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红花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1
1
作者 辛勤 李秀芳 +2 位作者 司端运 刘善庭 戴伟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 :观察丹参红花注射液 (丹参、西红花等 )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复制急性实验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 ,观察丹参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脑指数、脑含水量、脑血管通透性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参红花注射液 (丹参、西红花等 )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复制急性实验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 ,观察丹参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脑指数、脑含水量、脑血管通透性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丹参红花注射液 (7.2 ,14 .4mg·kg-1)能明显减轻大鼠急性脑缺血所引起的脑指数、脑含水量的病理变化。同时降低脑内毛细血管通透性 ,维持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的正常。结论 :丹参红花注射液有明显的脑缺血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注射液 脑缺血 脑指数 毛细血管通透性 脑组织形态
下载PDF
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对缺血/再灌流脑损害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2
2
作者 帅杰 董为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蛋白激酶C(PKC)与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有密切关系,且证明可调节一氧化氮(NO)合酶的活性。灯盏花素可抑制PKC的活性,其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作用和机制需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流模型... 目的蛋白激酶C(PKC)与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有密切关系,且证明可调节一氧化氮(NO)合酶的活性。灯盏花素可抑制PKC的活性,其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作用和机制需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流模型,对缺血脑组织NO含量、局部脑血流量(rCBF)、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脑梗塞体积进行测定。结果灯盏花素对缺血脑组织NO的产生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改善缺血脑组织的rCBF和显著降低MPO活性。结论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与NO的变化无关,其主要是通过抑制PKC、增加rCBF和降低缺血脑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浸润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灯盏花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7
3
作者 孙玉衡 伍期专 +6 位作者 姚存姗 黄世昌 唐朝枢 李振光 包鹤丘 李松 周伟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供血不全发作 (TIA)和脑血栓形成以及疑似脑供血不全发作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有机溶剂抽提 ,并进一步分离出溶血磷脂酸 ,以定磷方法测定。结果 TIA和脑血栓形成以及疑似脑供血不全发作患者血...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供血不全发作 (TIA)和脑血栓形成以及疑似脑供血不全发作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有机溶剂抽提 ,并进一步分离出溶血磷脂酸 ,以定磷方法测定。结果 TIA和脑血栓形成以及疑似脑供血不全发作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 0 0 μmol/L± 0 70 μmol/L) ,分别为 2 14 μmol/L± 1 0 2 μmol/L、1 5 0 μmol/L± 0 85 μmol/L、1 73μmol/L± 1 14 μmol/L血浆 (P <0 0 5 )。经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血药物治疗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下降。结论 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溶血磷脂酸类 诊断 TIA 脑血栓 卒中
原文传递
三七皂甙对脑组织血液供应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4
4
作者 马丽焱 王春兰 +3 位作者 张琪 杜力军 陈建民 肖培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三七皂甙(PNS)对脑组织血液供应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流量仪动态监测软脑膜微循环的变化以及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脑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结果PNS25、50mgkg-1iv明显扩张麻醉小鼠软... 目的研究三七皂甙(PNS)对脑组织血液供应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流量仪动态监测软脑膜微循环的变化以及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脑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结果PNS25、50mgkg-1iv明显扩张麻醉小鼠软脑膜微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加快血流速度;但对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引起的脑血流量的减少没有作用。PNS(50、100mgkg-1ip,×3d)明显延缓缺血组织ATP的分解,改善能量负荷。结论PNS可通过增加组织血液供应改善能量代谢,从而保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甙 脑缺血 血流量 能量代谢 中药
下载PDF
栓线长度、直径及大鼠体重与栓线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8
5
作者 辛世萌 刘远洪 聂志余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为提高栓线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MCAO)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探讨大鼠体重、栓线插入长度和直径与MCAO模型成功的关系。方法 :利用 2× 2× 2析因设计 ,通过检测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塞体积 ,分析大鼠体重、栓线插入... 目的 :为提高栓线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MCAO)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探讨大鼠体重、栓线插入长度和直径与MCAO模型成功的关系。方法 :利用 2× 2× 2析因设计 ,通过检测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塞体积 ,分析大鼠体重、栓线插入长度和直径与MCAO模型成功的关系。结果 :大鼠体重、栓线直径两水平之间有差异 (P <0 0 5) ,栓线插入长度两水平之间无差异(P <0 0 5) ;大鼠体重、栓线直径之间有正交互作用 (P <0 0 5) ,其余两两之间以及三者之间无交互作用 (P >0 0 5)。结论 :最佳造模方案是大鼠体重 2 50~ 30 0g、线长 17mm或 18mm、线直径 0 2 8mm ,该方案制作的MCAO模型成功率高 ,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线插入长度 栓线直径 局灶性脑缺血 动物模型
