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颈性眩晕的X线片特点
被引量:
22
1
作者
李曙明
张志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617-1619,共3页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的X线片特点,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方法统计2003年5月~2004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例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33~72岁(平均534岁)。摄X线片采用标准的Borden氏法,将颈曲分为颈曲存在、颈椎变直及颈椎反曲三种类型。...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的X线片特点,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方法统计2003年5月~2004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例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33~72岁(平均534岁)。摄X线片采用标准的Borden氏法,将颈曲分为颈曲存在、颈椎变直及颈椎反曲三种类型。使用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Displacement,AD)和椎体水平位移(HorizontalDisplacement,HD)这两种方法测量颈椎稳定性。诊断颈椎不稳的标准为AD>11°,HD>35mm。结果颈椎变直及反曲发生率为97%。角度位移不稳率为67%,水平位移不稳率为58%。结论颈椎不稳等是颈性眩晕的基础因素;颈肩部的疼痛是颈性眩晕的诱发因素;交感神经则是将两者结合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交感神经
颈椎不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瑞舒伐他汀治疗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丁颖
王平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862-865,共4页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治疗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实验组给予瑞舒伐他...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治疗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实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斑块指标、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两组IMT、斑块数量、斑块大小、斑块厚度值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反应蛋白、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斑块状态与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
瑞舒伐他汀
血脂水平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不同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寰枢节段不稳症疗效观察
3
作者
杨荣洲
《河北中医》
2008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寰枢节段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寰枢节段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采用正骨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方案,对照组63例采用理筋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方案。2组均20日为1个疗程,1个...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寰枢节段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寰枢节段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采用正骨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方案,对照组63例采用理筋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方案。2组均2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7.3%、85.7%,总有效率分别为96.8%、95.2%,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或理筋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寰枢节段不稳症均有较好临床效果。对于寰枢节段不稳症之寰枢椎解剖移位,不必过于强调正骨复位操作,通过理筋手法配合牵引、中药内服,大部分病例可获得满意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节段性不稳
推拿
牵引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性眩晕的X线片特点
被引量:
22
1
作者
李曙明
张志刚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617-1619,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的X线片特点,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方法统计2003年5月~2004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例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33~72岁(平均534岁)。摄X线片采用标准的Borden氏法,将颈曲分为颈曲存在、颈椎变直及颈椎反曲三种类型。使用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Displacement,AD)和椎体水平位移(HorizontalDisplacement,HD)这两种方法测量颈椎稳定性。诊断颈椎不稳的标准为AD>11°,HD>35mm。结果颈椎变直及反曲发生率为97%。角度位移不稳率为67%,水平位移不稳率为58%。结论颈椎不稳等是颈性眩晕的基础因素;颈肩部的疼痛是颈性眩晕的诱发因素;交感神经则是将两者结合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颈性眩晕
交感神经
颈椎不稳
Keywords
cervical
vertigo
Sympathetic
nerve
cervical
unstability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16.8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瑞舒伐他汀治疗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丁颖
王平
机构
镇平县人民医院药学部
出处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862-86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治疗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实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斑块指标、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两组IMT、斑块数量、斑块大小、斑块厚度值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反应蛋白、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斑块状态与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
瑞舒伐他汀
血脂水平
炎性因子
Keywords
cervical
vascular
unstable
plaque
Rosuvastatin
Blood
lipid
level
Inflammatory
factors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寰枢节段不稳症疗效观察
3
作者
杨荣洲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出处
《河北中医》
2008年第1期65-67,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寰枢节段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寰枢节段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采用正骨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方案,对照组63例采用理筋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方案。2组均2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7.3%、85.7%,总有效率分别为96.8%、95.2%,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或理筋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寰枢节段不稳症均有较好临床效果。对于寰枢节段不稳症之寰枢椎解剖移位,不必过于强调正骨复位操作,通过理筋手法配合牵引、中药内服,大部分病例可获得满意纠正。
关键词
颈椎节段性不稳
推拿
牵引术
Keywords
cervical
spine
segmental
unstable
Pulling
manipulation
Traction
分类号
R682.12 [医药卫生—骨科学]
R24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颈性眩晕的X线片特点
李曙明
张志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瑞舒伐他汀治疗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
丁颖
王平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
2
原文传递
3
不同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寰枢节段不稳症疗效观察
杨荣洲
《河北中医》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