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化合物氯化亚鈰对人肺癌细胞PG、人胃癌细胞BGC-823的作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晓滨 周爱儒 +1 位作者 俞文华 陈兴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51-654,共4页
以人肺癌细胞 P G 和人胃癌细胞 B G C823 作为研究对象,利用 M T T 测定、3 H Td R 参入、流式细胞术、软琼脂培养、 Northern blot、 W stern blot 等实验方法,观察了稀土化合物氯化... 以人肺癌细胞 P G 和人胃癌细胞 B G C823 作为研究对象,利用 M T T 测定、3 H Td R 参入、流式细胞术、软琼脂培养、 Northern blot、 W stern blot 等实验方法,观察了稀土化合物氯化亚鈰( Ce Cl3)抑癌作用.结果表明, Ce Cl3 浓度为 005 m m ol/ L,01 m m ol/ L,05 m m ol/ L和 1 m m ol/ L可抑制 P G 细胞的增殖;浓度为 05 m m ol/ L和 1 m m ol/ L可抑制 P G 细胞 D N A 的合成,其 G1 期细胞比例增加而 S期细胞比例减少,在软琼脂中的生长能力降低,原癌基因 cm yc 和 cras 表达降低,p16 蛋白质表达降低.而同样浓度的 Ce Cl3 对 B G C823 细胞和正常细胞 2 B S未见影响.提示:稀土化合物抑制肺癌细胞 P G 的增殖以及降低其恶性度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一些增殖相关的原癌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调控有关,其确切的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亚铈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基因表达 胃癌肺癌
下载PDF
生物医用AZ31B镁合金表面稀土转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颜廷亭 谭丽丽 +3 位作者 熊党生 龚明明 张炳春 杨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8-923,共6页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以CeCl3为主盐的镁合金稀土转化膜处理工艺,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出较为致密的稀土转化膜。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后的AZ31B镁合金在生理盐水及Hank’s溶液中,均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表面稀土转化膜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性...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以CeCl3为主盐的镁合金稀土转化膜处理工艺,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出较为致密的稀土转化膜。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后的AZ31B镁合金在生理盐水及Hank’s溶液中,均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表面稀土转化膜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性能。还讨论了转化膜的成膜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cecl3 耐蚀性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CeCl_3/活性炭纤维去除模拟烟气中单质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星 李彩亭 +5 位作者 樊小鹏 路培 陶沙沙 赵伟伟 范春贞 赵倩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6-821,共6页
运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eCl3/ACF去除剂,研究了不同负载量、不同温度和不同烟气成分对其脱汞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ET和XRD等手段对去除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CeCl3后显著改善了活性碳纤维的脱汞能力,在本实验条件下,C... 运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eCl3/ACF去除剂,研究了不同负载量、不同温度和不同烟气成分对其脱汞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ET和XRD等手段对去除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CeCl3后显著改善了活性碳纤维的脱汞能力,在本实验条件下,CeCl3的最佳负载量为5%(质量分数);当反应温度低于140°C时,去除剂的脱汞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反应温度超过140°C后,去除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通过考察NO、SO2和水蒸气对ACF脱汞效果的影响发现,NO对单质汞脱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NO与单质汞的脱除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O2对单质汞的脱除具有抑制作用,且脱除效率随着S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水蒸气对单质汞的脱除具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cl3 活性碳纤维 单质汞 去除剂 模拟烟气
下载PDF
稀土Ce接枝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玮 程先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89-2797,共9页
