,及天台宗止观王法与禅宗禅法的矛盾。而超越这种矛盾的禅境诗,寒山子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寒山子是王梵志白话僧诗到文人高雅的禅诗之间的过渡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子 天台宗 禅宗 诗境 文人化 诗歌 僧诗 唐代 意境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论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 被引量:8
3
作者 邓绍秋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1-63,共3页
禅宗自然观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其哲学基础是缘起论与无我论。禅宗自然观包括性即自然、修行的自然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等三个方面。研究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缘起论 无我论 禅宗 自然观 生态美学智慧
下载PDF
王维的儒道情怀、佛性智慧与山水诗创作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银堂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69,共4页
王维山水诗力图创造的是超尘出世的桃源境界而不是佛禅的空寂世界。佛禅对王维及其山水诗的影响主要在思维方式方面。这种影响方式,既与儒道思想对知识分子的制约有关,又与王维本人的性格、禀赋有关,两者决定了佛禅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 王维山水诗力图创造的是超尘出世的桃源境界而不是佛禅的空寂世界。佛禅对王维及其山水诗的影响主要在思维方式方面。这种影响方式,既与儒道思想对知识分子的制约有关,又与王维本人的性格、禀赋有关,两者决定了佛禅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只能是学理的、艺术的而不是宗教狂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山水诗 佛禅 浪漫境界 矛盾
下载PDF
至元二十五年江南禅教廷诤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13,158,共6页
至元二十五年正月,奉忽必烈之旨,杨琏真伽召集江南禅、教代表在燕京(今北京)辩论。本文对此次廷诤进行了疏理,认为参加辩论的禅宗方面主要是临济宗僧人,而教派方面是天台宗、慈恩宗僧人。廷诤的导火索是禅教两派对寺院所有权的争夺。忽... 至元二十五年正月,奉忽必烈之旨,杨琏真伽召集江南禅、教代表在燕京(今北京)辩论。本文对此次廷诤进行了疏理,认为参加辩论的禅宗方面主要是临济宗僧人,而教派方面是天台宗、慈恩宗僧人。廷诤的导火索是禅教两派对寺院所有权的争夺。忽必烈利用了此次廷诤,打压禅宗,达到各派平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禅宗 教派 廷诤
下载PDF
论禅宗的生态美学智慧 被引量:5
6
作者 邓绍秋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3-15,共3页
禅宗具有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缘起论与无我论是它的哲学基础。禅宗生态美学智慧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 ;(2 )禅宗生命观的生态美学智慧 ;(3)禅宗心性论的生态美学智慧 ;(4 )禅宗认识论的生态美学智慧 ;(... 禅宗具有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缘起论与无我论是它的哲学基础。禅宗生态美学智慧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 ;(2 )禅宗生命观的生态美学智慧 ;(3)禅宗心性论的生态美学智慧 ;(4 )禅宗认识论的生态美学智慧 ;(5 )禅宗解脱论的生态美学智慧。研究禅宗生态美学智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生态 生态美学智慧 缘起论 无我论 环境保护
下载PDF
随心入禅境 旷达对人生——禅宗对苏轼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黎小冰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07-109,共3页
苏轼一生在政治风浪中时沉时浮,后半生更是屡遭贬放,且越贬越远,佛禅思想成为其逆境中的精神支柱。禅宗人生如梦、随缘自适、自性清静的思想让他在穷荒之所安之若素,处之泰然,以一种超然平淡的心态来处理贬谪生涯。禅对苏轼心态的渗透,... 苏轼一生在政治风浪中时沉时浮,后半生更是屡遭贬放,且越贬越远,佛禅思想成为其逆境中的精神支柱。禅宗人生如梦、随缘自适、自性清静的思想让他在穷荒之所安之若素,处之泰然,以一种超然平淡的心态来处理贬谪生涯。禅对苏轼心态的渗透,不仅形成了其诗歌的独特风格,还铸造了他超然生死的旷达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禅宗 人生如梦 随缘自适 自性清静
下载PDF
禅宗兴盛的原因及其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文广 任汝平 《宜春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7-50,共4页
禅宗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其持顿悟教义和简便的修持方法、以农禅立教、中国化最彻底、弘法得到朝庭支持、得天时地利。禅宗兴盛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有文化的发展应与政治、经济。
关键词 禅宗 南禅 兴盛 原因 启示
下载PDF
禅宗公案颂古的象征体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吴言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55,共9页
