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性约束与自主性扩张——乡镇政府编外用工的一个解释性框架 被引量:92
1
作者 颜昌武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106,共7页
财政供养人员的"只减不增",与基层政府工作量的"只增不减",是基层治理中一对突出的矛盾。对粤北S县的田野调查表明:乡镇政府编外用工是压力型体制下的无奈之举,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乡镇在面对复杂任务时的能动者角色... 财政供养人员的"只减不增",与基层政府工作量的"只增不减",是基层治理中一对突出的矛盾。对粤北S县的田野调查表明:乡镇政府编外用工是压力型体制下的无奈之举,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乡镇在面对复杂任务时的能动者角色;它们发展出一套基于基层自主性的扩张策略,使得国家治理链条的最末端也充盈着自主决策的元素。自主性扩张的解释框架有助于我们管窥大国治理中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张力,洞察集权与分权之间的逻辑,审视乡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角色与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地关系 乡镇职能 编制管理 编外人员 自主性扩张
原文传递
纵向政府间关系中的督察制度:以中央环保督察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75
2
作者 郁建兴 刘殷东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80,共12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亟需增强中央与地方纵向治理的制度供给。长期以来,央地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政府的执行异化是中国纵向治理中的一大难题。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政府在治理实践中明显增加督察制度的启用,但学术界对这...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亟需增强中央与地方纵向治理的制度供给。长期以来,央地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政府的执行异化是中国纵向治理中的一大难题。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政府在治理实践中明显增加督察制度的启用,但学术界对这一制度在纵向政府间关系中的角色、意义和运行机制尚缺乏系统研究。通过考察中央环保督察在浙江省的具体实施,可以看到,督察制度借助中央权威,实施自上而下的高强度控制,通过动员、进驻、反馈、整改、问责、"回头看"等完整程序,制度性地嵌入治理体系,降低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实现了对地方治理目标的纠偏,从而有效强化了制度执行,提升了纵向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关系 督察制度 中央环保督察 委托-代理理论
原文传递
督察制度变迁中的纵向治理: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14
3
作者 郁建兴 刘殷东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7-84,共8页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启动前夕正式印发,标志着环保督察正式在制度层面嵌入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凸显了中央政府推动其成为一种常态化治理工具的意志。已有研究确认了环保督察制度对回应央地纵向...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启动前夕正式印发,标志着环保督察正式在制度层面嵌入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凸显了中央政府推动其成为一种常态化治理工具的意志。已有研究确认了环保督察制度对回应央地纵向环境治理难题、降低委托-代理风险的作用,但在中央持续强化环保督察制度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应对将给环境治理带来何种实然变化尚缺乏系统阐释。第二轮督察在浙江的实施情况表明,常态化、制度化的中央督察并非追求地方政府运动式的短期执行,而是着眼考量地方政府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长期能力。相应地,地方政府开展了积极的组织调适,不仅建立健全了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机制,而且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性地实施了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从而推动央地纵向关系形成良性互动,达到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关系 督察制度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组织调适
原文传递
中央行政指导的运作机制探析——基于省级政府网站建设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叶志鹏 李蹊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4,共9页
行政指导是常规的国家治理策略,公共行政学领域却鲜有研究其运作逻辑。本研究基于控制权理论,以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为例,分别从治理模式的类别归属、地方政府的动态响应机制以及中央治理模式的转变来剖析行政指导的运作逻辑。研究发现... 行政指导是常规的国家治理策略,公共行政学领域却鲜有研究其运作逻辑。本研究基于控制权理论,以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为例,分别从治理模式的类别归属、地方政府的动态响应机制以及中央治理模式的转变来剖析行政指导的运作逻辑。研究发现:行政指导作为松散关联型治理模式的常规治理策略,在政策执行上呈现出一种"发文—响应—实践—发文"的动态机制:尽管地方政府面临较弱的激励与约束环境,但在中央"潜在制度化"压力下依据中央发文而短期、波动式提升政策执行绩效;与此同时,行政指导有助于推动地方政策创新与扩散,而创新实践又为新一轮中央行政指导创设政策方案。研究还揭示出行政指导并非最优均衡解,中央的政策优先级和产权激励决定了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其动态转变,进而型塑了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多样性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指导 央地关系 控制权 潜在制度化 政府网站建设
原文传递
央地关系、转移支付与保基层运转 被引量:3
5
作者 石磊 王奎泉 朱悦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5,共10页
本文构建了转移支付资金获取和使用过程的博弈模型,对转移支付制度、地方政府行为对保基层运转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现有转移支付制度对自有财力强的地方政府更有利;(2)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观影响下,地方政府... 本文构建了转移支付资金获取和使用过程的博弈模型,对转移支付制度、地方政府行为对保基层运转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现有转移支付制度对自有财力强的地方政府更有利;(2)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观影响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趋于扩张,财政支出结构不优;(3)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和财政收入统筹能力不足是地方政府采取策略行为的原因。因此,当前要保障基层政府收入,以缓解基层运转的现实困局,未来要推动建立公共财政目标导向的财权同公共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从根源上解决保基层运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地关系 转移支付 保基层运转
