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潘玲 贺晶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及是否产生不良妊娠结局。方法:收集1998年10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原位癌于我院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孕前门诊的10...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及是否产生不良妊娠结局。方法:收集1998年10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原位癌于我院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孕前门诊的100例无宫颈锥切术史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生育能力、妊娠结局及围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术后妊娠率(89.6%)与对照组(91.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剖宫产率(34.7%)高于对照组(20.5%)(P<0.05),两组流产率、阴道试产成功率、产钳助产率、平均产程及各项剖宫产指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严重早产发生率(8.0%)和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10.7%)高于对照组(1.2%和2.4%)(P<0.05),而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宫颈锥切术距术后初次妊娠时间间隔<6月组、6~12月组及≥12月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将锥切高度<10mm、10~20mm及≥20mm分成3组,流产率、早产率、早产胎膜早破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随宫颈锥切的高度递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后对患者妊娠能力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不良围生结局发生率;宫颈锥切术距术后妊娠的时间间隔和锥切高度与不良围生结局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锥切术 生育力 早产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地佐辛或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子宫颈癌前病变锥切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2
2
作者 吕虎 陈万坤 +2 位作者 赵燕君 尹华 朱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子宫颈锥切术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常见的手术方式,可采用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因常见的阿片类止痛药有抑制呼吸和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所以需要伍用其他种类镇痛药完善麻醉效果,增强镇痛作用,且不影响呼吸和循环系统。该研究旨... 背景与目的:子宫颈锥切术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常见的手术方式,可采用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因常见的阿片类止痛药有抑制呼吸和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所以需要伍用其他种类镇痛药完善麻醉效果,增强镇痛作用,且不影响呼吸和循环系统。该研究旨在观察地佐辛或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子宫颈癌前病变锥切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择期子宫颈癌前病变拟行锥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0.9%的氯化钠溶液对照组(N组),3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时15 min经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氟比洛芬酯1 mg/kg和0.9%的氯化钠溶液注射液5 mL。3组患者均采用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1.5 ng/mL,异丙酚血浆浓度2μg/mL进行麻醉诱导。记录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完成时(T_1)、宫颈锥形切除时(T_2)、手术结束后(T_3)各时间点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血氧饱和度(surplus pulse O_2,SPO_2)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记录术中呼吸抑制和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价外科医师对宫颈口扩张满意度,记录3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苏醒室期间及术后12 h内恶心呕吐次数。结果:3组患者HR、RR、SPO_2、MAP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完成时及手术结束后3个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开始时D组和F组HR和MAP下降明显,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根据术者满意度评分,D组内等级为优的患者数占组内总数的80%,明显高于N组(30%)和F组(50%)(P均<0.05),主要表现为对宫颈松紧满意度更高。手术结束后3组患者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F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N组(P均<0.05),3组患者术后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氟比洛芬酯 瑞芬太尼 异丙酚 子宫颈锥切术
下载PDF
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曹树军 施华珍 +4 位作者 朱春梅 金艳 原玮 杨道华 钱金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经病理诊断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宫颈癌病例60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阴道镜活检诊断宫颈低级...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经病理诊断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宫颈癌病例60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阴道镜活检诊断宫颈低级别病变35例,CINⅡ306例,CINⅢ189例,宫颈浸润癌74例;CIN病例接受宫颈锥切371例,发现宫颈浸润癌19例;直接全子宫切除49例,发现宫颈浸润癌5例;部分CINⅢ锥切后补充全子宫切除未再发现病变升级病例;阴道镜活检诊断高级别CIN的准确率为61.6%(237/385),其中CINⅡ53.9%(123/228),CINⅢ72.6%(114/157),阴道镜活检漏诊宫颈浸润癌24例(均为早期浸润癌),阴道镜活检分别诊断为宫颈低级别病变1例,CINⅡ2例,CINⅢ21例,不同病变级别漏诊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37,P〈0.01);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诊断宫颈浸润癌93例,占94.9%,且80.6%(75/93)为早期浸润癌。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可实现宫颈癌的正确诊断和早期诊断,并避免隐匿性宫颈癌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检查 宫颈锥切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相关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周萍 王沂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6-552,共7页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相关因素。 方法 以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残留、复发因素的中英文为检索词,检索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献,研究设计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相关因素。 