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2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99
1
作者 周自强 胡大一 +3 位作者 陈捷 张仁汉 李奎宝 赵秀丽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91-494,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心房颤动 (房颤 )患病率、并发症以及服药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 14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 ,在人群中进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心房颤动 (房颤 )患病率、并发症以及服药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 14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 ,在人群中进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结果 中国房颤患病率总患病率 0 77% ,标准化率为 0 6 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男性病人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0 9%比 0 7% ,P =0 0 13)。所有房颤病人中瓣膜型、非瓣膜型及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2 9% ,6 5 2 %和 2 1 9%。房颤病人中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 ,房颤病人脑卒中率明显高于非房颤人群 (12 1%比 2 3% ,P <0 0 1)。服药情况华法林为 1 7% ,阿司匹林为 37 9% ,洋地黄为37 9% ,β受体阻滞剂为 2 4 6 %。 结论 中国房颤患病率 ,年龄、性别、病因分组等均和国外相关资料趋势接近 ,脑卒中发病率高 ,但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 ,需要加强对房颤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心房颤动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并发症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中文版多中心测评研究--附537例缺血中风多中心多时点临床测评研究 被引量:438
2
作者 蔡业峰 贾真 +8 位作者 张新春 招远祺 王立新 郭建文 欧爱华 梁伟雄 裴建 黄燕 黄培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94-498,共5页
目的依托国家十五攻关课题,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中文版,对我国脑卒中人群进行信度、效度和敏感度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方法信度检验用Cronbach'sα系数、Guttman Sp... 目的依托国家十五攻关课题,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中文版,对我国脑卒中人群进行信度、效度和敏感度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方法信度检验用Cronbach'sα系数、Guttman Split-half和spearson相关系数(重测信度)来评价。采用人为推理判断方法评价内容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法考核量表的结构效度;通过相关分析考察量表的效标效度。各领域敏感度通过配对t检验来评估。结果完成随访评定537例。NIH-SS中文版除0 d和7 d外,有较好的条目内部一致性,各领域的重测信度除共济运动、凝视外,其他维度的重测信度系数均在0.5-1之间。各时点的累计贡献率范围为88.6%-90.17%,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哥拉斯格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 In-dex,BI)为效标,NIHSS与二者相关性高。12个领域显示了理想的敏感度。除7 d的凝视、忽视外,NIHSS总分及各条目在各个时点有较好敏感度。结论NIHSS中译本是一个有很好信度、效度和敏感度的卒中量表,中医药研究治疗急性缺血中风适合使用急性前循环卒中的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量表 信度 效度 敏感度
原文传递
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60
3
作者 胡大一 孙艺红 +5 位作者 周自强 李奎宝 倪永斌 杨光 孙淑红 李蕾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中国人心房颤动 (房颤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全国 1 8家医院共登记房颤患者 4 51 1例 ,其中风湿瓣膜性房颤 1 0 86例 ,非瓣膜性房颤 342 5例。通过比较房颤合并脑卒中与房颤无脑卒中患者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中国人心房颤动 (房颤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全国 1 8家医院共登记房颤患者 4 51 1例 ,其中风湿瓣膜性房颤 1 0 86例 ,非瓣膜性房颤 342 5例。通过比较房颤合并脑卒中与房颤无脑卒中患者 ,筛选房颤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国人房颤脑卒中的患病率 2 4 81 % ,房颤合并脑卒中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 ,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 :年龄≥ 75岁 (OR 1 76 ,95 %CI 1 0 8~ 2 98) ,高血压病史 (OR 1 52 ;95 %CI 1 2 8~ 1 80 ) ,糖尿病史 (OR 1 39,95 %CI 1 1 1~ 1 76) ,动脉收缩压升高(OR 1 71 ,95 %CI1 2 1~ 2 2 8) ,左房血栓 (OR 2 77,95 %CI 1 2 5~ 6 1 3)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人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左房血栓、动脉收缩压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脑卒中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抗凝治疗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中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380
4
作者 戚文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13-916,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年龄分布、病因 (或相关因素 )、房颤类型、脑卒中等流行病学特征及不同类型房颤的治疗现状。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中国内地 4 1家医院诊断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 目的 了解中国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年龄分布、病因 (或相关因素 )、房颤类型、脑卒中等流行病学特征及不同类型房颤的治疗现状。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中国内地 4 1家医院诊断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  (1)共入选 92 97例 ,平均年龄 6 5 5岁 ,男女比为 13∶12。三年内房颤占同期心血管住院病人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平均 7 9%。随年龄增高病例数进行性递增。 (2 )房颤病因及相关因素统计 (单项 % ) ,老年 5 8 1% ,高血压 4 0 3% ,冠心病34 8% ,心衰 33 1% ,风湿性瓣膜病 2 3 9% ,特发性房颤 7 4 % ,心肌病 5 4 %和糖尿病 4 1%等。其中以高龄与高血压的组合最常见。本组患者中 2 / 3有心房增大 ,1/ 3有射血分数降低。 (3)房颤类型中阵发性占 33 7% ,持续性 16 7% ,持久性 4 9 5 %。 (4)阵发性房颤 5 6 4 %采用节律控制治疗 ,18 2 %用心室率控制方法 ,应用药物以胺碘酮、洋地黄制剂最多 ,其次为 β受体阻滞剂、普鲁帕酮等。(5 )慢性房颤 82 8%接受心室率控制治疗 ,常用药物为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 ,试行复律者不足 1/ 2 ,其中 31 1%复律后可维持稳定窦性心律 ,应用药物以胺碘酮最多 ,其次为普鲁帕酮、奎尼丁、索他洛尔等。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心房颤动 住院病例 调查 年龄 病因
原文传递
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329
5
作者 李莹 陈志红 +11 位作者 周北凡 李义和 武阳丰 刘小清 赵连成 麦劲壮 杨军 石美玲 田秀珍 关渭全 于学海 陈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3-647,共5页