将马来酰亚胺官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和碳纤维(CF)混合并通过CeCl3处理,得到CNTs-CF多尺度增强体,采用FTIR、XPS、SEM对增强体的表面物理化学状态进行表征;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模压法制备CNTs-CF/EP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和... 将马来酰亚胺官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和碳纤维(CF)混合并通过CeCl3处理,得到CNTs-CF多尺度增强体,采用FTIR、XPS、SEM对增强体的表面物理化学状态进行表征;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模压法制备CNTs-CF/EP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探讨CNTs-CF多尺度增强体对CNTs-CF/EP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Ce的桥接作用,可以将改性后的CNTs化学接枝在CF表面,以同时解决CF与树脂基体间界面结合弱及CNTs不易分散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增强体与基体间的界面性能。因此CNTs-CF/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较CF/E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36.76%和71.57%;较CeCl3改性CF(RECF)/E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4.79%和52.17%。采用稀土Ce的化学接枝法成功制备出CNTs-CF多尺度增强体,为获得高级轻质树脂基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CNTs) 碳纤维(CF) cecl3 CNTs-CF多尺度增强体 界面结合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3-(CH_2)_nCO_2C_2H_5-1,5-苯并硫氮杂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真菌活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邱召来 李文红 +2 位作者 朱海菲 刘倩 李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9-589,共11页
为了寻找具有更高抗真菌活性的杂类化合物并对高活性的杂衍生物A进行构效关系研究,设计合成了38个3-(CH2)nCO2C2H5-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6和7(n=1,2),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等确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 为了寻找具有更高抗真菌活性的杂类化合物并对高活性的杂衍生物A进行构效关系研究,设计合成了38个3-(CH2)nCO2C2H5-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6和7(n=1,2),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等确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发现其分子中的七元杂环是扭曲的船式构象.实验还考察了合成化合物的抑真菌活性,结果表明,当乙氧羰基烷基[(CH2)nCO2C2H5]在七元杂环的3位时杂的活性降低;将Lewis CeCl3.7H2O-NaI用于催化含硫化合物与α,β-不饱和酮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发现该催化剂能有效促进高位阻α,β-不饱和酮与邻氨基苯硫酚的迈克尔加成;同时研究了中间体5的分子内缩合反应,发现TiCl4是合成Schiff碱非常有效的促进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苯并硫氮杂 抑真菌活性 cecl3 7H2O-NaI 迈克尔加成 Schiff碱
下载PDF
稀土添加剂对Ni-Fe合金镀层制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史艳华 郝博雅 +3 位作者 南通 凌佳俊 梁平 关学雷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采用稀土盐Ce Cl3为添加剂,通过调整镀液中Ce Cl3浓度在20#钢基体上电沉积制备Ni-Fe合金镀层。采用SEM,EDS和XRD等表征镀层的结构,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阻抗谱研究合金镀层在3.5%(质量分数)Na Cl溶液中的耐蚀行为。结果表明:稀土添加剂... 采用稀土盐Ce Cl3为添加剂,通过调整镀液中Ce Cl3浓度在20#钢基体上电沉积制备Ni-Fe合金镀层。采用SEM,EDS和XRD等表征镀层的结构,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阻抗谱研究合金镀层在3.5%(质量分数)Na Cl溶液中的耐蚀行为。结果表明:稀土添加剂在低p H值酸性体系中极易生成Ce(OH)3溶胶,抑制(Fe OH)和Fe(OH)2等化合物的生成,其阴极吸附特性与(Fe OH)的吸附形成竞争,优先吸附于材料表面,从而抑制了Fe的析出;另一方面Ce Cl3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电流效率,使镀速增大。当Ce Cl3的浓度为3 g/L时,镀层中Fe的含量控制在16%左右,获得较好的镀层质量及较好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添加剂 cecl3 电沉积 Ni-Fe合金镀层 耐蚀性
原文传递
稀土化合物对褐煤产甲烷接种物驯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董利超 马力通 王亚雄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为了提高褐煤转化为生物燃气得率、扩大煤制天然气煤种资源,从活性污泥出发,利用褐煤作为碳源,驯化能分解褐煤的接种物,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稀土化合物对接种物进行选择性培养,分析接种物驯化过程中碱度、COD浓度、辅酶F420质量摩尔浓度... 为了提高褐煤转化为生物燃气得率、扩大煤制天然气煤种资源,从活性污泥出发,利用褐煤作为碳源,驯化能分解褐煤的接种物,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稀土化合物对接种物进行选择性培养,分析接种物驯化过程中碱度、COD浓度、辅酶F420质量摩尔浓度和产气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50℃培养温度下,每天进料量为250目褐煤1 g,接种物驯化30 d,添加0.25 g·L^-1 CeCl3,在第21 d辅酶F420质量摩尔浓度达到最高1.400×10^-3 mmol·g^-1,累积产气量250.33 mL,COD去除率达81.56%,碱度增加了49.72%;添加0.25 g·L^-1 LaCl3,在第27 d辅酶F420质量摩尔浓度的最高值1.479×10^-3 mmol·g^-1,累积产气量248.53 mL,碱度增加了52.68%,均高于不添加稀土化合物的空白对照组,揭示添加稀土化合物驯化接种物有助于富集厌氧微生物,尤其是产甲烷菌,接种物活性污泥的TS,VS值在驯化后均增加,说明接种物活性污泥经过驯化后有助于降解褐煤产甲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LACL3 cecl3 生物甲烷 接种物 驯化