方法 以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残留、复发因素的中英文为检索词,检索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献,研究设计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提取信息,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15篇,随访总例数27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危险因素为:年龄超过50岁(OR =3.67,95%CI 2.44 ~5.52)、切缘阳性(OR=4.43,95%CI 3.42 ~5.75)、腺体累及(OR=4.54,95%CI 2.22 ~9.30)、术前人乳头瘤病毒高负荷(OR=6.51,95%CI 4.32 ~9.81)、术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OR=33.39,95%CI 16.86 ~66.1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OR=5.60,95%CI 3.10 ~10.11)、绝经(OR=2.32,95%CI 1.35 ~3.99);而吸烟(OR=1.37,95%CI 0.75 ~2.51)是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的相关因素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50岁、切缘阳性、腺体累及、术前高危人乳头瘤病毒高负荷、术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HIV感染和绝经是锥切术后病灶残留或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吸烟不是锥切术后病灶残留或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锥切术 残留 复发 相关因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5
作者 胡淑霞 梅丽 王志慧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6期960-962,共3页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效果,为CIN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4例CINⅢ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CKC...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效果,为CIN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4例CINⅢ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CKC组(82例)和LEEP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病理一致率、术后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CK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5.9±1.7)ml,手术时间为(25.1±2.3)min;LEEP组患者为(10.6±3.3)ml和(14.9±1.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各时限复发率、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Ⅲ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LEE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较高,但其治疗彻底性低于传统CK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腔冷刀锥切术
原文传递
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32
6
作者 左欣 杨慧云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年第2期102-104,13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代替以及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妇产科因宫颈病变同时行阴道镜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和电圈环...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代替以及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妇产科因宫颈病变同时行阴道镜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和电圈环切术即LEEP术)的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病检结果的差异。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者59例(49.17%);不符合者61例(50.83%),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加重者35例(占29.17%),浸润癌漏诊率达10.00%。宫颈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宫颈锥切术在诊断CIN和早期宫颈癌具有重要价值,不能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取代。要重视切缘是否阳性和加强术后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子宫颈锥切术 阴道镜检查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二次手术术式探讨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淼 齐跃 +4 位作者 刘娟娟 李潇 朱连成 刘川 林蓓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锥切术后需二次手术且要求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患者的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既往因CIN行宫颈锥切术[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后由于...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锥切术后需二次手术且要求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患者的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既往因CIN行宫颈锥切术[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后由于切缘阳性、术后病理升级、随访中发现病变残留或复发以及持续细胞学异常需再次手术治疗,且要求行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35例。二次手术指征包括:锥切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7例),病理较活检升级或可疑早期浸润(8例),术后病理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Ⅲ)且患者自身对癌症过分恐惧要求手术(1例),随访中发现病灶残留或复发(17例,其中病灶残留5例,复发12例),持续细胞学异常(2例)。术式采用宫颈锥切术23例,宫颈切除术+改良缝合术12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疗效及预后。结果 35例患者平均年龄40.85岁(27~56岁),手术时间平均23.62min(10~37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m L(5~30m L)。手术均顺利,均无副损伤及大出血等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宫颈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病理较术前病理降级17例,升级6例,与术前病理相符12例。全部患者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3~63个月),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复发。二次手术术前未绝经患者32例,术后均无月经改变,且2例患者术后成功妊娠,均顺利妊娠至足月剖宫产分娩。结论对于宫颈锥切术后需再次手术的CIN患者,二次宫颈锥切术、宫颈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同时能够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锥切术 宫颈切除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纪巧云 刘美霞 +1 位作者 侯玉兰 郑朝晖 《中国病案》 2019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1月自愿在某院接受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21岁的妇女33 027例。