下载PDF
设区的市地方治理法治化的困境与出路
6
作者 杜侃 马博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8年第5期113-119,共7页
2015年《立法法》修改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标志着地方治理方式向法治化轨道转型,其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设区的市地方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地方决策规范化、体系化程度不足。而其根源主要在于,一方面设区的市... 2015年《立法法》修改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标志着地方治理方式向法治化轨道转型,其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设区的市地方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地方决策规范化、体系化程度不足。而其根源主要在于,一方面设区的市地方治理权限的法律规定模糊,另一方面设区的市地方治理空间面临体制难题。有鉴于此,设区的市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的出路主要在于:首先,以事权改革推进央地立法分权;其次,积极运用法律解释权,澄清有关模糊法律规范;最后,建构设区的市地方治理的法治化决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 地方治理法治化 地方决策 央地关系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改革的历史演进与制度逻辑——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
7
作者 钱海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3-48,共6页
在我国发展与改革的历程中,地方政府的职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形成了发展主义取向、勇于体制创新、政绩导向及地方政府相互间竞争的特征。在我国现有的制度结构中,中央与地方... 在我国发展与改革的历程中,地方政府的职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形成了发展主义取向、勇于体制创新、政绩导向及地方政府相互间竞争的特征。在我国现有的制度结构中,中央与地方关系塑造着地方政府的职能。通过提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和制度化水平,有助于推进地方政府责任制建设,提升中央对于地方的治理水平,有效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职能改革 央地关系 现代化
下载PDF
央地视域下政策执行异化分析——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改气(电)”政策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张明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年第4期88-94,共7页
公共政策与政策结果并非总是呈现出线性的关系,原因就在于政策执行的异化。对政策执行异化这一问题,既有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同时也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对中国政策执行问题的研究要基于央地关系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京津冀及... 公共政策与政策结果并非总是呈现出线性的关系,原因就在于政策执行的异化。对政策执行异化这一问题,既有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同时也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对中国政策执行问题的研究要基于央地关系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改气(电)”政策过程的考察,基于央地视域揭示出中国政策执行的三个典型特征:目标考核+“自我施压”的执行架构、量化考核+“一刀切”的执行逻辑和责任追究+“考核优先”的任务取向。这三个特征能够解释中国政策执行的异化现象,也为我国“煤改气(电)”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地关系 政策执行 “煤改气(电)”政策
下载PDF
中国分配问题的法治思考:制度与逻辑之维
9
作者 祝远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11,共7页
在分配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有必要认真理解中国的分配问题。中国的分配问题有其制度性成因。由于权力无法在纵向间与横向间合理配置,造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紧张和行政权的偏大,在这两个现象的相互作用之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格局失... 在分配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有必要认真理解中国的分配问题。中国的分配问题有其制度性成因。由于权力无法在纵向间与横向间合理配置,造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紧张和行政权的偏大,在这两个现象的相互作用之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格局失衡,政府与民众的利益分配矛盾丛生,民众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要有效地解决分配问题,就要解决央地关系紧张与行政权偏大。认真对待公民权利、满足民众合理诉求,通过强化外部监督力量制约公权力内部的扩张,从央地关系紧张状态过渡到央地民关系平衡状态,为权力纵向间的合理配置创造条件。通过立法权的复位与司法权的强化,落实财税法治,对行政权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实现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各司其职,达至权力横向间关系的平衡与配置的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问题 央地关系 行政权 权力配置 制度化分权
下载PDF
政策创新的“试验-认可”分析框架——基于央地关系视角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石晋昕 杨宏山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89,共6页
在中国公共政策制度环境中,央地关系是政策创新的重要分析视角。按照政策试验中政策工具的设计者与中央对政策试验的认可度两个变量可以将公共政策创新划分为四种模式:验收模式、忽略模式、淡化模式和吸纳模式,每一种模式对应不同的央... 在中国公共政策制度环境中,央地关系是政策创新的重要分析视角。按照政策试验中政策工具的设计者与中央对政策试验的认可度两个变量可以将公共政策创新划分为四种模式:验收模式、忽略模式、淡化模式和吸纳模式,每一种模式对应不同的央地互动过程。在公共政策创新过程中,政策试验是否被推广取决于中央对政策试验的认可度,这一变量可以被进一步分为政策试验与中央关切的契合程度和政策试验绩效两方面内容,将这两个方面嵌入上述政策创新的四种模式中则可以勾勒出五条中国政策创新的运行路径。在实践中,为了提升政策创新质量,中央应当提升对地方政策试验的识别和判断能力,警惕地方对政策试验的"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地关系 政策创新 政策试验 政策绩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