下载PDF
Autophagy and inflamm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被引量:106
6
作者 Yun Mo Yin-Yi Sun Kang-Yong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8期1388-1396,共9页
Appropriate autophagy has protective effects on ischemic nerve tissue,while excessive autophagy may cause cell death.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rvival of nerve cells and the recovery of... Appropriate autophagy has protective effects on ischemic nerve tissue,while excessive autophagy may cause cell death.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rvival of nerve cells and the recovery of neural tissue after ischemia.Many studies have foun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autophagy and inflamm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schemic stroke.This study outlines recent advances regarding the role of autophagy in the post-strok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s follows.(1)Autophagy inhibits inflammatory responses caused by ischemic stimulation through mTOR,the AMPK pathway,and inhibition of inflammasome activation.(2)Activation of inflammation triggers the formation of autophagosomes,and the upregulation of autophagy levels is marked by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utophagy-forming markers LC3-II and Beclin-1.Lipopolysaccharide stimulates microglia and inhibits ULK1 activity by direct phosphorylation of p38 MAPK,reducing the flux and autophagy level,thereby inducing inflammatory activity.(3)By blocking the activation of autophagy,the activation of inflammasomes can alleviate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Autophagy can also regulate the phenotypic alternation of microglia through the nuclear factor-κB pathway,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neural tissue after ischemia.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me drugs such as resveratrol can exert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by regulating the autophagy-inflammatory pathway.These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autophagy-inflammatory pathway may provide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PHAGY cerebral ischemia function INFLAMMASOME INFLAMMATION ischemia/refusion ischemic stroke MACROAUTOPHAGY NEUROINFLAMMATION 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
下载PDF
灯盏花注射液对脑缺血损伤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86
7
作者 陈康宁 董为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84-686,共3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注射液对神经元缺血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流模型 ,观察了灯盏花注射液对蛋白激酶C活性、神经元内游离钙浓度及皮层局部脑血流的影响。结果 :发现灯盏花注射液可以防止脑缺血 /再灌流诱发的蛋白激酶... 目的 :研究灯盏花注射液对神经元缺血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流模型 ,观察了灯盏花注射液对蛋白激酶C活性、神经元内游离钙浓度及皮层局部脑血流的影响。结果 :发现灯盏花注射液可以防止脑缺血 /再灌流诱发的蛋白激酶C的激活、钙超载及皮层局部血流的降低。结论 :灯盏花注射液可以抑制蛋白激酶C的激活 ,防治神经元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注射液 脑缺血 再灌流 防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9
8
作者 周林江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卒中样起病且发病时间在 6h以内、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 2 1例患者进行DWI和常规MRI扫描。结果DWI诊断脑梗死 16例 ,其最终临床诊断均为急性脑梗死 ,DWI阴性 ...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卒中样起病且发病时间在 6h以内、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 2 1例患者进行DWI和常规MRI扫描。结果DWI诊断脑梗死 16例 ,其最终临床诊断均为急性脑梗死 ,DWI阴性 5例 ,其最终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WI所见高信号区域的同一部位在以后的CT和 (或 )MRI随访中均有脑梗死病灶 ;DW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 10 0 % ,常规MR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敏感度为 2 5 % ,特异度为 10 0 %。结论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高度准确 ,其敏感度明显高于常规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回波平面成像 诊断 超急性期脑梗死
原文传递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9
9