目的 评价不同血脂指标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4组队列人群(北京和广州两地工人和农民)中选择35~59岁,基线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史且主要资料完整者1... 目的 评价不同血脂指标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4组队列人群(北京和广州两地工人和农民)中选择35~59岁,基线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史且主要资料完整者10 222人为研究对象(男性4963人,女性5259人),平均随访15.9年。观察终点为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ICVD),包括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卒中。结果 随访期间发生ICVD事件378例,其中单纯冠心病96例,缺血性脑卒中270例,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12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控制年龄、性别以及收缩压(SBP)、糖尿病和吸烟等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血清总胆固醇(TC)5.17~5.67 mmol/L组,5.68-6.19 mmol/L组,≥6.20 mmoL/L组ICVD事件发病相对危险性分别为1.34(1.00-1.80),1.61(1.15~2.26)和1.70(1.21~2.3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2-4.12 mmol/L组,≥4.13 mmol/L组相对危险性分别为1.62(1.15~2.27)和1.67(1.17~2.40),均显著高于参照组(TC<5.17 mmoL/L,LDL-C<3.10 mmoL/L)。按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诊断标准,在TC临界升高以上(≥5.17 mmol/L)和升高(≥5.68 mmol/L)组,ICVD发病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为33.8%和35.9%,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为10.6%和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脂蛋白 中年人群 缺血性心血管病 预测作用
原文传递
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信度、效度及敏感度的评价 被引量:251
6
作者 陶子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对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进行研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126例脑卒中患者,分别用CS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其进行评分,并对CSS... 目的:对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进行研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126例脑卒中患者,分别用CS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其进行评分,并对CSS进行信度、效度、敏感度评价。信度用相关系数r和Cronbach’sα系数来评价。结构效度采用聚类因子分析方法考核;效标效度以NIHSS量表为效标,应用相关系数分析。各维度敏感度通过标准化效应(SES)来评估。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23份。CSS有良好的信度,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均在0.911~1.000;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8以上。CSS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分析CSS与NIHSS间相关系数为0.86,效标效度良好。预后预测CSS准确率为92.4%,稍低于NIHSS的预测准确率94.1%;Logistic回归显示CSS的"凝视功能"和"面瘫"项目未能归入预测方程;除面瘫项目SES为0.38外,其他均大于0.5,大多数维度均显示出了良好的敏感性。结论:经初步测试,CSS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敏感度,但预测预后不及NIHSS,修订时可作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信度 效度 敏感度
下载PDF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 被引量:240
7
作者 张啸飞 胡大一 +2 位作者 丁荣晶 王卉呈 颜流霞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9-187,共9页
目的对全国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描述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2004年及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的资料。该资料来自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161个监测点,其中城市64个,农村97个。心血管疾... 目的对全国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描述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2004年及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的资料。该资料来自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161个监测点,其中城市64个,农村97个。心血管疾病ICD-10编码包括I05-I09、I11、I20-I27、I30-I52;脑血管疾病ICD-10编码包括I60-I69。通过按性别、年龄、城乡及地区叙述2008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状况,同时将2008年和2004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状况进行对比来反映地区死亡的流行趋势。结果2008年心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粗死亡率分别为229/10万、128.3/10万、71/10万、45.7/10万。采用标化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08年脑血管和缺血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均低于2004年。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与2004年相比,2008年脑血管疾病40—59岁、60~79岁及80岁以上各年龄别死亡率均有下降;而缺血性心脏病年龄别死亡率,40-59岁及60~79岁组呈现下降趋势,8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呈显著上升。心脑血管疾病总的粗死亡率上升了5.5/10万,缺血性心脏病总的粗死亡率上升了4.9/10万,脑血管总的粗死亡率下降了6.4/10万。这种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80岁以上的农村缺血性心脏病和农村脑卒中高死亡率所导致。结论2008年心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及急性心肌梗死总的粗死亡率分别为229/10万、128.3/10万、71/10万、45.7/10万,农村(除缺血性心脏病外)要高于城市。与2004年相比,我国2008年脑血管和缺血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高水平或高比例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的普遍存在及上升趋势,预示着人群具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与下降的死亡率相结合,预示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 缺血性心脏病 危险因素 死亡率
原文传递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0
8
作者 李慧 姜亚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7-189,共3页
据卫生部Ⅲ统计,我国现有脑卒中幸存者700万例,每年新发患者约为150万例,发病率为每年219/10万人。脑卒中的致残率为86.5%,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达到了43.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外的研究显示,早期的院内康复对于脑... 据卫生部Ⅲ统计,我国现有脑卒中幸存者700万例,每年新发患者约为150万例,发病率为每年219/10万人。脑卒中的致残率为86.5%,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达到了43.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外的研究显示,早期的院内康复对于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是极其重要的,可以提高患者的感觉运动反应和运动功能,同时降低长期花费。多数急性脑卒中的治疗准则中指出,脑卒中的康复应该在早期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中文版Barthel指数对多中心测评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80
