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6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tophagy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cancer 被引量:77
1
作者 Ying-Jie Li Yu-He Lei +5 位作者 Nan Yao Chen-Ran Wang Nan Hu Wen-Cai Ye Dong-Mei Zhang Zhe-Sheng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8期342-351,共10页
Multidrug resistance(MDR) occurs frequently after long-term chemotherapy, resulting in refractory cancer and tumor recurrence.Therefore, combatting MDR is an important issue. Autophagy, a self-degradative system, univ... Multidrug resistance(MDR) occurs frequently after long-term chemotherapy, resulting in refractory cancer and tumor recurrence.Therefore, combatting MDR is an important issue. Autophagy, a self-degradative system, universally arise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sensitive and MDR cancer. Autophagy can be a double-edged sword for MDR tumors: it participa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DR and protects cancer cells from chemotherapeutics but can also kill MDR cancer cells in which apoptosis pathways are inactive. Autophagy induced by anticancer drugs could also activate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s in MDR cells, facilitating MDR reversal. Therefore, research on the regulation of autophagy to combat MDR is expanding and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We summarize advanced studies of autophagy in MDR tumors, including the variable role of autophagy in MDR cance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PHAGY Drug resistance NEOPLASMS cell SURVIVAL cell death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人体骨肉瘤细胞U_2OS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有为 窦德强 +1 位作者 陈英杰 姚新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 为寻找人参中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了 2 7种从人参中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人体骨肉瘤细胞 U2 OS增殖的影响 ;以流式细胞术分析 DNA含量 ,选择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化合物对肿瘤细... 目的 为寻找人参中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了 2 7种从人参中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人体骨肉瘤细胞 U2 OS增殖的影响 ;以流式细胞术分析 DNA含量 ,选择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进行研究 ;另外 ,以荧光染色法检测了人参皂苷对细胞死亡率变化的影响。结果 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 ,在 5 μmol/ L 浓度下 ,人参皂苷 - Ro,- Rh1 ,- Rh2 ,- F1 和 - L8较明显地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 ,人参皂苷 - Rg1 ,- F3,- Rf,PPT和 PT显著地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 ;进一步对骨肉瘤细胞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影响发现 :人参皂苷 - Ro,- Rf,- Rg1 ,- F1 ,- Rh2 ,PPT和 PT使处于 G0 / G1 期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伴随着 S期和 G2 + M期的细胞明显减少 ,说明这些化合物抑制了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进行 ;与对照相比人参皂苷 - Rf1 ,- Rg1 ,- F1 和 PPT显著地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细胞死亡现象。结论人参皂苷是通过阻止细胞增殖周期的 G0 / G1 期或促使细胞死亡两种方式抑制了肿瘤细胞 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骨肉瘤细胞U2OS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死亡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学政 萧鸿 +1 位作者 曲维新 李瑞祥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2,T004,共5页
目的 确定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并观测凋亡相关基因 (Bax、bcl 2 )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40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astgroup ,CON)和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1个月 (D... 目的 确定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并观测凋亡相关基因 (Bax、bcl 2 )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40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astgroup ,CON)和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1个月 (DM1)、3个月 (DM3)及 6个月 (DM6 )组。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制备大鼠视网膜血管铺片及切片 ,分别行TUNEL法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 ,并对ABC法染色结果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TUNEL法标记的阳性周细胞核出现于DM3和DM6组 ,而内皮细胞见于DM6组 ,CON和DM1组未见阳性反应。TUNEL阳性反应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 ,表现为环形核、新月形核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ABC法染色 :于CON及DM各组 ,Bax和bcl 2二基因的蛋白均在视网膜血管表达。随病程进展 ,其阳性反应强度逐渐增加。此外 ,bcl 2阳性反应在DM3组于色素上皮细胞出现 ,在DM6组进一步扩大到视杆内节和节细胞。而Bax在DM6组亦出现于节细胞。结论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丧失的性质为凋亡 ,内皮细胞亦存在凋亡 ;Bax和bcl 2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毛细血管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大鼠
原文传递
蓝光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28
