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测定尿液及脑脊液蛋白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望平 胡盈莹 陈金花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 寻找及建立 1种不粘附比色杯 ,灵敏度高的准确的微量蛋白自动分析法。方法 改良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结果 其线性范围上限达 8.0 0 g/L ,回收率手工法为 89.2 %,自动法为 10 5 .6 %,有良好的精密度 (CV =6 .0 0 %) ,灵敏度为单... 目的 寻找及建立 1种不粘附比色杯 ,灵敏度高的准确的微量蛋白自动分析法。方法 改良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结果 其线性范围上限达 8.0 0 g/L ,回收率手工法为 89.2 %,自动法为 10 5 .6 %,有良好的精密度 (CV =6 .0 0 %) ,灵敏度为单一钨酸比浊法的 12~ 2 2倍 ,该法与单一钨酸比浊法的相关性良好 ,回归方程为Y=1.1881X - 0 .32 0 5 ,r为 0 .96 92 ,进行配对t检验 ,t=0 .40 2 ,P >0 .0 5 ,说明两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该法具有不粘附比色杯 ,又有灵敏度高、准确的优点 ,标本用量少 ,适用于自动分析 ,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 测定 尿液 脑脊液蛋白 尿蛋白
下载PDF
双缩脲双波长自动分析法测定脑脊液总蛋白含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彤 刘志浩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584-585,共2页
目的 在全自动分析仪上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脑脊液蛋白双缩脲测定法。方法 在日产 7170A全自动分析仪上 ,用双缩脲法测定脑脊液蛋白含量。结果 双缩脲法测定脑脊液蛋白准确度高 ,精密度好 ,与磺基水杨酸比浊法有很好的相关性 ,而且重... 目的 在全自动分析仪上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脑脊液蛋白双缩脲测定法。方法 在日产 7170A全自动分析仪上 ,用双缩脲法测定脑脊液蛋白含量。结果 双缩脲法测定脑脊液蛋白准确度高 ,精密度好 ,与磺基水杨酸比浊法有很好的相关性 ,而且重现性优于比浊法 ,两法相比 ,P <0 .0 1,有较显著的差异。结论 在全自动分析仪上用双缩脲法测定脑脊液蛋白是一种简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缩二脲反应 脑脊髓液 自动分析 总蛋白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含量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3
作者 吴志英 刘吉林 姚崇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10-13,共4页
作者对37例急性脑血管意外(ACVD)CSF的Ig和总蛋的(TP)进行了测定。结果31例脑血栓形成(CTB)组除Ig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TP、IgA等均有显著差异:6例颅内出血(ICH)组的各种Ig系列指标和IgG/TP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有显著差异,IgG/T... 作者对37例急性脑血管意外(ACVD)CSF的Ig和总蛋的(TP)进行了测定。结果31例脑血栓形成(CTB)组除Ig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TP、IgA等均有显著差异:6例颅内出血(ICH)组的各种Ig系列指标和IgG/TP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有显著差异,IgG/TP尤然。据此,在ACVD中,IgG/TP似可作为鉴别CTB与ICH的一个重要指标。在ACVD的CSF中,β_2-M总体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后两者之间的差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脑脊髓液 中风
下载PDF
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自身抗体在脱髓鞘疾病的研究
4
作者 曹起龙 杨左廉 +10 位作者 尹玲 朱克 王国平 于国平 沈文梅 蒋滋慧 王会信 刘农乐 赵强 周廷冲 李春梅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16-19,共4页
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自身抗体固相发光免疫分析法,是一项免疫检测新技术,目前国外尚未见到对脱髓病研究的报道。本文作者于1988.5~1989.3首先采用本法并证实其可靠性后,进入临床研究,对36例脱髓鞘病及20例其他CNS疾病者的对照组,... 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自身抗体固相发光免疫分析法,是一项免疫检测新技术,目前国外尚未见到对脱髓病研究的报道。本文作者于1988.5~1989.3首先采用本法并证实其可靠性后,进入临床研究,对36例脱髓鞘病及20例其他CNS疾病者的对照组,用三项免疫指标行对比分析。CSFMBP自身抗体含量及其和同量IgG自身抗体的百分比值分别为69.23±11.95ng/ml及3.24±0.52ug/mg±gG和对照组相比,P值分别为<0.05及<0.001,有显著差异,对本病诊断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免疫法 脱髓鞘疾病 MBP
下载PDF
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向迅捷 徐才邦 +4 位作者 孙留中 黄华 庞鸣琰 冉江 沈曲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559-56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脑室穿刺后,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对照组患者行脑... 目的探讨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脑室穿刺后,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对照组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或腰大池外引流,两组均待脑脊液蛋白浓度<500 mg/L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的脑脊液蛋白含量及等待分流手术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颅内感染发生率、分流管堵管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待分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颅内感染发生率、分流管堵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缩短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等待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时间的方法,且不会增加患者颅内感染及分流管堵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置换 脑脊液异常脑积水 脑室冲洗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室外引流 腰大池外引流 脑脊液蛋白 手术时间
下载PDF