先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查,结果显示TBS分级≥...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1月自愿在某院接受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21岁的妇女33 027例。先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查,结果显示TBS分级≥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者或HPV阳性者继续行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者继续进行宫颈锥切术和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将阴道镜拟诊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再将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完全符合率。结果共计2823例妇女接受了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拟诊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率为64. 86%(1831/2823),阴道镜拟诊的假阳性诊断率为20. 44%(577/2823),漏诊率为14. 70%(415/2823)。各分级间2种诊断方法的完全符合率有显著差异。有485例妇女接受了宫颈锥切术。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率为71.55%(347/485),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假阳性诊断率为24. 12%(117/485),漏诊率为4. 33%(21/485)。各分级间2种诊断方法的完全符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可先行TCT和HPV联合检查,必要时转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及以上者、部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者应进一步行宫颈锥切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宫颈活检 宫颈锥切术 宫颈癌 筛查
原文传递
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术后及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木彪 侯桂玉 +3 位作者 何援利 彭冬先 王雪峰 陈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宫腔镜下对CIN(Ⅲ级)患者74例行宫颈锥切术(TCRC组),65例行冷刀宫颈锥切术(CKC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病理一致率、复发率、宫颈粘连率、...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宫腔镜下对CIN(Ⅲ级)患者74例行宫颈锥切术(TCRC组),65例行冷刀宫颈锥切术(CKC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病理一致率、复发率、宫颈粘连率、以及妊娠率等。结果 TCRC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1±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5±1.8)ml,治愈率为94.6%,复发率为5.4%;CKC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8±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1.6±2.4)ml,治愈率为81.5%,复发率为18.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治愈率、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比较,宫腔镜下宫颈锥形切除术出血量少,耗时短,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对妊娠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 宫颈锥形切除术
下载PDF
保妇康栓联合壳聚糖抗菌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韩晓红 郭留城 +2 位作者 杜利月 翟慧云 王明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壳聚糖抗菌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200例拟行宫颈锥切术的CI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2~7 d后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对照组...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壳聚糖抗菌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200例拟行宫颈锥切术的CI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2~7 d后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壳聚糖抗菌膜1片,以无菌操作杆推入阴道并贴敷于创面,以纱块进行填塞,每2 d更换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保妇康栓1粒,阴道置入,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阴道排液时间,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记录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阴道排液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后,保妇康栓联合壳聚糖抗菌膜治疗CIN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效果,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妇康栓 壳聚糖抗菌膜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的多因素分析及临床处理探讨 被引量:24
11
作者 吴婷婷 李智 +1 位作者 李丹军 吴瑞瑾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及其下一步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宫颈锥切术切缘阳...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及其下一步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并行二次手术的166例高级别CI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6例患者二次手术后病理提示炎性改变112例,病灶残留54例,残留率32.5%(54/166)。年龄、绝经状态、初次宫颈锥切宽度及术前高危HPV DNA负荷量为相关因素,其中年龄、初次锥切宽度和术前高危HPV DNA负荷量与病灶残留高度相关。结论术前高危HPV DNA负荷量>1000 RLU/PC,初次锥切体积<1.93 cm3的患者发生病灶残留可能性大,切缘阳性患者有必要行二次手术,手术方式应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切缘阳性
原文传递
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万磊 李隆玉 +1 位作者 曾四元 吴少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代替以及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因宫颈病变同时行阴道镜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和电...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代替以及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因宫颈病变同时行阴道镜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和电圈环切术即LEEP术)的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病检结果的差异。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者59例(49.17%);不符合者61例(50.83%),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加重者35例(占29.17%),浸润癌漏诊率10.00%。结论:宫颈锥切术在诊断C IN和早期宫颈癌中具有重要价值,不能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取代。要重视切缘是否阳性并加强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锥切术 阴道镜检查
下载PDF
高危型HPV检测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后残存病变或复发中的意义 被引量:23
