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16^(INK4A)、p53、Ki-67及ER在宫颈病变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顾依群 高子芬 +5 位作者 汪颖南 卢利娟 孙笑非 王荔 李敏 袁峥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p16INK4A、p53、Ki-67及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将104例患有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尖锐湿疣以及正常宫颈的组织各集成在3张组织芯片上,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16INK4A、p53... 目的探讨p16INK4A、p53、Ki-67及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将104例患有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尖锐湿疣以及正常宫颈的组织各集成在3张组织芯片上,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16INK4A、p53、Ki-67及ER蛋白的表达。结果p16INK4A、p53、Ki-67及ER在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3.33%、83.33%和5.56%,p16INK4A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Ⅲ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35%、82.35%、100%、41.18%,p16INK4A和Ki-67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Ⅱ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4%、76.47%、100%和47.06%,p16INK4A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Ⅰ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0%、100%和80%,p16INK4A表达以弱及中等强度为主,p53、Ki-67及ER表达为弱至中等阳性;在尖锐湿疣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4%、59.09%、18.18%和68.18%,p16INK4A、p53和Ki-67表达均以弱阳性为主,ER表达则增强至中度阳性;正常对照组只有ER表达为100%,其余全部阴性。宫颈鳞癌、CINⅢ、CINⅡ、CINⅠ及尖锐湿疣各组p16INK4A、p53、Ki-67及E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p16INK4A缺失、p53突变与宫颈浸润性鳞癌、C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INK4A、p53和Ki-67的升高与宫颈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ER的升高与其呈负相关;组织芯片技术完全可以用于子宫颈病变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鳞状细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P16^INK4A P53 KI-67 ER
下载PDF
宫腔镜辅助冷刀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杨保军 张学军 +4 位作者 冯力民 邢风玲 郭蕾 张丽梅 王伟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凝止血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追踪随访分析2001年12月~2005年12月,因宫颈病变行宫腔镜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54例,统计手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术后定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凝止血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追踪随访分析2001年12月~2005年12月,因宫颈病变行宫腔镜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54例,统计手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术后定期随访行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5.3±3.6)min,平均出血量(21.8±12.4)mL,平均住院时间(2.8±1.9)d,2例发热。冷刀锥切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术者13例(24.1%)。41例(75.9%)患者术后密切随诊,平均随诊时间为(29.1±12.4)个月,无1例出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HPV均转阴性。宫腔镜下电凝止血辅助宫颈锥切术术后出血的发生率7.4%。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在CIN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宫腔镜下电凝止血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是CIN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能明显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冷刀锥形切除术 宫腔镜电凝
下载PDF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诊断宫颈不典型上皮细胞 被引量:8
3
作者 徐纯香 盛晓滨 +2 位作者 薛改青 王景坤 赵春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为不典型上皮细胞患者的临床管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TCT检查提示为不典型上皮细胞的956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记录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结果及高危因素。以...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为不典型上皮细胞患者的临床管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TCT检查提示为不典型上皮细胞的956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记录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结果及高危因素。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并计算危险度OR值(odds ratio,比数比)。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比例50.7%,CINII以上病变的比例为13.3%;而阴道镜检查提示低度病变,组织病理学提示CINII以上的高度病变的比例为8.3%;宫颈高度病变的高危因素包括性伴数超过3个,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宫颈糜烂史,TCT结果为ASC-H。结论TCT为不典型上皮细胞的患者中,组织病理学结果多样性,CIN及宫颈高度病变的比例仍很高;TCT为不典型细胞,建议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行多点活检,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 阴道镜检查 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105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艳 郭雄波 +2 位作者 沈艳 范晓萍 黄丽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应用TCT(thinprep cytologic test)技术分析适龄女性宫颈疾病的患病情况,评价TCT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月12月~2011年11月该院10 539例女性的TCT检查结果,均按TBS分级系统标准做出诊断,对TCT发现上皮内瘤变且自愿作... 目的:应用TCT(thinprep cytologic test)技术分析适龄女性宫颈疾病的患病情况,评价TCT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月12月~2011年11月该院10 539例女性的TCT检查结果,均按TBS分级系统标准做出诊断,对TCT发现上皮内瘤变且自愿作阴道镜活检的患者,将检查结果按年龄分为5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T检查结果与组织活检的符合率高,40~49岁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29岁以下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结论:TCT是宫颈疾病监测的有效方法;宫颈疾病的高发年龄是40~49岁,并有年轻化趋势,应普及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 宫颈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HPV感染与宫颈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赵建强 李世荣 +4 位作者 王振明 薛峰 王育惠 居瑞雪 马金栋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 通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186例临床宫颈疾病不同组别病例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结果 HPV 21种基因型均已检出;HPV阳性检出率76.1%,HPV主要感染基因... 目的 通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186例临床宫颈疾病不同组别病例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结果 HPV 21种基因型均已检出;HPV阳性检出率76.1%,HPV主要感染基因型依次为HPV16,58,33,52,68,31;HPV的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宫颈癌组、CIN III组显著高于慢性炎症组(P<0.01);HPV16型在各病例组中均居首位;HPV低危基因型6、11型以混合感染形式也出现在CIN I~CIN III和宫颈癌等病例组中.HPV混合感染率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逐步减低.结论 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高危亚型检出率增高;提示临床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分型 导流杂交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Ang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冷维春 刘俊宝 张健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60-1562,共3页
目的探讨Ang2在正常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从蛋白水平检测Ang2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2例,CINⅡ-Ⅲ级18例)、52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ng... 目的探讨Ang2在正常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从蛋白水平检测Ang2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2例,CINⅡ-Ⅲ级18例)、52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ng2在子宫颈癌中表达明显高于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三者差异显著;Ang2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与正常宫颈上皮中表达相比,差异不显著;Ang2表达水平均与子宫颈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结论Ang2参与宫颈癌血管生成,影响癌瘤的发生与发展;Ang2的异常表达可能对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宫颈癌的预后判定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子宫颈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