脑脊液糖及脑脊液蛋白对新生儿GBS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熊星宇 赵培丽 朱慧花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糖及脑脊液蛋白水平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7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并确诊为GBS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148例,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46)和预后良好组(n=1... 目的探讨脑脊液糖及脑脊液蛋白水平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7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并确诊为GBS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148例,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46)和预后良好组(n=102)。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GBS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预后不良影响因素,曲线拟合分析脑脊液糖、脑脊液蛋白与GBS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糖、脑脊液蛋白对新生儿GBS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构建预测GBS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预后不良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验证。结果是否顺产、住院时间、休克、脑脊液白细胞异常、脑脊液蛋白为新生儿GBS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脑脊液糖含量是保护因素。脑脊液糖、脑脊液蛋白预测新生儿GBS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796,其截断点为1.67 mmol/L、1.46 g/L。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脑脊液糖和脑脊液蛋白均是新生儿GBS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本研究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度和临床决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糖 脑脊液蛋白 新生儿 GBS化脓性脑膜炎
原文传递
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杨红 汤可娜 +3 位作者 仲星星 韩露 朱德生 管阳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11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面神经瘫痪将患者分为面神经正常组与...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11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面神经瘫痪将患者分为面神经正常组与瘫痪组,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生化特征;根据脑脊液蛋白值将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轻度偏高组与异常偏高组,比较3组间面神经瘫痪数量的变化;分析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相关性。结果面神经正常组与瘫痪组之间患者性别、年龄、残疾量表评分(≥3)、上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肺部感染及近期疫苗接种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脊液蛋白、免疫球蛋白G(Ig G)、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QALB)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不同脑脊液蛋白水平患者面神经瘫痪数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48,P=0.03);脑脊液蛋白水平与面神经瘫痪数量呈正相关(r=0.288,P<0.01)。结论 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值越高面神经瘫痪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脑脊液蛋白有助于GBS患者面神经瘫痪的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脊液蛋白 面神经瘫痪
下载PDF
伴麻痹性痴呆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指标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丁琦超 陆悦 +1 位作者 孙旭 毕晓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18-522,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伴与不伴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GPI)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伴GPI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可协助实现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纳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 目的通过比较伴与不伴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GPI)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伴GPI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可协助实现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纳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收住院的104名神经梅毒患者,其中伴GPI组患者59例,不伴GPI组患者45例。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伴GPI组与GPI组的脑脊液蛋白含量、中性粒细胞数、粒淋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的患者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脑脊液蛋白≥755 mg/L、NLR≥2.8,临床表现无肢体无力是神经梅毒患者伴发GPI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伴GPI的神经梅毒患者常常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或(和)精神行为异常。当就诊的神经梅毒患者的NLR≥2.8,脑脊液蛋白≥755 mg/L,且临床表现症状无肢体无力时,临床医生在结合其临床症状后需警惕其合并GPI的可能,尽早进行认知功能,精神症状评估,并实施干预,有助于减缓甚至逆转神经梅毒患者的认知功能残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麻痹性痴呆 脑脊液蛋白 肢体无力 粒淋比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敏 周招华 +4 位作者 邓仕标 张洁妤 余婷 朱德生 何云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周围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周围神经髓鞘损...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周围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组与轴索变性组,并比较2组患者间的临床、生化特征;分析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的相关性。结果·髓鞘损伤组与轴索变性组之间患者性别、年龄、Hughes残疾量表评分、上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皮肤过敏、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及免疫球蛋白G(IgG)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组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IgG与24 h鞘内IgG合成率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周围神经轴索变性组(P<0.01);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周围神经髓鞘损伤呈正相关(r=0.345,P=0.001)。结论·GBS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越高,周围神经髓鞘损伤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脑脊液蛋白水平的分析有助于GBS患者周围神经髓鞘损伤免疫机制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 吉兰-巴雷综合征 周围神经 脑脊液蛋白 髓鞘损伤