9
作者 蔡业峰 贾真 +8 位作者 李伟峰 文龙龙 张燕婷 郭建文 欧爱华 梁伟雄 裴建 黄燕 黄培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486-490,共5页
目的评价中文版Barthel指数(BI)量表在我国卒中人群中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方法将全国22家医疗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537例中、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274例)、B组(263例),分别给予21d的不同治疗;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人... 目的评价中文版Barthel指数(BI)量表在我国卒中人群中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方法将全国22家医疗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537例中、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274例)、B组(263例),分别给予21d的不同治疗;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于纳入研究第21、60、90天的3个时间点,采用中文版BI量表对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测评。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有效的BI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和敏感度的评价,其中信度检验用Cronbach′sα系数、Guttman split-half和Spearson相关系数来评价。采用人为推理判断方法评价内容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法考核量表的结构效度;通过相关分析考察量表的效标效度。各领域敏感度通过配对t检验来评估。结果课题完成治疗共537例,在纳入研究第21、60、90天,分别回收的有效的BI量表为529(A组269份,B组260份)、526(A组269份,B组257份)、525(A组269份,B组256份)份。中文版BI量表内容一致信度的Cronbach′sα系数〉0.92,Guttman split-half系数在0.86-0.89之间,各领域的重测信度系数均〉0.82,显示了良好的信度。中文版BI量表与“准金标准”[(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呈适度的相关性(r=0.71-0.75,P〈0.001),中文版BI量表各时间点的累计贡献率范围为75.03%-76.49%,显示了较好的效度。除A组第21与60天“可控制大便”(P=0.347),B组“可控制大便”(P=0.095)、“可控制小便”(P=0.399)和B组第21与90天“可控制大便”(P=0.209)外,BI各项显示了良好的敏感度(P〈0.05)。结论中文版BI量表在中、重度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敏感度,可作为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预后 BARTHEL指数 评价研究
下载PDF
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180
10
作者 李春霞 谢春雷 +2 位作者 李爱文 钟丽丽 黄维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制订早期活动方案,探讨其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除给予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外,实施系统早期活动方... 目的制订早期活动方案,探讨其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除给予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外,实施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即术后进行足踝被动或主动运动,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等长收缩运动和深呼吸训练;对照组给予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日测量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及DVT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系统早期活动方案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安全、有效地预防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运动疗法 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原文传递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2
11
作者 胡大一 张鹤萍 +1 位作者 孙艺红 姜立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比较阿司匹林与调整剂量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18个中心,根据入选标准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组(150~160 mg/d)和调整剂量...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比较阿司匹林与调整剂量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18个中心,根据入选标准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组(150~160 mg/d)和调整剂量华法林组(初始剂量2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年龄≥75岁者的INR为1.6~2.5).常规门诊随访,调整华法林剂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事件为缺血性脑卒中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外周动脉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出血.结果 共704例患者进入分析,阿司匹林组369例,华法林组335例.男性420例(59.7%),平均年龄(63.3±9.9)岁,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包括合并疾病和伴随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中位数19个月(2~24个月).与阿司匹林比较,调整剂量华法林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2.7%比6.0%,P=0.03,OR 0.44,95%可信区间(CI)为0.198~0.960],相对危险下降54%;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下降62%(1.8%比4.6%,P=0.04,OR 0.38,95% CI为0.147~0.977);总血栓栓塞事件相对危险下降52%(10.6%比5.4%,P=0.01,OR 0.48,95% CI为0.269~0.858).次要终点事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轻微出血和严重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华法林组总死亡率低于阿司匹林组[4例(1.2%)比8例(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主要和次要终点的联合终点事件华法林组低于阿司匹林组(8.4%比13.0%,P=0.047). 结论 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林可明显降低国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华法林组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但多数出血并发症发生在INR>3.0.严密监测(INR 2.0~3.0)下的调整剂量华法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阿司匹林 脑血管意外 颅内出血
原文传递
协同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3
12