13
作者 蒋学锋 杨洁 +6 位作者 阚淳一 张逸群 叶双梅 夏曦 李科珍 卢运萍 马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5-748,共4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HPV(HR-HPV)检测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残存病变或复发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4月1日~2009年5月30日武汉同济医院妇产科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二次手术治疗的4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人均... 目的:评价高危型HPV(HR-HPV)检测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残存病变或复发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4月1日~2009年5月30日武汉同济医院妇产科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二次手术治疗的4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人均于首次宫颈手术前6个月内进行了HR-HPV检查。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产次、锥切方法、腺体是否累及和CIN病变程度与宫颈锥切后病人是否发生残存病变或复发无关,而HR-HPV测量值(RLU/PC)≥500是宫颈锥切术后发生残存病变或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HR-HPV检测是一种有效地预测宫颈锥切术后残存病变发生或复发的方法,对子宫颈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HPV检测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 残存病变 复发
原文传递
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宗丽菊 高绍凤 +4 位作者 韩赛 李艺 孟丽华 张友忠 孔北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6-680,共5页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初次锥切方法及术后病理、术后随访、二次手术情况,并分析再次复发患...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初次锥切方法及术后病理、术后随访、二次手术情况,并分析再次复发患者的诊治。结果: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患者平均年龄40.4岁,36例(48.0%)的患者年龄集中在40-50岁,病变残留或复发间隔时间平均18个月,58例(77.3%)发生在术后24个月之内。病变残留或复发患者中仅47例(62.7%)细胞学提示异常,73例(97.3%)HPV DNA阳性。35例病变残留或复发者接受子宫切除术,40例接受保留子宫的宫颈锥切术或部分宫颈切除术,其中20.0%(8/40)在术后2年内再次出现病变残留或复发并接受第3次手术治疗。结论:大部分CIN病变残留或复发在锥切术后2年内发生,患者年龄主要在40-50岁;HPV检测诊断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阳性率高于宫颈细胞学;再次宫颈锥切术是治疗病变残留或复发的有效手段,但仍有再次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病变残留 复发
下载PDF
HPVE6/E7mRNA检测对宫颈锥切术后病灶残留和复发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15
作者 赵花 邵华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6-611,共6页
目的:探讨HPV E6/E7 mRNA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病灶残留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已行宫颈锥切术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II,III)、有完整随访... 目的:探讨HPV E6/E7 mRNA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病灶残留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已行宫颈锥切术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II,III)、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54例患者,在术后第3~6个月、第12个月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HPV-DNA检测、HPV E6/E7 mRNA检测,对细胞学异常[≥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或高危型HPV-DNA(+)或HPV E6/E7 mRNA(+)者均再次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病灶残留9例,复发22例。术后HPV-DNA(+)的57例中,残留/复发30例;HPV E6/E7 mRNA(+)的26例中,残留/复发24例。HPV-DNA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6.8%,78.0%,52.6%,99.0%及81.8%;HPV E6/E7 mRNA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7.4%,98.4%,92.3%,94.5%及94.2%。HPV E6/E7 mRNA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HPV-DNA检测(P〈0.05)。结论:将HPV E6/E7 mRNA检测纳入随访检查内容可以及时有效预测宫颈锥切术后CIN残留/复发的风险,并能减少过度检查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HPV E6/E7 m RNA 残留 复发
下载PDF
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敏 赵福杰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5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CINⅢ级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宫颈锥切组、电刀锥切组、冷刀锥切组各6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锥切... 目的探讨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CINⅢ级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宫颈锥切组、电刀锥切组、冷刀锥切组各6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锥切组织大小、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宫颈锥切组、电刀锥切组手术时间[(19.58±3.02)、(20.98±3.58)min]低于冷刀锥切组[(31.13±5.18)min],术中出血量[(6.35±3.97)、(14.50±4.19)mL]低于冷刀锥切组[(32.72±9.73)mL],改良宫颈锥切除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电刀锥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宫颈锥切组术后出血率(0)、宫颈粘连发生率(0)均低于电刀锥切组(13.3%、18.2%)和冷刀锥切组(31.7%、20.4%)(P<0.05);3组宫颈锥切组织的锥体高度、切缘阳性率、术后发热率以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宫颈锥切术可达到与常规宫颈锥切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降低术后出血量、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疗效
原文传递