下载PDF
消化道感染后的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永生 杜秦川 白向东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感染后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4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发病前有无消化道感染诱因分为腹泻组和非腹泻组,比较两组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脑脊液蛋白... 目的探讨消化道感染后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4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发病前有无消化道感染诱因分为腹泻组和非腹泻组,比较两组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脑脊液蛋白定量、各种免疫球蛋白定量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结果腹泻组和非腹泻组脑脊液总蛋白和各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泻组周围神经轴突损害程度重于非腹泻组,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两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感染后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个特殊的亚型,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肌电图 脑脊液蛋白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与致残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鹭 李梅 +2 位作者 仲星星 汤可娜 管阳太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disorders,NMOSD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临床致残状况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08例NMOSD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临床扩展致残量表评...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disorders,NMOSD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临床致残状况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08例NMOSD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临床扩展致残量表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将患者分为独立行走受限与不受限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生化特征;根据脑脊液蛋白值将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与异常组,并比较两组间EDSS评分的变化;分析脑脊液蛋白与临床致残状况的相关性。结果独立行走受限组与不受限组之间患者年龄、二便障碍、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N%)、脑脊液蛋白、脑脊液Ig G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病程、视力损害、AQP4抗体、24 h鞘内合成率、寡克隆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同脑脊液蛋白水平与患者EDSS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13,P=0.002);脑脊液蛋白水平与独立行走受限呈正相关(r=0.286,P<0.01)。结论 NMOSD患者脑脊液蛋白值越高,患者致残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脑脊液蛋白有助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致残状况的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脑脊液蛋白 EDSS评分 病情评估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14—3—3蛋白与脑脊液蛋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丽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脑脊液(CSF)中14—3—3蛋白与脑脊液蛋白在病程中的变化情况,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43例GBS患者发病后3d内、第1,2,4,12周的脑脊液14—3—3蛋白含量,并同时... 目的观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脑脊液(CSF)中14—3—3蛋白与脑脊液蛋白在病程中的变化情况,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43例GBS患者发病后3d内、第1,2,4,12周的脑脊液14—3—3蛋白含量,并同时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脑脊液蛋白含量。观察脑脊液14—3—3蛋白与脑脊液蛋白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GBS组在发病3d内、第1,2,4,12周脑脊液14—3—3蛋白含量分别为(6.339±2.356)、(8.569±3.454)、(14.561±6.621)、(9.563±3.486)、(6.262±2.643)ng/ml,脑脊液蛋白分剐为(O.336±0.126)、(O.368±0.102)、(0.653±0.246)、(0.446±0.178)、(0.364±0.158)g/L。GBS组脑脊液14—3—3蛋白第1、2、4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组脑脊液蛋白第2、4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14—3—3蛋白含量与脑脊液蛋白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GBS脑脊液中14—3—3蛋白含量的变化可引起脑脊液蛋白含量发生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14—3-蛋白 脑脊液蛋白 相关性
原文传递