作者 郭景春 程介士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采用微透析技术及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 缺血时谷氨酸及门冬氨酸含量明显升...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采用微透析技术及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 缺血时谷氨酸及门冬氨酸含量明显升高,再灌后逐渐回降;电针组上述两种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缺血组,再灌后亦如此。结论 电针可抑制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的过量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脑缺血 氨基酸类 电针疗法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大鼠脑缺血模型DNA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3
10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2 位作者 卞杰勇 强华 夏春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研究caspase-3抑制剂Ac-DEVD-CMK及calpain抑制剂ALLN干预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经左侧侧脑室注射DEVD或/和ALLN及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后,制作大鼠左侧MCA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TTC... 目的研究caspase-3抑制剂Ac-DEVD-CMK及calpain抑制剂ALLN干预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经左侧侧脑室注射DEVD或/和ALLN及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后,制作大鼠左侧MCA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情况;并分别于缺血2h再灌注24h或48h检测鼠脑中单、双链DNA断裂情况。结果溶剂DMSO预处理组的各项指标与MCAO模型组无明显差异;DEVD或ALLN治疗后缺血侧脑中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二者合用作用最强。结论Caspase-3与calpain均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对此进行治疗干预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大鼠 脑缺血 DNA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5
11
作者 卢洁 李坤成 杜祥颖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 探讨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应用。方法 对 5例正常人及2 0例临床诊断TIA的病人行常规CT头颅平扫及CT脑灌注成像。在常规轴面CT扫描后一般选取基底节层面 ,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 ,同时开始持续 40s的单层连续动态... 目的 探讨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应用。方法 对 5例正常人及2 0例临床诊断TIA的病人行常规CT头颅平扫及CT脑灌注成像。在常规轴面CT扫描后一般选取基底节层面 ,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 ,同时开始持续 40s的单层连续动态扫描 ,重建的 40幅动态图像使用CT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 ,获得灌注图像。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到达峰值时间及血流量 ,对这些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CT脑灌注成像显示脑灰质灌注高于脑白质。正常人脑灰质的血流量及达峰时间分别为 378 2ml·min-1·L-1、7 8s ;脑白质分别为 112 5ml·min-1·L-1、9 9s。 2 0例TIA患者中有 15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 ,表现为达峰时间延迟 ;另外 5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2 0例患者患侧局部灌注达峰时间 (TP)延长及对侧的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 (11 8± 4 4)s和 (9 1±3 1)s,经配对t检验 :t=5 2 77,P <0 0 1;脑血流值分别为 (2 2 3 5± 38 7)ml·min-1·L-1和 (2 2 9 1±41 4)ml·min-1·L-1,经配对t检验 ;t=1 892 ,P =0 0 74。结论 CT脑灌注成像能够为TIA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流动力学信息 ,显示灌注异常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脑灌注成像 暂时性脑缺血 血液动力学 X线计算机摄影术 TIA
原文传递
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8
12
作者 王键 赵辉 +2 位作者 李净 胡建鹏 李玉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6-220,共5页
目的 通过复制气虚血瘀证型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 ,探索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选用老年Wistar大鼠 ,采用饥饿、疲劳、寒湿、惊恐、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复制脑缺血动物模型... 目的 通过复制气虚血瘀证型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 ,探索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选用老年Wistar大鼠 ,采用饥饿、疲劳、寒湿、惊恐、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复制脑缺血动物模型。结果 通过对一般体征和微观指标的观测 ,发现模型大鼠基本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特点和现代医学脑缺血病理变化规律。结论 多因素复合作用可成功复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脑缺血 气虚血瘀证 病证结合 多因素 高脂饮食 寒湿 病理变化 饥饿 证候特点
下载PDF
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CK-BB、NSE、MBP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1
13
作者 王兴河 秦梅 +1 位作者 樊绍曾 曾纪骅 《中华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70-672,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 时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 蛋白(S100) 、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髓鞘碱性蛋白(MBP) 的水平变化。筛选其对HIBD 具... 目的 探讨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 时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 蛋白(S100) 、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髓鞘碱性蛋白(MBP) 的水平变化。筛选其对HIBD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指标。方法 采用7 日龄SD 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乙醚吸入麻醉后,用4-0 双线结扎右侧颈总动脉,恢复4 小时后,在37 ℃恒温低氧箱内,给予吸入8% 氧气和92 % 氮气混合气体2 小时。用放射免疫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对照组、缺氧缺血后6、12 、24 、48、72 、96 小时进行动态观测HIBD 后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CKBB、NSE、MBP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HIBD后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CKBB、NSE、MBP水平都有升高,但各项指标升高的时间和幅度并不一致。与对照组比较,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CKBB、NSE高峰出现较早,在24 ~48 小时都有明显增加(P<0-001),MBP的水平在72 小时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P< 0-05),并且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CKBB、NSE水平的变化具有较好相关性。结论 在HIBD时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脑损伤 儿童 S-100 CK-BB
