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对家兔小肠吻合口组织细胞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潘立群 陈荣明 郭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明确丹参对于消化器官吻合口修复作用的环节和机理。方法  40只实验家兔建立小肠吻合口模型 ,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HE、Masson染色 ,组织病理学观察 ,统计学处理。结果 丹参组吻合口局部的炎症反应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 目的 明确丹参对于消化器官吻合口修复作用的环节和机理。方法  40只实验家兔建立小肠吻合口模型 ,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HE、Masson染色 ,组织病理学观察 ,统计学处理。结果 丹参组吻合口局部的炎症反应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 ;肠粘膜上皮细胞再生完全并提前出现 ;平滑肌细胞再生亦较对照组为优。结论 丹参在消化器官吻合口修复的过程中具有促进正常组织细胞再生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吻合口愈合 炎症反应 细胞再生
下载PDF
桑树遗传转化的受体细胞及其再生 被引量:7
2
作者 楼程富 陆小平 潘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以近15年来国内外桑树遗传转化研究为主线,结合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动态,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组织学方面阐述了桑树受体细胞与根癌农杆菌的相互作用和TDNA在感染细胞中的转移过程。用植物形态发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叶盘转化细胞再生的主要... 以近15年来国内外桑树遗传转化研究为主线,结合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动态,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组织学方面阐述了桑树受体细胞与根癌农杆菌的相互作用和TDNA在感染细胞中的转移过程。用植物形态发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叶盘转化细胞再生的主要方式,并对植物细胞的感受态、农杆菌完成贴壁反应的先决条件、TDNA的穿壁通道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转化 根癌农杆菌 细胞再生
下载PDF
Transplantation of neonatal cardiomyocytes plus fibrin sealant restores myocardial function in a rat model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4
3
作者 LI Yong-shun GAO Bing-re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2期2022-2027,共6页
Background Most cardiac regenerative approaches can restore injured heart muscl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if fibrin sealant could help neonatal cardiomyocytes restore myocardial function in a rat model of myoc... Background Most cardiac regenerative approaches can restore injured heart muscl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if fibrin sealant could help neonatal cardiomyocytes restore myocardial function in a rat model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in adult female Sprague-Dawley (SD) rats was ligated to make a myocardial infarction model. Neonatal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from one-day male SD rats were isolated, labeled and cultured. The cell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infarcted area three weeks later. The animals were randomized into four recipient groups: (1) cardiomyocytes plus fibrin sealant (group CF, n=10); (2) cardiomyocytes alone (group C, n=10); (3) fibrin sealant recipients alone (group F, n=10); (4) control group (n=10). Four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echocardiography and Langerdoff model were used to assess heart functio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ere performed to track the implanted cardiomyocytes and detect the sex-determining region Y gene on Y chromosome. Results Echocardiography showed the fraction shortening (FS) in groups CF, C, F and control group was (27.80±6.32)%, (22.29±4.54)%, (19.24±6.29)% and (20.36±3.29)%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oup CF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 (P〈0.05). The Langendoff model revealed that the left ventricular development of peak pressure (LVDPmax, mmHg) in groups CF, C, F and control group was 104.81±17.05, 80.97±21.60, 72.07±26.17 and 71.42±17.55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oup CF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 (P〈0.05).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PCR indicated that transplanted cardiomyocytes in group CF survived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groups. Conclusion Transplanted neonatal cardiomyocytes plus fibrin sealant can survive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ed area and improve heart function greatly in rat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LANTATION myocytes cardiac myocardial infarction cell regeneration fibrin sealant
原文传递
Cell-protecting regeneration from anode carbon deposition using in situ produced oxygen and steam: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被引量:3
4
作者 Zongying Han Zhibin Yang Minfang Ha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375-2383,共9页