14—3—3蛋白与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诊断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丽 梅风君 张小宁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观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急性期脑脊液中是否存在14-3—3蛋白,探讨其与GBS早期诊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K汀方法检测40例GBS患者起病后3d内、第7天、第14天脑脊液14—3—3蛋白浓度,对照组为10例同期骨科手术患者及25... 目的观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急性期脑脊液中是否存在14-3—3蛋白,探讨其与GBS早期诊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K汀方法检测40例GBS患者起病后3d内、第7天、第14天脑脊液14—3—3蛋白浓度,对照组为10例同期骨科手术患者及25例同期住院的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并同时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脑脊液蛋白;观察早期GBS患者脑脊液中14—3—3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与脑脊液蛋白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GBS组在起病后3d内、第7天、第14天脑脊液中测得的14.3—3蛋白含量分别为(6.237±2.627)ng/mL、(8.369±3.003)ng/mL、(13.431±6.461)ng/mL;脑脊液蛋白含量分别为(0.308±0.113)g/k、(0.378±0.135)gm、(0.587±0.273)g/L:GBS组脑脊液14.3.3蛋白最早可于起病后20-48h出现,其含量在起病后第7天、第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组脑脊液蛋白含量在起病后第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14.3—3蛋白含量与脑脊液蛋白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GBS早期脑脊液中存在14—3—3蛋白,其含量增高可使脑脊液蛋白量随之增高;用ELISAKiT方法检测脑脊液中14—3—3蛋白浓度可用于GBS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蛋白 脑脊液蛋白 吉兰-巴雷综合征
原文传递
脑脊液蛋白在评估败血症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娜 龚小慧 +4 位作者 裘刚 马俐 陈豪 陈一欢 颜崇兵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 探讨脑脊液蛋白在评估败血症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共80例.于临床诊断败血症24 h内完善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蛋白结果.于... 目的 探讨脑脊液蛋白在评估败血症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共80例.于临床诊断败血症24 h内完善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蛋白结果.于纠正胎龄6个月时根据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DQ),DQ〉85分为预后良好组,DQ≤85分为预后不良组.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脑脊液蛋白在评估败血症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脑脊液蛋白含量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05.56±582.85)mg/L比(1367.92±362.29)mg/L,t=-6.019,P〈0.01].脑脊液蛋白水平对不良神经系统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95%CI 0.711~0.927,P〈0.05],脑脊液蛋白临界值为1560 mg/L,特异度75.5%,敏感度81.5%.结论 脑脊液蛋白含量对评估败血症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早产儿 脑脊液蛋白 GESELL发育量表 神经发育预后
原文传递
淋巴细胞亚群及脑脊液蛋白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君玲 李蔚沁 张利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脑脊液蛋白对评估急性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早期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20年3月住院确诊的60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病情、Hughes量表评分将患儿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脑脊液蛋白对评估急性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早期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20年3月住院确诊的60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病情、Hughes量表评分将患儿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有无前驱感染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脑脊液蛋白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GB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0例患儿中男33例、女27例,中位年龄5.30岁,其中重症GBS患儿33例(55%)。重症组外周血CD3^(+)低于轻症组,CD3-CD19^(+)、脑脊液总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总蛋白/微量白蛋白为重症GB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BS急性期轻、重症患儿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紊乱。GBS急性期监测脑脊液蛋白水平及分类有助于评估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脑脊液蛋白 神经免疫反应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王薇 彭冶涵 +2 位作者 崔晔 任玉峰 李森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和面神经瘫痪的联系.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8例GB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面神经瘫痪情况分成面神经瘫痪组和面神经正常组,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 目的 探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和面神经瘫痪的联系.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8例GB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面神经瘫痪情况分成面神经瘫痪组和面神经正常组,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生化和临床特征.将患者按照脑脊液蛋白值分为脑脊液蛋白异常偏高组、脑脊液蛋白轻度偏高组,分析面神经瘫痪和脑脊液蛋白的联系.结果 在脑脊液蛋白水平上,面神经正常组和面神经瘫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面神经瘫痪发生率上,脑脊液蛋白异常偏高组和轻度偏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BS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越低,面神经瘫痪发生风险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脊液蛋白 面神经瘫痪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脑脊液IgG指数与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傅珏 周月平 朱德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IgG)指数与脑脊液蛋白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脑脊液蛋白水平,将57例GBS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16例)与异常组(4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上呼吸道感...