原文传递
CeCl_3-CdCl_2-H_2O和CeCl_3-CdCl_2-HCl-H_2O的相平衡 被引量:5
8
作者 卓立宏 乔占平 +1 位作者 郭应臣 王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测定了三元系CeCl3-CdCl2-H2O(25℃)和四元系CeCl3-CdCl2-HCl(~8.4%)-H2O(25℃)的相平衡溶度数据,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该三元系是由5个固相区CdCl2·2.5H2O(原始盐)、CdCl2·H2O(原始盐)、6CdCl2·CeCl3·14H2O、4CdCl... 测定了三元系CeCl3-CdCl2-H2O(25℃)和四元系CeCl3-CdCl2-HCl(~8.4%)-H2O(25℃)的相平衡溶度数据,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该三元系是由5个固相区CdCl2·2.5H2O(原始盐)、CdCl2·H2O(原始盐)、6CdCl2·CeCl3·14H2O、4CdCl2·CeCl3·12H2O、CeCl3·7H2O(原始盐)组成的复杂体系.该四元系是由5个固相区CdCl2·H2O(原始盐)、9CdCl2·CeCl3·19H2O、6CdCl2·CeCl3·14H2O、4CdCl2·CeCl3·12H2O、CeCl3·7H2O(原始盐)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6CdCl2·CeCl3·14H2O在该三元系是介稳化合物.9CdCl2·CeCl3·19H2O、6CdCl2·CeCl3·14H2O和4CdCl2·CeCl3·12H2O用X射线粉末衍射及TG-DTG和DSC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了指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体系 四元体系 相平衡 CDCL2 cecl3
下载PDF
稀土铈(CeCl_3)对黄瓜抗枯萎病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宝利 李腾飞 +3 位作者 李兴宝 宋妍 王爱杰 郑清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3X期74-78,共5页
以黄瓜枯萎病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浓度稀土铈(CeCl3)对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后黄瓜植株发病情况、生长状况、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CeCl3的对照相比,施用CeCl3降低了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促进了植... 以黄瓜枯萎病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浓度稀土铈(CeCl3)对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后黄瓜植株发病情况、生长状况、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CeCl3的对照相比,施用CeCl3降低了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了防御酶活性;随着CeCl3浓度的增大,促进效果先增强后减弱,其中以200mg·L-1处理效果最好,黄瓜各生长指标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85.91%、60.75%、55.77%,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49.29%、31.50%、80.00%,丙二醛含量比对照降低6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枯萎病 cecl3 抗性生理
下载PDF
CeCl_3喷施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险峰 蒋欣梅 于锡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7期25-28,共4页
选用黄瓜幼苗为试验材料,以普通抗寒剂为对照,研究稀土铈(Ce3+)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浓度氯化铈处理后其抗冷性与对照相比明显不同,其中以25~200 mg·L-1浓度处理对黄瓜抗冷性有所改善,以200 mg·L-1效... 选用黄瓜幼苗为试验材料,以普通抗寒剂为对照,研究稀土铈(Ce3+)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浓度氯化铈处理后其抗冷性与对照相比明显不同,其中以25~200 mg·L-1浓度处理对黄瓜抗冷性有所改善,以200 mg·L-1效果最好,优于抗寒剂处理效果,800 mg·L-1氯化铈抑制黄瓜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抗冷性
下载PDF
CeCl3催化作用下松木屑的热解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庞赟佶 李腾飞 +2 位作者 陈义胜 李姝姝 于戈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5-331,共7页
