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0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对免疫功能影响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73
1
作者 刘印华 赵志强 +1 位作者 李树义 张庆波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应用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每批40只小鼠,随机分为黄芪多糖组1(低剂量),黄芪多糖组2(中等剂量)和黄芪多糖组3(高剂量)以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黄芪多糖组每天灌服0.2 ml...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应用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每批40只小鼠,随机分为黄芪多糖组1(低剂量),黄芪多糖组2(中等剂量)和黄芪多糖组3(高剂量)以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黄芪多糖组每天灌服0.2 ml浓度为5、10、20 mg/ml的黄芪多糖溶液,正常对照组每天灌服0.2 ml0.9%氯化钠溶液,10 d后处死,取样测定小鼠各项免疫指标。固有免疫: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免疫:小鼠后足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体液免疫:血凝法测定小鼠血清中溶血素含量;免疫器官:对脾脏和胸腺称重计算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黄芪多糖3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芪多糖3组小鼠左右后足重量差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黄芪多糖3组小鼠抗体积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黄芪多糖3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小鼠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固有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固有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建平 陈立斌 +1 位作者 刘颖琳 王蕴慧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检测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 ,探讨正常妊娠时母体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 :健康孕妇 92例按孕周分为 3组 :中孕组 (孕周 13~ 2 7+ 6周 )、晚孕未足月组 (孕周 2 8~ 36 + 6周 )和足月组 (孕周 37~ 4 1+ 6周 ) ;... 目的 :检测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 ,探讨正常妊娠时母体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 :健康孕妇 92例按孕周分为 3组 :中孕组 (孕周 13~ 2 7+ 6周 )、晚孕未足月组 (孕周 2 8~ 36 + 6周 )和足月组 (孕周 37~ 4 1+ 6周 ) ;另取同期健康未孕生育年龄妇女 2 0例作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相对数 ,结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计算其绝对数。结果 :正常孕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 ,其中粒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均显著增加 ,单核细胞绝对数增加 ,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均显著减少 ;CD3+ 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加 ,CD4 + 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均显著减少 ,CD4 + /CD8+ 比值显著下降 ,CD8+ 细胞差异无显著性 ;NK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均显著减少。随着孕周进展 ,CD4 + 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均逐渐减少 ,CD4 + /CD8+ 比值逐渐下降 ,中孕组与晚孕未足月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妊娠期母体细胞免疫功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随着妊娠进展 ,这种抑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期 妊娠晚期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天津杀伤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桑黄提取物对肿瘤生长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车会莲 孟繁岳 +1 位作者 杜杰 李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桑黄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肿瘤作用最佳剂量的筛选。方法将清洁级C57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建立肝癌H22皮下移植瘤模型,在普通饲... 目的探讨桑黄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肿瘤作用最佳剂量的筛选。方法将清洁级C57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建立肝癌H22皮下移植瘤模型,在普通饲料饲喂的基础上采用灌胃法,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给以生理盐水,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以不同剂量桑黄提取物,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利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检测巨噬细胞功能,乳酸脱氢酶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活性,噻唑蓝(MTT)法检测LAK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活性等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观察其对脑、胸腺、肝、脾组织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桑黄提取物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瘤体比、抑瘤率及细胞免疫功能方面均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主要脏器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抗肿瘤作用的最佳剂量为200mg/(kg·bw)。结论桑黄提取物对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可显著增强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其抗肿瘤作用的最佳剂量为成人日常推荐摄入量3g/d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肿瘤 细胞免疫
下载PDF
黄芪总黄酮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T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颜培宇 于晓红 +1 位作者 张德山 闻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AF)对氢化考地松(HC)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T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HC造模后应用TAF治疗,测定淋巴细胞表型及IL-4、IFN-γ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AF)对氢化考地松(HC)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T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HC造模后应用TAF治疗,测定淋巴细胞表型及IL-4、IFN-γ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AF治疗后能够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抑制CD8+T细胞的表达,升高CD4+/CD8+比值;并且能够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而IL-4水平很低。[结论]TAF能够重建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Th0向Th1分化,维持TH1的优势状态,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黄酮(TAF) 流式细胞术(FACS) 细胞免疫
下载PDF
EV71型手足口患儿免疫相关指标变化水平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洁 陈东 +3 位作者 赵昕峰 周俊 吴丽莉 吴亦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197-2201,共5页