4
作者 蔡善君 严密 张军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4-387,共4页
目的观察蓝光光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蓝光照射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3组,A组不同光照强度;B组同一光照强度,不同光照时间;C组同一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不同细胞培养终止时间。利用末端脱氧核酸... 目的观察蓝光光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蓝光照射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3组,A组不同光照强度;B组同一光照强度,不同光照时间;C组同一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不同细胞培养终止时间。利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荧光素标记的连接素V/碘化吡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检测、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细胞凋亡。结果TUNEL染色阳性细胞的体积缩小变圆,细胞核浓缩,边聚成新月形或帽状,细胞核碎裂成数个,细胞膜出胞。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内膜嵴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溶酶体增加,内含代谢产物。A组低于一定阈值[(500±100)lx]的蓝光光照对RPE细胞损伤较轻,细胞凋亡及坏死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B组随着光照时间延长,RPE细胞凋亡数量没有增加,而细胞坏死逐渐增加;C组光照后6、12h,损伤以细胞凋亡为主,但随着光照时间延长,凋亡继发坏死细胞和坏死细胞明显增加。结论蓝光照射可引起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损伤,损伤形式有凋亡、凋亡继发坏死及坏死;损伤程度呈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色素上皮 细胞死亡 光刺激 临床实验室技术
原文传递
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黄河 刘宗潮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紫草为传统的中药,紫草的化学 成份复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抗肿瘤 作用是其中之一。天然紫草素类化合物 由于抗瘤作用弱,仍未用于临床。为了减 少它们的毒副反应和增强抗肿瘤作用,人 们半合成了许多紫草素类衍生物。实... 紫草为传统的中药,紫草的化学 成份复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抗肿瘤 作用是其中之一。天然紫草素类化合物 由于抗瘤作用弱,仍未用于临床。为了减 少它们的毒副反应和增强抗肿瘤作用,人 们半合成了许多紫草素类衍生物。实验 证明,天然紫草素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 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初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紫草素类化合 物及其衍生物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激活 促细胞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 vatedproteinkinase,MAPK),抑制蛋白酪 氨酸激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从 而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增殖、分化、信号 传递、基因表达等过程,阻碍肿瘤细胞的 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抗肿瘤药 细胞死亡 蛋白激酶类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细胞铁死亡发生与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6
作者 康传杰 张相彤 马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7-571,共5页
细胞死亡无论在生理还是在病理条件下都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环节.传统意义上细胞死亡主要分为凋亡(apoptosis)和坏死(necrosis)两大主要类型,但近年来却发现在诸多病理生理情况下亦有自噬(au-tophagy)、胀亡(oncosis)、副凋亡(par... 细胞死亡无论在生理还是在病理条件下都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环节.传统意义上细胞死亡主要分为凋亡(apoptosis)和坏死(necrosis)两大主要类型,但近年来却发现在诸多病理生理情况下亦有自噬(au-tophagy)、胀亡(oncosis)、副凋亡(paraptosis)、焦亡(pyroptosis)等多种方式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细胞死亡方式的发现为进一步明确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为研究人员寻找新的疾病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012年Dixon等[1]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这一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ferroptosis),其确切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 铁死亡 脂质 活性氧簇
下载PDF
过氧化氢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性和非凋亡性死亡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曹纯章 杨绍娟 +1 位作者 卜丽莎 杨同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7-461,I000,共6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过氧化氢(H2O2)对心肌细胞损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 H2O2作用于新生鼠培养心肌细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Giemsa染色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H2O2对心肌细胞的凋亡性损伤作用,同时检测培养... 目的:探讨活性氧过氧化氢(H2O2)对心肌细胞损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 H2O2作用于新生鼠培养心肌细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Giemsa染色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H2O2对心肌细胞的凋亡性损伤作用,同时检测培养介质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等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5mmol/L H2O2作用于培养心肌细胞6h,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出现梯状DNA带; Giemsa染色细胞涂片可见到染色体浓聚或边缘化,成新月型聚集在核膜周边,并有凋亡小体的存在;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出亚二倍体峰的出现。结论:H2O2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诱导心肌细胞的调亡,在低浓度H2O2(<1mmol/L)导致培养心肌细胞的早期生物化学改变,自由基含量升高,膜通透性增加,同时伴有少量心肌细胞调亡;而在高浓度H2O2(>10mmol/L)时会造成培养心肌细胞的坏死性死亡,细胞膜崩塌,脂质过氧化物(MDA)大量产生,LDH大量泄漏,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弥散(smear)泳带;5~10 mmol/L H2O2诱导大量心肌细胞凋亡性死亡,同时伴有 LDH和 MDA含量升高等生物化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新生大鼠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余朋飞 吴桥 +1 位作者 段钟平 陈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08-2112,共5页