作者 赵雪萍 薛小玲 +2 位作者 苏翠红 沈燕 薛咏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5名脑卒中患者照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3名)和对照组(52名),干预组接受知识指导、技能指导及团体支持等形式的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5名脑卒中患者照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3名)和对照组(52名),干预组接受知识指导、技能指导及团体支持等形式的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以总体健康状况量表及照顾能力测量表,评价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时照顾者生活质量与照顾能力。结果干预6个月时,干预组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及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有效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保健护理 脑血管意外 家庭护理(非专业)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中国35~64岁人群胆固醇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33
13
作者 王薇 赵冬 +5 位作者 刘静 曾哲淳 孙佳艺 刘军 秦兰萍 吴兆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84人的基线TC水平和1992—2002年发生的急性... 目的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84人的基线TC水平和1992—2002年发生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TC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以TC<3.64MMOL/L(140MG/DL)组为对照,随着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呈持续增加变化。(2)TC水平与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的关系有所差别: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从TC很低水平(<3.64MMOL/L)开始,随着TC水平的增加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与TC水平的关系缺乏一致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TC<5.72MMOL/L(220MG/DL)相比,TC≥5.72MMOL/L时急性冠心病发病危险增加74%(RR=1.743,P<0.0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12%(RR=1.119,P>0.05)。(3)在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中,5.9%可归因于高TC血症;其中11.7%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2.9%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可归因于高TC血症。(4)不同TC水平时,随着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10年心血管病发病的绝对危险增加。结论从TC低水平<3.64MMOL/L(140MG/DL)开始,随着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持续上升。应该加强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以减少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脑血管意外 胆固醇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危险因素与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比较 被引量:119
14
作者 王薇 赵冬 +6 位作者 孙佳艺 王文化 成君 刘军 秦兰萍 刘飒 吴兆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描述在中国35~64岁人群中,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的特点。比较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和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以中国... 目的描述在中国35~64岁人群中,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的特点。比较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和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多省市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为基础,该队列由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27249人和1996年到1999年又加入的3129人所组成,共30378人。本研究基线危险因素水平和1992—2003年期间发生的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和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累积人年发病率分别为114/100000、209/100000和73/100000。(2)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病的亚组人群基线时有84%~89%的人伴有1个或1个以上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于无心血管病的亚组人群(64.7%,P<0.01)。(3)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的影响及作用强度有所差别:对冠心病发病危险的影响因素根据强度依次为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的影响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吸烟和肥胖;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只有高血压。结论在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不同的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作用存在差别。我国人群不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将影响不同类型心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意外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中译本信度和效度及敏感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6
15
作者 王伊龙 马建国 +1 位作者 李军涛 王拥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91-394,共4页
目的 引进并修订了Williams等编制的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 (SS QOL) ,并在我国脑卒中人群中进行信度、效度和敏感度的初步研究。方法 信度检验用加权kappa系数和Cronbach’sα系数来评价。采用人为推理判断方法评价内容效度 ;以Rankin... 目的 引进并修订了Williams等编制的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 (SS QOL) ,并在我国脑卒中人群中进行信度、效度和敏感度的初步研究。方法 信度检验用加权kappa系数和Cronbach’sα系数来评价。采用人为推理判断方法评价内容效度 ;以Rankin量表分级作为外在效标来评估辨别效度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考核量表的结构效度 ;通过相关分析考察量表的效标效度。各领域敏感度通过标准化效应大小 (SES)来评估 91例患者。结果  3个月时实际随访评定 80例。SS QOL中译本各领域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的kappa系数均在 0 .82~ 1.0 0之间 ;内容一致信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 0 .76以上 ,显示了良好的信度。以Rankin量表为外在效标的分组中 ,得分具有显著差异 ,具有良好的辨别效度。通过聚类分析将 12个领域聚为 6类。除“社会角色 (0 .10 )”和“视力 (0 .17)”领域外 ,SS QOL中译本各领域均显示了与对应的“准金标准”呈适度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 0 .30~ 0 .84 ,P <0 .0 0 1)。大多数领域显示了理想的敏感度。结论 SS QOL中译本在轻、中度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敏感度 ,可用于脑卒中结局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123
16