目的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状态与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5月-8月间医院收治的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共111例,将其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组(37例)、重症组(58例)以及危重症组(16例)... 目的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状态与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5月-8月间医院收治的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共111例,将其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组(37例)、重症组(58例)以及危重症组(16例);选择同期医院门诊51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_3^+)、Th细胞(CD_3^+CD_4^+)、Tc细胞(CD_3^+CD_8^+)、NK细胞(CD^(++)_(1656))和B淋巴细胞(CD^+_(19))数量及其所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并以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lgG、IgM、IgA及补体C_3、C_4水平。结果病例组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3^+CD_4^+表达低于对照组,CD^+_(19)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_3^+、CD_3^+CD_8^+的百分比在普通型组、重症组和危重症组中逐渐降低;而CD^+_(19)、CD^(++)_(1656)则呈相反趋势;在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方面,病例组患儿IgA、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C_3、C_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gA、IgG水平在普通型组、重症组和危重症组中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手足口病患儿EV71-IgM抗体分泌水平与CD_4^+/CD_8^+比值、补体C_4呈负相关(r=-0.213,P<0.05,r=-0.210,P<0.05),和CD^+_(19)频数、免疫球蛋白IgM呈正相关(r=0.205,P<0.05;r=0.231,P<0.05)。结论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水平与病情轻重相关,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手足口病特异性IgM抗体的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补体 抗体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6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0
6
作者 胡家光 蒋忠胜 +5 位作者 李旭 付凯 李敏基 张鹏 王晓源 覃川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观察组)和1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其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并分析胸腺法新(9例患者...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观察组)和1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其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并分析胸腺法新(9例患者因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联合使用治疗)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淋巴细胞绝对值数显著下降,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百分数、粒细胞百分数、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非使用胸腺法新组比较,使用胸腺法新组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核酸转阴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数及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联合使用胸腺法新免疫调节剂可能有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胸腺法新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马科 寇艳 +3 位作者 卢蓉 李元霞 庞随军 杜赢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2469-2472,共4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12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将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0...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12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将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0 mg采用2.0 mL生理盐水溶解后以氧气为驱动力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流量控制在6 L/min以内,2次/d,15 min/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 mg/次,1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33%(P<0.05)。治疗后,两组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和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正向调节机体免疫水平,疗效确切,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哮喘 肺功能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激素及术后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胡晓锋 何丹枫 卢树昌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激素及术后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根治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激素及术后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根治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插管后,持续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其余均与实验组相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麻醉诱导前(T0)、术毕6 h(T1)、术后1 d(T2)、术后2 d(T3)和术后3 d(T4)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簇分化抗原、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检测的方法进行术前、术后1 d、3 d、5 d应激激素含量的检测。结果 2组在T0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T2、T3时与T0时比较均显著降低,Treg在T2、T3时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实验组T2和T3时CD4+、CD4+/CD8+、Th1和Th1/Th2显著升高,Treg显著升高。而在术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应激激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3 d、5 d实验组应激激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在术后存在短暂的细胞免疫抑制状态,全麻状态下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抑制患者在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乳腺癌根治术 应激激素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肝硬化腹泻患者肠道sIgA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9
作者 林群 庞高平 丁秋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肝硬化腹泻患者肠道sIgA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低盐饮食、保肝利尿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肝硬化腹泻患者肠道sIgA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低盐饮食、保肝利尿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3次/d,连用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sIgA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肠道sIgA水平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CD4+水平及CD4+/CD8+比值较前明显上升(P<0.05),CD8+水平较前变化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8+和CD4+/CD8+比值无明显改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6.48,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腹泻具有较好疗效,能提高肠道sIgA水平和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从而增强肠道局部黏膜防御力和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泻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肠道sIgA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三七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钟媛媛 杨晓涵 +2 位作者 张要武 侯世祥 陈彤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73-576,共4页
