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3
1
作者 高英 高晶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2-8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2-8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肢体运功功能,并检测患者的内皮因子—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68.57%(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87,P=0.041)。观察组干预后的NO、CGRP分别为(68.21 ± 15.46)、(48.29 ± 9.04)mg/L,高于对照组的(56.23 ± 12.35)、(39.86 ± 10.75)mg/L,ET为(56.25 ± 9.71)mg/L,低于对照组的(68.34 ± 11.8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2、3.551、4.771,均P=0.000)。观察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评分为(8.69 ± 1.66)分,低于对照组的(12.02 ± 1.97)分,上肢及下肢肌力分别为(2.78 ± 0.61)、3.42 ± 0.63)级,好于对照组的(2.26 ± 0.45)、2.84 ± 0.62)级,Fugl-Meyer评分为(78.62 ± 10.33)分,高于对照组的(69.53 ± 8.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2-7.647,均P=0.000)。结论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这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 脑梗死 偏瘫 血管内皮功能 肢体功能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6
2
作者 吴淑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8-20,24,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成2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循证护理,观察护理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成2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循证护理,观察护理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I、FM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S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的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心理状况、躯体功能上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升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效果,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脑梗死 偏瘫 肢体康复训练
下载PDF
奥塔戈运动结合早期康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FMA评分、下肢肌力及MFE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90
3
作者 张红利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分析奥塔戈运动训练联合早期康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简易运动功能(FMA)评分、下肢肌力及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43)接受奥... 目的分析奥塔戈运动训练联合早期康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简易运动功能(FMA)评分、下肢肌力及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43)接受奥塔戈运动训练与早期康复。进行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比较,评定下肢肌力恢复情况,统计MFE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时间、跌倒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下肢肌力0级占比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5),下肢肌力4级占比、5级占比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下肢肌力5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FES评分、BB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TUGT时间较干预前明显减小(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MFES评分、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UGT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塔戈运动训练联合早期康复有利于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增强下肢肌力,平衡力、移动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自我跌倒效能水平明显提升,减少跌倒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塔戈运动训练 早期康复 脑梗死偏瘫 简易运动功能评分 下肢肌力 跌倒发生率
下载PDF
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进展 被引量:87
4
作者 罗坚 梁德贞 梁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占全部脑卒中的70%[1]。急性脑梗死占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首位[2],脑梗死存活患者中每年有65%-82%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0%-25%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这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枢...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占全部脑卒中的70%[1]。急性脑梗死占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首位[2],脑梗死存活患者中每年有65%-82%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0%-25%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这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的问题往往是一种综合性功能障碍,除了运动功能还有感觉、认知、语言、心理等功能障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81
5
作者 韩璐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18期1377-138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自我效能及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8年1—6月)60例、对照组(2...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自我效能及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8年1—6月)60例、对照组(2017年7—12月)56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基础护理、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随访管理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2组康复自我效能、康复训练依从性、康复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身体锻炼自我效能、应对自我效能、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ER)总分分别为(35.36±4.45)、(51.24±6.42)、(86.60±9.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0.45±4.56)、(42.45±6.34)、(72.90±8.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658,7.145,8.028,P<0.05或0.01);6~24周康复训练依从性指数曲线为一扁平直线,身体锻炼、锻炼效果监测、主动寻求建议、康复训练总依从性指数分别为(74.26±8.20)、(68.36±7.20)、(61.45±7.21)、(70.26±8.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7.06±7.12)、(60.12±7.34)、(56.12±6.45)、(63.23±7.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845,5.882,4.030,4.556,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22.32±4.12)、(32.72±5.36)、(72.45±8.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45±3.26)、(26.45±4.42)、(60.65±7.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370,6.586,7.801,P<0.05)。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养成,保持康复训练依从行为的相对稳定,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依从性曲线 阶段性护理 康复自我效能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7
6
作者 许向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介入早期康复训练。评价2组患者肌力、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ESS...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介入早期康复训练。评价2组患者肌力、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E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护理后患者肌力、ESS以及ADL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康复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患者在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肌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偏瘫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综合性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2
7