禅宗公案孤立地看 ,具有突发性、随机性 ,于剿绝情识中呈显着灵性的感悟 ;宏观地看 ,具有指义性、确定性 ,于肌理稳密中彰显着般若智光 ,组成了一个庞大严整的象征体系。这些公案与吟咏它们的颂古结合起来 ,形成了禅宗公案颂古象征体系... 禅宗公案孤立地看 ,具有突发性、随机性 ,于剿绝情识中呈显着灵性的感悟 ;宏观地看 ,具有指义性、确定性 ,于肌理稳密中彰显着般若智光 ,组成了一个庞大严整的象征体系。这些公案与吟咏它们的颂古结合起来 ,形成了禅宗公案颂古象征体系。通过对雪窦《颂古百则》和圆悟《碧岩录》的考察 ,我们发现 ,禅宗公案颂古表征着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本心论揭示自性澄明超越的浑融特征 ,迷失论反思悖离浑融导致自性沉迷的缘由 ,开悟论提示消解二元对待回归于浑融澄明的方法 ,境界论标举悟者生命清明澄澈的高华情境。揭示禅宗公案颂古体系 ,阐释其禅悟内涵、运思特质、取象方式、美感质性 ,对拓开中国禅学、诗学研究新天地 ,建构 2 1世纪禅悟诗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公案 颂古百则 碧岩录
下载PDF
论禅宗与唐诗之融通 被引量:3
10
作者 龙志坚 舒解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8-80,共3页
唐代佛教与诗歌有新的融合 ,诗作中多涉禅语、用禅典、示禅机 ,以禅入诗进而以禅喻诗 ,禅之内涵可以开拓诗境 ,增补诗歌内涵与理论。文章试从诗与禅宗融通的基础、禅宗对唐诗融通与开拓的实践、禅宗对唐诗理论之开拓等方面作一探讨。
关键词 唐诗 禅宗 融通 开拓
下载PDF
从禅宗兴起后中国画意境的特点来看禅宗对中国画意境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文丽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26-129,共4页
禅宗的审美意境是中国画意境追求的三大来源之一。禅宗兴起以前,中国画主要受儒家和道家的审美意境的影响。受儒家影响的中国画带有社会性、伦理性、政治性的特点;而道家传统中的中国画则追求纯自然主义的审美意境。禅宗得以广泛传播后... 禅宗的审美意境是中国画意境追求的三大来源之一。禅宗兴起以前,中国画主要受儒家和道家的审美意境的影响。受儒家影响的中国画带有社会性、伦理性、政治性的特点;而道家传统中的中国画则追求纯自然主义的审美意境。禅宗得以广泛传播后,中国画的审美意境呈现出了哲理化、深沉化、个性化、情感化等特点,形成一种纯粹的审美意境。禅宗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画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对中国画的审美意境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考察禅宗对中国画意境的影响,可以影射出当今中国画面临西方画强烈冲击的困境之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中国画 意境 特点 影响
下载PDF
宜春打造禅宗品牌文化的经济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聂火云 黄大希 《宜春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0-63,共4页
通过对宜春开发禅宗文化、打造禅宗品牌文化的可操作性的分析,显示宜春经济发展的文化特色及其提升经济价值的途径。
关键词 禅宗文化 品牌 经济价值
下载PDF
六祖《坛经》对中国佛教禅宗的建树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晓光 张雪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1-84,共4页
 从取向上对《坛经》所体现的慧能禅法与神秀的佛法思想作了比较;通过《坛经》禅法思想对后世中国佛教禅宗的影响分析,提出解读《坛经》不仅是理解禅宗文化基本精神的需要,还将有助于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微。
关键词 《坛经》 禅宗 中国佛教
下载PDF
佛教“牧牛喻”的渊源与流变——从原始佛教到禅宗《十牛图颂》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开勇 《河池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48-52,共5页
本文仔细地梳理了佛教的有关“牛喻” :在佛陀原始说法和部派三藏里 ,有极其丰富的“牛喻” ,这是佛陀和部派学者为了更好地教化大众而在说法时广泛采用的最重要的方便之一 ;其后的大乘佛教 ,虽然竭力抬高自己而贬斥原始和部派佛学为小... 本文仔细地梳理了佛教的有关“牛喻” :在佛陀原始说法和部派三藏里 ,有极其丰富的“牛喻” ,这是佛陀和部派学者为了更好地教化大众而在说法时广泛采用的最重要的方便之一 ;其后的大乘佛教 ,虽然竭力抬高自己而贬斥原始和部派佛学为小乘 ,但是 ,大乘的“牛喻”大部分却来自小乘 ,实际上是对小乘“牛喻”的批判性继承 ;中国的禅宗 ,一向自称“教外别传” ,但是 ,其“牧牛喻”不仅来自大乘 ,而且与小乘也有关系。在此基础上 ,作者指出 ,后来佛教学者把禅宗的“牧牛喻”的渊源指定在大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牧牛喻 禅宗 《十牛图颂》 考证 产生 中国
下载PDF
小大之美——论中国古代以小见大美学思想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海北 李欧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5-58,共4页