目的考察三七多糖(PPN)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133.5、267.0、534.0 mg·kg-1·d-1的PPN多糖经口灌胃给予小鼠30 d,于试验的第30天测定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的活性。结果 PPN各剂量组的淋... 目的考察三七多糖(PPN)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133.5、267.0、534.0 mg·kg-1·d-1的PPN多糖经口灌胃给予小鼠30 d,于试验的第30天测定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的活性。结果 PPN各剂量组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PN各剂量组的左右耳片重量差值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且高、中剂量与阴性对照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PPN剂量组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且高、中剂量与阴性对照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PPN各剂量组的抗体积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且高剂量与阴性对照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PN各剂量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的吞噬率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PN可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三七多糖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淋巴细胞 迟发性变态反应 巨噬细胞 NK细胞
原文传递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曾儒欣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常规予以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血压及血糖,营养...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常规予以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血压及血糖,营养脑细胞,抗感染和保持酸碱平衡等治疗。对照组患者早期留置胃管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混悬液以50~100 m L/h的滴速持续滴注逐日加量至2000~2500 m L/d。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0.5 g研磨水化后自胃管鼻饲注入,3次/d,连用2周。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上臂三头肌肌围(MAMC)水平均较前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或P〈0.01),且联合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清CD4^+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联合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CD8^+细胞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减缓患者营养状况恶化,增强其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布拉酵母菌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宋留龙 王立胜 董晓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影响作用机制。方法:2008年8月-2013年5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58例,其中30例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影响作用机制。方法:2008年8月-2013年5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58例,其中30例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28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数据。结果:1)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方面,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2)腹腔镜组患者外周血WBC计数、CRP水平等炎症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3)ELISA检测显示,腹腔镜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4)腹腔镜手术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影响小于开腹组,表明腹腔镜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较稳定。结论: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修补术对机体造成轻微的创伤,对脏器干扰小,全身炎症反应程度轻,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干扰少,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穿孔修补术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弓形虫P30基因DNA免疫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永安 陈观今 +2 位作者 郭虹 郑焕钦 吕芳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用pcDNA_3-P30真核表达质粒直接免疫小鼠,观察所诱导的小鼠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大量制备量级质粒pcDNA_3-P30,经肌肉注射BALB/c小鼠,每隔3周接种1次,一共免疫3次。用MTT方法对脾脏的NK杀伤细胞率和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进行测定... 目的用pcDNA_3-P30真核表达质粒直接免疫小鼠,观察所诱导的小鼠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大量制备量级质粒pcDNA_3-P30,经肌肉注射BALB/c小鼠,每隔3周接种1次,一共免疫3次。用MTT方法对脾脏的NK杀伤细胞率和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进行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法对CD4+、CD8+细胞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NK细胞杀伤率为:70.0%±3.64,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为48.5%±6.06和470%±5.93,实验组NK细胞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onA刺激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空白对用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进行动态分析,可见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CD8+的数量逐渐上升,CD4+/CD8+的比率逐渐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质粒pcDNA3-p30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一定的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DNA疫苗 P30基因 细胞免疫应答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4
作者 范薇薇 夏国莲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70例在ICU住院的A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停用原有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70例在ICU住院的A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停用原有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次,3次/d,连用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评定。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CD4+及CD4+/CD8+比值均较前明显提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CD8+和对照组患者CD4+、CD8+、CD4+/CD8+比值较前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ICU AAD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能明显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ICU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苏伟 杨智 +1 位作者 王思荣 刘继云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ICU收治的62例确诊重症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ICU收治的62例确诊重症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10和CRP水平以及外周血CD4+、CD8+、CD4+/CD8+和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I-6、IL-10、CRP水平显著降低[(64.4±13.5)ng/L比(96.1±22.1)ng/L,(153.8±23.8)ng/L比(180.1±21.7)ng/L,(73.8±13.8)ng/L比(101.1±11.7)ng/L(53.7-4-18.8)mg/L比(91.3±32.8)mg/L,P〈0.05],而外周血CDg、CD8+、CD4+/CD8+升高(0.311±0.021比0.424±0.035,0.201±0.017比0.238±0.038,1.78±0.21比1.56±0.18,P〈0.05),CDl4+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上调[(38.4±11.5)%比(18.1±12.1)%,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纠正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细胞因子类 血必净注射液 细胞免疫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术后尿路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许倩 殷波 +3 位作者 孙建军 白廷菊 熊敏 华成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994-2997,3011,共5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尿路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为肾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于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行肾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根据实际所行手术方式不同分组...