作者 李建华 陈兰 +1 位作者 米康 张敏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对脑梗塞后偏瘫患者的负性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梗塞后肢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对脑梗塞后偏瘫患者的负性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梗塞后肢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3周和治疗8周后的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17)、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17、FMA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经治疗3周和8周后观察组的HAMD-17评分、MBI评分和FMA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可以更有效改善脑梗塞后偏瘫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康复训练 心理干预 脑梗塞 偏瘫 抑郁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1
8
作者 郭闫萍 《四川中医》 2016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用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提高,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有所上升,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所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但以治疗组改善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肌力提高明显,以治疗组的改善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凸显出中西医结合外治法论治脑梗死后遗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针灸 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指导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研究 被引量:52
9
作者 吴春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4-6,1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Orem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指导脑梗死偏瘫患者家庭护理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582例入住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经CT诊断确证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比... 目的探讨采用Orem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指导脑梗死偏瘫患者家庭护理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582例入住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经CT诊断确证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时对患者的肌力、失语功能进行评定,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日常生活指数(ADL)评定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焦虑程度、自理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低,患者的肌力、失语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焦虑程度和自理能力也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家属家庭护理中,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和日常自理能力,焦虑情绪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理理论 脑梗死 偏瘫 家庭护理
下载PDF
关键点针刺法配合康复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期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49
10
作者 佟帅 苏李 +1 位作者 吕海波 刘建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评价关键点针刺法配合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处于痉挛期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44例)与康复组(42例)。针刺康复组采用关键点针刺法选取头面、胸腹、肩背、手、足、踝等部位的穴位,如攒... 目的:评价关键点针刺法配合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处于痉挛期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44例)与康复组(42例)。针刺康复组采用关键点针刺法选取头面、胸腹、肩背、手、足、踝等部位的穴位,如攒竹、膻中、肩髃、养老等,并配合常规肢体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次;康复组单纯采用常规肢体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抗痉挛疗效。结果:针刺康复组抗痉挛总有效率为90.9%(40/44),优于康复组的73.8%(32/42,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均可改善Fugl-Meyer评分及FIM评分(均P<0.05),针刺康复组优于康复组(均P<0.05),且在第1个疗程治疗后对FIM评分的改善针刺康复组即显示出优势,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关键点针刺法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痉挛期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痉挛性偏瘫 针刺疗法 康复
原文传递
针刺配合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9
11
作者 崔韶阳 许明珠 +4 位作者 王曙辉 唐纯志 赖新生 季鹏东 钟非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治疗4星期后...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治疗4星期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患者步行能力,采用Twichell-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阶段评价量表进行偏瘫肢体的Brunnstrom分期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及MB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及MBI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AC分级及下肢Brunnstrom分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是一种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有效方法 ,能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脑梗死 偏瘫 镜像疗法 靳三针疗法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健康管理与护理 被引量:43
12
作者 周在霞 张学娥 +2 位作者 岳丽华 王倩 赵琳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6期419-423,共5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健康管理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6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健康管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健康管理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6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健康管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MRC)为(50.25±3.37)分,高于对照组的(40.28±3.38)分,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上肢)为(65.44±1.08)分,高于对照组的(53.38±1.22)分,Fugl-Meyer评分(下肢)为(28.15±1.13)分,高于对照组的(26.52±1.17)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88.65±4.7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7±4.69)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571~48.536,P值均<0.01)。护理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中记忆与思维、情绪、交流、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手功能、力气及参与评分分别为(74.58±3.27)、(75.87±4.06)、(72.31±5.08)、(72.13±5.06)、(69.75±4.41)、(78.56±5.13)、(64.17±3.50)、(68.95±5.0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7±3.66)、(66.35±4.17)、(63.59±5.41)、(58.95±4.22)、(59.67±4.30)、(63.49±5.07)、(59.74±3.15)、(54.09±5.10)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144~13.701,P值均<0.01)。结论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健康管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生活活动能力,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梗死偏瘫 早期康复健康管理护理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3
作者 康可歆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3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3例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模式。两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评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3例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模式。两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评定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肌力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可明显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梗死 偏瘫 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对中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被引量:41
14