以小见大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美学思想从六朝时期开始初现端倪,并活跃于我国的诗词、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等文学艺术中。文章从思想起源,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以小见大对诗词、园林、绘画的影响方面,阐释中国美学的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美学思想从六朝时期开始初现端倪,并活跃于我国的诗词、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等文学艺术中。文章从思想起源,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以小见大对诗词、园林、绘画的影响方面,阐释中国美学的以小见大思想,进一步揭示以小见大这一思想的独特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以小见大 园林 绘画 禅宗
下载PDF
试析禅宗对文学语言的影响——以王维诗中“空”的使用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春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禅宗作为一种认知语境,其对文学语言的影响是可能的。禅宗对文学语言的使用有着潜移默化的“柔性”影响,常常使文学语言的句法结构更具灵活性、句法功能更趋多样性、语义内容更显模糊性,以此实现文学语言对特定语境的适应。文学语言又... 禅宗作为一种认知语境,其对文学语言的影响是可能的。禅宗对文学语言的使用有着潜移默化的“柔性”影响,常常使文学语言的句法结构更具灵活性、句法功能更趋多样性、语义内容更显模糊性,以此实现文学语言对特定语境的适应。文学语言又有助于禅宗义理的传播,有助于禅宗“空”语境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文学语言 王维 语境
下载PDF
佛教休闲思想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树波 吴树堂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0-83,共4页
通过对佛教基本教义进行诠释,可发现其中蕴涵着极为独特的休闲思想,这些思想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佛教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志在解脱、心不执著的超越态度;不耽安逸、不废娱乐的... 通过对佛教基本教义进行诠释,可发现其中蕴涵着极为独特的休闲思想,这些思想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佛教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志在解脱、心不执著的超越态度;不耽安逸、不废娱乐的"中道"精神;法喜充满、自我实现的心理追求;观照万物、顺应自然的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休闲 解脱 禅宗
下载PDF
论禅宗思想的生态诠释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建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31-34,40,共5页
禅宗思想的生态诠释,首先必须明确禅宗所关注的是人的解脱,而不是生态环境。禅宗与生态哲学的互动必须在一个基点上才是可能的:所试图解决的问题都是人所遭遇的"苦",在这个基点上,禅宗追求的解脱与生态哲学关注的自然相联系;... 禅宗思想的生态诠释,首先必须明确禅宗所关注的是人的解脱,而不是生态环境。禅宗与生态哲学的互动必须在一个基点上才是可能的:所试图解决的问题都是人所遭遇的"苦",在这个基点上,禅宗追求的解脱与生态哲学关注的自然相联系;探讨作为禅宗思想生态诠释的核心范畴的"无情"及"无情有性""无情说法"命题的意义,显示在"空"的基础上实现的诸法平等;随之而来的是对泛神论的质疑和对杀生行为的问难。禅宗通过"无情"范畴及其命题,以及"无情"意象,所要揭示的意义是相同的:通过"空"而平等。生态哲学希望达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应该借鉴禅宗"空"的平等,并搁置其所含有的宗教性,从"认识人的问题与自然的问题的平等"出发,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生态 无情
下载PDF
殊途同归还是异曲同工——儒家人性论和禅宗佛性说之比较
19
作者 许倩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期21-24,共4页
在我国历史上,儒家讲人性,禅宗讲佛性,一方面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另一方面,禅宗的某些思想是对道家思想的吸收,与儒家思想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儒家和禅宗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又有合流之势。
关键词 中国 历史 儒家 人性 禅宗 佛性 道家 心性
下载PDF
金诗中的佛禅意蕴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达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作为佛家修证、觉悟门径的禅定和体现禅宗理论、实践的禅法对金诗创作产生了显著影响。金诗中的佛禅意蕴突出地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用诗作体悟、宣达对佛禅思想的理解,反映了当时儒者、士大夫把握佛禅哲学意识的水平;援借、化用来自佛... 作为佛家修证、觉悟门径的禅定和体现禅宗理论、实践的禅法对金诗创作产生了显著影响。金诗中的佛禅意蕴突出地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用诗作体悟、宣达对佛禅思想的理解,反映了当时儒者、士大夫把握佛禅哲学意识的水平;援借、化用来自佛禅典籍的事、语,丰富了作品的底蕴,深化了对玄道妙谛的感悟;通过对禅修生活、环境和高僧禅师形象以及相关的山水物态的摹写刻画,传递出主体从方外人生中获得与佛禅相投契的乐趣,展示了文人精神生活的一个特定的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禅宗 金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