原文传递
丁基苯酞对大脑中动脉阻断后皮层组织中花生四烯酸释放及磷脂酶A_2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4
14
作者 种兆忠 冯亦璞 《药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61-565,共5页
目的 研究丁基苯酞 (dl NBP) ,d NBP和l NBP对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 6h后缺血区皮层中花生四烯酸 (AA)释放及磷脂酶A2 (PLA2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阻断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HPLC检测AA。Northernblot检测皮层中P... 目的 研究丁基苯酞 (dl NBP) ,d NBP和l NBP对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 6h后缺血区皮层中花生四烯酸 (AA)释放及磷脂酶A2 (PLA2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阻断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HPLC检测AA。Northernblot检测皮层中PLA2 基因表达。结果 MCAO后 6h ,皮层中AA释放明显增加。于脑缺血后 5min和 12 0min ,给dl NBP(10或 2 0mg·kg- 1)和尼莫地平 (0 5mg·kg- 1)可显著抑制AA的释放。d NBP和l NBP作用比较 ,显示d NBP有与dl NBP相似的作用 ,而l NBP则无明显影响。Northern印迹结果表明 ,脑缺血 6h ,皮层中PLA2 的基因表达增强。dl NBP和d NBP(10 ,2 0mg·kg- 1,ip)皆可使表达降低 ,而l NBP对缺血脑组织中PLA2 的基因表达的升高无明显影响。结论 dl NBP和d NBP可抑制MCAO后脑组织中AA释放和PLA2 的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苯酞 花生四烯酸 磷脂酶A2 脑缺血 尼莫地平
下载PDF
黄精改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等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4
15
作者 孙隆儒 李铣 +2 位作者 郭月英 王丹 李竹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研究了黄精乙醇提取物 (PSEtOH ext.)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PSEtOH ext .及其总皂苷 (PTS)对东莨菪碱 (SCO)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影响以及PSEtOH ext .对小鼠急性脑缺血的影响和对大鼠脑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PSE... 研究了黄精乙醇提取物 (PSEtOH ext.)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PSEtOH ext .及其总皂苷 (PTS)对东莨菪碱 (SCO)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影响以及PSEtOH ext .对小鼠急性脑缺血的影响和对大鼠脑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PSEtOH ext .能促进正常小鼠的学习能力 ,PSEtOH ext .及PTS均能改善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获得障碍 ,PSEtOH ext .能明显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急性脑缺血小鼠的生存时间 ,体外实验 ,PSEtOH ext.2 0mg/mL ,10 0mg/mL可显著抑制大鼠脑组织MDA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乙醇提取物 黄精总皂苷 东莨菪碱 记忆获得障碍 急性脑缺血 丙二醛 小鼠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与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 被引量:69
16
作者 董为伟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11期32-38,共7页
电刺激小脑顶核为一种重要的条件性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途径 ,文章介绍了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及其机制 ,神经保护特点及所涉及的解剖部位 ;重点讨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理 ,并展望其临床应用及研究前景。
关键词 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 小脑顶核 电刺激 脑缺血 脑损伤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 被引量:80
17
作者 安泳潼 夏玉叶 闵旸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0年第1期35-39,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复杂,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炎症反应、半暗带去极化及细胞凋亡等共同参与了其病理生理过程。本文综述国内外相关机制研究新进展。深入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复杂,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炎症反应、半暗带去极化及细胞凋亡等共同参与了其病理生理过程。本文综述国内外相关机制研究新进展。深入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Angiogenesis and neuronal remodeling after ischemic stroke 被引量:75
18
作者 Masahiro Hatakeyama Itaru Ninomiya Masato Kanazawa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6-19,共4页