药物性肝病又称药物性肝损伤,是我国非感染性肝病的第二大病种,美国肝衰竭/肝移植的首要原因。药物性肝损伤主要分为固有型肝损伤和非特异质型肝损伤。固有型药物性肝损伤在临床前安全研究中是无法被预测到的,而大多数药物引起的非特异... 药物性肝病又称药物性肝损伤,是我国非感染性肝病的第二大病种,美国肝衰竭/肝移植的首要原因。药物性肝损伤主要分为固有型肝损伤和非特异质型肝损伤。固有型药物性肝损伤在临床前安全研究中是无法被预测到的,而大多数药物引起的非特异质型肝毒性在临床前研究中就会被发现从而不会被应用到临床,但其中一个例外就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APAP),这种药物在治疗剂量之内是安全的,但是过量服用则会导致严重的肝损伤甚至急性肝衰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APAP过量服用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进一步阐明APAP引起肝损伤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尤其是肝细胞死亡的机制,有助于尽早识别发生急性肝衰竭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发阻断肝损伤进程的治疗靶点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氨酚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细胞死亡 自噬
下载PDF
3种中药有效成分对幽门螺杆菌培养滤液转化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石雪迎 赵凤志 +4 位作者 由江峰 邵宏权 戴欣 王洁良 崔湘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54-457,I0002,共5页
目的明确3种中药有效成分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单用或配伍对经过幽门螺杆菌培养滤液转化后的永生化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简称HP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单独或联合作用HP细胞,AnnexinV及PI双染,... 目的明确3种中药有效成分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单用或配伍对经过幽门螺杆菌培养滤液转化后的永生化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简称HP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单独或联合作用HP细胞,AnnexinV及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HP细胞凋亡/坏死的影响;电镜和Hoechst33258及PI双染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结果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单用可引起HP细胞凋亡及死亡比例增加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配伍应用作用强于单独应用(与对照组比较P<0.05),增强程度从大至小依次为三药合用>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合用>黄芪皂甙黄芩甙合用>三七皂甙黄芩甙合用。结论3种中药有效成分单用及配伍对HP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引起细胞死亡的机制部分是通过诱导凋亡实现的;不同药物配伍应用的增效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甙 黄芪皂甙 黄芩甙 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 幽门螺杆菌 细胞死亡
原文传递
丹参对肝脏保存再灌注时Bcl-2、Bax表达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浩亮 武小勇 +3 位作者 李正中 李士骏 陈孝平 裘法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00-601,共2页
目的 探讨丹参对肝脏保存再灌注时Bcl 2、Bax表达和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建立离体大鼠肝脏保存再灌注模型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技术 ,观察Bcl 2、Bax表达和肝细胞凋亡以及丹参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丹参... 目的 探讨丹参对肝脏保存再灌注时Bcl 2、Bax表达和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建立离体大鼠肝脏保存再灌注模型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技术 ,观察Bcl 2、Bax表达和肝细胞凋亡以及丹参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丹参组保存 16、2 4、3 2h肝脏Bcl 2表达分别为 6 2 9± 0 0 5、4 88± 0 13及 4 2 7± 0 3 0 ,明显高于对照组 5 5 4± 0 4 4、4 3 2± 0 3 9及 3 79± 0 2 0(P <0 0 5 )。丹参组bax表达分别为 3 3 4± 0 0 8、4 74± 0 2 2及 5 2 2± 0 0 9,明显低于对照组 4 13±0 3 6、5 77± 0 3 9及 6 2 3± 0 11(P <0 0 5 )。丹参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则分别为 4 7 6± 1 4、2 93± 12及5 3 8± 8明显低于对照组 81± 4、5 0 6± 7及 664± 12 (P <0 0 5 )。结论 丹参可使肝脏保存再灌注后Bcl 2表达增强 ,Bax表达减弱 ,肝细胞凋亡减少。因而可以预防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基因表达 细胞死亡 丹参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对脑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 mRNA及Caspase-3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爱珍 张振宇 +2 位作者 张元明 郭锡熔 李述庭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23-924,93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cIAP1)基因表达、Caspase-3活性的变化及地塞米松(DEX)对其影响,阐明DEX预处理对HIBD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7日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DEX组、9g/L盐水组(NS组)、HIBD组...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cIAP1)基因表达、Caspase-3活性的变化及地塞米松(DEX)对其影响,阐明DEX预处理对HIBD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7日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DEX组、9g/L盐水组(NS组)、HIBD组、健康对照组。DEX、NS、HIBD组大鼠采用Rice方法制备HIBD模型。DEX和NS组在缺氧缺血前12h腹腔内分别注射DEX、等量9g/L盐水。取HIBD动物模型实验侧大脑半球,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IAP1基因表达,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IBD组大鼠cIAP1基因表达明显下降(P<0.01),Caspase-3活性明显上升(P<0.01)。与HIBD组比较,DEX组cIAP1基因表达明显上升,而Caspase-3活性明显下降。结论脑缺氧缺血可导致cIAP1基因表达下调,Caspase-3活性升高。DEX能通过上调cIAP1基因表达,抑制Caspase-3活性,抑制细胞凋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 细胞凋亡 CASPASE-3 地塞米松
下载PDF