作者 陈建伟 许红梅 +3 位作者 陈晓琳 马学英 马敬霞 徐文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方法选择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从入院第3天开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认知功能训练,训练时间为20d。分... 目的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方法选择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从入院第3天开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认知功能训练,训练时间为20d。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第10天和第20天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能力,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训练前所有患者MMSE和BI评分普遍低下,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第10天和第20天,试验组MMSE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本组训练前(P<0.01);对照组训练后第20天的MMSE和BI评分高于训练前(P<0.05)。结论早期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促进躯体运动功能恢复和心理康复,增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认知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行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1
17
作者 江思思 沈利平 +3 位作者 阮恒芳 李玲 高玲玲 万丽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9-853,共5页
目的描述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行为水平,并探讨二者关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8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2.18±0.25)分,其中问题解决和角色功能维度的水平较... 目的描述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行为水平,并探讨二者关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8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2.18±0.25)分,其中问题解决和角色功能维度的水平较高,沟通、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维度的水平较低;患者的健康行为总分为(2.27±0.36)分,其中营养维度水平最高,运动锻炼维度水平最低;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功能得分与健康行为呈负相关(r=-0.535,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功能与健康行为水平均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家庭功能中的沟通和行为控制方面的功能,促进其提高健康行为,尤其是在运动锻炼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健康行为 家庭功能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113
18
作者 高丽萍 霍春暖 +2 位作者 瓮长水 于生元 于增志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对 1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 9例(简称康复组 )和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 9例 (简称对照组 ) ,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和才藤氏提出的吞咽障碍 7级评价法为...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对 1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 9例(简称康复组 )和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 9例 (简称对照组 ) ,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和才藤氏提出的吞咽障碍 7级评价法为观察标准 ,康复治疗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 :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平均得分和才藤氏吞咽障碍分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 ,使患者恢复了经口吞咽进食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功能训练 摄食训练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09
19
作者 章成国 张虹桥 +2 位作者 谢坚 邵燕 邢诒刚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以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83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双侧颈动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与缺血性脑...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以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83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双侧颈动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86.5%(1369/158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1087/1266,85.9%)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198/317,62.5%)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以斑块居多(1286/1583,81.2%),而中重度狭窄发生率较低(214/1583,13.5%);颈动脉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见(665/1286,51.7%)。斑块发生率及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明显相关性。结论佛山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以斑块居多,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缺血 颈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被引量:105
20
作者 郭毅 姜昕 +2 位作者 陈实 赵宏文 古坤毅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 (CRP)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 12 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 72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 ,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CNFDS)进行评分 ,所有患...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 (CRP)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 12 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 72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 ,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CNFDS)进行评分 ,所有患者进行CT/MRI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CRP异常组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为 ( 8 0 6± 5 47)mg/L ,白细胞数为 ( 10± 4)× 10 9/L ,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 ( 6 43± 2 78)mg/L和 ( 9± 3)× 10 9/L ;脑梗死发生率 ( 42例 )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 ( 2 3例 ) ;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也较CRP正常组高 ( 32例 ,17例 )。CRP的异常组患者CNFDS评分较高 ,中位数为 18( 6~ 35 ) ,且预后不良。结论 CRP水平是反映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C反应蛋白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