Carbon deposition is a primary concern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 fueled with hydrocarbon fuels, leading to cell degradation and even cell damage. Carbon elimination is expected to be a pr... Carbon deposition is a primary concern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 fueled with hydrocarbon fuels, leading to cell degradation and even cell damage. Carbon elimination is expected to be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prolong cell life. This work reports on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cell regeneration from anode carbon deposition of tubular SOFCs fabricated by phase-inversion and co-sintering techniques. The as-prepared cell exhibits a maximum power density of 0.20 W cm;at 800 ℃ fueling with wet CH;, but fails to stable operation due to severe carbon deposition.Based on thermodynamic predictions, a successive cell-protecting regeneration process is proposed to eliminate deposited carbon without oxidizing Ni catalysts, during which CH;and H;fuels are provided in circulation. Through a total of 35 cycling tests, cell performance can always successfully restore to the initial level.The possible carbon elimination mechanism i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rmodynamic and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 The feasibility of carbon elimination using in situ produced oxygen or steam through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has been revealed, providing a novel continuous operation mode for hydrocarbon-based SOF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oxide fuel cells Carbon deposition cell regeneration Carbon elimination FIRST-PRINCIPLE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莉珊 曾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4714-4721,共8页
背景:外泌体是一种可以由多种类型细胞分泌的膜性囊泡结构,富含蛋白质、脂类和RNA,可通过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信号转导而参与调控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理或病理活动。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减少肺部炎症反应、改善肺微... 背景:外泌体是一种可以由多种类型细胞分泌的膜性囊泡结构,富含蛋白质、脂类和RNA,可通过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信号转导而参与调控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理或病理活动。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减少肺部炎症反应、改善肺微血管内皮屏障通透性以及促进肺组织结构修复等作用,有望为急性肺损伤提供一种创新的治疗方式。目的:对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以“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急性肺损伤,mesenchymal stem cells,exosomes,acute lung injury”为检索词,检索1981至2018年PubMed、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相关文献,共纳入文献58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外泌体通过转移蛋白质、脂质及核酸来影响靶细胞的生理活动,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及免疫调节等生物学效应;②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携带来自间充质干细胞的某些蛋白质、脂质、DNA及RNA等生物活性物质,可能通过抗炎、抗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再生等共同机制发挥作用;③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发挥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日后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急性肺损伤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肺损伤 免疫调节 细胞凋亡 细胞再生 无细胞治疗 细胞间通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脊椎动物视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艺斐 晋康新 向孟清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88-1005,共18页
视觉是脊椎动物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视神经连通视网膜和大脑,将视觉信息传递至大脑皮层相应区域.通常认为哺乳动物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神经是无法再生的,其损伤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视神经轴突的再生受到许多外在和内在因素限... 视觉是脊椎动物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视神经连通视网膜和大脑,将视觉信息传递至大脑皮层相应区域.通常认为哺乳动物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神经是无法再生的,其损伤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视神经轴突的再生受到许多外在和内在因素限制,解除外在抑制因素,激活内源再生潜力,能够使小部分轴突成功再生,并改善部分视功能.此外,通过移植体外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或者体内重编程穆勒细胞和无长突细胞定向生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均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且可以恢复部分视功能,在青光眼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展现出诱人的前景.本文通过调研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脊椎动物视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及视网膜细胞再生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轴突再生 细胞再生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原文传递
PEG和镍处理对水稻细胞磷酸脂酶活性及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廖祥儒 芦春斌 +2 位作者 杜建芳 周艳芬 王建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66-769,共4页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 PEG和镍处理对组织培养细胞再分化及其磷酸脂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8mg/ L或 30 mg/ L PEG,1 0 mg/ L Ni Cl2 处理 1 4d均能明显促进细胞再生 ,但 2 0 mg/ L Ni Cl2 处理降低细胞再生能力 。