基于生物质热解理论,运用实验手段对松木屑在CeCl3催化作用下的热解失重特性进行探讨,应用阿伦尼乌斯公式和Coats-Redfern积分法理论拟合计算得到CeCl3催化作用下的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采用热解管式炉对催化作用下的热解产物产率进行... 基于生物质热解理论,运用实验手段对松木屑在CeCl3催化作用下的热解失重特性进行探讨,应用阿伦尼乌斯公式和Coats-Redfern积分法理论拟合计算得到CeCl3催化作用下的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采用热解管式炉对催化作用下的热解产物产率进行实验分析,实验过程以N2作为保护气氛,热解升温速率20℃/min、终温600℃,并考察催化剂添加量对热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eCl3对松木屑的热解具有显著催化作用,CeCl3能显著降低木屑的热解活化能,降低热解初温,使热解失重峰向低温移动,促进结炭反应,提高产炭率并且降低焦油产率,终温为600℃时,8%的CeCl3含量对松木屑催化热解效果最好,焦油产率下降10.36%,而焦炭产率提升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重分析 动力学参数 cecl3 催化 产物产率
下载PDF
氯化铈对Ni-P化学镀沉积速度、镀层形貌及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平 张云霞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5,6,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镍磷(Ni-P)化学镀层的沉积速度和镀层的耐蚀性能,将稀土氯化铈(CeCl3)加入到镀液中。通过扫描电镜考察了CeCl3对Ni-P合金层表面形貌和成分的影响,采用交流阻抗研究了CeCl3对Ni-P镀层在3.5%NaCl溶液中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 为进一步提高镍磷(Ni-P)化学镀层的沉积速度和镀层的耐蚀性能,将稀土氯化铈(CeCl3)加入到镀液中。通过扫描电镜考察了CeCl3对Ni-P合金层表面形貌和成分的影响,采用交流阻抗研究了CeCl3对Ni-P镀层在3.5%NaCl溶液中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适量的CeCl3可提高Ni-P镀层的沉积速度,减少镀层表面缺陷数量,提高镀层的致密性,改善镀层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P镀层 cecl3 沉积速度 镀层形貌 成分 耐蚀性
下载PDF
海水中一种曼尼希碱对20#钢缓蚀行为的电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皇甫健 侯纯扬 +3 位作者 高翔 张正 高丽丽 王海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4-56,69,共4页
根据曼尼希反应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水溶性的曼尼希碱缓蚀剂(MNX-B)。采用红外和质谱测试,分析了MNX-B的分子结构特征。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研究了MNX-B及其氯化铈CeCl3对海水中20#钢的缓蚀作用机理。研究表明,MNX-... 根据曼尼希反应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水溶性的曼尼希碱缓蚀剂(MNX-B)。采用红外和质谱测试,分析了MNX-B的分子结构特征。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研究了MNX-B及其氯化铈CeCl3对海水中20#钢的缓蚀作用机理。研究表明,MNX-B为吸附成膜、以抑制20#钢海水腐蚀的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控制型缓蚀剂,单剂的缓蚀作用较为有限;MNX-B与阴极沉淀型缓蚀剂CeCl3可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共同抑制20#钢海水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尼希碱 海水 20#钢 氯化铈 缓蚀
下载PDF
中频反应磁控溅射制备Al2O3:CeCl3薄膜及其光致发光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国进 骆红 +2 位作者 闫绍峰 巴德纯 闻立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0-704,共5页
应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l2O3:CeCl3的非晶薄膜。Ce3+含量和薄膜的化学成分通过X射线散射能谱(EDS)测量。薄膜试样的晶体结构用X射线衍射分析。俄歇电子谱用于对薄膜材料的化学组分进行定性分析。薄膜的光致发光峰是在370 nm到4... 应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l2O3:CeCl3的非晶薄膜。Ce3+含量和薄膜的化学成分通过X射线散射能谱(EDS)测量。薄膜试样的晶体结构用X射线衍射分析。俄歇电子谱用于对薄膜材料的化学组分进行定性分析。薄膜的光致发光峰是在370 nm到405 nm范围内,它们来自于Ce3+离子的5d1激发态向基态4f1的两个劈裂能级的跃迁。发光强度强烈地依赖于薄膜中的掺杂浓度和沉积时的基片温度。薄膜发光来自于氯化铈分子中的发光中心,而不是其他的掺杂Ce3+离子。随铈含量增加,光致发光峰向低能方向移动,可能与薄膜中存在氯元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AL2O3 薄膜 磁控溅射 cecl3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l-Mn alloy coatings in NaCl-KCl-AlCl_3-CeCl_3 molten salts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丽鹏 于先进 +3 位作者 董云会 赵增典 陈恩泽 梁寒冰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78-282,共5页
Al-Mn alloy coatings were electrodeposited on an iron substrate from AlCl3-NaCl-KCl molten salts with anhydrous MnCl2 enhanced by the addition of CeCl3.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Al-Mn alloy coatings we... Al-Mn alloy coatings were electrodeposited on an iron substrate from AlCl3-NaCl-KCl molten salts with anhydrous MnCl2 enhanced by the addition of CeCl3.