N-甲基-N-亚硝脲诱导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锦南 林少春 +2 位作者 陈金卯 张悦 胡世兴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 N-甲基 - N-亚硝脲 (MNU)对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 方法 将生后 5 0 d的雌性 SD大鼠 30只分别按 6 0 mg/ 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 MNU。在注射 MNU12、2 4、4 8、72 h和 7d后 ,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 ,取出... 目的 探讨 N-甲基 - N-亚硝脲 (MNU)对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 方法 将生后 5 0 d的雌性 SD大鼠 30只分别按 6 0 mg/ 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 MNU。在注射 MNU12、2 4、4 8、72 h和 7d后 ,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 ,取出眼球 ,做病理切片。另 6只生后 5 0 d的雌性 SD大鼠为正常对照。用 TUNEL试剂盒和透射电镜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MNU作用不同时间视网膜细胞内增生细胞核抗原 (PCNA)、弹性蛋白和胶质纤维酸蛋白 (GFAP)的表达。 结果  MNU作用后极部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 12、2 4、4 8、72 h和 7d后的凋亡指数分别是 (33.6± 2 .3) %、(46 .5± 5 .7) %、(2 0 .1± 5 .3) %、(8.2± 3.6 ) %和 (2 .0± 0 .8) %。在 MNU作用后 2 4 h,大部分光感受器细胞出现核固缩 ;2 4 h后 ,内颗粒层及内颗粒层和脉络膜之间有 PCNA表达 ,72 h达高峰 ,7d后明显减少 ;2 4 h后 ,内颗粒层和外颗粒层开始出现 GFAP和弹性蛋白的阳性表达 ,72 h达高峰 ,7d后明显减少。 结论  MNU可选择性地诱导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发生凋亡及引起 Müller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亚硝脲 MNU 大鼠 视网膜 光感受器 细胞凋亡 甲基亚硝脲
原文传递
自噬在细胞存活和死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何韬 王海杰 谭玉珍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自噬是亚细胞膜结构发生动态变化并经溶酶体介导对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降解的过程。通过平衡细胞合成和分解代谢,自噬稳定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存活。然而,过度自噬可导致细胞发生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与凋亡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的... 自噬是亚细胞膜结构发生动态变化并经溶酶体介导对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降解的过程。通过平衡细胞合成和分解代谢,自噬稳定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存活。然而,过度自噬可导致细胞发生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与凋亡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对自噬的过程及其在细胞存活和死亡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凋亡 细胞存活 细胞死亡
下载PDF
雌激素对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所致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代艳 陈晓明 陈小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所致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60只去势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行前房灌注,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模型。实验组在升高眼压前2h按10 0 μg/kg的剂量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对照组大鼠皮...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所致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60只去势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行前房灌注,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模型。实验组在升高眼压前2h按10 0 μg/kg的剂量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灌注前,再灌注后12、2 4、48、72h对视网膜进行常规HE染色切片,观察细胞丢失情况及测量视网膜内层厚度。采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凋亡细胞的表达。 结果 实验组再灌注后2 4、48h的凋亡细胞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 ,光学显微镜下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较对照组多(P <0 .0 5 )。 结论 雌激素对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视网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 视网膜损伤 保护作用 雌激素 17β-雌二醇 缺口末端标记法 雌性SD大鼠 HE染色切片 TUNEL法 视网膜神经节 皮下注射 视网膜组织 对照组 前房灌注 生理盐水 细胞丢失 凋亡细胞 细胞数目 显微镜下 实验组
原文传递
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13
15
作者 田晓华 顾景范 孙存普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2-305,共4页
哺乳动物细胞的生存要求适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而活性氧中间产物则破坏这一平衡且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氧化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活性氧中间产物对DNA损伤导致的聚ADP核糖转移酶活化和P53的积累以及脂质过氧化物... 哺乳动物细胞的生存要求适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而活性氧中间产物则破坏这一平衡且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氧化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活性氧中间产物对DNA损伤导致的聚ADP核糖转移酶活化和P53的积累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使细胞内Ca2+水平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活性氧中间产物 细胞死亡
原文传递