关键词 细胞再生 磷酸脂酶 聚乙二醇 NiCl2 水稻 胚性细胞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小鼠急性肾损伤后细胞再生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帆 彭超 +1 位作者 郑楠 褚建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0-672,F0004,共4页
目的研究甘油诱发小鼠急性肾损伤后肾小管再生的动态改变。方法肌肉注射甘油建立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测定相关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运用Ki67单抗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再生动态改变。结果甘油注射后小鼠肾损伤主要表现为... 目的研究甘油诱发小鼠急性肾损伤后肾小管再生的动态改变。方法肌肉注射甘油建立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测定相关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运用Ki67单抗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再生动态改变。结果甘油注射后小鼠肾损伤主要表现为早期肾脏肿胀、肾指数增加,以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急剧升高;肾小管腔内出现大量蛋白性物质,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甘油注射后第4天,损伤的肾小管出现大量Ki67阳性的再生小管上皮细胞,约为正常的9倍,核分裂相多。结论肾小管损伤后,主要由残留小管上皮细胞分裂增殖进行修复,增生细胞在损伤后第4天达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Ki67单抗 细胞再生
下载PDF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对肝移植模型大鼠肝脏炎症因子及细胞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立新 苏继钦 +2 位作者 王茂林 严辉弟 林培艺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研究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r,HB-EGF)对肝移植模型大鼠肝脏炎症因子及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SD雄性大鼠并建立肝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B、C三组,B组皮下注入0.... 目的研究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r,HB-EGF)对肝移植模型大鼠肝脏炎症因子及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SD雄性大鼠并建立肝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B、C三组,B组皮下注入0.1mg/kg肝细胞生长因子,C组皮下注射0.1 mg/kg HB-EGF,A组给予相等剂量生理盐水进行干预。干预后第1、3、5、7天时,比较三组肝脏湿重、肝功能、炎性因子含量。结果干预后第1、3、5、7天时,B组、C组大鼠移植肝脏的湿重均明显高于A组(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含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干预后第3、5、7天时,B组、C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干预后第1、3、5、7天时,B组、C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C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IL-6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HB-EGF能促进肝移植模型大鼠肝细胞再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肝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再生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从胰岛细胞移植到胰腺干细胞移植,治愈糖尿病还有多远?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洪 李金成 +2 位作者 李政 孙海峰 殷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8期3389-3396,共8页
背景:胰岛细胞移植和胰腺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糖尿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也是治愈糖尿病最有希望的途径。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移植和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优势、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方法:收集胰岛细胞移植和胰腺干细胞移植... 背景:胰岛细胞移植和胰腺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糖尿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也是治愈糖尿病最有希望的途径。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移植和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优势、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方法:收集胰岛细胞移植和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相关实验和临床研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两种细胞移植途径治疗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认识胰岛细胞移植和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和缺点。结果与结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受供体不足的制约,胰腺干细胞移植解决了胰岛细胞供体短缺的有效途径,但胰腺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需要进行广泛的临床研究。首先要明确胰腺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次要掌握将相关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腺干细胞的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综述 细胞移植 胰岛细胞移植 胰腺干细胞移植 细胞再生 糖尿病 诱导分化 胰腺 Β细胞 自体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 免疫耐受 免疫抑制 免疫排斥反应 体外培养
下载PDF
胰岛β细胞再生:糖尿病治疗新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美霖 董慧 +2 位作者 巩静 王定坤 陆付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48-1152,共5页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点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机制之一就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β细胞数量减少。恢复胰岛β细胞数量及功能是改善甚至治愈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基于对调控胰岛β细胞生长发育分子机制的认识,最近研究证实了...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点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机制之一就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β细胞数量减少。