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Al-Mn alloy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polarization curv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surface morphology, phase structur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obtained depos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coatings were smooth, and that the crystallites were dense and uniform when 0.22 wt.% CeCl3 was added to the molten salt. An amorphous mixture of Al and Al6Mn was obtained. CeCl3 enhance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increased the hardness of the single amorphous phase alloys. The pitting potential of the coating was approximately -1.1239 V, and its hardness was 390 kgf/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n alloy coatings molten salt cecl3 properties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氯化铈防治瘢痕的实验研究和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伟 李文芳 +8 位作者 曹勇 王年云 付建华 刘丽忠 李德全 李洁 袁利亚 李剑 戴育成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2000年第6期310-311,共2页
目的 探讨稀土化合物氯化铈 (CeCl3)在防治瘢痕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氯化铈与鼠 3T3成纤维细胞混合培养 ,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 氯化铈在 1.0mmol/l时就对鼠 3T3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随浓度梯度增加而抑制率... 目的 探讨稀土化合物氯化铈 (CeCl3)在防治瘢痕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氯化铈与鼠 3T3成纤维细胞混合培养 ,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 氯化铈在 1.0mmol/l时就对鼠 3T3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随浓度梯度增加而抑制率增高。结论 稀土化合物氯化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铈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稀土化合物 防治
原文传递
Electrochemistry of CeCl3 in Molten LiCl-KCl Eutectic 被引量:1
17
作者 ZHANG Meng HAN Wei +3 位作者 ZHANG Milin LI Yunna ZHU Fengyan XUE Yu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89-494,共6页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eCl3, dissolved in LiCI-KCI eutectic melt,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such as cyclic voltammetry and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on Mo electrode. It was shown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eCl3, dissolved in LiCI-KCI eutectic melt,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such as cyclic voltammetry and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on Mo electrode. It was shown that Ce(Ⅲ) is reduced to Ce(0) based on a three-step mechanism. 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833-923 K,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e(Ⅲ) is lgDceoH)=-2.49-1704/T determined by means of the Berzins-Delahay equation with two different expressions under reversible and irreversible conditions. The apparent standard potential of a Ce(Ⅲ)/Ce(0) redox system is ECE^3+0^*/Ce^0 =3.551+0.0006132T(K) vs. Cl2/Cl^-. Some therm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eCl3 solutions were also derived from the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such as the enthalpy, entropy, Gibbs free energies and the activity coefficients of Ce(Ⅲ). The Gibbs free energy of a dilute solution of CeCl3 in this system was determined to be △G^0CeCl3/(kJ·mol^-1)=-1027.9+0.178T(K) And the activity coefficients, γCeCl3 , range between (7.78-9.14)×10^-3. Furthermore, the standard rate constant of kinetic reaction was calculated to be (4.94-9.72)× 10^-3 cmZ/s and the reaction was regarded as a quasi-reversible reaction under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t 83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l-KCl eutectic melt cecl3 Standard rate constant Standard apparent potential Activity coefficient