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IgG)指数与脑脊液蛋白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脑脊液蛋白水平,将57例GBS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16例)与异常组(4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上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残疾量表评分(≥3分)、颅神经症状及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等]及生化特征[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QALB)、IgG、IgG指数及24h鞘内IgG合成率等]的变化;根据脑脊液IgG指数将57例患者分为脑脊液IgG指数正常组(43例)与异常组(14例),比较2组脑脊液蛋白的变化;采用Peason相关分析分析脑脊液IgG指数与脑脊液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GBS患者脑脊液蛋白正常组临床特征与异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脊液蛋白、QALB、IgG、IgG指数及24h鞘内IgG合成率等生化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脊液IgG指数正常组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异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9.00,P<0.01)。Peason相关性分析:脑脊液IgG指数与脑脊液蛋白呈正相关(r=0.377,P<0.01)。结论 GBS患者脑脊液IgG指数越大脑脊液蛋白水平越高,两者的关系有助于GBS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脊液蛋白 IGG指数
下载PDF
急性脊髓炎激素治疗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加璐 张朝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早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2009年收治的76例急性脊髓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按照类固...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早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2009年收治的76例急性脊髓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按照类固醇激素治疗的不同方式,分甲基强的松龙组(甲强组)和氢化可的松组(氢考组),对两组的早期疗效进行比较。并对甲强组患者的性别、年龄、MRI脊髓受累情况、脑脊液中细胞数及蛋白含量与急性脊髓炎患者早期恢复情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急性脊髓炎恢复早期,甲强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3.44±0.389分,氢考组提高2.04±0.282分,P=0.005;甲强组中,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4.18±0.518分,正常组提高2.38±0.508分,P=0.022。结论大剂量甲强龙冲击疗法在治疗急性脊髓炎上优于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疗法,尤其在脑脊液蛋白含量高于正常的患者中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类固醇激素 脑脊液蛋白含量 疗效
下载PDF
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脑脊液总蛋白变化特点
19
作者 刘克洪 胡晓华 +3 位作者 金晓东 周卫 李冲桥 王红霞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409-411,415,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意识障碍患者脑脊液总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其对脑积水的预测价值和治疗评估。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入院时依据CRS-R评分把患者分为植物状态组和最小意识状态组。所有意识障碍... 目的 探讨不同意识障碍患者脑脊液总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其对脑积水的预测价值和治疗评估。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入院时依据CRS-R评分把患者分为植物状态组和最小意识状态组。所有意识障碍患者每15天行腰穿抽取脑脊液和头颅CT检查,连续6次测量脑脊液总蛋白数值和头颅CT评估。依据患者最终的转归分为脑积水患者和非脑积水患者。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意识状态患者脑脊液总蛋白的变化特点及脑积水的发生率;分析脑脊液总蛋白与脑积水的关系,讨论脑脊液总蛋白增高引起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和时机。结果 植物状态组脑脊液总蛋白水平高于最小意识状态组;植物状态组脑积水发生率高于最小意识状态组,脑脊液总蛋白数值在脑积水患者高于非脑积水患者。对发生脑积水患者治疗后脑脊液总蛋白下降,且患者意识状态有明显改善。结论 脑脊液总蛋数值与意识障碍程度成正比,脑脊液总蛋白数值高的患者脑积水发生率高,早期治疗脑积水可以降低脑脊液总蛋白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脑脊液总蛋白 脑积水
下载PDF
神经梅毒血清治疗有效对脑脊液治疗有效的预测作用
20
作者 陈玲 白春峰 +3 位作者 周佳君 叶葳 李俊恒 邵森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5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在HIV阴性的神经梅毒(NS)患者中,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治疗有效是否能预测脑脊液(CSF)治疗有效。方法共纳入杭州市西溪医院初诊NS患者99例,在常规袪梅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并分析血清RPR治疗有效与... 目的探讨在HIV阴性的神经梅毒(NS)患者中,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治疗有效是否能预测脑脊液(CSF)治疗有效。方法共纳入杭州市西溪医院初诊NS患者99例,在常规袪梅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并分析血清RPR治疗有效与脑脊液RPR、白细胞计数及蛋白质含量治疗有效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血清RPR与CSF-RPR明显相关(rs=0.412,P<0.01),与CSF中白细胞计数及蛋白质含量无明显相关性;3、6、12个月血清RPR治疗有效比例分别为为25.7%、48.4%、52%,血清RPR治疗有效对CSF蛋白质治疗有效预测作用较差;除去对CSF蛋白质治疗有效的预测作用,3个月血清RPR治疗有效对脑脊液治疗有效的阳性预测值(PPV)为14.3%~75%,6个月PPV为63.6%~92.9%,12个月PPV为80%~91.7%。结论血清RPR治疗有效对CSF-RPR治疗有效及CSF白细胞治疗有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对CSF蛋白质治疗有效的预测作用较差;由于3个月各指标预测值均较低,因此建议治疗后6个月复查脑脊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