宫颈锥切术后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孟然 戚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锥切组为2007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期间在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共82例妊娠前曾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宫颈锥切术(手术方式包括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刀锥切术)的患者,随机选择同期...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锥切组为2007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期间在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共82例妊娠前曾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宫颈锥切术(手术方式包括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刀锥切术)的患者,随机选择同期480例未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等。结果 (1)锥切组剖宫产率59.76%(49/82),产钳助产率15.85%(13/82),明显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24.39%(20/8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果去除剖宫产指征为社会因素的患者,锥切组剖宫产率31.71%(26/82),对照组剖宫产率29.58%(142/4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锥切组早产发生率19.51%(16/82),胎儿窘迫发生率18.29%(15/8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膜早破发生率23.17%(19/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产道裂伤0例,低出生体重儿8.54%(7/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宫颈锥切术与妊娠间隔时间≤1年早产的发生率8.6%(3/35),间隔时间﹥1年早产的发生率27.7%(13/47),后者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将会影响继之的妊娠结局,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等的发生率。如果去除社会因素,并没有增加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锥形切除术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微小浸润癌患者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病灶残留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0
18
作者 谭先杰 吴鸣 +3 位作者 郎景和 马水清 沈铿 杨佳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与子宫颈锥形切除术(锥切)后宫颈病灶残留有关的因素。方法利用105例锥切术后3个月内接受后续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微小浸润癌(MI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锥切后宫颈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患者年龄(4... 目的探讨与子宫颈锥形切除术(锥切)后宫颈病灶残留有关的因素。方法利用105例锥切术后3个月内接受后续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微小浸润癌(MI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锥切后宫颈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患者年龄(43±6)岁,其中CIN,77例,Ia,期宫颈癌20例,Ia2期宫颈癌8例。锥切后续手术包括95例全子宫(或加双附件)切除,2例重复锥切,8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结果105例患者中,53例(50.5%)患者的锥切后续手术宫颈标本中残留病灶,其中38例残留病灶为cIN:或以下病变。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月经/生育状况、宫颈细胞学结果、锥切手术方法和范围等与锥切后是否残留病灶无相关性。患者年龄≤45岁、锥切标本切缘阳性是锥切后宫颈残留病灶的危险因素[似然比(OR)分别为4.68和5.4D,均P〈0.05]。MIC患者与CIN。CIN:或以下病变的患者相比,其锥切后宫颈残留病灶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切缘阳性是锥切后宫颈残留病灶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0,P〈0.05)。结论尽管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决定锥切后再处理的主要依据,但它不能预测锥切后是否有病灶残留。除锥切标本的切缘状态外,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在预测锥切后病灶残留中的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微小浸润癌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 病变残留 预测因素
原文传递
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预测上的意义探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晖 王仙荣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锥切术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清除情况,以评价HR-HPV检测在病变残留预测、复发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不同术式宫颈锥切术90例HR-HPV阳性患者,在患者术后2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锥切术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清除情况,以评价HR-HPV检测在病变残留预测、复发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不同术式宫颈锥切术90例HR-HPV阳性患者,在患者术后2年内对患者进行HR-HVP检测,对患者HR-HVP检测结果在预测病变残留、复发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感染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6月HPV感染率显著低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病变进展较少。术后持续感染患者宫颈病变进展率显著高于HPV转阴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术后HR-HVP检测结果持续为阳性提示患者手术存在病变残留或存在复发可能,需在CIN患者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随访,以保证在发现病变残留或患者复发后得到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变残留 宫颈锥切术
下载PDF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周佳怡 张跃明 +3 位作者 何静 吴蕾 姜飞洲 侯文杰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1年第5期408-413,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宫颈门诊的自2017年1月~2019年01月两年间就诊的278例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 目的:探讨影响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宫颈门诊的自2017年1月~2019年01月两年间就诊的278例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我院门诊手术室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或住院行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观察其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高危HPV感染情况,并记录患者年龄、产次、病变程度、病变累及象限、HPV分型以及锥切方式等相关信息,分析影响HSIL患者宫颈锥切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随访过程中,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HPV持续感染患者分别为152例(54.68%),127例(45.68%),69例(24.82%)及67例(24.10%).单因素分析提示宫颈锥切术后HPV持续感染与患者年龄及分娩次数无相关性(P>0.1),而与病理分级、病变象限范围、病毒载量、病毒亚型、锥切方式显著相关(P<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毒载量(OR=1.532,P=0.045)、累及象限范围(OR=1.992,P=0.021)以及锥切方式(OR=0.400,P=0.004)为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高病毒载量和病变累及多个象限的HSIL患者术后HPV持续感染风险更高,而采用CKC进行宫颈锥切的患者术后HPV持续感染风险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锥切术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