原文传递
Effect of CeCl_3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pirulina Platensis 被引量:1
18
作者 储钟稀 牟梦华 +2 位作者 张和民 高德禄 吴兆明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12-217,共6页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at CeCl3 could accelerate the synthesis of chlorophyll a and protein in spirulina platensis. and enhance the activity of oxygen evolution. We also found that the accelerations of CeCl3 in spi...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at CeCl3 could accelerate the synthesis of chlorophyll a and protein in spirulina platensis. and enhance the activity of oxygen evolution. We also found that the accelerations of CeCl3 in spirulina platensis culture solution of low NaHCO3 were more than in culture solution of high NaHCO3, therefore it was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NaHCO3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low temperature (77 K)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um of spirulina platensis with CeCl3 treate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ir controls,i.e.its absorption peak of phycocyanin at 620 n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its absorption peak at the long wave region migrated from 676 to 680 nm, and its fluorecence emission ratios (730 nm/685~695 nm) of photosystem I(PSI) to photosystem Ⅱ(PS Ⅱ)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the pitch of the spiral algal body became shorter, and induced structural changes t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cl3 Spirulina platensis Oxygen evolution PROTEIN Chlorophyll a PHYCOCYANIN
下载PDF
植物提取液沉淀CeCl3工艺试验
19
作者 张文娟 马莹 +3 位作者 丁艳蓉 赵拓 候少春 赵永志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4-712,I0003,共10页
创造性地采用速生植物提取液沉淀CeCl3料液,分析研究了植物提取液沉淀CeCl3的反应机制,考察了CeCl3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晶种加入量、陈化时间等因素对沉淀产品稀土总量的影响,并对制得的稀土沉淀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以及X射线... 创造性地采用速生植物提取液沉淀CeCl3料液,分析研究了植物提取液沉淀CeCl3的反应机制,考察了CeCl3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晶种加入量、陈化时间等因素对沉淀产品稀土总量的影响,并对制得的稀土沉淀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扫描电镜和粒度检测。结果表明:植物提取液主要成分为Na2CO3,NaHCO3等碳酸盐类物质,用植物提取液沉淀CeCl3,得到的沉淀产品为Ce2(CO3)3。沉淀反应的最佳CeCl3浓度为180 g·L^-1(以稀土氧化物计即以REO计),反应温度为30℃,晶种量为5%,反应时间为120 min,陈化时间为2 h,沉淀制得Ce2(CO3)3稀土总量达46.67%,且粒度较大,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Ce2(CO3)3产品国家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沉淀剂 cecl3 沉淀 稀土总量 Ce2(CO3)3
原文传递
氯化亚铈对谷氨酸棒杆菌S9114生长和几种脱氢酶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香 王燕 +1 位作者 段作营 毛忠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2,共2页
为了解单一稀土氯化亚铈(CeCl3)对谷氨酸棒杆菌的生物效应,研究了其对谷氨酸棒杆菌S9114的生长及谷氨酸脱氢酶(GDH)和乳酸脱氢酶(LDH)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CeCl3在低剂量下促进S9114的生长,并显著激活其酶的活性;当CeCl3达到一定剂量时... 为了解单一稀土氯化亚铈(CeCl3)对谷氨酸棒杆菌的生物效应,研究了其对谷氨酸棒杆菌S9114的生长及谷氨酸脱氢酶(GDH)和乳酸脱氢酶(LDH)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CeCl3在低剂量下促进S9114的生长,并显著激活其酶的活性;当CeCl3达到一定剂量时,开始抑制菌体的生长,并对其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亚铈 谷氨酸棒杆菌 生物效应 生长 谷氨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 酶活 抑制作用 稀土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