作者 周露 房芳 +2 位作者 毛丹 李可欣 姚晚侠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23期2171-2174,共4页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对中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诊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对中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诊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后进行活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运动功能各子条目;日常生活活动评定、10 m最大步行速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训练后运动功能稳定指数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后活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各项指标评定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改善中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活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脑梗死偏瘫 活动功能 平衡功能 护理
下载PDF
早期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康复作用临床观察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丽丽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7期724-725,共2页
目的:探究早期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及相关的康复训练,观察组8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率、治疗后生活质量... 目的:探究早期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及相关的康复训练,观察组8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率、治疗后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总体生理功能、健康水平、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指数、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均低于观察组,神经功能分数评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同时在Barthel指数评比中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行早期针灸治疗,可大幅度的提高患者康复率,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活力指数显著提升,神经功能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针灸 急性脑梗死 偏瘫 康复治疗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6
16
作者 郭淑红 闫贵国 段晓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6期1852-1856,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4—2017-04酒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4—2017-04酒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分别比较2组患者康复护理1个月、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结果 2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NIHSS评分均降低,且以对照组更显著,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以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恢复功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神经功能 康复效果 卒中量表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站立桌辅助作业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7
作者 宋振华 林夏妃 +6 位作者 随燕芳 余丹 汪良 潘晶晶 甘春苗 张黎 张婷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 探讨站立桌辅助站立位下作业治疗对偏瘫上肢功能活动、偏瘫侧肢体躯干肌肉肌电活动的影响。 方法 纳入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训练组采用站立桌辅助站立体位进行上肢作业治疗训练,对照... 目的 探讨站立桌辅助站立位下作业治疗对偏瘫上肢功能活动、偏瘫侧肢体躯干肌肉肌电活动的影响。 方法 纳入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训练组采用站立桌辅助站立体位进行上肢作业治疗训练,对照组则取坐位行上肢作业治疗。分别于患者初评时(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活动、偏瘫侧肢体躯干肌肉表面肌电活动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治疗前,对照组和训练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分别为(19.27±6.24)和(19.23±6.2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2组FMA评分[对照组(20.87±9.36)和(25.47±6.33)分;训练组(24.37±6.31)和(29.43±6.42)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训练组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同时间点组间比较,训练组患者FMA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②治疗前,2组患者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腹直肌、竖脊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之间的表面肌电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和训练组的股二头肌、腓肠肌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肌群的表面肌电数值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除胫骨前肌的表面肌电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外,其余各肌群的表面肌电数值以及训练组所测上述各肌群的表面肌电数值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立桌 脑梗死 功能障碍 作业治疗 表面肌电
原文传递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35
18
作者 杨孙芹 禹玲 +4 位作者 武茜 高岑 戴文俊 章晓敏 燕兰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及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2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并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康复护...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及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2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并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康复护理,2组均护理2个月并随访半年。比较2组肌力及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疗效及随访半年复发率。结果干预后,2组MI-L、FAC、Bxrthcl指数、GQOLI-74评分、步速、步频、跨步长以及患侧摆动相百分与干预前比较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步宽、患侧支撑相百分比、患侧/健侧支撑相比值以及双支撑相百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48/52)高于对照组(69.23%,36/52)(P<0.05);观察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治疗脑梗死偏瘫,可有效增强患肢肌力,改善偏瘫所致的步态异常,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中医康复护理 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 肌力
下载PDF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5
19
作者 李东阳 《黑龙江医学》 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讨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后偏瘫、失语患者恢复运动和语言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在2010-04~2012-04间,在我院住院的脑梗塞并发偏瘫、失语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普通护理,加强组29例在入院病情稳定后即开始早期护... 目的讨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后偏瘫、失语患者恢复运动和语言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在2010-04~2012-04间,在我院住院的脑梗塞并发偏瘫、失语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普通护理,加强组29例在入院病情稳定后即开始早期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的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加强组患者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达到86.2%,对照组功能恢复总有效率62.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塞病情稳定后即开始早期的护理干预,对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偏瘫 失语 早期护理干预
下载PDF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张艳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分别于患者发病24小时、48小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2组康复护理方法相同。比较2组治疗开始后1个月2组间重度及极重度...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分别于患者发病24小时、48小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2组康复护理方法相同。比较2组治疗开始后1个月2组间重度及极重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减少率,2个月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率,1~3个月累计独立行走比率。结果:治疗开始后1个月观察组重度及极重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能自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累计能独立行走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康复护理的时间越早,越能更好地恢复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超早期 康复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