兔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细胞凋亡的观察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浩 王常林 +3 位作者 王伟 张宝欣 蔡炜嵩 蒋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 观察兔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细胞凋亡情况及药物减轻睾丸凋亡的效果。方法 选用青春期雄性日本大耳白兔 2 0只 ,体重 90 0~ 110 0g ,月龄 2~ 3个月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5只。手术制作幼兔睾丸扭转模型 (72 0° ,2h) ,对部... 目的 观察兔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细胞凋亡情况及药物减轻睾丸凋亡的效果。方法 选用青春期雄性日本大耳白兔 2 0只 ,体重 90 0~ 110 0g ,月龄 2~ 3个月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5只。手术制作幼兔睾丸扭转模型 (72 0° ,2h) ,对部分扭转组应用抗氧化剂 (抗坏血酸 )或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维拉帕米 )。 2d后取出睾丸 ,TUNEL法观查各组动物睾丸组织细胞凋亡情况 ,HE染色检查睾丸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幼兔睾丸扭转复位后 ,精原细胞发生凋亡 ,而睾丸支持细胞及间质细胞未见凋亡现象。单纯扭转组精原细胞平均凋亡指数 (AI) (7.92± 1.2 9)‰ ,较对照组 (2 .6 0± 1.0 1)‰显著升高 ;睾丸扭转前后应用抗坏血酸及维拉帕米组的睾丸细胞平均AI ,分别为 (4.12± 0 .73)‰ ,(4.0 8± 0 .88)‰ ,较单纯扭转组 (7.92± 1.2 9)‰显著下降。HE染色的组织学改变与TUNEL法类似。结论 睾丸扭转损伤后可致使生精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复位 细胞凋亡 睾丸扭转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Nrf2-Gpx4信号通路在参麦注射液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铁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21
17
作者 梅胜兰 夏中元 +6 位作者 吴晓静 雷少青 孟庆涛 邱珍 周斌 明浩 周金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95-1398,共4页
目的评价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在参麦注射液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铁死亡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 目的评价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在参麦注射液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铁死亡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麦注射液组(SM组)和参麦注射液+Nrf2抑制剂组(SMM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SM组再灌注前即刻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9 ml/kg;SMM组缺血30 min前腹腔注射Nrf2抑制剂ML38530 mg/kg,再灌注前即刻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9 ml/kg。于再灌注120 min时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左心室取血后处死,取心尖组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TnI浓度,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Fe^2+、MDA含量和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GPX4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的表达,另每组取6只大鼠,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S组比较,IR组、SM组和SMM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TnI浓度、心肌Fe^2+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心肌Nrf2和GPX4表达下调,ACSL4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SM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TnI浓度、心肌Fe^2+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Nrf2和GPX4表达上调,ACSL4表达下调(P<0.05),SMM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M组比较,SMM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TnI浓度、心肌Fe^2+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Nrf2和GPX4表达下调,ACSL4表达上调(P<0.05)。结论Nrf2-Gpx4信号通路激活参与了参麦注射液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与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皂苷类 心肌再灌注损伤 细胞死亡
原文传递
Circular RNA PIP5K1A promotes colon cancer development through inhibiting mi R-1273a 被引量:18
18
作者 Qu Zhang Chi Zhang +3 位作者 Jian-Xin Ma Hui Ren Yu Sun Jiao-Zhen X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35期5300-5309,共10页
BACKGROUND Circular RNAs (circRNAs) are considered to be highly stable due to the closed structure, which are predominat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a wide variety of cancers. Colon cancer is... BACKGROUND Circular RNAs (circRNAs) are considered to be highly stable due to the closed structure, which are predominat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a wide variety of cancers. Colon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ies worldwide. A rec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e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circPIP5K1A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_0014130 level and colon cancer. Therefore, elucidat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circPIP5K1A’s role may help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colon cancer. AIM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circPIP5K1A in colon cancers and its effects on the modulation of cancer development. METHOD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ircPIP5K1A in tissue and serum samples from colon cancer patients, as well as human colonic cancer cell lines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llowing the transfection of specifically synthesized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into colon cell lines, we used Hoechst staining assay to measure the ratio of cell death in the absence of circPIP5K1A. Moreover, we also used the Transwell assay to assess the migratory function of colon cells overexpressing circPIP5K1A. Additionally, we employed a series of bioinformatics prediction programs to predict the potential of circPIP5K1A-targeted miRNAs and mRNAs. The miR-1273a vector was constructed, and then transfected with or without circPIP5K1A vector into colon cancer cells. Afterwards, the expression of activator protein 1 (AP-1), interferon regulating factor 4 (IRF-4), caudal type homeobox 2 (CDX-2), and zinc finger of the cerebellum 1 (Zic-1)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CircPIP5K1A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colon cancer tissue relative to their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Knockdown of circPIP5K1A in colon cancer cells impaired cell viability and suppressed cell invasion and migration, while enforced expression of circPIP5K1A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 RNA PIP5K1A miR-1273a cell death cell migration COLON cancer