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尿路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为肾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于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行肾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根据实际所行手术方式不同分组,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腹腔镜手术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开放性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3 d时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3.20±36.88)ml和(8.04±2.12)d少(短)于开放性手术组(P<0.001);术后共有21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17.50%,其中腹腔镜手术组有8例尿路感染、开放性手术组有13例尿路感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共检出病原菌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株占70.83%,革兰阳性菌7株占29.17%,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两组患者术前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CD3、CD4、CD4/CD8较术前下降(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CD3、CD4、CD4/CD8分别为(54.47±5.21)%、(35.20±2.12)%、(1.36±0.23)高于开放性手术组(P<0.001)。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具有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低的优点,同时可减少机体对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开放性肾癌根治术 尿路感染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及阿帕替尼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齐曼 李萌 +3 位作者 杨方凝 刘少卿 芦秋彤 陶晶晶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43-2147,共5页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及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及药物经济学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4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及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及药物经济学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4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75 mg·m^-2·d^-1+顺铂60 mg·m^-2·d^-1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500 mg·d-1,治疗21d为1个周期,2组患者均治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比;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CD3^+、CD4^+、CD8^+和NK细胞的表达;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和Survivin的表达;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研究期间共有8名患者脱落,每组各4例,故最终各组38例。观察组总缓解率(73.67%)高于对照组(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NK细胞及CD4^+/CD8^+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CD8+有所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值及NK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血清DcR3和Survivin的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12个月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及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可控,成本-效果比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顺铂 阿帕替尼 宫颈癌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刺激足三里穴对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吴莹辉 念峰 +2 位作者 李燚 谢敏 陈伟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评价刺激足三里穴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中有关刺激足三里穴对人体免疫力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系统评价符合入组条件... 目的评价刺激足三里穴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中有关刺激足三里穴对人体免疫力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系统评价符合入组条件的文献质量,并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研究文献,包括6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刺激足三里穴实验组的CD3^+、CD4^+、IgG、Ig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刺激足三里穴对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纳入RCTs的质量低,尚需要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RCT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穴 人体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META分析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秦卫兵 杨宁 +4 位作者 崔蓉 王一峰 赵文忠 苗竹林 曾少颜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0-942,共3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收治的89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丈夫或第三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ELISA方法分析其诱导的抗HLA...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收治的89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丈夫或第三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ELISA方法分析其诱导的抗HLA-Ⅰ、Ⅱ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其中21例妊娠成功者和9例妊娠失败者体内IFN-γ+CD4+T、IL-10+CD4+T和NK细胞亚群频率变化。结果 89例患者经主动免疫治疗后,有72例妊娠,其中63例成功妊娠,妊娠成功率为87.50%;妊娠成功者中共有61例抗HLA-Ⅰ和(或)抗HLA-Ⅱ抗体转阳,总转阳率为96.83%。9例妊娠失败者中仅有1例抗HLA-Ⅰ抗体转阳,总转阳率为11.11%。妊娠成功者体内IFN-γ+CD4+T和CD56+CD16+NK细胞频率明显下降,而IL-10+CD4+T细胞频率明显升高;而妊娠失败者体内各细胞亚群无显著性改变。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显著下调机体细胞免疫应答,上调机体体液免疫应答,更利于妊娠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免疫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对H22肝癌小鼠抑瘤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金玲 刘菊妍 +1 位作者 孙升云 蒋兆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5-718,共4页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油软胶囊抗肝癌作用及对肝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灵芝孢子油高、中、低剂量组。给药7d后剥离瘤块,计算肿瘤抑制率;给药11d后检测各组小鼠网状内皮细胞...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油软胶囊抗肝癌作用及对肝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灵芝孢子油高、中、低剂量组。给药7d后剥离瘤块,计算肿瘤抑制率;给药11d后检测各组小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体液免疫功能、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TNF-α、IFN-γ生物调节因子水平。结果:高剂量灵芝孢子油对H22实体瘤的生长具有显著性的抑制作用。高、中、低剂量灵芝孢子油均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及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P<0.05,P<0.01);高、中剂量灵芝孢子油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P<0.01);高剂量灵芝孢子油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血清生物调节因子IFN-γ和TNF-α水平(P<0.05)。结论:灵芝孢子油能有效抑制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生长,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油 肝癌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