恢复胰岛β细胞数量及功能是改善甚至治愈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基于对调控胰岛β细胞生长发育分子机制的认识,最近研究证实了多种胰岛β细胞再生途径,包括β细胞自我复制增殖、非胰岛β细胞直接分化或重编程产生新的β细胞及相关分子促进β细胞再生等。本文旨在对胰岛β细胞再生的途径及可能机制进行概述,以期为糖尿病相关的细胞疗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 细胞再生 细胞转化 糖尿病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文静 刘凯军 +1 位作者 文良志 陈东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94-396,共3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成体干细胞主要类型之一,能产生所有的间质谱系细胞,可修复受损的组织,具有干细胞的特性.近年来,随着BMSCs在治疗慢性肝病中的临床研究以及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肝- 骨轴双向...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成体干细胞主要类型之一,能产生所有的间质谱系细胞,可修复受损的组织,具有干细胞的特性.近年来,随着BMSCs在治疗慢性肝病中的临床研究以及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肝- 骨轴双向调节模式、骨髓细胞及BMSCs对肝脏的影响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脏 细胞再生 细胞间相互作用
下载PDF
锌指蛋白32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尧 陈静 伍春莲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493-1499,共7页
锌指蛋白32(zinc finger protein 32, ZNF32)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转录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ZNF32在促进斑马鱼毛细胞再生、抗氧化应激以及在肿瘤细胞中调控肿瘤细胞自噬、诱导耐药性和促进复发和转移的功能,以期为... 锌指蛋白32(zinc finger protein 32, ZNF32)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转录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ZNF32在促进斑马鱼毛细胞再生、抗氧化应激以及在肿瘤细胞中调控肿瘤细胞自噬、诱导耐药性和促进复发和转移的功能,以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32 抗氧化应激 细胞再生 肿瘤
原文传递
复方葛根片对老龄大鼠肝细胞再生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飞飞 李允江 +2 位作者 杨文超 路其康 于燕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942-3944,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葛根片对老龄大鼠肝细胞再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10ml/kg)和复方葛根片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生药)/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每天上午9:00 ip D-半乳... 目的:研究复方葛根片对老龄大鼠肝细胞再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10ml/kg)和复方葛根片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生药)/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每天上午9:00 ip D-半乳糖溶液[250 mg/(kg·d)]复制衰老模型,每天下午15:00 ig相应药物,连续给药8周。按相关试剂盒操作分别测定血清、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脏中脂褐素(LPF)含量,并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LPF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脏淋巴细胞显著增加,散在凋亡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在汇管区灶性浸润、肝血窦散在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葛根片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MDA、LPF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脏淋巴细胞减少,凋亡细胞少见,双核细胞显著增多。结论:复方葛根片能增加老龄大鼠肝细胞再生,减少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葛根片 抗衰老 肝脏 细胞再生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Trp和Cu^(2+)对水稻细胞再生及一些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建芳 廖祥儒 +2 位作者 陈彤 王春红 谢德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5,共4页
以水稻品种Zhongzuo859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Cu2+和Trp在水稻细胞再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5μmol/LCu2+和5μmol/LCu2++10mmol/LTrp处理能明显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绿点率,Trp单独处理无明显作用;5μmol/LCu2+处理使水稻悬浮细胞绿点率明显提... 以水稻品种Zhongzuo859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Cu2+和Trp在水稻细胞再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5μmol/LCu2+和5μmol/LCu2++10mmol/LTrp处理能明显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绿点率,Trp单独处理无明显作用;5μmol/LCu2+处理使水稻悬浮细胞绿点率明显提高,但Trp具有抑制效应。绿点率与过氧化氢酶活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醛氧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 CU^2+ 细胞再生 水稻
下载PDF
长石莼(缘管浒苔)(Ulva linza)原生质体再生与分化发育初步研究
16
作者 陈群芳 汤文仲 +2 位作者 冯子慧 霍元子 何培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7-403,共7页
采用细胞酶解技术获得长石莼(缘管浒苔)原生质体,再通过细胞培养观察原生质体再生以及各种分化发育途径。结果表明,长石莼(缘管浒苔)主要存在3种分化发育途径:1)部分原生质体可直接分裂形成有假根或无假根得单细胞苗。2)部分原生质体分... 采用细胞酶解技术获得长石莼(缘管浒苔)原生质体,再通过细胞培养观察原生质体再生以及各种分化发育途径。结果表明,长石莼(缘管浒苔)主要存在3种分化发育途径:1)部分原生质体可直接分裂形成有假根或无假根得单细胞苗。2)部分原生质体分裂成规则细胞团或不规则细胞团,最后形成苗簇。3)部分原生质体可发育为孢子囊/配子囊,其中部分孢子囊/配子囊成熟后释放出游孢子/配子,可直接形成小苗。雌雄配子以正面结合(大部分)也可以首尾交错结合(少部分)形成合子并萌发形成小苗。研究表明,1个叶片营养细胞可形成1棵细胞苗,也可以通过孢子囊或配子囊途径形成8—32棵孢子/配子苗,说明长石莼(缘管浒苔)叶片细胞具有很强的繁殖力,这为绿潮藻暴发起因及生活史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莼(缘管浒苔) 细胞酶解分离 原生质体培养 细胞再生 分化发育途径
下载PDF
年轻血液与生长分化因子11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宗立秋 杜国庆 薛竟宜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6期3133-3136,共4页