下载PDF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s and translational potential of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被引量:19
19
作者 Jin Hwan Lee James Zhang Shan Ping Y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41-350,共10页
Stroke is a leading cause of disability and death,yet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acute stroke has been very limited.Thus far,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has been the only FDA-approved drug for thrombolytic treatment of... Stroke is a leading cause of disability and death,yet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acute stroke has been very limited.Thus far,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has been the only FDA-approved drug for thrombolytic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yet its application is only applicable to less than 4–5% of stroke patients due to the narrow therapeutic window(〈 4.5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stroke) and the high risk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Emerging evidence from basic and clinical studies has shown that therapeutic hypothermia,also known as 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can be a promising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troke.Moreover,the success in animal models using pharmacologically induced hypothermia(PIH) has gained increasing momentum for clinical translation of hypothermic therapy.This review provides an updated overview of the mechanisms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rapeutic hypothermia,as well a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nd findings behind PIH treatment.It is expected that a safe and effective hypothermic therapy has a high translational potential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other CNS inj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drug-induced hypothermia ISCHEMIA cell death inflammation
下载PDF
Dissecting the molecular pathophysiology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被引量:19
20
作者 Hui Ye Leonard J Nelson +2 位作者 Manuel Gómez del Moral Eduardo Martínez-Naves Francisco Javier Cuber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13期1373-1385,共13页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 has become a major topic in the field of Hepatology and Gastroenterology. DILI can be clinically divided into three phenotypes: hepatocytic, cholestatic and mixed. Although the clinical...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 has become a major topic in the field of Hepatology and Gastroenterology. DILI can be clinically divided into three phenotypes: hepatocytic, cholestatic and mixed. Although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DILI are variable and the pathogenesis complicated, recent insights using improved preclinical models, have allow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that trigger liver damage. In this review, we will discuss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DILI. The toxicity of the drug eventually induces hepatocellular damage through multiple molecular pathways, including direct hepatic toxicity and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Drugs or their metabolites, such as the common analgesic, acetaminophen, can cause direct hepatic toxicity through accumul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The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play also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idiosyncratic DILI. Furthermore, we examine common forms of hepatocyte death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 activation of specific signaling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naling PATHWAYS ACETAMINOPHEN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cell deat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