Increased microvessel density in the peri-infarct region has been reported and has been correlated with longer survival times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nd has improved outcomes in ischemic animal models.This raises... Increased microvessel density in the peri-infarct region has been reported and has been correlated with longer survival times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nd has improved outcomes in ischemic animal models.This rai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enhancement of angiogenesis is one of the strategies to facilitate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ischemic stroke.Blood vessels and neuronal cell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using various mediators and contribute to the pathophysiology of cerebral ischemia as a unit.In this mini-review,we discuss how angiogenesis might couple with axonal outgrowth/neurogenesis and work for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cerebral ischemia.Angiogenesis occurs within 4 to 7 day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in the border of the ischemic core and periphery.Post-ischemic angiogenesis may contribute to neuronal remodeling in at least two ways and is thought to contribute to functional recovery.First,new blood vessels that are formed after ischemia are thought to have a role in the guidance of sprouting axons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laminin/β1-integrin signaling.Second,blood vessels are thought to enhance neurogenesis in three stages:1)Blood vessels enhance proliferation of 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 by expression of several extracellular signals,2)microvessels support the migration of 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 toward the peri-infarct region by supplying oxygen,nutrients,and soluble factors as well as serving as a scaffold for migration,and 3)oxygenation induced by angiogenesis in the ischemic core is thought to facilita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igrated 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 into mature neurons.Thus,the regions of angiogenesis and surrounding tissue may be coupled,representing novel treatment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GENESIS AXONAL OUTGROWTH cerebral ischemia coupling functional recovery guidance NEUROGENESIS stroke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75
19
作者 罗国刚 韩建峰 +6 位作者 王琳 刘娅 陈亚芬 袁博博 霍康 袁兴运 尹益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327例发病时间≤7 d、首次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264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3例。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327例发病时间≤7 d、首次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264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3例。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综合评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并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晨起空腹血浆Hcy浓度。分析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①327例患者中,99例为IMT正常,40例为IMT增厚,188例为粥样斑块形成。在188例斑块形成的患者中,易损斑块组82例,非易损斑块组106例。②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血浆Hcy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3.6、22.3、28.6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分别为40.4%(40/99)、70.0%(28/40)、75.5%(142/188)。除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间HHcy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3组间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易损斑块组血浆Hcy浓度和HHcy发生率分别为28.9μmol/L和82.9%,高于非易损斑块组的23.4μmol/L和6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浓度增高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95%CI:1.04~1.25)结论随着血浆Hcy水平的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之升高。H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下载PDF
大鼠脑反复缺血致不可逆性学习记忆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55
20
作者 贾健民 贾健平 张昱、刘多三、饶明俐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0-77,共18页
大鼠全脑反复缺血后产生不可逆性学习记忆障碍的研究,采用4血管阻断的方法,脑反复缺血再灌流,然后长期饲养。作水迷宫试验和跳台试验,结果显示缺血后出现了显著的、不可逆的学习记忆障碍。同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额叶、颞叶、纹... 大鼠全脑反复缺血后产生不可逆性学习记忆障碍的研究,采用4血管阻断的方法,脑反复缺血再灌流,然后长期饲养。作水迷宫试验和跳台试验,结果显示缺血后出现了显著的、不可逆的学习记忆障碍。同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额叶、颞叶、纹状体、丘脑、海马、Meynert氏核中胆碱递质和AVP,发现ACh、ChAT、AVP含量显著下降。下降的时间、幅度一致,变化呈正相关。ACh、ChAT、AVP是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因而推断脑缺血后出现不可逆性学习记忆障碍与多脑区内ACh、ChAT、AVP含量显著下降有关。这对探讨临床上血管性痴呆发病机理进而开发有效的防治药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学习 记忆 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转移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