年轻鼠的血液能使老年鼠恢复青春,提高老年小鼠多系统功能,增强干细胞再生能力。对于年轻动物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已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年轻动物血液中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逆转衰老起关键性作用,GDF-1... 年轻鼠的血液能使老年鼠恢复青春,提高老年小鼠多系统功能,增强干细胞再生能力。对于年轻动物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已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年轻动物血液中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逆转衰老起关键性作用,GDF-11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增加老年鼠循环中GDF-11水平能改善其脑血流量、促进神经发生、改善认知功能、增强运动能力,从而逆转衰老。另一种是GDF-11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并对骨骼肌有负性调节作用,它不仅不能逆转老年鼠衰老,反而会加速衰老。该文主要对年轻动物血液中GDF-11因子的作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生长分化因子11 细胞再生
下载PDF
STZ诱导的糖尿病树鼩胰岛β细胞再生与Bax、Bcl-2表达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李世春 钱家乐 +3 位作者 周嘉 黄松 李励 秦映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树鼩胰岛β细胞再生与Bax、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将32只树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STZ处理组。根据血糖的变化将STZ处理组又分为4个亚组:血糖正常组(A组)、血糖先升高后恢复正常组(B组)、糖耐量...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树鼩胰岛β细胞再生与Bax、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将32只树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STZ处理组。根据血糖的变化将STZ处理组又分为4个亚组:血糖正常组(A组)、血糖先升高后恢复正常组(B组)、糖耐量减低组(C组)、糖尿病组(血糖≥11.1mmol/L,D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胰岛细胞形态、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树鼩胰腺胰岛素、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蛋白1(Pdx-1)、神经元素蛋白3(Ngn3)、Bax、Bcl-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TZ处理组胰岛素、Pdx-1、Ngn3、Bcl-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A组、B组胰岛素、Pdx-1、Ngn3、Bcl-2表达均高于C组和D组,而Bax表达低于C组和D组(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B组胰岛细胞与正常对照组较为相似,数量较多,而D组胰岛细胞出现萎缩,数量显著减少。胰岛Pdx-1、Ngn3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30,r=0.803;均P<0.001),而与Bax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678,r=-0.643;均P<0.001)。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树鼩血糖恢复正常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胰腺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Pdx-1、Ngn3的表达,同时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使得胰岛β细胞数量及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实现胰岛再生,改善血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胰岛β细胞再生 Bcl-2 BAX
下载PDF
单纯性胰腺创伤后大鼠胰腺细胞增殖状况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陈光宇 戴睿武 +5 位作者 罗皓 陈振宇 陈涛 黎冬暄 吕润华 汤礼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构建大鼠单纯性胰腺创伤模型观察胰腺细胞增殖变化特点并探讨胰腺细胞增殖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撞击组(采用BIM-Ⅲ生物撞击机构建胰腺创伤大鼠模型,40只)和对照组(假手术组,20只),每组大鼠于建模后6、24... 目的构建大鼠单纯性胰腺创伤模型观察胰腺细胞增殖变化特点并探讨胰腺细胞增殖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撞击组(采用BIM-Ⅲ生物撞击机构建胰腺创伤大鼠模型,40只)和对照组(假手术组,20只),每组大鼠于建模后6、24、72h,7d处死,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S)、脂肪酶(LPS)活性,通过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胰腺组织细胞死亡并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特点,Western blot测定胰腺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撞击组大鼠LPS活性升高时相点晚于AMS且持续时间较长,TUNEL染色、流式细胞检测、Western blot结果揭示胰腺创伤可诱导胰腺组织细胞凋亡和代偿性增生。胰腺细胞增殖变化特点表明胰腺创伤后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发病24h内。结论同时检测AMS和LPS有助于判定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受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细胞增殖 胰腺创伤 Bcl-2 BAX
下载PDF
听觉损伤后毛细胞再生与聋病基因治疗策略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271-277,共7页
听觉损伤可引起耳蜗毛细胞和听觉神经元的不可逆性损伤,从而导致永久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虽然内耳所独具的结构是基因治疗非常独特和重要的靶器官,但能否实现损伤后毛细胞的再生是其前提条件。国内外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重要... 听觉损伤可引起耳蜗毛细胞和听觉神经元的不可逆性损伤,从而导致永久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虽然内耳所独具的结构是基因治疗非常独特和重要的靶器官,但能否实现损伤后毛细胞的再生是其前提条件。国内外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重要突破,从非哺乳动物到哺乳动物毛细胞再生,从前庭毛细胞到耳蜗毛细胞再生,从未成熟期到成年期毛细胞再生,从离体培养毛细胞再生到在体毛细胞再生,整整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但是毛细胞的再生并不等同于听力完全恢复。针对内耳基因治疗时间窗问题,我们根据听觉损伤后不同的病理状态,提出听觉损伤后毛细胞再生和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1)毛细胞纤毛损伤阶段,是基因治疗的最好时机,通过完全修复或纤毛再生达到功能的完全或部分恢复;(2)内耳毛细胞虽有损伤但没有坏死,支持细胞和神经纤维基本正常,所以有恢复形态和功能的机会,这个阶段导入Math1基因应该有效,是基因治疗的最关键时机;(3)毛细胞严重损伤但支持细胞尚存,是毛细胞再生的抢救阶段,而且还可以争取在Corti器细胞构架没有塌陷之前进行干细胞导入,所以这个阶段内细胞移植可能有效地实现听力恢复;(4)Corti器完全失去构架,仅仅残留上皮层或瘢痕化,基因导入完全无效,即使干细胞导入也会面临困难,如何重塑Corti器构架是巨大挑战。为了实现耳聋基因治疗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我们还探索了最有效简便的外源基因内耳导入方式以及高效安全可靠的基因载体比如纳米载体的研发。毛细胞再生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还面临诸多挑战。通过不懈的努力,聋病基因治疗的最终临床应用一定会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再生 基因治疗 聋病 Math1基因 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